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Flow Modes of Vertical Taylor-Couette System with Free Surface
1
作者 Takashi Watanabe Yorinobu Toya Shota Hara 《World Journal of Mechanics》 2014年第3期90-96,共7页
We have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flow modes of Taylor-Couette system consisting of coaxial two cylinders with vertical axes. The inner cylinder rotates and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bottom end ... We have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flow modes of Taylor-Couette system consisting of coaxial two cylinders with vertical axes. The inner cylinder rotates and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cylinders remain stationary. The upper top boundary is the free surface of the working liquid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cylinders and it contacts with the air. While this flow appears in fluid machinery and chemical reactors and includes industrial interests, it also contains problems of fluid mechanics, which is about the behavior of the free surface in the rotating field. In this paper, we concretely show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one cell mode flow and the three cell mode flow at a small aspect ratio. We also represent the bifurcation diagram of the flow at the moderate aspect ratio about 5.5.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flow is rest in the initial state, and the inner cylinder is linearly or suddenly accelerated to attain a flow with a prescribed Reynolds number. When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inner cylinder is high, an imperfect bifurcation occurs and the flows of the secondary modes emerge. At high Reynolds numbers, the flow first has many vortices and then some of the vortices collapse and the final stable flow arises. The loci of the normal five cell mode, the anomalous six cell mode and the secondary seven cell mode a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ylor-Couette SYSTEM VERTICAL Cylinders Free surface flow mode mode Transition BIFURCATION
下载PDF
生态塘-潜表流复合人工湿地对抚仙湖入湖河流水质净化效应及途径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孟白 王克勤 +3 位作者 宋娅丽 胡淳 王帅兵 赵昌彬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85,共14页
为探明人工湿地在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和高原湖泊及临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效用,本研究以尖山河流域生态塘-潜表流复合人工湿地11级功能区和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6场典型降雨后各功能区污染物负荷、一个刈割周期内植... 为探明人工湿地在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和高原湖泊及临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效用,本研究以尖山河流域生态塘-潜表流复合人工湿地11级功能区和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6场典型降雨后各功能区污染物负荷、一个刈割周期内植物各器官及其对应土壤的氮磷含量,分析其氮磷积累量、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的变化特点,深入探讨系统对不同面源污染物的去除效应及途径.结果表明:①生物沉砂塘对悬移质的沉积率范围为27.75%~55.00%,且逐级递减,系统对面源污染物的去除率在44.40%~78.87%之间,末端分区效果更为显著.②植物根区土壤作用(贡献率为59%~74%)是人工湿地氮去除的主要途径,植物吸收转化(贡献率为32%~42%)是磷去除的主要途径,在高污染负荷输入条件下悬移质削减率及污染物净化效应更优.③人工湿地植物营养元素的富集和株内迁移能力具有阶段性,氮、磷元素富集系数(分别为2.29~3.53、1.07~2.92)均大于1且向上迁移活跃,有利于修复环境污染.④单位面积氮磷去除速率均表现为表流湿地>潜流带状湿地,最优植物配置分别为再力花+旱伞草和香蒲+旱伞草.研究显示,合理调配土壤与植物比例及组合,高效利用不同植物配置路线对元素的敏感差异性,对入湿水体进行预处理和采用多功能、多塘系结合的人工湿地设计可稳定发挥水质净化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塘-潜表流串联模式 水质净化 面源污染 抚仙湖
下载PDF
带局部运动表面叶片的H型垂直轴风力机非定常流场的DMD模态分析
3
作者 孔震雨 张馨艺 孙晓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1-510,共10页
该文对采用局部运动表面的方法在小尖速比下改善风力机获能效率的效果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低叶尖速比下,风力机叶片表面采用局部运动表面流动控制后能够有效抑制叶片表面的流动分离,显著提升风力机的获能效率。通过动力... 该文对采用局部运动表面的方法在小尖速比下改善风力机获能效率的效果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低叶尖速比下,风力机叶片表面采用局部运动表面流动控制后能够有效抑制叶片表面的流动分离,显著提升风力机的获能效率。通过动力学模态分解(DMD)方法分别对原始风力机和叶片表面施加局部运动表面控制的风力机周围流场的速度场进行模态分解,通过分析对比各模态的流场特征,发现叶片施加主动控制后的风力机尾流中脉动场的能量有明显变化:与风力机主频相近的模态能量得到显著降低,单倍主频和双倍主频的模态能量均有所降低且下降幅度达到60%,脉动流场的高能结构得到有效抑制,从而有助于提高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同时加快其后部尾迹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运动表面 垂直轴风力机 流场特性 动力学模态分解
下载PDF
基于任意回转流面造型方法的离心压缩机全三维叶片设计
4
作者 包幼林 杨华斌 +1 位作者 邹学奇 张鹏 《风机技术》 2024年第1期38-47,共10页
本文提出一套适用于任意旋转叶轮机械叶片的全三维造型方法。该方法在任意子午流线回转流面上进行任意中弧线设计,叠加厚度分布后得到初步叶型型面;然后通过绕流方法计算出叶片型面吸力面和压力面的表面速度分布,得到各回转面上的较优... 本文提出一套适用于任意旋转叶轮机械叶片的全三维造型方法。该方法在任意子午流线回转流面上进行任意中弧线设计,叠加厚度分布后得到初步叶型型面;然后通过绕流方法计算出叶片型面吸力面和压力面的表面速度分布,得到各回转面上的较优叶型型面;之后通过引入微分几何中的康斯曲面模型对叶片任意三维曲面进行数学解析描述,并对叶型型面进行全曲率检查和曲面光顺,保证型面光滑,并进行CFD性能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回转流面 任意中弧线 叶片绕流方法 康斯曲面模型
下载PDF
基于滑模技术的液态肥流量高精度控制方法
5
作者 王晓婷 赵展 +1 位作者 王阳 李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4,共7页
为了提高液态化肥的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技术的液态肥流量高精度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电动调节阀控制液态肥流量的工作过程,并建立了液态肥流量控制模型;然后,针对电动调节阀中的阀门开度、电机转速和电机角加速度设计了积分滑模... 为了提高液态化肥的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技术的液态肥流量高精度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电动调节阀控制液态肥流量的工作过程,并建立了液态肥流量控制模型;然后,针对电动调节阀中的阀门开度、电机转速和电机角加速度设计了积分滑模面,并提出了滑模控制律;最后,对液态肥流量控制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滑模控制方法具有快速性和准确性,响应时间小于0.6s,阀门开度最大误差仅为0.01cm,液态肥流量最大误差仅为1mL,液态肥流速最大跟踪误差仅为0.1mL/s,在对番茄液态肥实测中最大流量误差也仅为0.03mL,控制精度较高,可实现精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肥 流量控制 积分滑模面 电动调节阀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冲液方式对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付斐 代向宇 +2 位作者 胡国玉 王家豪 周建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3-149,共7页
针对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时内-外冲液方式存在的加工不稳定及加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的外气-内液冲液方式。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侧面冲入高压空气,实现加工间隙内短电弧加工与电化学加工相结合的同时... 针对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时内-外冲液方式存在的加工不稳定及加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的外气-内液冲液方式。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侧面冲入高压空气,实现加工间隙内短电弧加工与电化学加工相结合的同时,改善了间隙流场分布,提高了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效率及工件表面质量。基于Fluent软件进行内-外冲液及外气-内液冲液方式的流场仿真,分析了侧面高压气体的冲入对间隙流场分布状态及介质电导率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两种冲液形式下的材料去除率、单位能耗体积比以及表面热损伤层。结果表明,外气-内液冲液方式下的材料去除率(MRR)可以达到750 mm^(3)/min,相对于内-外冲液方式提高了1.9倍,单位能耗体积比仅有149.98 kJ/cm^(3),加工后工件表面无重铸层,尺寸精度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实现了材料的无重铸层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 冲液方式 流场分布 材料去除率(MRR) 表面质量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地面工艺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勇 王晓荣 +4 位作者 王宪文 梁博羽 张波 马海宾 熊礼晖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9,120-121,共3页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具有典型的"三低"(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特征,采用常规方式开采,难以实现经济有效开发。为了经济有效地开发该气田,在攻克了多种技术难题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开发为指导思想,形成...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具有典型的"三低"(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特征,采用常规方式开采,难以实现经济有效开发。为了经济有效地开发该气田,在攻克了多种技术难题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开发为指导思想,形成了"井下节流、井口不加热、不注醇、中低压集气、井口带液计量、井间串接、常温分离、二级增压、集中处理"等独具特色的苏里格气田地面工艺建设模式。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大力实施数字化管理,全面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服务,有效地控制了成本,降低了投资,满足了该气田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极大地提升了气田管理和规模建设的水平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地面工艺 建设模式 集输流程 经济效益 标准化 模块化
下载PDF
弯曲河流三维数值模型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艳红 周华君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56-864,共9页
 将平面正交曲线坐标系和垂向σ伸缩坐标系相结合,建立适合弯曲河流的三维水流数值模型。采用模式分裂技术将控制方程分解为外、内模式联合求解,方程的离散采用有限差分法。采用嘉陵江广元城区河段5个弯段内7个典型横断面地形、水位和...  将平面正交曲线坐标系和垂向σ伸缩坐标系相结合,建立适合弯曲河流的三维水流数值模型。采用模式分裂技术将控制方程分解为外、内模式联合求解,方程的离散采用有限差分法。采用嘉陵江广元城区河段5个弯段内7个典型横断面地形、水位和流速资料对本文模型进行验证,模型成功地模拟出了水面横比降和弯道二次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流 三维数值模型 模式分裂技术 有限差分法 水面横比降 弯道二次流
下载PDF
浙江省曹娥江大闸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包中进 陆芳春 史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63,共4页
通过整体水工模型和断面水工模型试验以及二维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对曹娥江大闸的排涝能力、水流流态、流速分布、闸下消能、闸下局部冲刷、导流堤方案等几个水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验证和优化了设计。
关键词 曹娥江 挡潮排涝闸 排涝能力 闸下消能 局部冲刷 水流流态 流速分布
下载PDF
有自由液面的陷落式圆腔流噪声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熊亮 康庄 +1 位作者 戴伟 Salman Sadiq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8,共10页
采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析法和对比实验法研究了有自由液面的陷落式圆腔的流噪声,实验流速为0.4m/s^2.0m/s,间隔0.2m/s。实验发现当流速为0.4m/s^0.6m/s时,腔内液体有明显的振荡现象,其表现形式为液体沿腔内深... 采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析法和对比实验法研究了有自由液面的陷落式圆腔的流噪声,实验流速为0.4m/s^2.0m/s,间隔0.2m/s。实验发现当流速为0.4m/s^0.6m/s时,腔内液体有明显的振荡现象,其表现形式为液体沿腔内深度方向的大幅上下运动,称为“活塞(Piston)”现象。当流速大于等于0.8m/s时,腔内无振荡现象出现。通过对背景噪声和腔流噪声的本征模态函数作对比分析,得到了腔内流噪声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有自由液面的陷落腔 流噪声 EMD法
下载PDF
植被排列方式及坡度对坡面流Fr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景洲 张升堂 +3 位作者 李红 王浩岚 刘元臣 王亨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3-208,共6页
为探究植被的排列方式及坡度大小对坡面流弗劳德数Fr的影响,以期揭示坡面流弗劳德数Fr的内在规律。利用人工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6个坡度、3种植物排列方向与水流方向呈不同走向角的条件下Fr与单位底面积的空间摩阻表面积K值的特征关系... 为探究植被的排列方式及坡度大小对坡面流弗劳德数Fr的影响,以期揭示坡面流弗劳德数Fr的内在规律。利用人工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6个坡度、3种植物排列方向与水流方向呈不同走向角的条件下Fr与单位底面积的空间摩阻表面积K值的特征关系。表明在非淹没状态下,Fr与K值的关系为随K值的增大Fr呈现先减小后趋于平稳的趋势;Fr的取值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的坡度范围内,同一坡度下,当Fr>1时,同一K值下,走向角越大对应的Fr值越小,当Fr<1时则相反;同一走向角下,在同一K值下,坡度越大对应的Fr就越大。得出在坡度一定的条件下,坡面植被的排列方式不同,弗劳德数Fr的取值也不相同;坡度是影响Fr取值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劳德数 坡度 排列方式 摩阻表面积 走向角 植被 坡面流
下载PDF
制冷空调系统水平管降膜蒸发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华 程彬 +1 位作者 马一太 周登印 《制冷与空调》 2011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在制冷剂面临严峻的环境保护控制要求的背景下,研究表明,降膜蒸发由于其较低的制冷剂充注量在制冷空调行业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从降膜蒸发管外液膜的流动模式和强化传热2个方面,对水平管降膜蒸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在制冷剂面临严峻的环境保护控制要求的背景下,研究表明,降膜蒸发由于其较低的制冷剂充注量在制冷空调行业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从降膜蒸发管外液膜的流动模式和强化传热2个方面,对水平管降膜蒸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表明,管外液膜存在滴状流、射(柱状)流和片状流等模式,而且强化传热须区分高低热流密度情况。为了进一步探究降膜蒸发的机制,从换热和可视化的角度开展强化管外降膜蒸发的特性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蒸发 液膜流动模式 强化表面 换热 可视化 制冷空调系统
下载PDF
基于城市尾水深度净化和湿地生态恢复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燕 孙景宽 +2 位作者 李田 陆兆华 谷广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7-310,共4页
以山东省滨州市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区内人工湿地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湿地工程为六级串联结构。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每个月对湿地工程进水口、出水口、各级湿地接口处进行采样,以考... 以山东省滨州市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区内人工湿地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湿地工程为六级串联结构。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每个月对湿地工程进水口、出水口、各级湿地接口处进行采样,以考察其对COD_(Cr)、TN、NH_3—N和TP的深度净化效果。结果表明,COD_(Cr)、TN、NH_3—N和TP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70.1%,85.0%,63.4%,71.0%,湿地工程出水COD_(Cr)、TN、NH_3—N和TP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Ⅴ类、Ⅳ类和Ⅳ类标准,整体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多级串联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低浓度污水净化效果良好,符合污水生态治理的发展趋势;同时以尾水利用和湿地生态恢复为核心,构建了一种新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表流人工湿地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 深度处理 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下载PDF
表面修饰模式对Nafion离子选择性影响及在VRFB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青龙 王海宁 +3 位作者 卢善富 梁大为 武春晓 相艳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9,共11页
本文采用壳聚糖-磷钨酸层对Nafion膜表面分别进行单面和双面修饰改性,研究了修饰模式对Nafion膜钒离子渗透率、电导率及离子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面、双面修饰改性均会使Nafion膜的钒离子渗透率显著降低,最高降幅分别达到89.9%(单... 本文采用壳聚糖-磷钨酸层对Nafion膜表面分别进行单面和双面修饰改性,研究了修饰模式对Nafion膜钒离子渗透率、电导率及离子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面、双面修饰改性均会使Nafion膜的钒离子渗透率显著降低,最高降幅分别达到89.9%(单面修饰)和92.7%(双面修饰);单面、双面修饰改性均会使Nafion膜的电导率下降,但存在明显差异,在相同修饰厚度条件下,双面修饰改性对Nafion膜电导率的影响比单面修饰改性更小.因此,双面修饰复合膜展示出了比单面修饰复合膜更高的离子选择性,并且在修饰层厚度为17μm时达到最大值(1.12×105S·min·cm^(-3)).基于优化的双面修饰Nafion膜的全钒液流电池,在充放电流密度30 mA·cm-2时,库仑效率和能量效率分别达到93.5%和80.7%,并在测试时间内展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模式 钒离子渗透率 离子选择性 全钒液流电池
下载PDF
液体中气泡生成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跃文 张亚新 徐小姿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3,共5页
为了提高浆态床反应器内的气含率,提高反应速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气泡在液体中形成的特性,在不同气孔内径、不同气体流量下分别考察了平面孔、内伸孔2种进气方式对气泡在水中生成的影响,测算了气泡脱离时的大小及生成所用时间;... 为了提高浆态床反应器内的气含率,提高反应速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气泡在液体中形成的特性,在不同气孔内径、不同气体流量下分别考察了平面孔、内伸孔2种进气方式对气泡在水中生成的影响,测算了气泡脱离时的大小及生成所用时间;并考察了内伸孔高度、水温对气泡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试验条件下,生成气泡大小分别随着气孔内径、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内伸孔进气生成的气泡体积小,用时短,且与内伸孔的内伸高度有关;高温水中气泡生成用时较短,体积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高速摄影 气液两相流 进气方式 温度
下载PDF
高频高压激励环形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文慧 姜慧 +2 位作者 杨帆 刘海波 周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539-3550,共12页
该文基于高频高压电源,研究不同电压幅值和电源频率对环形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特性以及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位移电流随外加电源电压按照正弦规律变化,但是有正向偏置存在;放电过程中,放电模式随着电压幅值的增加由丝状放电向... 该文基于高频高压电源,研究不同电压幅值和电源频率对环形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特性以及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位移电流随外加电源电压按照正弦规律变化,但是有正向偏置存在;放电过程中,放电模式随着电压幅值的增加由丝状放电向弥散放电转变,当频率升高时,弥散放电的程度更加明显;放电过程中消耗的平均功率随着电压幅值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并不与电压二次方成正比,在频率变化时,放电消耗的平均功率与频率成正比;诱导气流沿着垂直于介质板的方向延伸,且气流高度可达90mm以上;通过搭建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放电区域外电场分布,计算发现外电场在靠近高压电极放电边缘处最大,向地电极方向和垂直介质板方向衰减;在相同空间点处,环形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的外电场高于条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的外电场,越靠近高压电极边缘,两种结构外电场差值越大。计算结果可以解释放电过程中观测到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表面介质阻挡放电 位移电流偏置 放电模式转变 流场分布 外电场分布
下载PDF
农村混合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模式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柳俊 陈永华 +2 位作者 李科林 彭蕾 陈冬冬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1-235,256,共6页
针对生活污水和农田灌溉污水污染特点,以株洲攸县某人工湿地为例,采用"表流-潜流"串联组合人工湿地模式对混合污水进行处理,并对该系统的水质及植物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出水中COD、TN、TP、氨氮分别为39.10、1... 针对生活污水和农田灌溉污水污染特点,以株洲攸县某人工湿地为例,采用"表流-潜流"串联组合人工湿地模式对混合污水进行处理,并对该系统的水质及植物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出水中COD、TN、TP、氨氮分别为39.10、1.52、0.25、0.61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表流单元的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生物量远高于潜流单元的挺水植物,但其最大根长却远小于潜流单元的植物,挺水植物再力花株高明显高于其他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表流-潜流”串联模式 混合污水 净化效果
下载PDF
关于船舶CFD的现状和一些认识 被引量:30
18
作者 蔡荣泉 《船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7,共9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船舶计算流体力学 (CFD)的发展 ,介绍了船舶 CFD在网格生成 ,紊流模式 ,自由面流动 ,并行计算 ,高雷诺数流动等方面的研究动态。本文还就国内船舶 CFD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关于引进CFD商品化软件 。
关键词 船舶 CFD 网络生成 紊流模式 自由面流动 并行计算 高雷诺数流动 计算机流体力学
下载PDF
水泵水轮机调相运行水环内部流动分析
19
作者 张飞 陈帅 +1 位作者 陈振木 祝宝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7-190,195,共5页
水泵水轮机调相运行是抽水蓄能机组转换工况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泵工况下压水起动过程中,转轮腔体内注入压缩空气以降低泵启动所需功率。以中比转速水泵水轮机的模型为例,基于RNGκ-ε湍流模型,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水泵水轮机运行在泵工... 水泵水轮机调相运行是抽水蓄能机组转换工况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泵工况下压水起动过程中,转轮腔体内注入压缩空气以降低泵启动所需功率。以中比转速水泵水轮机的模型为例,基于RNGκ-ε湍流模型,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水泵水轮机运行在泵工况压水起动阶段的水环现象进行非定常流动分析,探讨水环现象下不同冷却水流量对无叶区内部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与水在无叶区内形成明显的交界面,构成一定厚度的水环,该水环可有效阻止空气从转轮腔体内泄露至蜗壳内,起到对空气的密封作用。同时在不同冷却水流量下,无叶区内的压力脉动均呈动静干涉现象,其主频为叶片通过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调相运行 水环 两相流动 自由液面
下载PDF
Impact of surface phase coexist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ep-free areas on Si(111)
20
作者 Andreas FISSEL Ayan Roy CHAUDHURI Jan KRUGENER Philipp GRIBISCH H. Jorg OSTEN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The step-flow growth condition of Si on Si(111) near the (7×7)-"1×1" surfac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c are analyz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Burton- Cabrera-Frank theory. In particular, coexistenc... The step-flow growth condition of Si on Si(111) near the (7×7)-"1×1" surfac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c are analyz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Burton- Cabrera-Frank theory. In particular, coexistence of both surface phases well below Tc and their specific influence on the step-flow growth behavior are considered. We presume that under dynamical condition of growth, the surface initially covered by only the (7×7) phase separates into domains surrounded by "1×1" areas. On such a surface, the overall supersaturation should be reduced drastically compared to a surface with only (7×7), resulting in much larger critical terrace width for nucle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beam epitaxy step-flow growth mode surface superstructure silic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