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urnal variation models for fine fuel moisture content in boreal forests in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Ran Zhang Haiqing Hu +1 位作者 Zhilin Qu Tongxin H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177-1187,共11页
Studying diurnal variation i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fine forest fuel(FFMC)is key to understanding forest fire prevention.This study established models for predicting the diurnal mean,maximum,and minimum FFMC in a bo... Studying diurnal variation i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fine forest fuel(FFMC)is key to understanding forest fire prevention.This study established models for predicting the diurnal mean,maximum,and minimum FFMC in a boreal forest in China u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FMC and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A spline interpolation function is proposed for describing diurnal variations in FFMC.After 1 day with a 1 h field measurement data testing,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sunny slope model was 100%and 84%when the absolute error was<3%and<10%,respectively,whereas the accuracy of the shady slope model was 72%and 76%when the absolute error was<3%and<10%,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sunny slope and shady slope models can predict and describe diurnal variations in fine fuel moisture content,and provide a basis for forest fire danger prediction in boreal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fuel forest fire moisture content Prediction model Diurnal variation
下载PDF
融合Transformer和LSTM的蓝莓根区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
2
作者 王亿 曹姗姗 +3 位作者 孙伟 胡博 古丽米拉·克孜尔别克 孔繁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8-84,共7页
针对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存在难以解决非线性复杂特征、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构建融合Transformer和LSTM的土壤含水量深度学习预测模型(Transformer-LSTM)。采集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丁家寨村蓝莓(Vaccinium spp.)生产区冷棚与露天2个... 针对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存在难以解决非线性复杂特征、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构建融合Transformer和LSTM的土壤含水量深度学习预测模型(Transformer-LSTM)。采集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丁家寨村蓝莓(Vaccinium spp.)生产区冷棚与露天2个站点的蓝莓根区土壤和气象数据作为建模数据,根据皮尔逊相关性和偏自相关性分析选择模型的数据输入特征与输入长度,与单一的Transformer模型和LST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模型对土壤含水量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Transformer-LSTM模型在预测精度上均优于单一的Transformer模型和LSTM模型,Transformer-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45 9、0.572 0、0.012 1、0.960 6。Transformer-LSTM模型可以更全面地提取蓝莓种植环境因子输入序列中的特征信息,有效提升土壤含水量因子预测精度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Vaccinium spp.) 根区土壤 含水量 TRANSforMER LSTM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网络控制的智能喷灌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蕊 李成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194,共5页
为了实现植株根部含水率的精确控制,基于ZigBee技术建立了智能喷灌系统。计算表层含水率变化量、平均温度、日照长度与根部含水率变化量的相对关联系数,选定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为自变量参数,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根部含水率变化量模型... 为了实现植株根部含水率的精确控制,基于ZigBee技术建立了智能喷灌系统。计算表层含水率变化量、平均温度、日照长度与根部含水率变化量的相对关联系数,选定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为自变量参数,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根部含水率变化量模型;探究喷灌阀控制信号和喷灌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喷灌阀控制信号与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之间的模型;设计系统工作流程,实现根部含水率精确控制。对网络系统监测表层含水率的精度和根部含水率恒定控制进行测试,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喷灌系统 网络控制 根部含水率变化模型
下载PDF
差巴嘎蒿灌丛土壤和根系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玮 张铜会 +2 位作者 刘新平 王少昆 罗亚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以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灌木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对象,用土钻取样法和壕沟法研究了2006年生长季降雨后差巴嘎蒿周围土壤和根系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计算了该灌丛的水量平衡。结果表明:该灌丛在降雨后对水... 以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灌木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对象,用土钻取样法和壕沟法研究了2006年生长季降雨后差巴嘎蒿周围土壤和根系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计算了该灌丛的水量平衡。结果表明:该灌丛在降雨后对水分有暂时存储作用;降雨结束后,灌丛主干的茎流作用使得灌丛中心位置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灌丛丛幅垂直投影1/4和3/4处的土壤含水量;雨后6h灌丛根系含水量与灌丛中心位置的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9,P<0.01);灌丛根系含水量在雨后126h内出现胁迫脉冲间歇反应。水量平衡计算表明,灌丛边缘外1m处土壤蒸散量高于灌丛覆盖区的蒸散量,灌丛覆盖可降低土壤水分蒸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差巴嘎蒿 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 根系含水量 水量平衡
下载PDF
胡杨根系分布特征与根系吸水模型建立 被引量:36
5
作者 冯走 司建华 +1 位作者 李建林 席海洋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5-772,共8页
依据2006年和2007年6~7月在极端干旱区额济纳的实测资料,利用分形和概率统计的方法对胡杨根系分布与根区土壤水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引入土壤含水率期望(cm.g/g)的概念,建立了含水率期望值与根系分维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求出了适... 依据2006年和2007年6~7月在极端干旱区额济纳的实测资料,利用分形和概率统计的方法对胡杨根系分布与根区土壤水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引入土壤含水率期望(cm.g/g)的概念,建立了含水率期望值与根系分维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求出了适宜胡杨生长的土壤含水率期望值的范围。同时建立了初版的根系吸水模型,并进行验证,得到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旱区 胡杨 根系分布 土壤含水率期望 根系吸水模型
下载PDF
苹果树根系吸水研究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8
6
作者 姚立民 康绍忠 龚道枝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1期13-18,23,共7页
介绍了根系吸水模型研究现状;对建立苹果树根系吸水模型所需要的植株蒸腾量、棵间蒸发量、根系密度、土壤含水量等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苹果树与作物根系吸水的不同之处,介绍了热脉冲技术测定苹果树蒸腾量、微型蒸渗仪(microlysi... 介绍了根系吸水模型研究现状;对建立苹果树根系吸水模型所需要的植株蒸腾量、棵间蒸发量、根系密度、土壤含水量等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苹果树与作物根系吸水的不同之处,介绍了热脉冲技术测定苹果树蒸腾量、微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测定棵间蒸发量、剖面法测定根系密度、TDR测土壤含水率的技术;最后,探讨了建立苹果树根系吸水模型应注意的具体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利用空间随机场理论研究整个苹果园中苹果树的根系吸水模型的观点,即:将苹果园中的各个苹果树看作小扰动的空间随机变量,然后利用空间随机场理论研究整个苹果园中苹果树的根系吸水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吸水模型 植株蒸腾 棵间蒸发 土壤含水率 根系密度 苹果树 空间随机场
下载PDF
降雨入渗路基边坡含水率变化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潘威 岳建伟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31,共7页
降雨对黄土路基的影响与雨水的入渗深度密切相关,掌握雨水入渗深度和路基内部含水率的分布是分析降雨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的关键。基于土壤入渗的Richards偏微分方程,结合降雨路基水平入渗条件,建立了降雨入渗下路基的偏微分方程。基于泛... 降雨对黄土路基的影响与雨水的入渗深度密切相关,掌握雨水入渗深度和路基内部含水率的分布是分析降雨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的关键。基于土壤入渗的Richards偏微分方程,结合降雨路基水平入渗条件,建立了降雨入渗下路基的偏微分方程。基于泛函极值问题和变分法原理,显式地求解出路基中水分入渗过程微分方程的解,对不同降雨条件下黄土路基边坡的含水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了不同含水率路基土试验结果的拟合方程。对一次降雨和连续降雨作用下,雨水入渗过程中路基上、中、下各部位含水率、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路基水平体积含水率分布与位置距离和湿润峰距离密切相关;路基边坡内的含水率与垂直边坡路基深度呈非线性递减,内体积含水率在湿润峰处趋于稳定;路基上、中、下各部位的含水率变化规律不同,下部湿润峰最大,降雨入渗最深,影响最大,而上部最小;连续降雨与一次降雨含水率变化规律相同,但湿润峰的大小有所不同,路基的含水率并没有随着降雨的连续作用呈线性增加;随着降雨入渗的增加,路基含水率呈非线性降低,而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与含水率呈指数关系,当毛细作用力逐渐与渗透阻力达到平衡时,曲线出现突然增加的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降雨入渗模型 变分法 路基边坡 含水率分布 湿润峰
下载PDF
基于植物根系仿生的土壤热湿迁移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炳成 刘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15-118,共4页
以实验数据为依据,把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梯度分布作为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因子,结合非饱和多孔介质中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对冬小麦的根系生长进行仿生模拟,分析根系吸水对非饱和土壤湿分与热量传递的影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 以实验数据为依据,把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梯度分布作为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因子,结合非饱和多孔介质中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对冬小麦的根系生长进行仿生模拟,分析根系吸水对非饱和土壤湿分与热量传递的影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裸土和有作物覆盖的土壤床中的热、湿迁移也进行了模拟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 仿生 水分梯度 热湿迁移
下载PDF
磨盘山4种典型护坡植物根系特征及其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薛杨 赵洋毅 +2 位作者 段旭 曹光秀 杜玉雪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1-509,共9页
采用野外定位实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西南典型红壤土石山区4种公路边坡护坡植物根系特征及其对同空间内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木植物根系属Vtype垂直构型,草本植物为散生须根属Mtype团网构型,4种植物... 采用野外定位实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西南典型红壤土石山区4种公路边坡护坡植物根系特征及其对同空间内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木植物根系属Vtype垂直构型,草本植物为散生须根属Mtype团网构型,4种植物根系呈浅层化分布,代表根径均为细根,草本植物根系长度、干质量、表面积均大于灌木植物,且分布趋势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根系分布与同空间内土壤水分显著正相关(P<0.01),根系表面积和根系干重等特性对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影响,结构方程路径总系数达0.99,根系结构由粗根含量决定,且对土壤含水率存在系数-0.39的显著负相关,对根系特性和根系延伸范围存在总系数-1.50和-1.54的极显著负影响.草本植物对较浅或贫瘠的土壤边坡的适应性更好,其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更好,而土层较深边坡建议选择灌草搭配的方式来达到保水固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坡植物 根系形态 土壤含水率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基质含水率的作物蒸腾量估算与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士旺 李莉 +2 位作者 杨成飞 李文军 孟繁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B07期187-194,共8页
作物蒸腾作用是基质水分传输的主要驱动力,建立了基于基质含水率变化量的温室番茄作物蒸腾量估算模型和预测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使用校准后的EC5基质含水率传感器,记录第1次灌溉后与第2次灌溉前基质实时含水率变化量,使用称量法测量... 作物蒸腾作用是基质水分传输的主要驱动力,建立了基于基质含水率变化量的温室番茄作物蒸腾量估算模型和预测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使用校准后的EC5基质含水率传感器,记录第1次灌溉后与第2次灌溉前基质实时含水率变化量,使用称量法测量作物实时蒸腾量。通过基质含水率变化量与基质栽培槽体积的多元线性回归运算,建立番茄单株日蒸腾量估算模型;将基质含水率变化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光照强度作为输入,利用GA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番茄单株日蒸腾量预测模型。将试验所得温室作物日蒸腾量估算模型和预测模型分别与温室作物实际日蒸腾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基质含水率变化量建立的估算模型在苗期、花期的预测精度分别为0.9729、0.9796,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为0.9915、0.9890,两者之间差异不大,但估算模型运算速度远高于预测模型的运算速度,估算模型对于温室灌溉管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蒸腾量 基质含水率变化量 估算模型 预测模型 线性回归 GA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土体含水率与根系埋深对银杏树苗抗拉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傅胤榕 仉文岗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8,共7页
中国是受热带台风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强风暴雨作用引起的林木根系拔出及倾倒破坏致使交通中断、车辆受损、人员伤亡等次生灾害与日俱增。为进一步研究土体物理特性对林木抗拉拔性能的影响,采用自主设计的根系横向加载试验... 中国是受热带台风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强风暴雨作用引起的林木根系拔出及倾倒破坏致使交通中断、车辆受损、人员伤亡等次生灾害与日俱增。为进一步研究土体物理特性对林木抗拉拔性能的影响,采用自主设计的根系横向加载试验系统,通过对银杏树苗施加定速率横向加载的拉拔试验,模拟外力荷载下根系的倾倒过程。试验设置了5组梯度含水率和4种埋深工况分析土体含水率、根系埋深对拔出过程中抗拉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粉质砂土中,黏聚力根系位移抗拉拔力曲线中抗拉拔力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平缓上升、陡峭上升和缓慢上升达到峰值3个阶段;最大抗拉拔力随含水率提升呈现先升后降的总体趋势,与土体黏聚力变化的总体趋势相同,当含水率趋近饱和含水率时,最大抗拉拔力衰减显著;当含水率一定时,根系的最大抗拉拔力随着根系埋深的增加,在试验设置的埋深区间内呈线性趋势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根系 抗拉拔力 埋深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切根贴膜对黑土区杨树农田防护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曦 赵雨森 辛颖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4,共8页
切根贴膜简单易行,是减轻林带胁地效应的有效方法,但可能会对林带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以黑龙江省黑土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不切根贴膜为对照,研究距树干0.5、1、2、3 m切根贴膜处理对杨树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贴膜对杨树叶... 切根贴膜简单易行,是减轻林带胁地效应的有效方法,但可能会对林带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以黑龙江省黑土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不切根贴膜为对照,研究距树干0.5、1、2、3 m切根贴膜处理对杨树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贴膜对杨树叶片含水率的影响较小.处理后杨树净光合速率峰、谷值出现的时间在7月较对照提前,日均值明显低于对照,各处理间差异显著.8—9月,处理后杨树净光合速率日均值仍低于对照,但降低幅度有所减小,距树干3 m处切根贴膜的杨树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处理后杨树蒸腾曲线出现多种形式,距树干2、3 m处切根贴膜杨树蒸腾速率日均值较对照无显著变化,而距树干0.5、1 m处切根贴膜的杨树蒸腾速率在7月下降幅度比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更大,导致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对照.切根贴膜处理没有改变杨树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趋势,但对杨树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均值产生了明显影响,且这种影响可能是负向的.综合分析,在距树干3 m处切根贴膜对杨树的光合特性影响较小,明显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根 含水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特性 光合日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