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好人”精神融入安徽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钱叶莹 张凤琴 《鹿城学刊》 2024年第1期77-79,96,共4页
好人文化是安徽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将其引入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既是对安徽精神的传承,也是地方型高校创建特色品牌的应有之义。“中国好人”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强国建设伟大力量,与高校... 好人文化是安徽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将其引入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既是对安徽精神的传承,也是地方型高校创建特色品牌的应有之义。“中国好人”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强国建设伟大力量,与高校在立德树人、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专业教育、爱国教育等方面有着天然契合点。从党建、教学、群团活动、主题教育和特色文化等方面探索“中国好人”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引导广大师生在实践中学好人、存善心、做好事、当好人,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美好校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好人 好人精神 校园文化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朝向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可能性、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明 王佳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道德教育应指向人的美好生活的建构,其兼具外在与内在可能性,前者源于美好生活作为“至善”给道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后者则是源于道德与美好生活之间的本然性关系。但朝向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美好生活的“去... 道德教育应指向人的美好生活的建构,其兼具外在与内在可能性,前者源于美好生活作为“至善”给道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后者则是源于道德与美好生活之间的本然性关系。但朝向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美好生活的“去道德化”“个人化”,以及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对美好生活的疏远。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向学生传达一种完整的美好生活观,帮助学生理解道德在美好生活实现中的独特价值,培育学生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的道德敏感性,引导学生将道德规范融入追求美好生活的行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教育 美好生活 去道德化 道德敏感性
下载PDF
美好生活何以可能:数智时代道德教育的新异化与超越
3
作者 赵森 郑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8,98,共8页
数智时代道德教育的异化遭遇,偏离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愿景的价值追寻。社会加速理论对于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步调加速的理论阐释,有助于回应社会加速与道德减速这一悖论问题。数智时代,道德教育的新异化表征为科技加速导致德... 数智时代道德教育的异化遭遇,偏离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愿景的价值追寻。社会加速理论对于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步调加速的理论阐释,有助于回应社会加速与道德减速这一悖论问题。数智时代,道德教育的新异化表征为科技加速导致德育的精确量化取向;社会变迁加速导致德育的代际不同步以及普遍知识化、抽象化;生活步调加速带来德育的离身化以及师生负担的增加。道德教育新异化形成的底层逻辑在于,人类在本体论上遭遇安全危机,寄托数字体验以超越生命的有限性;在认识论上坚持理性的霸权地位,导致绝对的技术崇拜;在价值论上奉行资本至上,导致时间和教育被物化。数智时代,对于道德教育新异化的超越,应寻求共鸣、促进德育质的提升;追寻中华文化传统,回溯家的教育意蕴;回归道德教育的本真,重新审视道德教育的意义;借助加速主义哲学的成果,拥抱加速,释放技术变革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道德教育 新异化 社会加速 美好生活
下载PDF
残疾与关怀:一种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德育寻径
4
作者 杨银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8,共13页
残疾作为人类在社会发展中脆弱性与依赖性的客观体现,是生命的基本样态之一。传统道德哲学视域中建构的人类“好生活”是一种崇尚德性的完满生活,因遵循理性主义精神范式而将残疾视为人类过上“好生活”的阻碍,残疾被置于理性的对立面,... 残疾作为人类在社会发展中脆弱性与依赖性的客观体现,是生命的基本样态之一。传统道德哲学视域中建构的人类“好生活”是一种崇尚德性的完满生活,因遵循理性主义精神范式而将残疾视为人类过上“好生活”的阻碍,残疾被置于理性的对立面,进而忽视了残疾主体内在的道德发展需求及其追求“好生活”的可能性。基于此,努斯鲍姆在反思传统契约论式的残疾建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强烈同情感与尊严的可行能力理论,强调公共教育作为帮助残疾学生在追求“好生活”过程中积极实现其可行能力的基本手段,应在尊重残疾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培育其道德品质。这一可行能力进路对当前融合教育生态下的道德教育如何满足残疾学生的道德成长需求,强化儿童之善,培育其健全人格以融入社会提供了积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好生活 残疾学生 可行能力理论 道德教育 儿童之善
下载PDF
诚信的道德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周中之 刘方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道德基础;信誉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诚信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个人自我完善的要求。
关键词 信用 信誉 诚信 道德基础 道德价值 市场经济 信用经济
下载PDF
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创建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3
6
作者 薛继升 何艳华 姜革强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74,共3页
针对国内高等体育专业偏重培养"体育专业人",注重强化科学的运动知识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忽视了同步进行相关的人文教育等问题,吉林体育学院课题组立项研究了"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体育专业教育理念,并构建了与其相... 针对国内高等体育专业偏重培养"体育专业人",注重强化科学的运动知识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忽视了同步进行相关的人文教育等问题,吉林体育学院课题组立项研究了"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体育专业教育理念,并构建了与其相适应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体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德博学 育人夺标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课程改革 体育专业教育
下载PDF
浅析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柏才 李从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4,共4页
 诚信是建立市场经济和个人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十分必要。在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过程中要做到理念人本化、舆论公开化、实践一致化、管理制度化。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机制 构建
下载PDF
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常永军 王大力 樊磊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1-65,共5页
诚信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吉林省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缺失现象,究其原因,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要切实加强大学生诚... 诚信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吉林省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缺失现象,究其原因,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要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完善高校诚信教育机制,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体系,形成诚信教育的养成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发挥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医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健 笪宇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6-378,共3页
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文章对当前医学院校诚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诚信教育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提出了加... 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文章对当前医学院校诚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诚信教育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提出了加强认识、完善机制,创新工作方式,针对专业特点开展诚信教育等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诚信教育 对策
下载PDF
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反思高校道德教育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少兵 唐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5,共6页
高校德育课程的尴尬现状主要表现为:德育知识之界限模糊不清,德育实践之修养流于形式,德育信仰之超越渐行渐远。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没有从德育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即理性、信仰与德育的内在关系入手进行本真意义的德育。所以需要从理... 高校德育课程的尴尬现状主要表现为:德育知识之界限模糊不清,德育实践之修养流于形式,德育信仰之超越渐行渐远。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没有从德育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即理性、信仰与德育的内在关系入手进行本真意义的德育。所以需要从理性与信仰关系即德育之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信仰源泉这一基础性的理论层面进行反思。德育在善知识意义上是理性的科学,在心性教化意义上体现为修养的实践,在道德根基与源泉意义上诉诸于神圣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信仰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论民法诸项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被引量:71
11
作者 王轶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7,132,共8页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市民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表达了民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在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法上,承认了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市民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表达了民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在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法上,承认了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以及公序良俗原则。其中,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基础原则,它构成了意思自治原则的逻辑前提。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原则,是民法基本理念的体现。民法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确认并保证民事主体自由的实现。公平原则,意在谋求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在交易领域内公平原则是对意思自治原则的有益补充。诚实信用原则,将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要求,以谋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和谐。公序良俗原则,包括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项内容,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发挥双重调整功能。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是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必要限制,力图谋求不同民事主体之间自由的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 公平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
下载PDF
商业道德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价值与标准二重构造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艳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7,共15页
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度建构中具有根基性作用。自由、公平和效率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商业道德则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评判标准。价值取向与判断标准具有内在的关联机制,最终都落实于竞争行为正当性... 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度建构中具有根基性作用。自由、公平和效率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商业道德则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评判标准。价值取向与判断标准具有内在的关联机制,最终都落实于竞争行为正当性的具体认定。竞争行为正当性的判断标准是落实价值取向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价值取向的载体;价值取向则是判断标准的灵魂和指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道德异于世俗道德,而定位于商业伦理。商业伦理尤其要按照自由和效率的价值取向进行认定或者创制,最大限度地维护竞争自由以及契合市场精神。特别是,无论是价值取向还是商业伦理,都要求奉行模仿自由原则,给予市场成果自由利用的充分机会与空间。司法裁判者应当慎用不劳而获的判断标准,以防阻碍市场创新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伦理 商业道德 反不正当竞争法 价值取向 诚实信用原则
下载PDF
论诚信考场建设与诚信教育 被引量:5
13
作者 宓明君 朱秀娟 赵海丽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47-452,共6页
大学中的考场失信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制度问题。诚信考场通过制度建设,贯彻利益诱导原则,使考试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检验知识掌握情况的工具,而且也成为大学实施诚信教育的手段;诚信考场亦因此成为实施诚信教育的制度载体。
关键词 诚信 考试 教育
下载PDF
“好孩子”:一个需要反思的道德取向 被引量:14
14
作者 袁宗金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坏孩子"现象日益增多并日趋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既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旨趣,使我们长期忽略探询德育本体存在的重要意义。要从根本上理解德育的价值... "坏孩子"现象日益增多并日趋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既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旨趣,使我们长期忽略探询德育本体存在的重要意义。要从根本上理解德育的价值,必须将思维延伸到儿童自我的主体存在,促进其心灵与智慧的完善和发展。在当今社会,应将"好孩子"的道德取向转换为对"好公民"的培养与追求,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新认识,在分裂中恢复完整,超越有限走向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孩子 道德教育 道德取向
下载PDF
学生德性或德行能由内而外的生成吗? 被引量:22
15
作者 孙喜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8-23,共6页
人性本善”的德育主张 ,当前颇有势头。然而 ,“人性本善”至今并无生理学、遗传学、心理学上的科学实证的根据。“人性本善”作为价值预设 ,这只表明了主张者的一种教育理想 ,表明主张者对当前德育中弊端的痛恶的心绪与抨击 ,然而 ,这... 人性本善”的德育主张 ,当前颇有势头。然而 ,“人性本善”至今并无生理学、遗传学、心理学上的科学实证的根据。“人性本善”作为价值预设 ,这只表明了主张者的一种教育理想 ,表明主张者对当前德育中弊端的痛恶的心绪与抨击 ,然而 ,这种预设并不科学 ,逻辑也不周延。“人性本善”论 ,只会导致德育自发论。德育关键在于育德 ,德育是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一种价值限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自发论 价值限定 中国 德育教育
下载PDF
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44
16
作者 向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86-90,共5页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存在着诚信危机,原因在于历史积淀、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以及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建构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创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建立监督机制,强...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存在着诚信危机,原因在于历史积淀、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以及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建构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创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建立监督机制,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对策与思考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诚信道德困境的教育对策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耿俊茂 张瑞 邱杰 《高教论坛》 2011年第12期3-5,共3页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品质提升的内在需求,基于当前大学生教育中存在的诚信道德缺失困境思考,高等院校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长效机制,通过积极的灌输、教育、引导和规范,使大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道德 教育对策
下载PDF
教育共同体的类型及其道德意蕴 被引量:15
18
作者 翟楠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3-56,共4页
教育共同体是在教育的公共生活中建构起来的公共空间,是教育中的人获得身份认同的基本来源。在体制化的教育生活中,教育共同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国家教育共同体、学校教育共同体和班级教育共同体,它们构成了个体在制度化教育中生存的基... 教育共同体是在教育的公共生活中建构起来的公共空间,是教育中的人获得身份认同的基本来源。在体制化的教育生活中,教育共同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国家教育共同体、学校教育共同体和班级教育共同体,它们构成了个体在制度化教育中生存的基本空间。这三种教育共同体中包含着共同的道德意蕴,即教育共同体是具有公共善的道德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共同体 公共善 道德共同体
下载PDF
追求“善的生存”——德育本质再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志毅 张鹏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借助于对以往德育本质"规范说"与"生活说"的反思,可以得出结论:学校德育的本质意味着教育学生追求"善的生存"方式。学生能否实现"善的生存"则取决于其正确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由此,学校德育... 借助于对以往德育本质"规范说"与"生活说"的反思,可以得出结论:学校德育的本质意味着教育学生追求"善的生存"方式。学生能否实现"善的生存"则取决于其正确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由此,学校德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其核心是学生发展型价值观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本质 规范说 生活说 “善的生存”说
下载PDF
教育善的维度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云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共4页
教育善作为社会对教育者的价值期待,有两个基本的展开维度:一是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道德,二是作为教育者外在行为准则的教育伦理。对这两个维度予以科学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教育善实现的具体路径,不仅将推动教育伦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对... 教育善作为社会对教育者的价值期待,有两个基本的展开维度:一是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道德,二是作为教育者外在行为准则的教育伦理。对这两个维度予以科学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教育善实现的具体路径,不仅将推动教育伦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对于全面提升教育者的素质,使其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契合社会所设定的“应然”,也极具方法论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善 维度 教育伦理 教育道德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