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1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n Codification of Radif in Iranian Dastgahi Music 被引量:1
1
作者 Narges Zaker Jafari Parisa Arvand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期74-81,共8页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ideas that functioned in shaping thought of Radif in Iranian Dastgahi music. In this regard by preparing the reasons,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n co...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ideas that functioned in shaping thought of Radif in Iranian Dastgahi music. In this regard by preparing the reasons,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n codification of Radif. Although Iranian traditional music has long history but its codification to seven Dastgah-s and five Avaz-es in the format of Radif is attributed to Qajar Dynasty in the 19th century. In this transformation, Mirza Abdollah, Tar-Player of the Nasser al-Din Shah Perio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inal codification of Radif. Due to the truth that the past masters scrimped in music education, and Mirza Abdollah had encountered with problems to learn music, hence he has mostly cared about music education in adulthood, and it is probable that one of the reasons in collecting Gusheh-s (approximately a small piece of the Iranian Dastgahi music) and organizing them into coherent sets was making simplicity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 Furthermore, masters who seriously and continuously have taught after Mirza Abdollah, left a narration (version) of Radif. On the other hand, definite patterns in placement of Gusheh-s and phrases of the Radif have been organized in a manner that makes educational function for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anian Dastgahi music Iranian traditional music Radif Persian classical music Mirza Abdollah musicof Qajar dynasty
下载PDF
Chinese Music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5年第1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Chinese music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下载PDF
The Book of Songs——The First Collection of Poems in China
3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2年第1期40-41,共2页
The Book of Songs wa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poems in China.Compiled about the sixthcentury B.C.the collection includes poems writtenduring more than 500 years previously.Compliationinvolved thousands ... The Book of Songs wa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poems in China.Compiled about the sixthcentury B.C.the collection includes poems writtenduring more than 500 years previously.Compliationinvolved thousands of ancient writers over hundreds ofyears.The final version was composed by musical offi-cials of the Zhou Dynasty(11th century-221B.C.).The collech was first called Songs;or Three HundredSongs.As it came to be regarded as a classic work ofConfucianism by emperors after the Western Han Dy-nasty(2o6B.C.-A.D.24).the title the Book of Songs wasfix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ical dynasty ancient classic hundreds COLLECTION PROSPEROUS alove DESCRIPTIVE STANZA
下载PDF
Jiaxiang’s Lusty Suona Blowers
4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3年第2期34-35,共2页
JLAXLANG County,under thejurisdiction of Luoning.a prin-cipal city in southwesternShandong,bordering Q(?)fu andZoucheng,is one of the birth places of central Chinese culture.EasternHan Dynasty stone carvings on thetom... JLAXLANG County,under thejurisdiction of Luoning.a prin-cipal city in southwesternShandong,bordering Q(?)fu andZoucheng,is one of the birth places of central Chinese culture.EasternHan Dynasty stone carvings on thetombs of the Wu family record theprosperity of Jiaxiang at that time.Most impressive are vivld deplctionsof suona(Chinese cornet)bands,highlighting Jiaxiang as the“homeof suona mu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ressive BANDS BIRTH dynasty RECORD Jiaxiang music latter instruments crass
下载PDF
Tang-Dynasty Songs and Dances Make a Comeback
5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3年第4期12-13,共2页
Aman in imperial dress andboots,wearing an official’shat and carrying a tablet,steps out on stage and announces ina sonorous voice:“Tonight,to wel-come you,our royal guests,I presentmy disciples in a performance whi... Aman in imperial dress andboots,wearing an official’shat and carrying a tablet,steps out on stage and announces ina sonorous voice:“Tonight,to wel-come you,our royal guests,I presentmy disciples in a performance whichI hope will charm and entertainyou.”The presentation that follows,complete with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s,is from the world of theTa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sty musicAL ancient presentation CHARM ofFICIAL DRESS carrying voice steps
下载PDF
Dunhuang Music and Suite Dances
6
作者 XuRuobing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6年第5期10-11,共2页
Ancient Dunhuang Music Makes a Comeback"Ancient Dunhuang Music" is a large-scale music and dance performance,based on ancient Dunhuang music translated by Xi Zhenguan,the president of the Gansu Dunhuang Art ... Ancient Dunhuang Music Makes a Comeback"Ancient Dunhuang Music" is a large-scale music and dance performance,based on ancient Dunhuang music translated by Xi Zhenguan,the president of the Gansu Dunhuang Art Theatre.Combining Chinese traditional poems,music and dances,it tries to reproduce the performance art of the Tang Dynasty stage.The main forms of the music includes women’s instr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ed music instru ancient reproduce DANCE PRESIDENT dynasty GANSU women
下载PDF
音乐雅俗流变与中唐乐人诗的新开拓
7
作者 柏红秀 张梦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3,I0005,共12页
中唐雅乐建制整体处于停滞状态,俗乐却因为君王喜好及朝廷鼓励与政策支持、宦官集团的高度重视及藩镇的着力追求而走向全面活跃,这种发展格局带来了中唐宴乐之风的全面兴盛。由于诗歌的创作与表演是中国古代社会宴会的传统内容,宴乐之... 中唐雅乐建制整体处于停滞状态,俗乐却因为君王喜好及朝廷鼓励与政策支持、宦官集团的高度重视及藩镇的着力追求而走向全面活跃,这种发展格局带来了中唐宴乐之风的全面兴盛。由于诗歌的创作与表演是中国古代社会宴会的传统内容,宴乐之风的全面兴盛对中唐诗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受此风气的影响,作为中唐音乐诗重要类别的乐人诗有了新开拓:就内容而言,淡化了乐人的容貌描写,重视刻画他们的表演神态,并以容貌来反衬精湛的技术;注重乐人的技艺描写,详及表演的过程、曲目和歌辞等;全方面描绘乐人的生活,包括拜师学艺、受雇表演、日常生活和人生归宿等;深入乐人的精神世界,涉及其对音乐的热爱精通、丰富情思、文学才华及对友谊爱情的珍视等。就情思而言,不但表达对宴会主人或乐人雇主的感谢,而且涉及诗人的自我人生感怀、对社会弊端的批判以及对过往历史的反思等。全面考查音乐雅俗流变、宴乐之风及中唐乐人诗三者的关联,对于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程的丰富及审美风尚的变迁等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雅俗流变 宴乐之风 中唐乐人诗 唐代诗歌
下载PDF
夏代王朝体制的建立与内外服制的形成
8
作者 徐义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4-51,共8页
尧舜禹时代洪水迫使长江、黄河、淮河、济河下游的人群向中原迁徙,奠定了中原的中心地位。在治水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建立起跨地域跨血缘的政治联盟,并向早期国家发展。禹和启在早期国家的基础上,经过强化天下共主观念,建立起中央王朝。... 尧舜禹时代洪水迫使长江、黄河、淮河、济河下游的人群向中原迁徙,奠定了中原的中心地位。在治水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建立起跨地域跨血缘的政治联盟,并向早期国家发展。禹和启在早期国家的基础上,经过强化天下共主观念,建立起中央王朝。早期中央王朝缺乏强制力和控制力,只能依据地域和融合程度确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由此形成了内外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代 王朝体制 内外服制
下载PDF
巫文化与夏初史事新解
9
作者 张德苏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夏初正处于巫文化盛行时期,人们的思维指向与行事方式必定受到巫文化的影响。然而古今学者研究夏初史事,极少关注到这个向度,这个盲区的存在势必影响我们对夏初史事的理解。自颛顼至周初,中国远古史上存在一段相当长的“君巫政治”模式... 夏初正处于巫文化盛行时期,人们的思维指向与行事方式必定受到巫文化的影响。然而古今学者研究夏初史事,极少关注到这个向度,这个盲区的存在势必影响我们对夏初史事的理解。自颛顼至周初,中国远古史上存在一段相当长的“君巫政治”模式时期,通天大巫为“帝”“王”获取天意,提供政治上的指导,同时也是“帝”“王”合法化的最大表征。不能得重黎—羲和氏族为大巫,就没有为“帝”、为“王”的资格。我们用这一视角观察后羿代夏、少康复国过程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会得出一些新的认识:羿“自鉏迁于穷石”,是为了接近羲和氏族,试图获得这个通天大巫的支持;“胤征”是羿寻求支持失败后对羲和氏族的报复性征伐;羿“以寒浞为相”实为以寒浞为大巫;羿“以嫦娥为妻”的性质与“以寒浞为相”是近似的,后羿在大巫不够“正宗”的情况下,娶嫦娥为妻,在巫文化思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帝伃征王寿与得“九尾狐”在巫文化系统中是一种“王征”,是夏人再得“天命”的瑞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文化 夏朝 后羿 羲和氏
下载PDF
西夏与唐宋盗窃法比较研究——兼谈西夏对中华法系的继承与发展
10
作者 马旭俊 黄梦婷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盗窃”是中国最古老的犯罪之一,历代皆有严格法律予以规制,以期维护社会稳定。文章对比研究了《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亥年新法》《唐律疏议》《宋刑统》及《庆元条法事类》中关于盗窃罪的条文,发现这些法典均设置了亲属内外有别、宽... “盗窃”是中国最古老的犯罪之一,历代皆有严格法律予以规制,以期维护社会稳定。文章对比研究了《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亥年新法》《唐律疏议》《宋刑统》及《庆元条法事类》中关于盗窃罪的条文,发现这些法典均设置了亲属内外有别、宽宥弱者、严惩官盗僧窃以及团伙共谋作案等主体处置措施,涵盖了牲畜、人员、佛神祀物以及官府文书等盗窃对象,量刑上均依据慎刑恤刑、告赏、邻里互助以及重盗重罚等原则。同时,西夏法典融入了大量具有党项民族特色的法律元素,完善了群盗、重盗等制度。概言之,西夏法典在充分吸收中原王朝立法精髓的同时,结合本民族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司法实践的需要进行了创制和发展,在中华法制史上极具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法律 天盛律令 亥年新法 唐宋法典 盗窃
下载PDF
清代音乐赋的留存状况及文献价值
11
作者 侯立兵 郑云彩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清代音乐赋文献亟待系统整理,经过初步梳理辑目,共有589篇。按题材可分为乐器赋、乐曲赋、乐事赋、乐论赋、舞蹈赋五类,其中乐器赋数量最多,有357篇。在体裁形式上以律赋为主。清代音乐赋兼具文学价值和音乐价值。与此同时,它还融汇了... 清代音乐赋文献亟待系统整理,经过初步梳理辑目,共有589篇。按题材可分为乐器赋、乐曲赋、乐事赋、乐论赋、舞蹈赋五类,其中乐器赋数量最多,有357篇。在体裁形式上以律赋为主。清代音乐赋兼具文学价值和音乐价值。与此同时,它还融汇了乐教合一、审音听政、律历融通等综合文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赋 清代 留存状况 文献特征 文献价值
下载PDF
明清时期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
12
作者 杨善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I0002,共6页
元代以后南北曲所用燕乐调在调名上与宋代是一致的,但其用于表明某种调高、调式的实质作用却在明初以后开始改变。到了清代同样的燕乐调,其宫调含义已然失去,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文人曲词创作由注重音乐的依腔填词而为脱... 元代以后南北曲所用燕乐调在调名上与宋代是一致的,但其用于表明某种调高、调式的实质作用却在明初以后开始改变。到了清代同样的燕乐调,其宫调含义已然失去,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文人曲词创作由注重音乐的依腔填词而为脱离音乐的依律填词有关,其根本原因在于元明清时期以戏曲为主流的民间俗乐发展的要求。正是在俗乐发展的推动下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已有燕乐调终被后世广泛采用的工尺七调所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燕乐调 调名实质 曲词创作 俗乐发展
下载PDF
中国夏商西周时期的黄河法律文化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13
作者 迟方旭 张劲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12期5-16,共12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古人在黄河流域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灿烂的黄河法律文化。夏商西周时期作为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中国黄河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奠定了基本方向,成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法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古人在黄河流域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灿烂的黄河法律文化。夏商西周时期作为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中国黄河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奠定了基本方向,成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法律文化基石。此一时期在黄河治理和黄河利用的法律实践中,创建的以“宗族制度”为核心的组织形式和官职设置成为中华文明延续的政治基础,以“礼法合治”为原则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安排成为中华文明存续的制度支撑,以“敬天保民”为取向的治水理念和用水思想成为中华文明赓续的文化底蕴。以史为鉴,研究中国夏商西周时期的黄河法律文化及其时代价值,能够为黄河文化融入新时代法治现代化建设提供创新路径,从而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提供法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西周时期 古代黄河法律 黄河文化 法律文化
下载PDF
古琴入诗与汉代诗、赋创作
14
作者 王娜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5期85-93,共9页
乐器作为一种题材,自汉代开始进入文学视野。古琴在汉代成为楚声楚歌的主导乐器,“援琴而歌”成为汉代诗赋中的固定意象。古琴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使其在汉代文学中成为某种符号化的象征,对汉代诗体、诗歌抒情方式及... 乐器作为一种题材,自汉代开始进入文学视野。古琴在汉代成为楚声楚歌的主导乐器,“援琴而歌”成为汉代诗赋中的固定意象。古琴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使其在汉代文学中成为某种符号化的象征,对汉代诗体、诗歌抒情方式及乐器赋与“七体”赋叙写模式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器 古琴 汉代诗歌 汉赋 影响
下载PDF
从日本唐传乐谱看节奏节拍符号的演变
15
作者 陈文革 汤兆懿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8,共13页
日本唐传乐谱虽经历“平安朝乐制改革”的整合、改编和再创造,但其节奏、节拍符号仍具有承前启后的历时性特点。其中:节奏符号承自唐代谱式,后趋于简化,最终与演奏法融为一体;节拍符号上承《敦煌乐谱》并被赋予鼓谱的含义,在当今活态音... 日本唐传乐谱虽经历“平安朝乐制改革”的整合、改编和再创造,但其节奏、节拍符号仍具有承前启后的历时性特点。其中:节奏符号承自唐代谱式,后趋于简化,最终与演奏法融为一体;节拍符号上承《敦煌乐谱》并被赋予鼓谱的含义,在当今活态音乐中演变为“板眼”。日本唐乐古谱上承唐代谱式,下衔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等活态乐谱,其蕴含的内在逻辑与中国传统乐谱体系脉脉相通,对其符号的解读破译,能补充中国乐谱体系从燕乐半字谱到工尺谱演变进程中所缺失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乐半字谱 唐乐古谱 节奏符号 节拍符号
下载PDF
中原文化视野下徐旭生学术路向的考察
16
作者 徐有礼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21,共7页
徐旭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早年在处于中原文化腹地的郑州地区系统接受传统教育,青年时期留学法国选修哲学,归国后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他长期关注中国文化遗产境遇及参与保护、考察,最终确立了考古学、古史研究的学术... 徐旭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早年在处于中原文化腹地的郑州地区系统接受传统教育,青年时期留学法国选修哲学,归国后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他长期关注中国文化遗产境遇及参与保护、考察,最终确立了考古学、古史研究的学术方向。徐旭生由哲学到考古学的学术转型,是近代学人为应对社会变局而调整和发挥专业所长的典型之一。深层次地系统考察这一转型过程,则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重要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徐旭生 考古学 夏文化研究
下载PDF
清代湖湘地区孔庙祭祀仪式与礼俗用乐
17
作者 熊晓辉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孔庙祭祀是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贤哲的一种释典活动,在祭祀仪式活动中,礼俗用乐伴随着祀典的全部过程,这些音乐专门为祭孔祀典而制作,带有强烈的乐舞特征。清代湖湘地区盛行祭孔祀典,形成了直省祭孔与孔府家... 孔庙祭祀是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贤哲的一种释典活动,在祭祀仪式活动中,礼俗用乐伴随着祀典的全部过程,这些音乐专门为祭孔祀典而制作,带有强烈的乐舞特征。清代湖湘地区盛行祭孔祀典,形成了直省祭孔与孔府家庙祭孔释奠的两大用乐体系,由于清代湖湘地区祭孔礼俗用乐体系的成熟及程序的完善,湖湘地区孔庙祭祀礼俗用乐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湖湘地区孔庙祭祀礼俗用乐有着独特的乐舞内容和表现形式,它历经了定乐、发展、缺失、重整等兴亡盛衰,虽然古制音律原貌难寻,但祭祀礼俗用乐与湖湘地方音乐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格局,同时也是孔庙祭祀音乐能够在湖湘地区传承、繁衍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湖湘地区 祭孔歌乐 表现形式 价值
下载PDF
汉唐文脉下的“古代和田艺术模式”考析
18
作者 王晓玲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0-57,共8页
大夏美术造型样式沿丝绸之路进入塔里木盆地后形成古代和田派艺术模式,这种艺术样式在尼雅、达玛沟、约特干等遗址中都有着生动的体现。丝绸之路使得汉唐文脉下的造型艺术体系得以确立,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从视觉图式扩展至风俗礼仪的... 大夏美术造型样式沿丝绸之路进入塔里木盆地后形成古代和田派艺术模式,这种艺术样式在尼雅、达玛沟、约特干等遗址中都有着生动的体现。丝绸之路使得汉唐文脉下的造型艺术体系得以确立,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从视觉图式扩展至风俗礼仪的各个环节之中。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和田的布扎克彩棺,棺上面绘制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反映出西域与中原地区密切的文化交流。和田木雕在装饰范围、表现形式及雕刻技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镂雕、平雕等技法被广泛应用,作品中渗透了现实气息,造型上趋向真实,并在二维平面的基础上强化装饰风格,体现出鲜明的汉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文脉 塔里木盆地 大夏美术 布扎克彩棺 和田木雕
下载PDF
试论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的主要探索对象
19
作者 王建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1期64-69,共6页
在探寻中华早期文明的过程中,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所开创的广域王权国家的治理和运行模式,为后续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里头文化的主要特征显示了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的发展高度... 在探寻中华早期文明的过程中,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所开创的广域王权国家的治理和运行模式,为后续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里头文化的主要特征显示了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的发展高度,显示了夏王朝时期的文明样态,也奠定了此后中华文明的发展基调和发展高度。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具有重要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价值,它是夏文化的主要探索对象。该文旨在通过梳理二里头文化的主要特征、社会组织、经济形态,以及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探讨其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 夏代历史 早期文明 核心地位
下载PDF
“夏代信史”说的考古学观察——以二里头遗址为中心
20
作者 袁泉 吴佳仪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217,共6页
夏代是否真实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从文献记载、碳十四测年技术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龙形器遗物三个维度分析,二里头遗址与夏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我们推证夏代信史说提供了有力持证。进而,通过对遗址存在时间、地理... 夏代是否真实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从文献记载、碳十四测年技术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龙形器遗物三个维度分析,二里头遗址与夏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我们推证夏代信史说提供了有力持证。进而,通过对遗址存在时间、地理方位及受战争破坏程度的探究可以认为,二里头遗址并非夏都斟鄩,亦非商都,而是一个跨越夏代中后期与商代早期的城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代 二里头遗址 斟鄩 考古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