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ypes,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s of Migrating Pathways of Gas-bearing Fluids in the Shenhu Area,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9
1
作者 SU Ming SHA Zhibin +7 位作者 ZHANG Cuimei WANG Hongbin WU Nengyou YANG Rui LIANG Jinqiang QIAO Shaohua CONG Xiaorong LIU J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19-231,共13页
The first marine gas hydrate expedition in China has been conducted by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in the Shenhu Area,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Previous study has analyzed the P-T cond... The first marine gas hydrate expedition in China has been conducted by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in the Shenhu Area,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Previous study has analyzed the P-T conditions, geophysical anomalies and saturation calculations of these gas hydrates, but has not documented in detail the migration of gas-bearing fluids in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s of 2D/3D seismic data, this work identified two types of migration pathways for gas-bearing fluids in the Shenhu area, i.e., vertical and lateral pathways. The vertical pathways(largescale faults, gas chimneys and mud diapirs) presented as steep seismic reflection anomalies, which could be traced downward to the Eocene source rocks and may penetrate into the Late Miocene strata. The deeper gases/fluids might be allowed migrating into the shallower strata through these vertical conduits.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s showed distinc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pathways. Large-scale faults developed only in the north and northeast of the Shenhu area, while in the drilling area gas chimneys were the sole vertical migration pathways. Since the Pliocene, normal faults, detachment faults and favorable sediments have constituted the lateral pathways in the Shenhu gas hydrate drilling area. Although these lateral pathways were connected with gas chimneys, they exerted different effects on hydrat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Gas-bearing fluids migrated upward along gas chimneys might further migrate laterally because of the normal faults, thereby enlarging the range of the chimneys. Linking gas chimneys with the seafloor, the detachment faults might act as conduits for escaping gases/fluids. Re-deposited sediments developed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Quaternary were located within the gas hydrate stability zone, so hydrates would be enriched in these favorable sediments. Compared with the migration pathways(large-scale faults and mud diapirs) in the LW3-1 deep-sea oil/gas field, the mig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vertical pathways(composed of gas chimneys) in the gas hydrate drilling area might be relatively low. Description and qualitative discrimination of migration pathways in the Shenhu gas hydrate drilling area are helpful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od-quality deep source rocks and shallow, mainly biogenicallyproduced, hydrates. As the main source rocks of the Baiyun sag, lacustrine mudstones in the Wenchang and Enping Formations may provide thermogenic methane. Gas chimneys with relatively low migration efficiency created the vertical pathways. Caused by the Dongsha tectonic movement, the release of overpressured fluids might reduce the vertical migration rates of the thermogenic methane. The thick bathyal/abyssal fine-grained sediments since the Late Miocene provided migration media with low permeability. These preconditions may cause carbo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ofthermogenic methane during long-distance vertical migrations. Therefore, although geochem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methane forming gas hydrate in the Shenhu area was mainly produced biogenically, or was mixed methane primarily of microbial origin, thermogenic methane still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ting pathways gas-bearing fluids gas hydrates Shenhu area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tonic Subsidence and BSR of Upper Neogene in the Deep-Water Area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6
2
作者 YU Xinghe WANG Jianzhong +5 位作者 LI Shengli FANG Jingnan JIANG Longyan CONG Xiaorong LIANG Jinqiang SHA Zhib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804-818,共15页
BSR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 occurs widely in the strata since the late Miocene in the deep-water area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South China Sea (SCS). It is an important seismic reference mark whi... BSR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 occurs widely in the strata since the late Miocene in the deep-water area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South China Sea (SCS). It is an important seismic reference mark which identifies the gas hydrate and its distribution influenced by the tectonic movements. Single-point basin modeling was conducted using 473 points in the study area.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and BSR, the volume and rate of tectonic subsidence in each geological time have been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tectonic accelerate subsidence processes in the study area since the late Miocene, especially since 1.8Ma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accelerates more apparently. Since the Late Miocene to Pleistocene, the rate of tectonic subsidence in deep-water underwent a transformation from weak to strong. The ratio of tectonic subsidence to the total subsidence was relatively high (65-70%). Through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BSR developed areas and the contours of tectonic subsidence in this area, it was discovered that more than 80% of BSR tend to be distributed at the slope break or depression-uplift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 and the average tectonic subsidence rate ranges from 70 m/Ma to 125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R tectonic subsidence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deep-water area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Submarine Landslide Identified in DLW3102 Core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2
3
作者 XU Yuanqin LIU Lejun +4 位作者 ZHOU Hang HUANG Baoqi LI Ping MA Xiudong DONG Feiy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47-155,共9页
In this paper, we take DLW3101 core obtained at the top of the canyon(no landslide area) and DLW3102 core obtain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nyon(landslide area) o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 In this paper, we take DLW3101 core obtained at the top of the canyon(no landslide area) and DLW3102 core obtain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nyon(landslide area) o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DLW3101 core and elemental strata of the DLW3101 core and the DLW3102 core since MIS5 are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oxygen isotope, calcium carbonate content, and X-Ray Fluorescence(XRF) scanning ele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sedimentary structure and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landslide deposition, we found that the DLW3102 core shows four layers of submarine landslides, and each landslide layer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 K, Ti, and Fe contents, thereby indicating terrigenous clastic sources. L1(2.15–2.44 m) occurred in MIS2, which is a slump sedimentary layer with a small sliding distance and scale. L2(15.48–16.00 m) occurred in MIS5 and is a debris flow-deposited layer with a scale and sliding distance that a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L1. L3(19.00–20.90 m) occurred in MIS5; its upper part(19.00–20.00 m) is a debris flow-deposited layer, and its lower part(20.00–20.90 m) is a sliding deposition layer. The landslide scale of L3 is large. L4(22.93–24.27 m) occurred in MIS5; its upper part(22.93–23.50 m) is a turbid sedimentary layer, and its lower part(23.50–24.27m) is a slump sedimentary layer. The landslide scale of L4 is l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DLW3102 CORE SUBMARINE landslide SEDIMENTARY structure XRF scanning elements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沉积成藏特征 被引量:43
4
作者 于兴河 王建忠 +5 位作者 梁金强 李顺利 曾小明 沙志彬 匡增桂 李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64,共12页
指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要地球物理标志——BSR(似海底反射)在南海北部陆坡晚中新世以来的地层中广泛分布。根据BSR在晚中新世以来3个三级层序地层内的分布特点,结合区域热动力背景、沉积特征(沉积相、沉积速率、含砂率、岩性特征等)... 指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要地球物理标志——BSR(似海底反射)在南海北部陆坡晚中新世以来的地层中广泛分布。根据BSR在晚中新世以来3个三级层序地层内的分布特点,结合区域热动力背景、沉积特征(沉积相、沉积速率、含砂率、岩性特征等)和典型沉积体(构造坡折带、滑塌体、沉积物波)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成藏特征。研究表明,BSR的分布在满足温压、气源的基础上更明显地受沉积体系展布和所处构造部位的控制,气源和温压条件只是影响BSR分布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建立了南海北部陆坡典型沉积成藏模式,总结了在陆架、陆坡、陆基上随着水深的增加各种沉积体的分布及其与BSR和水合物稳定带的关系,展示了水合物成藏的典型要素。BSR与构造坡折、深水重力流及等深流沉积密切相关,大多数BSR分布区均位于地貌变化陡峭、地形起伏较大、长期继承性隆升与沉降交汇的黏土质粉砂和粉砂等沉积物中。在陆架三角洲前缘,BSR侧向较连续但延伸距离短,水合物成藏的关键在于深部气源的沟通条件;在陆坡海槽与底辟发育区,BSR受断层与底辟切割往往呈断续分布,沉积物的快速卸载可为水合物的赋存提供较好的沉积储层条件;在陆基至深海区海底扇、浊流、等深流发育的位置,BSR侧向连续延伸距离远,气源主要为浅部生物气,以侧向运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北部陆坡 天然气水合物 BSR 沉积特征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分类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卓海腾 王英民 +5 位作者 徐强 李冬 汪莹 王永凤 李华 唐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陆坡形态隐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其差异性是大陆边缘沉积、侵蚀过程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利用横跨南海北部的二维地震测线,采取曲线拟合的研究手段,在南海北部识别出了下凹型、平直型、"S"型等三种类型的陆坡。下凹型陆坡发育... 陆坡形态隐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其差异性是大陆边缘沉积、侵蚀过程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利用横跨南海北部的二维地震测线,采取曲线拟合的研究手段,在南海北部识别出了下凹型、平直型、"S"型等三种类型的陆坡。下凹型陆坡发育在莺歌海-琼东南西部、珠江口中部两个陆坡区,但其成因不同,前者主要受控于快速的沉积物供给,而后者受到陆架边缘三角洲进积和海底峡谷侵蚀的联合作用;平直型陆坡仅见于琼东南东部地区,其主控因素为弱的沉积物供给和较快的构造沉降;"S"型陆坡发育在珠江口地区的两翼,其形成明显受到海流和内波等外作用的改造。不同类型的陆坡具有特定的地层叠置样式、陆架坡折迁移轨迹类型和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对陆坡类型的研究有助于建立沉积过程和产物的预测模式,从而指导古代陆坡的深水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陆坡 地貌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区神狐海域构造特征及对水合物的控制 被引量:51
6
作者 苏明 杨睿 +5 位作者 吴能友 王宏斌 梁金强 沙志彬 丛晓荣 乔少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8-326,共9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区神狐海域高精度2D和3D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在研究区共识别出4种构造类型,分别为气烟囱(流体底辟)、区域大尺度断层、深水扇中的正断层和滑移体中的滑脱断层。气烟囱具有直立的通道形态,其内部结构可划分为杂乱反射...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区神狐海域高精度2D和3D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在研究区共识别出4种构造类型,分别为气烟囱(流体底辟)、区域大尺度断层、深水扇中的正断层和滑移体中的滑脱断层。气烟囱具有直立的通道形态,其内部结构可划分为杂乱反射带、模糊反射带和顶部强振幅区域。大尺度断层位于水合物钻探区的西北部和东北部,断层规模大,对深部地层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作用。深水扇中的正断层广泛发育于上新世的深水扇中,特别是在水合物钻探区西部进积特征明显的深水扇中,正断层的数量更多。滑移体中的滑脱断层在神狐海域的第四纪地层中非常常见,在剖面上呈雁列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断层由于和水合物钻探区的距离较远,对于水合物的成藏可能不起控制作用。气烟囱和规模小数量多的断裂体系为含气流体的运移提供了垂向和侧向的输送通道,构成了水合物的流体运移体系。当富含甲烷气体的流体通过这些垂向-侧向的运移通道时,在合适的温压条件下,被适于水合物聚集的沉积体所捕获,就有可能形成水合物。水合物钻探区内东西部构造特征的差异,使得研究区内形成了不同的流体运移体系,这可能是控制钻探区水合物不均匀性分布的一个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烟囱 断裂体系 流体运移体系 神狐海域 南海北部陆坡区
下载PDF
南海北部琼东南海域HQ-48PC站位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庐山 杨胜雄 +5 位作者 梁金强 苏新 杨涛 张欣 程思海 陆红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4-544,共11页
南海北部陆坡琼东南海域是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对该海域的HQ-48PC站位沉积物样品的顶空气甲烷含量、孔隙水阴、阳离子及微量元素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硫酸盐-甲烷界面(SMI,Sulfate-Methane ... 南海北部陆坡琼东南海域是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对该海域的HQ-48PC站位沉积物样品的顶空气甲烷含量、孔隙水阴、阳离子及微量元素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硫酸盐-甲烷界面(SMI,Sulfate-Methane Interface)(推算深度约为6.05 mbsf)发生了强烈的甲烷厌氧氧化反应(AMO,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主要表现为SO24-含量线性降低接近于0、CH4含量发生骤增、有机碳和黄铁矿含量达到最大值及形成一个"钡锋"等特征。在SMI之上,HCO3-浓度随深度的增加呈明显上升的趋势,Ca2+、Mg2+、Sr2+等离子浓度随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Mg2+/Ca2+比值随深度的增加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自生碳酸盐矿物以方解石为主;在SMI之下,HCO3-浓度随深度的增加呈缓慢下降的趋势,Ca2+浓度变化不大,Mg2+、Sr2+浓度和Mg2+/Ca2+比值随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自生碳酸盐矿物以白云石为主。沉积物孔隙水的PO34-和NH4+含量较高,它们随深度的增加呈明显升高的趋势,且这种变化趋势与SO42-含量的下降趋势大致呈镜像关系。这些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国际上已发现有天然气水合物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相类似,暗示该采样站位深部沉积物中可能赋存有天然气水合物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琼东南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化学 甲烷厌氧氧化反应 硫酸盐-甲烷界面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斜坡海域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6
8
作者 龚玉艳 杨玉滔 +3 位作者 范江涛 蔡研聪 徐姗楠 陈作志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5,共8页
根据2015年7-8月南海北部陆架斜坡海域的浮游动物垂直分层采集资料,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等进行了研究。样品利用Multinet浮游生物连续采样网采自0~200 m,200~350 m,350~450 m,450~600... 根据2015年7-8月南海北部陆架斜坡海域的浮游动物垂直分层采集资料,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等进行了研究。样品利用Multinet浮游生物连续采样网采自0~200 m,200~350 m,350~450 m,450~600 m,600~750 m等5层。该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468种(类),其中以0~200 m水层种类最丰富,600~750 m水层最贫乏,种类数总体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但在350~600 m水层部分站位出现了回升。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垂直变化较明显,各水层均有出现89种共有种,占总种类数的19.02%;而单一水层出现的特有种(121种)占总种类数的25.85%。优势种有10种,角突隆剑水蚤(Oncaea conifera)为各水层的共有优势种,在不同水层还出现了特有优势种。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平均为62.79个·m^(-3)和34.81 mg·m^(-3),总体呈现由表层向深层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但在350~600 m水层大部分站位也略有回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浮游动物大体分为3个群落,分别为0~200 m的上层水域群落、200~450 m的中上层水域群落和450~750 m的中下层水域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空间分布 聚类分析 南海北部陆架斜坡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东沙陆坡主要灾害地质因素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马云 孔亮 +2 位作者 梁前勇 林进清 李三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我国深水区海洋灾害地质研究成果较少,而南海北部东沙陆坡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进一步勘探急需弄清海底地质环境。研究区缺乏浅地层剖面资料,因此,本文基于高分辨率2D地震资料等实测资料,率先在东沙陆坡深水区开展灾害地质研究。文... 我国深水区海洋灾害地质研究成果较少,而南海北部东沙陆坡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进一步勘探急需弄清海底地质环境。研究区缺乏浅地层剖面资料,因此,本文基于高分辨率2D地震资料等实测资料,率先在东沙陆坡深水区开展灾害地质研究。文中识别出地震、活动断层、海底滑坡、浅层气、泥火山、陡坎及侵蚀沟(谷)共7种具有活动能力的破坏性灾害地质因素,还识别出浅埋基岩面、海底火山、岩浆底辟共3种不具有活动能力的限制性灾害地质因素,同时总结了各灾害地质因素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研究了其地震反射特征及灾害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陆坡深水区应重点避让海底滑坡、活动断裂、浅层气、侵蚀沟等与海洋工程关系密切的灾害地质类型,研究成果虽然精度有限,但可初步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进一步勘探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因素 南海北部 东沙陆坡 深水区
下载PDF
南海北部油气成藏区带的划分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6
10
作者 万志峰 夏斌 +2 位作者 蔡周荣 刘维亮 梁正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共5页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整体勘探程度较低。为加强该区油气成藏特征的系统分析与对比,根据构造、沉积特征的差异性,将该区划分为4个油气成藏区带:走滑拉分区(莺歌海盆地)、陆内裂陷区(北部湾盆地)、陆架浅水区(琼东南盆地北部裂陷带,珠江口盆...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整体勘探程度较低。为加强该区油气成藏特征的系统分析与对比,根据构造、沉积特征的差异性,将该区划分为4个油气成藏区带:走滑拉分区(莺歌海盆地)、陆内裂陷区(北部湾盆地)、陆架浅水区(琼东南盆地北部裂陷带,珠江口盆地北部裂陷带的珠一、珠三坳陷)、陆坡深水区(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琼东南盆地中央裂陷带及南部裂陷带)。进而分析了各区带的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结论认为:①走滑拉分区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泥底辟构造活动,应重点突破下含油气系统;②陆内裂陷区断裂构造发育,企西隆起东部是寻找大中型油田的有利区带;③陆架浅水区"皮薄肉厚",油气勘探应以古近系陆相断陷沉积的储盖组合类型为主;④陆坡深水区油气成藏要素配置良好,是未来发现大型油气田、开创油气勘探新局面的主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成藏区带 陆架浅水区 陆内裂陷区 陆坡深水区 油气藏形成 勘探前景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区新近系沉积体系特征与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31
11
作者 于兴河 张志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70-476,共7页
南海北部陆坡区新生界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各种矿产资源,对其沉积体系的分析可以指导资源勘探和开发。笔者在对南海北部陆坡区的西沙海槽和东沙海域的地震剖面解释与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外部形态+内部属性”的分类原则,在中新世以来的... 南海北部陆坡区新生界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各种矿产资源,对其沉积体系的分析可以指导资源勘探和开发。笔者在对南海北部陆坡区的西沙海槽和东沙海域的地震剖面解释与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外部形态+内部属性”的分类原则,在中新世以来的沉积层中共识别出8种典型的地震相:席状平行相、席状波形相、席状空白相、席状杂乱相、席状前积相、帚状前积相、透镜状前积相和丘状杂乱相。结合地震相分析,在南海北部陆坡区识别出6种典型的沉积体系:三角洲体系、等深流、低位扇、滑塌块体、浊积扇和扇三角洲体系;其中等深流、滑塌块体和各种扇体的前缘与BSR分布的吻合率最高,是最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聚集成矿的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区 新近系 沉积体系 等深流 天然气水合物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HS-373PC岩心表层沉积物古菌多样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勇 苏新 +4 位作者 陈芳 蒋宏忱 陆红峰 周洋 王媛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8-324,共7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潜力区HS-373PC岩心表层沉积物中古菌多样性,从沉积物中提取总DNA并扩增古菌16SrRNA基因序列,对克隆文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古菌序列均属于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潜力区HS-373PC岩心表层沉积物中古菌多样性,从沉积物中提取总DNA并扩增古菌16SrRNA基因序列,对克隆文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古菌序列均属于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Euryarchaeota)。其中泉古菌以C3为主要类群,另有少量序列属于Marine Benthic Group(MBG)-B,MBG-C,Marine Crenarchaeotic Group I(MGI),Marine Hydrothermal VentGroup(MHVG)和Novel Group of Crenarchaea(NGC);广古菌以MBG-D为主,其它序列分别属于UnclassifiedEuryarchaeotic Clusters-1/2(UEC-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神狐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区 海洋沉积物 古菌多样性 16SrRNA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区晚中新世以来沉降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丛晓荣 于兴河 +2 位作者 苏明 沙志斌 吴能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49,共8页
南海北部陆坡区T3界面是新近系裂后期的重要地质界面(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的交界面,约11.608Ma),分隔了裂后期热沉降和加速沉降阶段。文中基于构造沉积背景综合分析,将南海北部陆坡区的加速沉降阶段地层充填序列划分为3大构造层,分别对... 南海北部陆坡区T3界面是新近系裂后期的重要地质界面(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的交界面,约11.608Ma),分隔了裂后期热沉降和加速沉降阶段。文中基于构造沉积背景综合分析,将南海北部陆坡区的加速沉降阶段地层充填序列划分为3大构造层,分别对应晚中新世、上新世和第四纪,采用回剥技术恢复其埋藏史,并选取1092口模拟井,采用Airy均衡模型分别计算不同时期的构造沉降速率。结果表明:1)总体上,晚中新世以来南海北部陆坡区以构造沉降为主,占70%以上;2)平面上,晚中新世以来的沉降中心集中于琼东南盆地中央拗陷带、珠江口盆地和台西南盆地的深水区域,其中台西南盆地的沉降特征最为显著,第四纪的构造沉降速率最高达190m·Ma 1;3)垂向演化上,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期间,构造沉降速率变化差异不大,有略微减小的趋势,平均构造沉降速率为70m·Ma 1,第四纪以来,构造沉降速率急剧增大,平均构造沉降速率达120m·Ma 1;4)局部特征上,构造沉降速率变化较快的部位往往发育在盆地边界、拗隆交汇及断层、褶皱发育地区,这些地区均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回剥技术 构造沉降 沉降速率
下载PDF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沉积物中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庐山 杨胜雄 +5 位作者 梁金强 苏新 程思海 付少英 龚跃华 祝有海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共10页
烃类气体是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物质基础,浅表层沉积物顶空气中烃类气体的异常特征可用来探测深部是否存在天然气水合物藏。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浅表层沉积物以及钻探采获的含或不含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物的顶空气样品中烃类气体组分和同... 烃类气体是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物质基础,浅表层沉积物顶空气中烃类气体的异常特征可用来探测深部是否存在天然气水合物藏。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浅表层沉积物以及钻探采获的含或不含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物的顶空气样品中烃类气体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291个1 mbsf(bsf,below sea floor)沉积物顶空气样品中的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甲烷含量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变化范围为2.49~77.23μL/kg,平均值为15.22μL/kg。根据趋势面分析共圈出12个异常区,这些异常区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呈NE向展布;4PC和23PC两个站位的14个顶空气样品中甲烷的δ13C值为-74.3‰^-46.2‰(PDB),平均值为-60.9‰(PDB),C1/(C2+C3)比值为5.78~49.45,平均值为16.23,烃类气体主要来源于微生物气,同时混入少量热解气;钻探采获的4个顶空气样品中甲烷的δ13C值为-62.2‰^-54.1‰(PDB),δD值为-225‰^-180‰(SMOW),C1/(C2+C3)比值为575~1 668,它们为微生物气或以微生物气为主的混合气,甲烷主要为二氧化碳还原型,同时还有少量来自深部热成因。浅表层沉积物顶空气中的烃类气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层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以及更深地层中的烃源岩或天然气藏,这些烃类气体沿断裂或底辟构造等通道向上运移,前者以微生物气为主,后者为热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神狐海域 顶空气 烃类气体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深水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及其对南海北部陆坡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明 杨睿 +3 位作者 张翠梅 丛晓荣 梁金强 沙志彬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9-116,共8页
近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研究表明,水合物的形成、聚集和分布往往与浅层深水沉积体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随着深水观测和钻探技术的提高以及高分辨三维地震资料的使用,深水沉积体系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水合物远景区域内对浅... 近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研究表明,水合物的形成、聚集和分布往往与浅层深水沉积体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随着深水观测和钻探技术的提高以及高分辨三维地震资料的使用,深水沉积体系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水合物远景区域内对浅层深水沉积体进行精细刻画已成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分析国内外深水沉积体系研究现状,从浅层深水沉积体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入手,对现有研究方法和手段、深水沉积体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结合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应该在浅层深水沉积体发育类型和沉积背景、浅层深水沉积体的内部构成和空间分布、以及浅层深水沉积体与水合物耦合关系等三方面加强研究,以期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体系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北部陆坡区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的一种估算方法——以南海北部陆坡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卢振权 吴必豪 金春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23,328,共6页
根据天然气水合物物理化学相图平衡的基本原理,运用微积分学的基本理论,尝试一种新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计算方法,并以南海北部陆坡为例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分布区可看成由许多微体积单元组成,对所有... 根据天然气水合物物理化学相图平衡的基本原理,运用微积分学的基本理论,尝试一种新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计算方法,并以南海北部陆坡为例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分布区可看成由许多微体积单元组成,对所有微体积单元进行累积积分计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体积;然后结合世界上已知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有关参数(如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的孔隙度、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和水合系数)估算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资源量。估算结果为,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相当于标准条件下6.3×1013m3的天然气,这与美国Blake海底高原、日本Nankai海槽、美国墨西哥湾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甲烷量的数量级(1013m3)一致,显示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巨大前景。当然,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资源量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核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资源量估算 物理化学相平衡 南海北部陆坡 中国
下载PDF
南海北部末次冰盛期晚期以来冰融水与气候事件记录:长链脂肪醇陆源输入指示 被引量:6
17
作者 茅晟懿 朱小畏 +2 位作者 吴能友 孙永革 管红香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65,共14页
对南海北部陆坡Site4B站位末次冰盛期晚期至全新世(30~120cm)长链脂肪醇分布及碳同位素组成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长链脂肪醇碳优势指数(CPI,10.49~24.56)、平均碳链长(ACL,28.91~29.99)以及平均碳同位素组成(–28.85±0.97‰~–32.92&... 对南海北部陆坡Site4B站位末次冰盛期晚期至全新世(30~120cm)长链脂肪醇分布及碳同位素组成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长链脂肪醇碳优势指数(CPI,10.49~24.56)、平均碳链长(ACL,28.91~29.99)以及平均碳同位素组成(–28.85±0.97‰~–32.92±1.38‰)均反映了陆源C3植物来源,代表了沉积物中陆源输入。Site4B站位末次冰盛期末至晚更新世末(65~102cm,19.343~11.636ka BP)普遍较低的陆源输入均响应了大规模的冰融水事件19ka-MWP、MWP-1A、MWP-1B(melt water pulse,MWP)和暖气候事件(B/A事件),不具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特征。在末次冰盛期晚期(102~120cm)和全新世(30~60cm,10.490~约7.104 ka BP)陆源输入的旋回变化均反映了加强/减弱的冬季风/夏季风旋回变化,其中在末次冰盛期晚期记录一次冬季风最强事件,在早全新世至9.940ka BP记录一次夏季风最强事件。通过Site4B站位末次冰盛期末至晚更新世末(19.343~约11.636 ka BP)千年尺度陆源输入分布特征和全球冰期/间冰期旋回气候变化的对比,发现不具明确的区域对比性,可能受到低纬地区局地环境的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长链脂肪醇 碳同位素 冰融水事件 季风气候
下载PDF
南海北部柱状沉积物中黄铁矿的分布特征和形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丽芳 雷怀彦 +1 位作者 欧文佳 韩超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1-28,共8页
对南海北部陆坡柱状沉积物样品总有机碳、总硫含量,以及其中的自生黄铁矿形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黄铁矿(FeS2)、总有机碳(TOC)、总硫(T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71%、0.37%~1.18%、0.04%~0.81%;黄... 对南海北部陆坡柱状沉积物样品总有机碳、总硫含量,以及其中的自生黄铁矿形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黄铁矿(FeS2)、总有机碳(TOC)、总硫(T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71%、0.37%~1.18%、0.04%~0.81%;黄铁矿和总有机碳、总硫的含量随深度加深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不断减少,三者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黄铁矿主要以莓球状集合体和八面体微晶形貌产出,局部层位亦发现管状、生物内膜状和立方体状黄铁矿晶体.表明该区浅表层环境为缺氧环境,硫化物主要以黄铁矿形式产出,其成因与有机质的厌氧氧化作用有关,而甲烷的厌氧氧化作用也可能促使自生黄铁矿的加速形成.莓球状黄铁矿占主导亦指示一种强还原性的缺氧微环境.黄铁矿富集的缺氧环境与下伏地层中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有关,为天然气水合物在该区的勘探提供一定的科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南海北部陆坡 黄铁矿 SEM 形态结构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大陆坡区的突发性强流 被引量:29
19
作者 方文东 陈荣裕 毛庆文 《热带海洋》 CSCD 2000年第1期70-75,共6页
应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定点观测资料 ,分析南海北部东沙群岛西南大陆坡区孤立内波引起的突发性强流。本次观测到的这些强流主要特征为 :( 1 )在 0— 1 50m的观测深度层内 ,流向主要以向岸方向为主 ,每一峰值持续时间约为 1 0— 2 5... 应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定点观测资料 ,分析南海北部东沙群岛西南大陆坡区孤立内波引起的突发性强流。本次观测到的这些强流主要特征为 :( 1 )在 0— 1 50m的观测深度层内 ,流向主要以向岸方向为主 ,每一峰值持续时间约为 1 0— 2 5min。 ( 2 )在大潮期间 ,强流事件出现的次数较多 ,且强度大 ;在小潮期则反之。 ( 3)最强的突发性海流发生于斜压内潮强盛期 ,比天文大潮落后 4— 5d。 ( 4 )突发性强流事件既可呈现多峰型 ,也可呈单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大陆坡区 突发性强流 孤立内波 海流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与南海北部陆坡地貌及沉积样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荣福 张莲美 +1 位作者 王英民 李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3,共5页
利用地震资料对尼日尔三角洲与琼东南盆地陆坡深水区的地貌特征及沉积样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缺少大套塑性泥岩层和物源供给相对较弱是琼东南盆地陆坡区未形成大量重力逆冲褶皱的主要原因;两地区构造和沉积特征的差异决定了两者勘探... 利用地震资料对尼日尔三角洲与琼东南盆地陆坡深水区的地貌特征及沉积样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缺少大套塑性泥岩层和物源供给相对较弱是琼东南盆地陆坡区未形成大量重力逆冲褶皱的主要原因;两地区构造和沉积特征的差异决定了两者勘探目标不同,尼日尔三角洲陆坡深水区应以构造或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而琼东南盆地陆坡深水区应以隐蔽性圈闭勘探为主;陆坡沉积层序演化模式以低位体系域和水进—高位体系域为特征,该模式为深水油气勘探寻找储层及储盖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对深水油气勘探的储层预测及储盖组合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陆坡 重力逆冲构造 重力流 层序地层 南海北部 尼日尔三角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