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岫岩地区古元古代盘道岭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
1
作者 骆念岗 王彬娜 +4 位作者 尹志刚 刘国昊 周俊鹏 吴子杰 宋蕴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7-1232,共16页
【研究目的】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内的盘道岭花岗岩形成于古元古代,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目前关于盘道岭岩体的研究资料较少,制约了对区域大地构造背景演化的认识。【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盘道岭岩体的野外地质... 【研究目的】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内的盘道岭花岗岩形成于古元古代,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目前关于盘道岭岩体的研究资料较少,制约了对区域大地构造背景演化的认识。【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盘道岭岩体的野外地质特征,开展了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岩石高硅、高钾、富碱,SiO2含量为74.04%~75.84%,K2O含量平均为3.81%,全碱(Na2O+K2O)含量为7.29%~7.87%,K2O/Na2O平均值为1.09,A/CNK为1.187~1.394,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I型花岗岩类。ΣREE总量偏低,平均值为89.78×10-6,δEu值0.19~0.93,(La/Yb)N值为2.95~50.38,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Eu负异常的右倾“V”型特征。岩体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K、U和高场强元素(HFSEs)Hf,亏损Ba、Zr、Nb、Ta、P、Ti等元素,花岗岩熔体的锆石饱和温度(745℃~774℃)明显低于A型花岗岩(868℃~928℃),显示出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结论】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盘道岭岩体形成与幔源岩浆的底侵提供的大量热量使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有关。结合地质特征、构造演化背景、元素判别图解等,认为该地区花岗岩形成于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晚期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 辽吉活动带 I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地质调查工程 辽东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张继权 严登华 +2 位作者 王春乙 刘兴朋 佟志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0-306,共7页
以辽西北29个农业县(市、区)为研究区域,选取辽西北最主要的玉米作物作为研究对象,从造成农业干旱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和抗旱减灾能力4个方面着手,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 以辽西北29个农业县(市、区)为研究区域,选取辽西北最主要的玉米作物作为研究对象,从造成农业干旱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和抗旱减灾能力4个方面着手,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指数(ADRI),用以表征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程度;借助GIS技术,绘制辽西北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图,将风险评价区划图与2006年辽西北受干旱影响粮食减产系数区划图对比,发现两者可以较好的匹配。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农业干旱灾害预警、保险,以及有关部门的旱灾管理、减灾决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灾害 风险评价 风险指数 辽西北
下载PDF
辽西北沙地人工林植物水分亏缺与恢复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雷泽勇 刘心玲 +2 位作者 周凯 姜涛 阎丽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0,共5页
通过定位观测与对比分析,对辽宁省西北部沙地不同人工林地植物水分亏缺度与植物水分亏缺补偿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的植物水分亏缺度大部分时间在25%以下,油松纯林地在乔木林地中植物水分亏缺度最小,亏缺度大部分... 通过定位观测与对比分析,对辽宁省西北部沙地不同人工林地植物水分亏缺度与植物水分亏缺补偿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的植物水分亏缺度大部分时间在25%以下,油松纯林地在乔木林地中植物水分亏缺度最小,亏缺度大部分时间都在30%以下,杨树林地高于油松林地,而樟子松林地最高,除油松林地以外,其它几种乔木林地的水分亏缺度都处于水分极度亏缺的状况;乔木林和灌木林地水分亏缺度大致相当。降雨对土壤水分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几种调查的乔灌木林地的水分补偿度都小于荒草地,樟子松林地、油松林地、杨树林地、松杨混交林地、山杏林地的水分补偿度基本在0~20%之间。植物水分补偿度(亏缺度)在垂直分布上和根系的分布相一致,即表层的补偿度最低,随深度的增加,补偿度急剧上升,40 cm以后变化比较平缓。110 cm以后,随着根系分布的减少,植物水分补偿度开始保持稳定,其中,樟子松林地和杨树林地的土壤水分补偿量小于10%,其它几种的土壤水分补偿量在20%~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沙地 土壤水分亏缺 人工林
下载PDF
辽西北玉米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与区划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阎莉 张继权 +3 位作者 王春乙 严登华 刘兴朋 佟志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794,共7页
本文基于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中对气候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的定义,从暴露程度、敏感性、自身恢复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4个方面建立了干旱灾害脆弱性评价模型。以辽西北地区的玉米干旱灾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本文基于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中对气候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的定义,从暴露程度、敏感性、自身恢复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4个方面建立了干旱灾害脆弱性评价模型。以辽西北地区的玉米干旱灾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旱灾害脆弱评价模型选取了气象因子、玉米生理因子以及经济社会因子等17项指标,运用熵权法、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了辽西北地区玉米干旱脆弱性指数。为了验证和检验模型的适用性,选取了辽西北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6年4个典型干旱年份,将玉米干旱脆弱性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借助GIS技术绘制了玉米干旱脆弱性区划图。结果表明:辽西北玉米干旱脆弱性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阜新、朝阳、葫芦岛一带。重度以上脆弱性区域范围比例表现为2006年>1999年>2001年>2000年的规律;其中,2006年脆弱性最强,影响面积最广,造成的损失也最严重,与实际灾情变化规律一致。分析2006年的玉米干旱脆弱性,多数区域是由玉米生长季的降水异常引起的。通过对4个典型干旱年份的玉米干旱脆弱性指数与玉米减产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基本吻合,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F检验,说明利用该模型对玉米干旱脆弱性的评价与区划是合理的,可以用来评价和预测玉米干旱脆弱性、干旱灾害风险以及因干旱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脆弱性评价模型 熵权法 干旱脆弱性指数(DVI) 辽西北地区 区划图
下载PDF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SHRIMP 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2
5
作者 宋运红 杨凤超 +2 位作者 闫国磊 魏明辉 石绍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20-2636,共17页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辽东地区广泛出露古元古代花岗岩,为更准确地认识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选取大顶子二长花岗岩、五磊山似斑状花岗岩、四门子二长花岗岩和顾家堡正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研究。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表...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辽东地区广泛出露古元古代花岗岩,为更准确地认识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选取大顶子二长花岗岩、五磊山似斑状花岗岩、四门子二长花岗岩和顾家堡正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研究。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大顶子岩体年龄为1869±16Ma,五磊山岩体年龄为1830.5±5.9Ma,四门子岩体年龄为2157±14Ma,顾家堡岩体年龄为2169±11Ma。大顶子岩体富硅,低钾,高镁,表现为钙碱性特征的S型花岗岩;五磊山和四门子岩体富硅,低钾,高镁,表现为钙碱性特征的Ⅰ型花岗岩;顾家堡岩体富硅,高钾,高镁,表现为高钾钙碱性特征的Ⅰ型花岗岩。大顶子、五磊山、四门子岩体富集K、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P、Ti等高场强元素;顾家堡岩体亏损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四个岩体锆石ε_(Hf)(t)值为-3.6~7.9,对应的单阶段Hf模式年龄t_(DM)为2115~2548Ma,集中于古元古代,两阶段Hf模式年龄t_(DM)~C为2323~3084Ma,集中于中太古代。综上,大顶子、五磊山、四门子和顾家堡岩体可能与岩石圈拆沉、地幔热上涌使新生地壳熔融有关。四门子和顾家堡岩体可能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大顶子和五磊山岩体可能是地块拼合或者裂谷闭合后区域由挤压转为伸展构造背景。本次获得的辽东古元古代岩浆构造活动与华北板块东西陆块的拼合时代基本吻合,也是我国华北东部对全球"Columbia"超大陆拼合作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地区 古元古代 锆石SHRIMP U-PB HF同位素 Ⅰ型花岗岩
下载PDF
辽宁西部地区光热水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广学 李普庆 周晓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S1期38-41,共4页
利用辽西地区1960-2009年的气象资料,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重点分析了近50a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辽宁西部地区光热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辽宁西部光照资源下降幅度较大,年日照时数趋势减少406h;... 利用辽西地区1960-2009年的气象资料,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重点分析了近50a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辽宁西部地区光热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辽宁西部光照资源下降幅度较大,年日照时数趋势减少406h;年平均气温和年≥0℃积温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年平均气温趋势升高1.7℃,年≥0℃活动积温增加307℃.d;降水呈现出减少趋势,年降水量趋势减少62mm,在年代际尺度上波动显著。对于光照资源丰富的辽西地区来说,日照时数减少还未表现出不利影响;而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使该地区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这将对辽西农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光温水资源变化趋势的研究,旨在提高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认识,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水 影响 农业 辽西
下载PDF
辽宁西部农村环境近50年最高最低气温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梁群 张国林 +1 位作者 刘月英 包浩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S1期47-50,73,共5页
选择周边环境近50a相对改变较小,位于农村的气象观测站资料,应用序列相关和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分析辽西农村环境下的气温趋势变化。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农村近50a年平均气温增暖幅度远小于周边城市的增温幅度。就年均值而言,平均气温... 选择周边环境近50a相对改变较小,位于农村的气象观测站资料,应用序列相关和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分析辽西农村环境下的气温趋势变化。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农村近50a年平均气温增暖幅度远小于周边城市的增温幅度。就年均值而言,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呈增温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序列相关显著,增温明显。四季平均最高气温呈增温趋势,其中冬季、春季和秋季增温明显,冬季是增温的主要时段;四季平均最低气温上升、下降均不明显。周边城市升温幅度是辽宁西部农村的2.6倍。日最高气温是升温的主体,日最低气温不存在升温趋势,这一点与众多专家的研究结果不同。本研究在对研究对象气象站的选择时,尽量避开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旨在为研究农村气候变化,描述农村气候特征,评价农村气候生态环境提供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西部 农村环境 气温 趋势变化 倾向率
下载PDF
鲕粒滩中光合作用生物膜构建的高能核形石:以辽西葫芦岛三道沟剖面寒武系张夏组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梅冥相 Khalid Latif +1 位作者 孟晓庆 胡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9-1016,共18页
核形石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而较为特别的微生物碳酸盐岩:①作为一种包覆颗粒类型,核形石以不平滑的圈层和较大的大小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区别于成因存在着较大争议的鲕粒;②作为一种形成在围绕着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中的球形或椭... 核形石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而较为特别的微生物碳酸盐岩:①作为一种包覆颗粒类型,核形石以不平滑的圈层和较大的大小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区别于成因存在着较大争议的鲕粒;②作为一种形成在围绕着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中的球形或椭球型的生物沉积构造,核形石还常常被解释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一种类型而被归为球状叠层石。在辽西葫芦岛三道沟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顶部的块状鲕粒滩相灰岩之中,密集发育着厘米级别大小的高能泥晶核形石。另外,以下重要特征将张夏组鲕粒灰岩中的核形石特征化,包括:①厘米级别的大小;②椭圆形为主的形态学特征;③特征性的纹层状构造;④核形石皮层中普遍发育而且较高密度保存的丝状蓝细菌鞘的钙化化石等等。尽管穿越成岩作用过滤器去解释古代核形石复杂的形成机理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也尽管形成这些核形石复杂的生物膜钙化作用机理还没有得到精确的了解,但是,辽西葫芦岛三道沟剖面张夏组中的核形石,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尤其是在核形石内较为丰富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使其成为一个了解光合作用生物膜建造核形石的典型实例;同时,也为进一步了解形成在水柱中的放射鲕粒以及形成在海底的泥晶核形石之间复杂的形成机理的差异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蓝细菌 核形石 张夏组 寒武系苗岭统 辽西葫芦岛三道沟剖面
下载PDF
辽西建昌盆地义县组上部英安岩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月娟 李永飞 +1 位作者 郜晓勇 苏飞 《地质与资源》 CAS 2011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建昌盆地义县组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以巨厚的沉积层为主,自下而上称为要路沟层、罗家沟层,局部地区沉积层之下有中基性火山岩;上部(罗家沟层之上)为酸性、中酸性火山岩系夹沉积层.罗家沟层与义县-北票地区尖山沟(砖城子)层可进行生物地层... 建昌盆地义县组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以巨厚的沉积层为主,自下而上称为要路沟层、罗家沟层,局部地区沉积层之下有中基性火山岩;上部(罗家沟层之上)为酸性、中酸性火山岩系夹沉积层.罗家沟层与义县-北票地区尖山沟(砖城子)层可进行生物地层学对比.对义县组上部的一件英安岩样品进行40Ar/39Ar年代学研究,获得年龄为120 Ma,应与义县地区义县组顶部火山岩(金刚山层之上)对比.建昌地区义县组顶、底均可与义县地区大致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昌盆地 义县组上部 英安岩 40Ar/39Ar同位素测年 辽西
下载PDF
辽宁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对策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厚德 韩帅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辽宁西北地区的北部处于中国东部森林区向西部草原区的过渡带上.也是由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向冷温带半干旱气候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的交错带.这一过渡带是中国一级生态敏感带的一部分.近年来,由于气候逐渐趋于暖旱化和人为的不合理开发,... 辽宁西北地区的北部处于中国东部森林区向西部草原区的过渡带上.也是由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向冷温带半干旱气候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的交错带.这一过渡带是中国一级生态敏感带的一部分.近年来,由于气候逐渐趋于暖旱化和人为的不合理开发,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列出了辽宁西北地区的7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8个生态环境整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生态环境问题 整治对策 生态敏感带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永强 张亮亮 朱明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4,131,共7页
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 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与反距离权重法对辽西北地区的气象、水文综合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整体旱情呈显著加重趋势,1971年-198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旱情较严重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后,1981年-1990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1980年-2010年是重度干旱高发期,但特大干旱少有发生;辽西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加重趋势,而中部地区干旱较轻,因此抗旱减灾的重点应集中在该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综合干旱 可变模糊 时空变化 级别特征值
下载PDF
用于大比例尺土壤调查的侵蚀分级指标研究——以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秋兵 韩春兰 +3 位作者 丁玉荣 贾树海 黄毅 唐耀先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目前,我国对适用于各地区大比例尺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的研究较少,现行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在野外实际应用中困难,对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意义不大。根据多年来在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抓住成土母质这一主导因素,根据不同成... 目前,我国对适用于各地区大比例尺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的研究较少,现行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在野外实际应用中困难,对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意义不大。根据多年来在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抓住成土母质这一主导因素,根据不同成土母质土地的土壤质量分异规律、土壤侵蚀特点以及土壤遭受侵蚀后对土壤生产力水平、土地利用管理的影响不同等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确立了适合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大比例尺土壤资源调查的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体系。该分级指标体系具有针对性强、分级指标界限明确、可操作性强、对土地利用管理指导意义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比例尺土壤调查 土壤侵蚀 分级指标 辽宁 低山丘陵区
下载PDF
中国没有牙齿的翼龙化石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君昌 滕芳芳 +4 位作者 孙德玉 沈才智 李国清 高霞 柳汉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13-2525,共13页
本文总结了古神翼龙类的特征,尤其是对中国发现的没有牙齿的翼龙类(包括古神翼龙类、朝阳翼龙类及神龙翼龙类)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对比,把中国的古神翼龙类建立两个新的亚科:中国翼龙亚科及华夏翼龙亚科。从古神翼龙类头骨形态变化来看,... 本文总结了古神翼龙类的特征,尤其是对中国发现的没有牙齿的翼龙类(包括古神翼龙类、朝阳翼龙类及神龙翼龙类)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对比,把中国的古神翼龙类建立两个新的亚科:中国翼龙亚科及华夏翼龙亚科。从古神翼龙类头骨形态变化来看,其演化趋势是头骨由低长向短高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其食性变化有关。根据在辽西凌源四合当九佛堂组发现的一几乎完整的化石骨架建立了中国翼龙新种:凌源中国翼龙(新种),它具有以下特征:鼻眶前孔的长度与高度之比率为3.20;吻部指数为3.03;股骨与胫骨长度之比率约为0.66以及第2翼指骨与第1翼指骨长度之比率为0.85。根据发现于辽西朝阳九佛堂组的另一个体较小的古神翼龙类化石骨架,建立华夏翼龙属一新种:返祖华夏翼龙(新种)。虽然它个体较小,但是它具有华夏翼龙类似的头骨脊,然而它的第2和第3翼指骨的后面具有原始喙嘴龙类翼龙的沟状结构,以区别于其它的华夏翼龙类。返祖华夏翼龙的翼指骨后部沟状结构的出现,应为返祖现象的体现。而这一现象,在翼手龙类中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翼龙亚科 华夏翼龙亚科 凌源中国翼龙 返祖华夏翼龙 中国辽西 早白垩世
下载PDF
辽东岫岩地区下古生界碎屑锆石定年: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在华北遗留的痕迹?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晓杰 陈煜嵩 +2 位作者 刘正宏 徐仲元 沙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57-1869,共13页
超大陆演化是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华北克拉通与不同地质历史时期超大陆汇聚与裂解的联系对反演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中段的原划分为辽河群地层中首次识别出一套早古生代沉积建造。这套沉积建... 超大陆演化是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华北克拉通与不同地质历史时期超大陆汇聚与裂解的联系对反演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中段的原划分为辽河群地层中首次识别出一套早古生代沉积建造。这套沉积建造与华北克拉通以浅海相的碳酸盐岩为主的早古生代沉积并不一致,以发育大量的陆源碎屑沉积为特征。我们对2件细砂岩分别进行了锆石LA-ICP-MS和SHRIMP U-Pb定年。定年结果显示,2件样品的最小年龄分别为~482Ma和~498Ma,反映了它们的最大沉积时代。2件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介于1600~500Ma,缺乏亲华北的物源信息,表明它们的物源主要来自于华北之外。2件样品年龄谱中最重要的峰值出现在格林威尔期和泛非期,表明华北克拉通曾与罗迪尼亚超大陆和冈瓦纳大陆存在联系。格林威尔期碎屑锆石可能来自于罗迪尼亚超大陆时期波罗地古陆物质在华北克拉通东缘的再循环;泛非期碎屑锆石可能来自于东冈瓦纳大陆的北缘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辽东 冈瓦纳 罗迪尼亚 碎屑锆石
下载PDF
鄂西北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现状、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建文 余多庆 徐圣霞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对鄂西北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人们的体育意识淡薄、场地器材缺乏、社区体育管理薄弱等是造成其现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增强居民体育锻炼意识;加强体育设施的兴建;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优化体育人文环境。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体育锻炼 全民健身 鄂西北
下载PDF
辽东地区硫铁矿床中电气石岩热水沉积剖面结构序列 被引量:20
16
作者 夏学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电气石岩在辽东元古宙裂谷内的硫铁矿床中广泛发育,辽河群高家峪含矿建造中,富电气石岩主要与硫铁矿体成矿关系密切。这种富电气石岩产出层位稳定,在成因上具有特殊的纹层状、条带状、块状剖面结构序列。这种由纹层状电气石岩逐渐过... 电气石岩在辽东元古宙裂谷内的硫铁矿床中广泛发育,辽河群高家峪含矿建造中,富电气石岩主要与硫铁矿体成矿关系密切。这种富电气石岩产出层位稳定,在成因上具有特殊的纹层状、条带状、块状剖面结构序列。这种由纹层状电气石岩逐渐过渡到块状电气石磁黄铁矿石(层)的演变特征,是海底喷流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经对比研究,辽东地区的电气石岩与世界许多超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尤其是沉积岩中的(SEDEX)矿床中的电气石岩特征十分相似。本文通过电气石岩韵律层的自组织成因,电气石的FeO/(MgO+FeO)比值、氢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组成等的研究,建立了热水沉积电气石岩的序列找矿模式。提出了电气石岩是元古代克拉通裂谷环境中海底喷流作用形成的。纹层状电气石岩与块状电气石磁黄铁矿石(层)的这种成因联系具有重要找矿标志意义。它的出现可以指示热液通道,喷口的位置及热水沉积盆地的范围。从而为确立矿体的分布规律提供信息。依据这一成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床 电气石岩 热水沉积 剖面结构 铁矿床
下载PDF
晋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危害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作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15,共8页
本文在进行土地荒漠化现状研究基础上,对晋西北地区风、水动力土地荒漠化危害进行分析,进而结合两类不同性质荒漠化土地现状危害特征,对全区荒漠化危害度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晋西北地区 土地 荒漠化 危害度
下载PDF
长羽毛恐龙及翼龙研究新发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君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在江西赣州地区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窃蛋龙类化石——赣州华南龙,属于进步窃蛋龙类,其独特的头部特征为研究窃蛋龙类恐龙的颅面演化、古地理分布及古生态环境提供重要信息;在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发现的大型、前肢短的驰龙类恐龙... 在江西赣州地区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窃蛋龙类化石——赣州华南龙,属于进步窃蛋龙类,其独特的头部特征为研究窃蛋龙类恐龙的颅面演化、古地理分布及古生态环境提供重要信息;在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发现的大型、前肢短的驰龙类恐龙——孙氏振元龙,为大型、短前肢类型的驰龙类提供羽毛形态学方面的重要信息,为研究驰龙类的多样性、鸟类羽毛以及飞行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辽西发现的喙嘴龙类翼龙——朝阳东方颌翼龙,是该地区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第一件翼龙标本,不仅填补了时代上的空白,同时对于印证晚侏罗世喙嘴龙类的辐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重要发现对于研究窃蛋龙类的演化、驰龙类羽毛演化及鸟类羽毛起源等热点与难点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在发现华南龙的基础上,命名了赣州恐龙动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龙 晚白垩世 江西赣州 振元龙 早白垩世 东方颌翼龙 晚侏罗世 辽西
下载PDF
西安洪庆原梁猛墓出土具有前燕风格器物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玲 《草原文物》 2019年第2期83-87,共5页
西安洪庆原梁猛墓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洪庆原,2011年,墓葬受破坏后做了抢救发掘。2018年《考古与文物》第四期发表了墓葬的发掘简报。墓葬所出铭文砖有“安定梁猛”四字,说明墓主人为梁猛。以下简称这座墓为梁猛墓。
关键词 梁猛墓 辽西 前燕 前秦
下载PDF
辽北—吉西南地区早白垩世富碱花岗岩地质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罡 周凯 +1 位作者 花艳秋 王凯红 《吉林地质》 2008年第4期20-25,共6页
辽北-吉西南地区早白垩世富碱质花岗岩主要由碱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组成,同位素年龄为125 Ma左右,岩石化学以富碱、富硅为特征,具A型花岗岩特点,但铝质偏高,又具过铝质花岗岩的特点,应属于后造山期之PA型花岗岩。其构造背景为晚印支期... 辽北-吉西南地区早白垩世富碱质花岗岩主要由碱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组成,同位素年龄为125 Ma左右,岩石化学以富碱、富硅为特征,具A型花岗岩特点,但铝质偏高,又具过铝质花岗岩的特点,应属于后造山期之PA型花岗岩。其构造背景为晚印支期-早燕山期滨太平洋造山带造山晚期坍塌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花岗岩 A型 后造山 辽北-吉西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