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遗址叠压地段大遗址保护与工业遗址保护利用模式探究--以殷墟遗址与豫北棉纺织厂为例
1
作者 张黎雯 白丽燕 《中外建筑》 2024年第5期81-87,共7页
随着社会发展与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公民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在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丰厚成果,但在解决遗产叠压地段遗址保护与利用问题的经验尚浅。文章以豫北棉纺织厂为例,探讨殷墟遗址与豫北棉纺织... 随着社会发展与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公民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在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丰厚成果,但在解决遗产叠压地段遗址保护与利用问题的经验尚浅。文章以豫北棉纺织厂为例,探讨殷墟遗址与豫北棉纺织厂区工业遗存叠加地段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对两类遗址分别进行价值评价和保护利用方式探讨,通过地图叠加法将遗址重合区域按地上覆压物不同分成3种类型,分别提出遗址共存下价值最大化展现的保护利用方法,以期使大遗址保护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既能自成一体又能相互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遗址 工业遗址 保护利用 叠压
下载PDF
西周时期殷遗民在采邑生存情况探究——以贾里村遗址为例
2
作者 曾一苇 杜勇 《邢台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98,共8页
贾里村遗址与殷遗民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对贾里村遗址的研究可以揭示商代晚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状况,进而推测殷商的衰落过程和殷遗民的命运,对了解殷商的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贾里村遗址这一具... 贾里村遗址与殷遗民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对贾里村遗址的研究可以揭示商代晚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状况,进而推测殷商的衰落过程和殷遗民的命运,对了解殷商的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贾里村遗址这一具有晚商文化因素的西周遗存以及其他殷遗民遗存,来探究西周时期殷遗民在采邑中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遗民 采邑 西周 贾里村遗址
下载PDF
释甲骨文的“■”字——兼论卜辞中“■”地的地望
3
作者 李聪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2期1-5,28,168,共7页
甲骨文中的“■”字,近来学者多据楚简中的“樊”字释其为“樊”。考察“樊”字的早期字形,可知“■”与“樊”当无关系。根据战国玺印中从“网”的“■”字及甲骨文中作“■”形的“■”字,可知“■”从“■”从“网”,“网”亦声,是... 甲骨文中的“■”字,近来学者多据楚简中的“樊”字释其为“樊”。考察“樊”字的早期字形,可知“■”与“樊”当无关系。根据战国玺印中从“网”的“■”字及甲骨文中作“■”形的“■”字,可知“■”从“■”从“网”,“网”亦声,是为“网捕”这一词造的专字。“■”字的异体“■”“■”,在卜辞中用为地名,可读为“盟”,即古书中常见之“盟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卜辞
下载PDF
战国楚简与殷墟卜辞对读二题
4
作者 李发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20,共11页
战国楚简与殷墟卜辞对读可以互相发明。1.殷墟卜辞的“[册口]”,楚简中写作“册告”“册祝告”,传世文献中则写作“册祝”“策告”,书写形式和表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以简册报告”“称册祝告”的意思仍然沿用。而且,从清华简《金滕》(... 战国楚简与殷墟卜辞对读可以互相发明。1.殷墟卜辞的“[册口]”,楚简中写作“册告”“册祝告”,传世文献中则写作“册祝”“策告”,书写形式和表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以简册报告”“称册祝告”的意思仍然沿用。而且,从清华简《金滕》(《尚书·金滕》亦然)可见古人的册告仪式和背景信息,而卜筮简则可见册告的较完整句型。2.楚简中的“习贞”,对应殷墟卜辞中的“习卜”,二者均有重复占卜的意思,均位于前辞的位置。3.殷墟甲骨无名组“习卜”的最高次数为“四”,表明重复占卜四次,共占卜五次,与目前所见成套甲骨为“五”的情形相合,但有一版“六卜”午组卜辞和一版含序数“七”的师组卜辞可能是特例。4.与“习卜”相关的“三卜制”耐人寻味,“三卜”现象的确存在于殷墟卜辞,但承担三卜的人物是否分属于王(元卜)、右卜和左卜还值得进一步讨论。5.论文还对殷墟卜辞的“习卜”辞进行了辨析,去除了一些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楚简 殷墟卜辞 [册口] 习卜
下载PDF
谈殷墟卜辞中的“同版异体分工”现象
5
作者 吴盛亚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
文章利用六组见于同版甲骨却字用不同的异体字例,论证了甲骨文中存在“同版异体分工”的现象。这一现象与一般的“异体分工”现象不同,在用法上的分工,没有扩大到整个类组;在功能上的区别,也不仅限于记录不同的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 文章利用六组见于同版甲骨却字用不同的异体字例,论证了甲骨文中存在“同版异体分工”的现象。这一现象与一般的“异体分工”现象不同,在用法上的分工,没有扩大到整个类组;在功能上的区别,也不仅限于记录不同的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异体分工”的发展阶段作了理论上的探讨。从而指出“同版异体分工”实际上是刻手用字情况的具体体现,存在个体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卜辞 同版异体分工 字用研究
下载PDF
论博物馆中考古文字对历史的作用——以殷墟博物馆为例
6
作者 刘小乐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地区博物馆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博物馆中的物品不仅具有物质真实性,更具有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历史精神。博物馆中的文物将本地区的收藏理念及地域文化风俗、区域性城市精神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以殷墟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博物馆... 地区博物馆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博物馆中的物品不仅具有物质真实性,更具有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历史精神。博物馆中的文物将本地区的收藏理念及地域文化风俗、区域性城市精神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以殷墟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博物馆中考古文字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历史文化 考古文字 殷墟博物馆
下载PDF
殷商文化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7
作者 许维诗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5期174-176,共3页
了解殷商文化的历史背景及其在设计上的特征,有助于更好地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本文以殷墟博物院园区为例,通过对典型案例殷墟博物院园区的分析,探究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殷商文化元素。其中,“茅茨土阶”的建筑风格... 了解殷商文化的历史背景及其在设计上的特征,有助于更好地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本文以殷墟博物院园区为例,通过对典型案例殷墟博物院园区的分析,探究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殷商文化元素。其中,“茅茨土阶”的建筑风格展现了殷商时期的土木建筑特色,木结构与柱支撑则体现了殷商时期的木构技艺。同时,殷商文化元素在石景和水景设计中的运用也充分展示了多元化的美学特点。通过对殷商文化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元素为当代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同时在设计建筑中更多地融入殷商文化历史元素,可以提高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景观设计 殷商文化 殷墟
下载PDF
殷墟地区土壤剖面孢粉组合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振卿 许清海 +3 位作者 李月丛 阳小兰 荆志淳 唐际根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1-468,共8页
安阳地区3个土壤剖面孢粉分析揭示了殷墟文化前后的环境背景。取自安阳市区的茶店陂剖面灰黑色古土壤层(3400cal.aB.P.之前)孢粉组合是以乔木植物花粉为主,推测当时茶店陂剖面所在的安阳市附近是含常绿树的落叶阔叶林植被;取自安阳市东... 安阳地区3个土壤剖面孢粉分析揭示了殷墟文化前后的环境背景。取自安阳市区的茶店陂剖面灰黑色古土壤层(3400cal.aB.P.之前)孢粉组合是以乔木植物花粉为主,推测当时茶店陂剖面所在的安阳市附近是含常绿树的落叶阔叶林植被;取自安阳市东南20余公里广润陂的“广1”和“广2”两剖面孢粉组合特征相近,都以中湿生草本植物花粉为主,表明广润陂地区是以中湿生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地和湿地景观,显示了与安阳市区不同的植被特征。古土壤层上部出现较高含量的禾本科花粉和中华卷柏孢子,反映当时安阳市附近已有人类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森林植被已遭受人类砍伐破坏。黑色古土壤面以上地层(3400cal.aB.P.以后)是殷墟建都,殷商文化空前发展时期的沉积,孢粉组合中乔木花粉显著减少,表明殷商先人为了满足都城建设和生活需要,对安阳市周边的森林进行了大规模地砍伐和破坏。此后,乔木植物花粉含量进一步减少,中华卷柏孢子含量不断增加,可能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安阳市及周边森林植被不断加剧的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孢粉 环境考古
下载PDF
虚拟殷墟博物苑的三维展示技术 被引量:17
9
作者 段新昱 刘学莉 刘晨曦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87-2190,共4页
介绍了使用VRML网络语言搭建虚拟殷墟博物苑的实现方法和应用技术。所搭建的虚拟博物苑是一种360°全视角的三维立体模型,用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直接对殷墟博物苑及其收藏甲骨进行全方位立体考察。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虚拟展示技术... 介绍了使用VRML网络语言搭建虚拟殷墟博物苑的实现方法和应用技术。所搭建的虚拟博物苑是一种360°全视角的三维立体模型,用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直接对殷墟博物苑及其收藏甲骨进行全方位立体考察。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虚拟展示技术、虚拟导游及游客技术、拾阶而上的仿真效果及其多媒体展示的同步触发实现等。该方法所搭建的模型可用于数字考古以及虚拟旅游的三维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虚拟现实 殷墟博物苑 虚拟展示 数字考古
下载PDF
殷墟地区土壤剖面磁化率变化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振卿 许清海 贾红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97,共4页
对殷墟地区3个土壤剖面的岩性分析和磁化率测试发现,岩性和磁化率变化均存在较好的一致性。根据岩性将剖面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现代农业耕作层,由于人类活动扰动剧烈,磁化率变化复杂(该文未作讨论);中层为河流相沉积物形成的亚粘土层... 对殷墟地区3个土壤剖面的岩性分析和磁化率测试发现,岩性和磁化率变化均存在较好的一致性。根据岩性将剖面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现代农业耕作层,由于人类活动扰动剧烈,磁化率变化复杂(该文未作讨论);中层为河流相沉积物形成的亚粘土层,该层磁化率明显偏高(除地表耕作层外,3个剖面的磁化率最高值均出现在该层)且变化剧烈,可能是由于沉积物来源及沉积动力而导致磁性矿物含量及排列方式变化引起的;下层为灰黑色古土壤层,磁化率值明显低于其他层位且波动较小,有别于目前黄土—古土壤序列研究中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古土壤成因模式,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剖面的总体磁化率变化幅度较大,且从表层向下有降低的趋势,可能是由于沉积物磁化率的埋藏效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古土壤 磁化率
下载PDF
安阳殷墟孝民屯出土两类熔铜器具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文丽 刘煜 岳占伟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7,共10页
为加深对先秦青铜熔炼技术的认识,本文采用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法对安阳殷墟孝民屯出土的两类熔铜器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初步考察这两类熔铜器具的材质、工艺和用途。分析结果表明,坩埚是小型的、敞... 为加深对先秦青铜熔炼技术的认识,本文采用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法对安阳殷墟孝民屯出土的两类熔铜器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初步考察这两类熔铜器具的材质、工艺和用途。分析结果表明,坩埚是小型的、敞口式的熔铜器具,而熔炉是大型的竖炉,是孝民屯主要的熔铜器具;不同大小的熔铜器具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青铜器的铸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熔铜技术 坩埚 熔炉
下载PDF
世界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与构建研究--基于安阳殷墟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33
12
作者 罗颖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107,126,共6页
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是一项综合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程。随着河南世界文化遗产数目的增多,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游客进行深度的文化解读提供了帮助。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安... 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是一项综合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程。随着河南世界文化遗产数目的增多,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游客进行深度的文化解读提供了帮助。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安阳殷墟文化遗产景区解说系统现状,并结合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型所关注的六大要素,提出未来安阳殷墟景区应进行科学系统的理念规划和形象设计、解说系统空间布局规划和分级解说服务系统规划,并注重对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地 解说系统 规划 安阳殷墟
下载PDF
殷墟青铜礼器组合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岳洪彬 苗霞 《殷都学刊》 2004年第2期29-39,共11页
殷墟青铜礼器的组合关系 ,不仅有明显的时代标记 ,而且是晚商礼制的重要反映。殷墟盛行聚族而葬 ,族墓地之间礼器组合可能也有差别 ,西区墓地的礼器组合就有东、西之别 ,东部以觚爵为主 ,西部以鼎簋为主。殷墟时期存在着明显的“财富与... 殷墟青铜礼器的组合关系 ,不仅有明显的时代标记 ,而且是晚商礼制的重要反映。殷墟盛行聚族而葬 ,族墓地之间礼器组合可能也有差别 ,西区墓地的礼器组合就有东、西之别 ,东部以觚爵为主 ,西部以鼎簋为主。殷墟时期存在着明显的“财富与地位差”现象 ,这种财富与地位的不相承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殷墟晚期虽食器比例有所增加 ,但重酒之风仍没有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青铜礼器 组合关系 “财富与地位差”现象
下载PDF
试论殷墟聚落居民的族系问题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絜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80,共8页
殷墟聚落形态研究是这些年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但在殷墟聚落居民的族系这一基本问题本上尚有很大分歧。通过仔细分析当地所出的相关族氏铭文 ,可以发现 ,在商代晚期 ,居住在殷墟聚落内的居民并非是由单一族系的“子”姓族氏组成的 ,... 殷墟聚落形态研究是这些年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但在殷墟聚落居民的族系这一基本问题本上尚有很大分歧。通过仔细分析当地所出的相关族氏铭文 ,可以发现 ,在商代晚期 ,居住在殷墟聚落内的居民并非是由单一族系的“子”姓族氏组成的 ,当地的居民至少应该包括子姓、姜姓、姓、姓等各个族氏 ,同时也可能有任姓族氏在殷墟聚落内蕃衍生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史 青铜器铭文 聚落形态 殷墟居民 族属
下载PDF
中国古代铺首衔环浅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苗霞 《殷都学刊》 2006年第3期29-39,共11页
铺首衔环是中国古代一些器物上的附件,主要在青铜器上、陶器上、漆木器上、瓷器上、画像石上、墓门上、墓葬棺椁上以及建筑的门上。它从安阳殷墟第二期晚段出现后就一直使用,而其使用也最终变成主要使用于门上。
关键词 铺首衔环 附件 分类 殷墟第二期晚段
下载PDF
盘庚迁都新议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21,共6页
盘庚迁殷,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自奄迁于今之安阳洹南之殷墟,即今之小屯村一带。然而在今之洹南的考古发掘中,很难找到盘庚、小辛、小乙三王时期的文化遗存和遗物。随着考古发掘的扩大和发展,我们认为,盘庚始迁为漳南洹北的殷墟,... 盘庚迁殷,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自奄迁于今之安阳洹南之殷墟,即今之小屯村一带。然而在今之洹南的考古发掘中,很难找到盘庚、小辛、小乙三王时期的文化遗存和遗物。随着考古发掘的扩大和发展,我们认为,盘庚始迁为漳南洹北的殷墟,历经小辛、小乙时期,至武丁时,都城稍稍南移,遂移至今洹南殷墟。盘庚始迁之漳南洹北,文献上称之为漳南之商丘,又可称毫、称殷。它与洹南之殷墟合则称之为殷(后世称之为殷墟),析则分别称毫与殷。由于盘庚、小辛、小乙居洹北仅二十多年,析称的史实遂被“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的记载所湮没,致使人们忽略了盘庚始迁的这段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庚 漳南商丘 洹南殷墟
下载PDF
论殷墟甲骨刻辞中不能肯定存在连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逢彬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3,共6页
用定量考察、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殷墟甲骨刻辞中诸家认定为连词的各个词进行穷尽性研究。结论是:诸家认定的17个“连词”,除去重复计算的3个,余下的14个中,有12个不在句中起关联作用,因而不是连词;另外2个虽不能否认在句中起关联作用,但... 用定量考察、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殷墟甲骨刻辞中诸家认定为连词的各个词进行穷尽性研究。结论是:诸家认定的17个“连词”,除去重复计算的3个,余下的14个中,有12个不在句中起关联作用,因而不是连词;另外2个虽不能否认在句中起关联作用,但很可能是语义的关联而非语法的关联,因而不能确定是连词。总之,殷墟甲骨刻辞中目前尚不能肯定存在连词,词和词组可用连词以外的词来关联,或者不用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词 殷墟甲骨刻辞 关联作用 语义 语法
下载PDF
释殷墟花东卜辞的“颠” 被引量:9
18
作者 蒋玉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110,117,共5页
殷墟花东卜辞有字作■(花东273),学界尚无准确隶释。本文首先梳理了与该形有关的■、■字,认为■字当依唐兰说读为"颠";其所从之倒人形,在甲骨文中亦单独成字,乃"颠陨"之"颠"的表意初文;■形有异体作■,... 殷墟花东卜辞有字作■(花东273),学界尚无准确隶释。本文首先梳理了与该形有关的■、■字,认为■字当依唐兰说读为"颠";其所从之倒人形,在甲骨文中亦单独成字,乃"颠陨"之"颠"的表意初文;■形有异体作■,系加注"丁"声的"颠"字。在此基础上,主张花东■字所从之■与■、■构形之意相类,表颠陨之意;"日"旁为加注声符,■也是"颠"字异体。卜辞"颠"字可表颠陨,或读为"沴"、"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花东 考释
下载PDF
说殷墟甲骨文中的章(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107,共7页
殷墟卜辞中到底有无"璋"字,它的构形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长期为学术界所关注。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字形、文例以及考古实物等方面进行论证,认为卜辞中的""就是"璋"
关键词 殷墟 甲骨文
下载PDF
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与保护区内经济发展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晓莉 马骁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86-88,共3页
对安阳殷墟考古大遗址的文化资源及殷墟保护区内经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遗址保护与当地城区经济建设之间存在制约和矛盾。通过分析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中遗址保护与城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殷墟的建设与保护应符合一般的经济、... 对安阳殷墟考古大遗址的文化资源及殷墟保护区内经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遗址保护与当地城区经济建设之间存在制约和矛盾。通过分析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中遗址保护与城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殷墟的建设与保护应符合一般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对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考古大遗址公园的考古保护工作应与当地城区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 遗产保护 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