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vil Society in Traditional China: Governance and Ownership System——Evidence fro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Qing Dynasty
1
作者 Long Denggao Yi Wei Wang Zhenghua 《China Economist》 2019年第5期81-95,共15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ridge council and free ferry services as the private organizer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uncovers the legal entity ownership system and governance model wi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ridge council and free ferry services as the private organizer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uncovers the legal entity ownership system and governance model with China's native origin, and reveals the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wnership by legal entities in China's traditional era. Bridge councils and free ferry services are non-profit and non-government public-interest institutions, whose members were elected by local communities. These council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fundraising, construction, and long-term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infrastructur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hey adopted open and transparent management procedures and could coordinate cross-jurisdictional affairs and mediate disputes. They possessed independent assets such as lands and fund reserves, and such exclusive legal-entity ownership received protec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under the laws. Such form of legal-entity ownership provided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ans, temples, charitable groups,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and various associations and societies. These self-organizing groups demonstrate remarkable mobi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stitutional creativity of civil society in traditional China. They served as a link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communities and played a unique and active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facilities OWNERSHIP by LEGAL entities CIVIC organizations GOVERNANCE structure social order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信息秩序:图书馆学的核心价值
2
作者 金胜勇 王超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4年第5期9-13,40,共6页
全球信息环境不断变化,图书馆学发展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守正创新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其关键在于明晰图书馆学的核心价值。文章从图书馆学核心价值的逻辑起点出发,明确研究对象决定核心价值,以及“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信息检索的信... 全球信息环境不断变化,图书馆学发展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守正创新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其关键在于明晰图书馆学的核心价值。文章从图书馆学核心价值的逻辑起点出发,明确研究对象决定核心价值,以及“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信息检索的信息组织”这一首要前提。同时,研究联系信息秩序建设的紧迫性与图书馆学主导信息秩序建设的应然性,提出图书馆学的核心价值是建立和完善信息秩序,并借助图书馆学的三大功能加以彰显,包括坚持通过守正创新完善学科体系的学术功能、兼顾专业人才培育与全民信息素养提升的教育功能,以及引导与推动信息社会治理的应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核心价值 信息秩序 社会秩序 信息组织
下载PDF
劳动法制定中的体系化与法典化
3
作者 董保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80,157,158,共16页
劳动法制定中的体系化与法典化是两个互相有联系的不同命题。法典化取决于法与法律有机体的关系,具有对外封闭与对内自洽的属性,通过对法国与俄罗斯两部劳动法典的历史溯源,可以看到劳动法并不必然与法典化相联系。体系化取决于法与社... 劳动法制定中的体系化与法典化是两个互相有联系的不同命题。法典化取决于法与法律有机体的关系,具有对外封闭与对内自洽的属性,通过对法国与俄罗斯两部劳动法典的历史溯源,可以看到劳动法并不必然与法典化相联系。体系化取决于法与社会有机体的关系,主要反映社会化的要求,具有对外开放与对内多元的特点。社会有机体是按问题与对策的逻辑生成的,契约社会、团体社会、福利社会的分层关系是关注重点,应然的社会政策法涉及三种权力与三种权利的关系。劳动法能否转化为劳动法典,取决于法律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的相互关系,两个有机体的重合部分也成为法典化与体系化聚焦点。社会化与法典化的良性关系是劳动法典产生的前提,目前我国尚未达到这一条件。劳动法典编纂要向后代负责,要防止将阻力当作助力、限制条件当作促进条件来理解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典 法律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 秩序法 管制法
下载PDF
作为媒介的社会组织对乡村生活共同体建构的影响——基于苏州市M村的个案研究
4
作者 杨风云 马中红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8,共16页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型,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传统的乡土团结逐渐瓦解。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引发的人口外流,导致乡村社区空心化和人际关系淡化,进而加剧了乡村的原子化趋势。在此背景下,...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型,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传统的乡土团结逐渐瓦解。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引发的人口外流,导致乡村社区空心化和人际关系淡化,进而加剧了乡村的原子化趋势。在此背景下,重建乡土团结成为乡村治理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以苏州市的一个乡村为案例,以媒介交转性为理论视角,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探讨作为外源型力量的社工组织进入乡村后如何成为媒介,并建构人与人、人与村庄的新型关系,从而促进乡村社会再团结。之所以选择社工组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社工组织作为一种公益、半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在社区营造、便民服务供给、社会关系调解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乡村社会的团结建构意义非凡。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发达地区的村庄而言,其公共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备,通过集体修路、铺桥、造公厕等“事件团结”的方式凝聚人心、培养互助友爱精神,已变得收效甚微。而社工组织这种通过社会支持来培养群众公共性和主体性的外源型力量,恰好能弥补此类村庄团结机制缺失的问题。研究发现:作为媒介的社工组织首先通过便民服务供给的方式,将村民、村干部等多元主体连接起来,以此密切村庄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其次,在连接的基础上,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经由交往实践,建构了一种彼此交融的整体化生活方式,展现出社工组织的媒介“交互”作用;再者,借由交互实践,社工组织与村庄之间共同编织出一张新的社交网络,使得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村庄的社会关系格局;最终,在社工组织促成的关系再生产后,村民的公共性和主体性得到强化,在村庄公共事务参与中体现出强烈的互助友爱精神,建构出乡村生活共同体的美好图景。总体来看,作为媒介的社工组织对乡村生活共同体的塑造,经历了一个“建立连接—展开互动—再生关系—建构意义”的递进式动态过程,其所构建的社会关系,重塑了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性,为乡村治理的媒介化转向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媒介 交转性 乡村生活共同体
下载PDF
荀子“礼”学的旨归及内在逻辑
5
作者 石云权 谢卫平 陈灿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社会政治纷争、礼乐文明崩坏的战国亟待重构稳定和谐的世事秩序。荀子赓续前代礼学,熔于一炉,给出了自洽性设想: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基础上,荀子将礼视为人世的达道,一方面明确以礼奉养人的自然之欲,调节求欲行为,安顿个体生命,升华道... 社会政治纷争、礼乐文明崩坏的战国亟待重构稳定和谐的世事秩序。荀子赓续前代礼学,熔于一炉,给出了自洽性设想: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基础上,荀子将礼视为人世的达道,一方面明确以礼奉养人的自然之欲,调节求欲行为,安顿个体生命,升华道德价值;另一方面强调以礼明分等级名分,促成分工合作,推动社会秩序形成和运转,以实现他澄清世事纷乱的初衷。为达成上述两重旨归,荀子寄望于势位尊崇的“圣王”,赋予了他制定礼法、裁夺刑罚的至高权柄,但在制衡王权方面,荀子倾向道德层面的慎终劝诫与警示,并未构想出合理可行的规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于天人之分” 个体生命 社会秩序 “圣王”
下载PDF
社会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辨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风禄 徐超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91,共6页
人们置身其中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是一个由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与自然系统一样,社会系统是在"自组织"过程中演化、进步的。但是,受近代传统思维方式长期浸淫的现代观念总是机械地、孤立地看待系统和系统... 人们置身其中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是一个由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与自然系统一样,社会系统是在"自组织"过程中演化、进步的。但是,受近代传统思维方式长期浸淫的现代观念总是机械地、孤立地看待系统和系统中的要素,并最终得出了社会系统中存在"他组织"的结论。只有坚持了整体性、关联性的系统科学方法论,才能够看清楚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性质,把握住社会系统演化的特性。政府或各类社会组织机构是这个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社会的制度、法律、政策等则是这个社会系统的"序参量",而不是它的外部要素。社会系统是,而且只能是"自组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 整体论 自组织 他组织 序参量
下载PDF
乡村治理秩序的困境与重构 被引量:13
7
作者 熊烨 凌宁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6期23-29,共7页
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我国的国家权力逐步退出乡村治理的舞台。然而,作为"历史记忆"的乡村自生秩序在现代转型的浪潮下逐步瓦解,我国的乡村治理秩序陷入失序的危机中。具体表现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农民... 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我国的国家权力逐步退出乡村治理的舞台。然而,作为"历史记忆"的乡村自生秩序在现代转型的浪潮下逐步瓦解,我国的乡村治理秩序陷入失序的危机中。具体表现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农民利益诉求的制度化输入不足,公共权力流转于"村头官僚"与村庄精英。重构乡村治理秩序必须发挥国家、社会、市场三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国家供给制度,社会组织承载村民自治,市场机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秩序 社会组织
下载PDF
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征地拆迁农户的生活?——基于有序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卢圣华 姚妤婷 汪晖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2,共10页
研究目的:从社会资本的视角解释被征地拆迁农户的生活变化差异,为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基于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的抽样调查数据,从村域制度信任、村域民主、村民个体网络关系与村域合作4维度衡量社会资本,... 研究目的:从社会资本的视角解释被征地拆迁农户的生活变化差异,为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基于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的抽样调查数据,从村域制度信任、村域民主、村民个体网络关系与村域合作4维度衡量社会资本,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与有序Logistic模型就社会资本对征地拆迁后农户生活状况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村域制度信任、民主程度与农户自身的社会网络均对提高拆迁后农户的生活水平有正向效应,而村域合作却不利于拆迁后农户生活水平的提升。研究结论:在征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村域社会资本的作用,比如在土地问题上号召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对征地拆迁农户的生活状况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征地拆迁 社会资本 生活水平 有序Logistic模型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我国职业体育的制度结构失序与产权结构治理 被引量:8
9
作者 许延威 于文谦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5,共4页
运用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职业体育制度结构失序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根源在于我国职业联赛的产权结构不合理,治理之道在于产权制度及相应的内部治理机制改革。应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共有产权结构和社会中介组... 运用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职业体育制度结构失序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根源在于我国职业联赛的产权结构不合理,治理之道在于产权制度及相应的内部治理机制改革。应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共有产权结构和社会中介组织为目标,对我国职业体育制度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体育 秩序 产权结构 共有产权 社会中介组织
下载PDF
论基层社会自治 被引量:26
10
作者 周庆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当前的基层治理结构,有自治空间,但没有自治权,是单中心(集权)权威秩序,不是多中心(分权)自治秩序。基层社会自治的建构,一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即明确社会自治权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不同层次的自治体之间的权利内涵和边界。二是政府、... 当前的基层治理结构,有自治空间,但没有自治权,是单中心(集权)权威秩序,不是多中心(分权)自治秩序。基层社会自治的建构,一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即明确社会自治权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不同层次的自治体之间的权利内涵和边界。二是政府、社会、市场等领域的多中心公共治理主体的形构。三是重构主体社会。祛除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自治原则才可能建立起来。从基层总体治理上看,建构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权力结构体系,具有社会利益组织化和社会秩序维系的制度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自治 权威秩序与自治秩序 利益组织化 基层社会自治结构体系
下载PDF
国家、组织化与社会秩序——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再思考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兴智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9,共9页
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中的社会断裂与国家治理权威的碎片化为我国的社会秩序重构带来了巨大挑战。社会的再组织化发展,是我国克服理性的建构秩序和自生自发秩序模式困局的必然选择。但我国的社会再组织化发展需要走出传统的"社会国家化... 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中的社会断裂与国家治理权威的碎片化为我国的社会秩序重构带来了巨大挑战。社会的再组织化发展,是我国克服理性的建构秩序和自生自发秩序模式困局的必然选择。但我国的社会再组织化发展需要走出传统的"社会国家化"发展模式,并从体制性路径、功能性路径和社会性路径三个层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组织化 社会秩序 社会发展模式
下载PDF
在官治与民治之间:关于基层社会秩序变革的一个概括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庆智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3,191,共8页
传统基层社会秩序由公-私两大统治体系构成,公代表官治体系,私代表民治体系,但这不是两个分殊的、对立的体系,两者是一种依存和互嵌关系。在传统向现代转型中,这种秩序原则以新的权威形式被熔铸到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形态当中。当代基层社... 传统基层社会秩序由公-私两大统治体系构成,公代表官治体系,私代表民治体系,但这不是两个分殊的、对立的体系,两者是一种依存和互嵌关系。在传统向现代转型中,这种秩序原则以新的权威形式被熔铸到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形态当中。当代基层社会秩序的重构,一方面要建立在传统社会秩序规则与现代社会秩序规范的贯通基础上,另一方面则把秩序原则确立在法治框架下的社会自治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治与民治 基层社会秩序变革 利益组织化
下载PDF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 被引量:6
13
作者 辛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6期105-107,共3页
文章在介绍企业社会责任、商业生态系统以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归纳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指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蕴含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生命体的社会责任目标函数应包括影响企业行为和受企业行... 文章在介绍企业社会责任、商业生态系统以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归纳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指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蕴含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生命体的社会责任目标函数应包括影响企业行为和受企业行为影响的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供应商、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并融入其商业目标与行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生态 企业社会责任 生命体
下载PDF
经济伦理视野的和谐农村社会制序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宏力 巨荣良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92,共6页
和谐农村社会制序的促成缘于以制度约束为代表的外部控制与社会系统的自组织。和谐农村社会制序的构建是一个外部推进与自组织协同演化结合的过程。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制序,需要从社会内部寻找促成和谐的机制,即通过社会的自组织达到一种... 和谐农村社会制序的促成缘于以制度约束为代表的外部控制与社会系统的自组织。和谐农村社会制序的构建是一个外部推进与自组织协同演化结合的过程。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制序,需要从社会内部寻找促成和谐的机制,即通过社会的自组织达到一种和谐的秩序。社会伦理之维必定对制序网络基体的各个环节、制序化的各个阶段以及制序变迁的路径发生作用,伦理与道德蕴涵"人之合作的扩展秩序"自发型构与扩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农村社会制序 自组织秩序 经济伦理
下载PDF
中国地方组织化与乡村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龙劲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8-22,共5页
发展与治理的目的都在于形成一种现代社会秩序。组织化是其达成目的的重要手段,组织化的过程即是社会秩序生成的过程。社会秩序的生成有两种机制:唯理建构与理性自生,组织化的过程也是如此。文章从中国地方组织化与乡村治理从而形成乡... 发展与治理的目的都在于形成一种现代社会秩序。组织化是其达成目的的重要手段,组织化的过程即是社会秩序生成的过程。社会秩序的生成有两种机制:唯理建构与理性自生,组织化的过程也是如此。文章从中国地方组织化与乡村治理从而形成乡村现代社会秩序的过程入手,对中国政治发展做了一个微观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组织化 乡村治理 社会秩序 元治理 良治
下载PDF
老年人口居住安排、健康状况与广东养老机构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阎志强 宋淑洁 《南方人口》 CSSCI 2020年第6期1-12,29,共13页
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民政统计等资料估算2020-2050年广东老年人口规模及其居住安排、健康状况构成以及老年人口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趋势;分析近期广东养老机构发展状况;考察广东养老机构发展政策的演变特点。研究表明,未来30年广东老年人口... 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民政统计等资料估算2020-2050年广东老年人口规模及其居住安排、健康状况构成以及老年人口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趋势;分析近期广东养老机构发展状况;考察广东养老机构发展政策的演变特点。研究表明,未来30年广东老年人口规模增长较快,较大比例愿意住养老机构;不同居住安排、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口对养老机构需求存在差异;广东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增长较快,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规模及其人力资源、收养人口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广东省加快制定并完善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养老机构充分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口 居住安排 健康状况 养老机构 政策
下载PDF
社会组织公共性的生长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文玉 《中国非营利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125-142,共18页
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是当代中国新型多元公共性构建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从整体上而言,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还存在着"组织外形化""弱正外部性"和"偏向性生长"等明显不足... 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是当代中国新型多元公共性构建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从整体上而言,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还存在着"组织外形化""弱正外部性"和"偏向性生长"等明显不足,这是由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面临着旧公共性的路径依赖、差序格局的文化制约和制度环境的现实缺陷等诸多制约因素。要走出社会组织公共性的生长困境,需要注重从理念和体制的层面摆脱以往高度行政集权的桎梏,培育和发展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公共道德要素,并从管理和支持两个维度建构有利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的良好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公共性 结构转型 差序格局 制度环境
下载PDF
孔德的社会有机体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本松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4-66,113,共4页
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社会秩序论主要是关于社会结构和维持的问题,核心是社会和谐;社会进步论主要是说明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问题,他认为... 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社会秩序论主要是关于社会结构和维持的问题,核心是社会和谐;社会进步论主要是说明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问题,他认为人的理性决定社会变迁和发展,人类理性发展的“三阶段”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有机体 社会秩序 社会进步
下载PDF
老年协会与乡村秩序建设——以山东省单县G镇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冶芸 刘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0-85,共6页
农村"老年协会"是在农村社会快速化发展后出现的"草根组织",对农村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山东省单县G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认为老年协会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缓释身心焦虑的场所,更在实际生活中充当着&qu... 农村"老年协会"是在农村社会快速化发展后出现的"草根组织",对农村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山东省单县G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认为老年协会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缓释身心焦虑的场所,更在实际生活中充当着"管理者"、"调解人"和"仲裁者"的角色,间接地维护和建构着村庄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协会 民间组织 社会功能 乡村秩序建设
下载PDF
生态伦理视阈下我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立新 《理论观察》 2014年第8期24-26,共3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当然,当前社会治理问题能否彻底得以解决关键在于生态伦理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当然,当前社会治理问题能否彻底得以解决关键在于生态伦理秩序是正常有序,这势必会加强将伦理秩序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与践行。因此,研究社会治理问题的深层意义,弄清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治理体制 社会治理方式 社会组织能力 伦理秩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