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影像的牙种植模板相关的颌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婷婷 潘瑾 +1 位作者 崔明军 黄远亮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通过观测成人颌骨形态结构及其周围骨突的情况,为临床口腔种植手术导板的设计、制作,模板导向孔的安置、深度和方向以及种植角度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临床上31例上颌骨及44例下颌骨的CT断层图像,应用3D-DOCTOR软件对其各个牙位上... 目的:通过观测成人颌骨形态结构及其周围骨突的情况,为临床口腔种植手术导板的设计、制作,模板导向孔的安置、深度和方向以及种植角度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临床上31例上颌骨及44例下颌骨的CT断层图像,应用3D-DOCTOR软件对其各个牙位上相应的牙槽嵴与对应牙的夹角进行观测与测量,并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加以分析。结果:上颌骨牙长轴与牙槽突的唇腭侧偏移关系有71.92%在偏唇与偏腭20°以内,下颌骨牙长轴与牙槽突的唇腭侧偏移关系有98.68%在偏唇与偏舌20°以内。结论:颌骨牙长轴与牙槽嵴的相对偏斜度可为种植位点的选择和种植导向模板的制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种植导向模板 牙槽嵴 骨骼测量 CT
下载PDF
小鼠胚胎腭突融合过程中IRF6蛋白在腭突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容 陈秀娟 +1 位作者 肖文林 钟凤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腭突融合过程中IRF6蛋白在腭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唇腭裂发生原因。方法 60只C57BL/6J近交系受孕小鼠分别于妊娠第13.0天(GD13.0)、GD14.0、GD14.5及GD15.0时断颈处死,取小鼠胚头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素-...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腭突融合过程中IRF6蛋白在腭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唇腭裂发生原因。方法 60只C57BL/6J近交系受孕小鼠分别于妊娠第13.0天(GD13.0)、GD14.0、GD14.5及GD15.0时断颈处死,取小鼠胚头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腭突组织中IRF6蛋白的表达。结果 GD13.0时,腭突上皮、舌上皮可见IRF6蛋白表达;GD14.5时,腭突中嵴上皮接触,IRF6蛋白的表达水平达到高峰;GD15.0时,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IRF6蛋白在两侧腭胚突的接触、融合期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小鼠 近交系 腭裂 干扰素调节因子6 腭突融合
下载PDF
鼻骨骨折和上颌骨额突骨折 被引量:9
3
作者 陆兴 陈望燕 +1 位作者 万顺喜 张东友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年第3期123-125,共3页
为了探讨鼻骨骨折与上颌骨额突骨折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点,我们观察100例发现,鼻骨与上颌骨额突解剖关系紧密,可发生各自骨折,但常发生复合骨折。鼻骨骨折临床表现为鼻梁的下塌。上颌骨额突骨折则表现为鼻背的下陷,伴鼻通气不好。鼻... 为了探讨鼻骨骨折与上颌骨额突骨折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点,我们观察100例发现,鼻骨与上颌骨额突解剖关系紧密,可发生各自骨折,但常发生复合骨折。鼻骨骨折临床表现为鼻梁的下塌。上颌骨额突骨折则表现为鼻背的下陷,伴鼻通气不好。鼻骨骨折摄鼻骨侧位X线片仅是一种诊断方法,可同时结合CT及手骨擦感进行诊断。上颌骨额突骨折做CT可清晰显示。对于上颌骨额突骨折的病人。我们采用剥离子鼻腔抬起复位方法。有困难者做唇龈切口,直视下整复比较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上颌骨额突骨折 CT 诊断
下载PDF
上颌骨结构变化对老年人种植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洪臣 王培欢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后常因牙槽骨吸收造成传统义齿固位困难,种植修复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但口腔局部解剖结构的改变使老年人的人工种植牙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就上颌而言,一方面上颌牙槽突、上颌结节、牙槽骨壁等部位随着牙齿缺失及其他局... 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后常因牙槽骨吸收造成传统义齿固位困难,种植修复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但口腔局部解剖结构的改变使老年人的人工种植牙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就上颌而言,一方面上颌牙槽突、上颌结节、牙槽骨壁等部位随着牙齿缺失及其他局部或全身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吸收,种植体与牙槽突长轴、鼻腔、上颌窦的位置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加大了种植治疗的难度;而另一方面尖牙支柱、颧骨区等特殊结构或部位的骨质虽然也发生了萎缩和吸收,但这些结构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其可以作为种植体的植入位点,从而使牙槽骨严重萎缩老年患者的种植修复成为可能。充分认识老年人失牙后口腔颌面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种植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扩大牙槽骨严重萎缩老年无牙颌患者的种植适应证,造福广大老年患者。本文针对我们在临床应用上颌牙槽突、上前牙牙长轴、牙槽骨壁、鼻腔、上颌窦、尖牙支柱、颧骨及上颌结节的解剖特点及增龄性变化完成不同类型人工种植修复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对这些解剖结构变化与种植的关系进行论述,探讨其作为老年患者种植基础的条件及可行性,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上颌骨 牙槽突 上颌窦 尖牙支柱 上颌结节 种植牙
下载PDF
鼻内镜下骨性扩大治疗后天性前鼻孔狭窄方法探讨
5
作者 薛金梅 高照慧 +2 位作者 赵长青 李赟 宋梦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骨性扩大(上颌骨腭突部分骨质凿除术)治疗前鼻孔狭窄的临床初步应用,探讨归纳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选择我科2015~2018年收治的12例后天性前鼻孔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鼻内镜下上颌骨腭突部分骨质凿除术,术毕患侧前鼻孔填塞... 目的骨性扩大(上颌骨腭突部分骨质凿除术)治疗前鼻孔狭窄的临床初步应用,探讨归纳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选择我科2015~2018年收治的12例后天性前鼻孔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鼻内镜下上颌骨腭突部分骨质凿除术,术毕患侧前鼻孔填塞油纱条,2天后拔除,前鼻孔压覆棉球1个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2例患者均恢复较好,鼻塞较前明显改善,术后均未出现腭前部组织麻木、牙痛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7个月,均未出现再狭窄。结论鼻内镜下上颌骨腭突部分骨质凿除术可骨性扩大前鼻孔,明显改善鼻腔通气,术后仅局部压覆棉球,患者痛苦小,随访均未发生前鼻孔再狭窄,为后天性前鼻孔狭窄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创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内窥镜检查 后天性前鼻孔狭窄 骨性扩大 上颌骨腭突
下载PDF
Le FortⅠ型截骨术与翼腭管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
6
作者 华泽权 董卫东 佟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 :研究LeFortⅠ型截骨术与其周围结构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干燥人头颅标本及 5例成人尸头标本进行直接测量分析研究。结果 :翼上颌骨性融合占 10 % ;翼腭管内侧骨壁部分缺失占40 % ;上颌在LeFortⅠ型截骨水平上颌窦内侧壁从梨状孔... 目的 :研究LeFortⅠ型截骨术与其周围结构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干燥人头颅标本及 5例成人尸头标本进行直接测量分析研究。结果 :翼上颌骨性融合占 10 % ;翼腭管内侧骨壁部分缺失占40 % ;上颌在LeFortⅠ型截骨水平上颌窦内侧壁从梨状孔边缘至翼腭管的平均距离是 35 .2 5mm ;翼腭管及梨状孔边缘至中线的距离分别是 16 .6 8mm、12 .87mm ;犁骨缘至翼上颌缝的距离为 40 .72mm ;鼻泪管开口至鼻底的距离 15 .98mm ;翼腭管长度为 17.34mm ;翼腭管从后向前下与腭平面的角度为 5 8°47′。骨性鼻中隔长度是 46 .2 7mm ;梨状孔边缘至翼腭管连线与矢状面所成的夹角为 6°14′ ;颌内动脉距牙龈缘的距离是 32 .2 5mm。结论 :本文结果可为临床医师行LeFortⅠ型截骨术避免损伤颌内动脉及分支腭降动脉提供安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管 解剖 上颌骨 截骨术
下载PDF
中国人骨性外鼻的解剖学 被引量:2
7
作者 武景望 《解剖学报》 CAS 198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150例中国成年颅骨标本上,对组成骨性外鼻的各个部分作了观测:1.鼻根部:由额骨鼻部及鼻骨上端组成,为额鼻管的前壁,厚度平均为8.08±0.11 mm。2.鼻骨:左、右多不对称,144例(96.00%)两侧鼻骨均为长方形;4例(2.67%)两侧均为三角形;2... 在150例中国成年颅骨标本上,对组成骨性外鼻的各个部分作了观测:1.鼻根部:由额骨鼻部及鼻骨上端组成,为额鼻管的前壁,厚度平均为8.08±0.11 mm。2.鼻骨:左、右多不对称,144例(96.00%)两侧鼻骨均为长方形;4例(2.67%)两侧均为三角形;2例(1.33%)左侧为三角形,右侧为长方形。测量了鼻骨的长、宽及厚度。3.上颌骨额突:分上、中、下三段观测。(1)上段位于筛前窦的前方,为筛窦手术鼻腔外入路的通道,其宽度平均为8.45±0.06mm;厚度平均为5.72±0.09mm。(2)中段为泪囊鼻腔造孔术需要凿通的部位。此段鼻部宽平均为6.77±0.05mm;泪囊窝部宽平均为4.97±0.04mm;厚度平均为4.68±0.08mm。(3)下段的前外侧面有鼻面沟,沟底为骨性外鼻与面部的分界,亦为在骨性外鼻上作外侧骨切除的重要标志。从沟底到梨状孔缘鼻颌缝下端间的宽度,平均为8.16±0.04mm;厚度平均为1.70±0.02mm。4.梨状孔缘:上部为鼻骨下缘,与上外侧鼻软骨的上缘相接;侧部为上颌骨鼻切迹的游离缘,其与鼻腔侧壁的分界为下鼻甲骨的前端。此缘到下鼻甲骨前端的宽度平均为2.62±0.07mm。对梨状孔下缘及前鼻棘,依照人类学分型原则作了观察,并讨论了它们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根 鼻骨 上颌骨额突 鼻面沟 梨状孔缘 前鼻棘 骨性外鼻
下载PDF
三维图像融合技术评价上颌全牙列种植固定修复前后的鼻唇软组织形态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柯屹 罗佳 +5 位作者 邸萍 郭厚佐 沈惠丹 刘焱萍 张宇 林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4-930,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面部与义齿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图像融合方法评估全牙列种植固定修复前后鼻唇区软组织形态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颌无牙颌患者共12例(女性4例、男性8例),平均年龄(54.82±5.... 目的:探讨利用面部与义齿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图像融合方法评估全牙列种植固定修复前后鼻唇区软组织形态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颌无牙颌患者共12例(女性4例、男性8例),平均年龄(54.82±5.50)岁(45~62岁)。于上颌植入4~6枚种植体,6个月后为患者佩戴全牙列固定义齿,捕捉患者佩戴义齿前后的3D面相及义齿形态数据。将三维数据置于同一坐标系中,对义齿和软组织标志点进行测量,分别比较各标志点[左口角点(cheilion left,CHL)、右口角点(cheilion right,CHR)、左唇峰点(crista philtri left,CPHL)、右唇峰点(crista philtri right,CPHR)、上唇缘点(labrale superius,LS)、鼻下点(subnasale,SN)、口裂正中点(stomion,STO)、上中切牙点(upper incisor,UI)、义齿上边缘顶点(F-point,F)]的位移量及标志点间线距[人中长度(SN-LS)、双唇峰间距(CPHR-CPHL)、口裂宽(CHR-CHL)、上唇红高度(LS-STO)]变化。结果:义齿与软组织拟合后,义齿上边缘顶点与鼻下点直线距离(F-SN)三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显示该方法可重复性好,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为0.983(95%CI:0.957~0.995)。佩戴义齿后,软组织各标志点均发生前徙变化,鼻底区域变化最小,SN前后方向上的位移为(0.61±0.44)mm,LS前后向位移为(3.12±1.38)mm。在垂直方向上,SN、LS、CPHL、CPHR均向上移动,STO、CHL、CHR向下方少量移动。除SN-LS略微减小外,CHR-CHL、CPHR-CPHL、LS-STO均增大(P<0.01)。SN与F、LS与UI的Z轴坐标值均呈现高度相关(r=0.9043、r=0.9584)。结论:三维面像与义齿图像融合方法可重复性好,经该方法检测,义齿与软组织标志点的前后向位移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术 上颌牙列缺失 牙种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翼上颌区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芷萱 朱宪昕 +1 位作者 杨益 江飞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03-607,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图像分析上颌游离端与非游离端缺牙患者翼上颌区骨量差异,为临床能否将翼上颌区种植技术作为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用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种植术前检查者中上颌一...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图像分析上颌游离端与非游离端缺牙患者翼上颌区骨量差异,为临床能否将翼上颌区种植技术作为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用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种植术前检查者中上颌一侧游离端缺失至前磨牙且骨高度低于5 mm、另一侧非游离端缺失且未曾行上颌后牙区种植手术者的锥形束CT数据(共26例),测量翼上颌区牙槽骨在缺牙侧与非缺牙侧宽度、高度、翼突高度和体积的差异。结果除翼突高度外,翼上颌区骨宽度、高度及体积均因上颌后牙缺失而显著减少(P=0.000),其中游离端缺失侧和非游离端缺失侧骨宽度分别为(6.11±1.05)mm、(6.81±0.99)mm,骨高度分别为(15.16±1.39)mm、(16.73±1.44)mm,体积分别为(388.84±81.26)mm^(3)、(465.85±91.98)mm^(3)。结论上颌游离端与非游离端缺牙患者翼上颌区骨量存在显著差异,但仍可在该区域倾斜植入种植体,配合近中短种植体或基牙完成上颌后牙游离端缺失种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上颌区种植 上颌后牙区 牙槽骨萎缩 上颌结节 翼突
下载PDF
原位取骨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俞琼 黄廷贲 杨国利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49-653,共5页
上前牙种植手术中常于下颌颏部、下颌升支等处获取自体骨行骨增量,但多篇文献报道了供骨术区的并发症。于上前牙邻近区域及缺牙区原位取骨,可减少手术时间、供区并发症,增加患者对取骨手术的接受度。该文就上前牙区潜在取骨区域及取骨... 上前牙种植手术中常于下颌颏部、下颌升支等处获取自体骨行骨增量,但多篇文献报道了供骨术区的并发症。于上前牙邻近区域及缺牙区原位取骨,可减少手术时间、供区并发症,增加患者对取骨手术的接受度。该文就上前牙区潜在取骨区域及取骨方式进行简单论述,为不同大小的上前牙区骨缺损原位取骨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取骨 上颌骨腭突 前鼻棘 鼻底骨 取骨方式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茎突过长综合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克热木•阿巴司 宋志强 龚忠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12期691-69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舌腭弓"L"形切口与传统口咽入路在治疗茎突过长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2018年我科诊治的34例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口咽入路组18例(A组)和改良舌腭弓"L"形切口组16例(B...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舌腭弓"L"形切口与传统口咽入路在治疗茎突过长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2018年我科诊治的34例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口咽入路组18例(A组)和改良舌腭弓"L"形切口组16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患侧茎突长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t=0.247)、术中出血量(t=0.206)、术后住院天数(t=0.322)均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患侧茎突长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5,P>0.05);短期随访两组均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改良舌腭弓"L"形切口可以有效截短茎突,较传统口咽入路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腭扁桃体 茎突综合征
下载PDF
幼犬单侧牙槽突裂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
12
作者 陈诚 吴丽丽 赵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261-264,共4页
目的建立类似临床牙槽突裂的动物模型,研究单侧牙槽突裂在上颌骨快速发育期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7周龄家犬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n=10),通过手术使实验组形成单侧牙槽突裂。术后12周,CT三维重建测量上颌骨发育指标,评价裂... 目的建立类似临床牙槽突裂的动物模型,研究单侧牙槽突裂在上颌骨快速发育期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7周龄家犬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n=10),通过手术使实验组形成单侧牙槽突裂。术后12周,CT三维重建测量上颌骨发育指标,评价裂隙对上颌骨发育影响。结果实验组上颌骨前部及中部的长度和前部的宽度、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发育异常,两组测量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未经早期修复的单侧牙槽突裂在上颌骨快速发育期内对生长发育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 上颌骨 生长
下载PDF
内镜辅助精准治疗上颌骨额突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王伟 李静 +2 位作者 王利国 吴玲心 施心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9-851,共3页
目的分析梨状孔入路内镜辅助精准治疗上颌骨额突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43例因上颌骨额突骨折于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进行内镜辅助下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行梨状孔入路鼻内镜下上颌骨额突骨折复位术。观察患者... 目的分析梨状孔入路内镜辅助精准治疗上颌骨额突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43例因上颌骨额突骨折于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进行内镜辅助下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行梨状孔入路鼻内镜下上颌骨额突骨折复位术。观察患者外形、鼻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率。结果4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鼻外观未发现不对称及塌陷,无通气障碍等情况;患者术后满意率约95.35%。结论梨状孔入路鼻内镜下上颌骨额突骨折复位术暴露精准、显示清晰、复位准确,可以减少继发性鼻畸形和延展手术时机,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辅助 上颌骨额突骨折 梨状孔入路 满意率
下载PDF
对第9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三处内容的商榷
14
作者 翟海龙 岑瑞祥 《医学争鸣》 CAS 2020年第2期46-47,共2页
孙虹、张罗主编的临床医学本科第9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159页中的“腭骨突起”建议改为“腭突”。是否可删除第296页中的“1964年,Epstein与Barr发现一种新型人类疱疹病毒(后命名为EB病毒),”这句话?是否可将第297页图4-9-4换... 孙虹、张罗主编的临床医学本科第9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159页中的“腭骨突起”建议改为“腭突”。是否可删除第296页中的“1964年,Epstein与Barr发现一种新型人类疱疹病毒(后命名为EB病毒),”这句话?是否可将第297页图4-9-4换为一中老年男性鼻咽癌患者颈深上淋巴结肿大的照片?是否于第297页中的“抗体”前增加“抗原的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腭突 新型人类疱疹病毒
下载PDF
Le Fort I型截骨相关的翼腭管解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华泽权 胡欣 +3 位作者 陈志洪 宋九余 佟浩 李超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9-260,共2页
目的 研究翼腭管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为临床LeFortI型截骨手术提供指导。方法 对 30具国人头颅标本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在LeFortI型截骨水平 ,上颌窦内侧壁从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的平均距离是 35 2 5mm。颧牙槽嵴至翼腭管 2... 目的 研究翼腭管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为临床LeFortI型截骨手术提供指导。方法 对 30具国人头颅标本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在LeFortI型截骨水平 ,上颌窦内侧壁从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的平均距离是 35 2 5mm。颧牙槽嵴至翼腭管 2 5 41mm ,翼腭管至中线 16 6 8mm ,犁状孔边缘至中线的距离是 13 87mm ,骨性鼻中隔长度是 46 2 7mm。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连线与矢状面的夹角为 6°14′。结论 本结果对LeFortI型截骨时上颌后区的解剖提供了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翼腭管 LeFrorthⅠ型截骨术
原文传递
上颌后部截骨术相关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6
作者 华泽权 陈志洪 +2 位作者 胡欣 宋九余 佟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2-304,共3页
探讨上颌后区的解剖为临床上颌截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0具干燥成人头颅标本,通过直接测量及计算机数字化仪进行分析。结果翼上颌联合骨性融合占10%;翼上颌联合的高度、翼上颌联合下点至上颌结节最下点的高度分别为13.15... 探讨上颌后区的解剖为临床上颌截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0具干燥成人头颅标本,通过直接测量及计算机数字化仪进行分析。结果翼上颌联合骨性融合占10%;翼上颌联合的高度、翼上颌联合下点至上颌结节最下点的高度分别为13.15 mm和5.25 mm;翼上颌联合上点至上颌结节下点的高度平均为18.05 mm;颧牙槽嵴至翼上颌联合的距离平均为25.47 mm;翼突的宽度平均为12.34 mm;梨状孔边缘至翼腭管的距离平均为35.25 mm;前后鼻棘的距离为46.27 mm;翼腭管从后向前下与腭平面的角度为58°47’。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医师进行上颌后部截骨术提供观测资料,并对避免损伤腭降动脉等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解剖 上颌后部截骨术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上颌牙槽突颊舌向生理倾斜角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小龙 王照五 +6 位作者 吕岩 刘一涵 王一珠 梁乙然 许来青 袁一方 郭斌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1-177,共7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影像测量上颌牙槽突颊舌向生理倾斜角,为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事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影像数据库中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初次就诊患...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影像测量上颌牙槽突颊舌向生理倾斜角,为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事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影像数据库中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初次就诊患者拍摄的CBCT影像51份(均由New Tom 5G设备拍摄)。采用New Tom5G自带软件进行重建,重建区域上下边界与上颌牙平面平行,采用0.5 mm层厚、5 mm层间距,在牙列弧形线上对牙槽突进行垂直切割,获得上颌牙槽突的24个等间距的颊舌向断面。使用NNT 5.6软件测量每个颊舌向切面的牙槽突倾角。结果按从右上颌最后一个层面(第2层)到左上颌最后一个层面(第23层)的顺序,上颌各层面牙槽突倾角平均值或中位值分别为:0°、0°、0°、0°、10.2°、17.4°、23.9°、31.9°、40.7°、42.3°、31.8°、32.6°、41.7°、40.7°、31.8°、22.9°、16.1°、8.2°、0°、0°、0°、0°。左右对称层面牙槽突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的牙槽突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5层和第20~23层(对应于磨牙区)中,牙槽突倾角为0°的牙槽突比例高于颊侧倾斜牙槽突(P〈0.05)。结论前牙区牙槽突倾角最大,前磨牙区倾角次之,磨牙区倾角逐渐递减为0。前牙区和前磨牙区牙槽突向唇、颊侧倾斜,磨牙区牙槽突在多数情况下呈垂直向,其次为向颊侧倾斜。了解牙槽突倾角有助于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方向的确定,在不具备种植手术导板的情况下,其参考作用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 牙槽突 颊舌向倾角
原文传递
Le Fort I型截骨术相关骨性解剖标志的多层CT测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华泽权 孙连军 +1 位作者 邹明宇 李树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第8期485-486,共2页
目的:应用多层CT影像测量上颌与LeFortI型截骨手术相关骨性解剖标志,为避免损伤腭降动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60例正常成人上颌多层CT扫描图像,应用efilm1.94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结果:颧牙槽嵴至翼腭管的距离平均为26mm;翼突的宽度平均为1... 目的:应用多层CT影像测量上颌与LeFortI型截骨手术相关骨性解剖标志,为避免损伤腭降动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60例正常成人上颌多层CT扫描图像,应用efilm1.94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结果:颧牙槽嵴至翼腭管的距离平均为26mm;翼突的宽度平均为13mm;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的距离平均为37mm;前后鼻棘的距离为47mm;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连线与矢状面的角度为7°8’。结论:参照测量获得的解剖数据在术中能降低腭降动脉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解剖 LE FORT I型截骨 多层CT
原文传递
Photoshop进行模型测量的可靠性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琴洲 吉利 钟小龙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 探讨用Photoshop进行模型测量的可靠性.方法 牙列拥挤正畸病例上颌记存模10个,用数码相机分别拍摄其上下颌模型面的照片,用Photoshop法在数码相片上测量其前牙的可用间隙和必须间隙,用传统方法在石膏模型上测量其前牙的可用间隙和... 目的 探讨用Photoshop进行模型测量的可靠性.方法 牙列拥挤正畸病例上颌记存模10个,用数码相机分别拍摄其上下颌模型面的照片,用Photoshop法在数码相片上测量其前牙的可用间隙和必须间隙,用传统方法在石膏模型上测量其前牙的可用间隙和必须间隙,由5个测量者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比较不同测量者测量同一项目的 测量结果,以及同一测量者用两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结果 传统方法测量可用间隙时,5名测量者(M1~M5)的测量结果可重复性不高,M1的测量结果(44.87±2.55)mm分别与M3(42.15±2.20)mm和M5(41.86±3.12)mm的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otoshop法测量可用间隙时,可重复性较传统方法高,M5的测量结果(41.10±2.96)mm和其余4人的测量结果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Photoshop法和传统方法测量必须间隙时,其可重复性皆比测量可用间隙时高,各组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量必须间隙时,Photoshop法和传统方法差别不大,而测量可用间隙时,Photoshop法比传统方法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牙测量学 牙模型 上颌骨/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颌骨/解剖学和组织学 错|(牙合)|/治疗
原文传递
翼管神经切断术相关解剖参数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晓文 吴灵捷 赵可庆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通过测量翼管神经切断术中涉及到的重要解剖参数辅助术中精确定位翼管神经、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0例(100侧)慢性鼻窦炎、鼻窦囊肿、变应性鼻炎等疾病患者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测量其腭鞘管后口至腭骨蝶突上缘中点... 目的:通过测量翼管神经切断术中涉及到的重要解剖参数辅助术中精确定位翼管神经、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0例(100侧)慢性鼻窦炎、鼻窦囊肿、变应性鼻炎等疾病患者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测量其腭鞘管后口至腭骨蝶突上缘中点、腭骨蝶突上缘中点至翼管外口、翼管外口至腭大管以及翼管外口至圆孔之间距离。结果:腭鞘管后口、腭骨蝶突上缘、翼管外口、腭大管和圆孔在定位翼管神经、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腭鞘管后口至腭骨蝶突上缘,腭骨蝶突上缘至翼管外口,翼管外口至腭大管,翼管外口至圆孔的距离分别为(12.46±1.19) mm,(3.23±0.36) mm,(6.09±0.75) mm,(7.6±1.16) mm。结论:HRCT可作为术前定位翼管神经外口及其相关重要解剖标志距离的有利工具,术前所获距离参数对术中定位翼管神经及预防并发症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翼管神经 腭骨蝶突 腭鞘管 腭大管 圆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