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rom the Poin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1
作者 ZHANG Hu-biao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2年第3期65-68,共4页
Taking cadmium pollution in X River as an exampl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local government was de- scribed.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transforms its role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ith ... Taking cadmium pollution in X River as an exampl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local government was de- scribed.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transforms its role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ith the help of several deputies to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was expounded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which also enlightened the way to build a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onstruction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local government Environment treatment Transformation China
下载PDF
基层协同治理推进路径和生成逻辑——来自SZ县D镇民生工程项目供求关系协调的证据 被引量:5
2
作者 周靖祥 彭国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4,共14页
本研究将国家、部委和省级政府视为惠民工程资金的供给主体,农村居民则是民生项目的需求主体,县级及以下政府和部门、村集体组织是供需关系建立的联接体。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来概述工程推进谜题,描绘各主体之间表演与互动的场景。直面... 本研究将国家、部委和省级政府视为惠民工程资金的供给主体,农村居民则是民生项目的需求主体,县级及以下政府和部门、村集体组织是供需关系建立的联接体。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来概述工程推进谜题,描绘各主体之间表演与互动的场景。直面治理困局,谋求社会和谐目标,需要调整涉及民生工程建设的治理策略,把准农民个性和群体共性,错综复杂的形势要求设计和谋划一整套的治理方略。城镇化冲击力量无处不在,面向农村的各项管理事务变得日趋复杂。民生工程供给不宜过度政策化,"因势利导、按需建设"应是惠民工程项目建设的根本所在;将有限的惠民资金产生最大的社会稳定作用,理顺国家与村民之间简单而又复杂的偏倚关系,多举并用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国家政策虽好,但到基层就乱套"的固化思想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乡村建设 民生工程 顺势调整
下载PDF
《地方组织法》调整对象的重塑与结构优化
3
作者 陆强 王晋熠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1-58,共8页
为适应改革开放初期民主法制建设需要,1979年《地方组织法》在确定调整对象时采取了“扩张性”策略,“有法可依”成为当时立法的首要价值需求。国家机构相关法律规范体系建立和完善后,《地方组织法》立法功能与其他法律开始出现重合,对... 为适应改革开放初期民主法制建设需要,1979年《地方组织法》在确定调整对象时采取了“扩张性”策略,“有法可依”成为当时立法的首要价值需求。国家机构相关法律规范体系建立和完善后,《地方组织法》立法功能与其他法律开始出现重合,对法律的稳定性和国家法制统一造成挑战,“扩张性”的调整对象面临重新检视和策略调整。《地方组织法》调整对象的重塑,应在厘定相关法律调整对象基础上,排除替代性立法功能,以实现国家机构法律规范体系的时代自新和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组织法》 调整对象 法律体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创新路径
4
作者 柯增金 张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9期30-35,46,共7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民主的一种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民主实践,形成丰富...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民主的一种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民主实践,形成丰富的民主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民主的长期探索和实践运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载体建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人民民主制度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提出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民意渠道有待拓宽、实践效能有待提升、协同推进力度有待加强。新时代新征程上,切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需要进一步夯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坚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原则、加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理念、完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制度、提升数字技术赋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效能,不断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 治理效能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的宪法学意涵及其制度支撑 被引量:3
5
作者 汪太贤 袁士杰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7,130-132,共10页
"中华民族"一词入宪,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与学理意义。就政治意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有助于提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最具包容性地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国家统一提供坚实的宪法基础。就学理... "中华民族"一词入宪,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与学理意义。就政治意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有助于提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最具包容性地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国家统一提供坚实的宪法基础。就学理意义而言,作为"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在现行宪法中,向上承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下联系着"全国各民族"乃至于"中国人(民)"。既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凝聚,也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的规范化。因此,"中华民族"入宪,除具有重要的宪法修辞意义之外,更加为宪法学塑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共同体提供了较为便利且恰当的上位概念。对"中华民族"展开分析,既具有丰富的宪法学学理意义,又具有极强的现实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宪法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 治理体系
下载PDF
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中的公民参与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正妙 刘晓玲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40,共6页
公民有序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能够有效促进公民社会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进程步伐加快,公民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制约,我国地方... 公民有序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能够有效促进公民社会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进程步伐加快,公民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制约,我国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公民参与绩效仍有待提高:公民缺乏参与意识,参与能力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公民参与缺乏组织依托;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不够科学,公民参与领域与范围受限;政策法规不健全,公民参与缺乏制度保障。适应时代变化完善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公民参与动力机制、培训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有利于构建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合理张力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领导干部政绩考评 公民参与 国家治理
下载PDF
西部开发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宝亮 李春林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52,共5页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处于核心和关键的地位。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对于中国西部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凸现有两大原因:一是...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处于核心和关键的地位。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对于中国西部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凸现有两大原因:一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存在的外在压力。从政治学、行政学和法学来衡量,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六大关系:财政关系、法律关系、行政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和人际关系等,这种静态的理论划分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中动态地处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相互关系
下载PDF
滞后与超越:中国地方政治发展总体观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光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7-334,共8页
近30年来,中国政治建设总体有了很大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地方政治发展与体制改革水平明显滞后,而且很不平衡,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通常,地方一般不涉及重要的战略和宏观调控问题,其体制改革理应具有相对于中央的优势和便利... 近30年来,中国政治建设总体有了很大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地方政治发展与体制改革水平明显滞后,而且很不平衡,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通常,地方一般不涉及重要的战略和宏观调控问题,其体制改革理应具有相对于中央的优势和便利。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整体水平还不高,中央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要求不够具体,部分地方主政者不恰当地利用了党的领导地位,"官本位"传统是形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应当通过进一步强调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相互促进,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推动民主与民生的相互促进,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注意中央推动与地方自觉相结合,党与政相结合,强化民主与简约治理相结合,以带动今后一段时间地方政治发展水平的较快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治 政治发展 政府职能转变 党政关系 民生 官本位
下载PDF
论地方政府保障民生的财政支出责任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少英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20,共9页
保障民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而财政支出是有效实施民生工程的物质基础。我国地方政府在保障民生方面财政支出的存在"越位"、"缺位"和"空位"现象,其深层次原因即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 保障民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而财政支出是有效实施民生工程的物质基础。我国地方政府在保障民生方面财政支出的存在"越位"、"缺位"和"空位"现象,其深层次原因即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划分模糊,事权和财权严重不对应,以致制约了地方政府积极承担保障民生的财政支出责任。我们应科学界定政府保障民生的范围,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范围,并以法律与制度作为保障,从而实现建设"民生政府"、"服务政府"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保障民生 财政支出 责任范围 法律保障
下载PDF
三青团参与政治及其与浙江各地方政治势力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焕鹏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5-70,共6页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地方基层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各种政治势力随中央政权向基层渗透的深入对地方政治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浙江三青团于 1939年成立后 ,积极参与浙江“新县制”与“地方自治” ,这样就造成了浙江地方上党政团...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地方基层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各种政治势力随中央政权向基层渗透的深入对地方政治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浙江三青团于 1939年成立后 ,积极参与浙江“新县制”与“地方自治” ,这样就造成了浙江地方上党政团绅对地方政治资源进行激烈争夺 ,引发了地方政治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 ,也反映了中央政权向基层政治渗透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县制 地方自治 三青团 国民党 基层政府 豪绅势力 基层政治资源
下载PDF
晚清国外地方自治思想输入考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太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21,共13页
地方自治思想最初由西方传教士输入中国,主要在其所创办的刊物和介绍西方的中文著作中对地方议会制度和地方普选官吏情形进行介绍。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士大夫开始在自己编著的外国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的书籍中对西方地方自治进行介绍与... 地方自治思想最初由西方传教士输入中国,主要在其所创办的刊物和介绍西方的中文著作中对地方议会制度和地方普选官吏情形进行介绍。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士大夫开始在自己编著的外国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的书籍中对西方地方自治进行介绍与传播,内容主要涉及地方议会的形成、构成和组织活动的原则,以及地方官吏民主选举和乡官设置。19世纪60至90年代,游历、出使或随使西方的知识分子置身于实地,耳闻目睹了西方地方自治制度的情形后,明确而具体地将西方自治的信息告知国人。晚清外国地方自治思想的输入过程,不仅暗示着中国由强至弱的深刻原因以及富强目标所面临的制度困境,而且也为中国政治改革提供了一种制度蓝本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晚期 外国 地方自治思想 输入过程 政治改革 专制制度
下载PDF
基于国家治理层面的民生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红亮 曹元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8-81,共4页
当前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民生问题的解决与现代企业承担的民生社会责任密切相关。反思两者之间的深层关系,我们认为:国家治理的民生重任构成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历史背景;企业承担民生社会责任是国家治理社会期... 当前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民生问题的解决与现代企业承担的民生社会责任密切相关。反思两者之间的深层关系,我们认为:国家治理的民生重任构成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历史背景;企业承担民生社会责任是国家治理社会期待的企业与人民生计的和谐健康关系;国家治理的民生本质嵌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道义;国家治理的民生建设机制内蕴了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民生 企业社会责任 反思
下载PDF
论法律询问答复的效力 被引量:12
13
作者 梁洪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0年第4期66-71,共6页
法律询问答复效力等级和范围的确立是关乎我国法制统一的重要问题。现行法律对法律询问答复效力的定位较为模糊,可作3种理解:一是与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相同;二是高于其他应用解释;三是仅具有指导作用。事实上,法律询问答复已部分替代了... 法律询问答复效力等级和范围的确立是关乎我国法制统一的重要问题。现行法律对法律询问答复效力的定位较为模糊,可作3种理解:一是与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相同;二是高于其他应用解释;三是仅具有指导作用。事实上,法律询问答复已部分替代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本应做出的宪法和法律解释,但其效力还不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可创设保守型、稳健型和创新型3种制度模式来确认法律询问答复的效力,以缓解社会转型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不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法工委 法律询问答复 效力 法律解释体制 宪政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对地方自治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成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8-116,共9页
针对20年代末30年代初全面推行地方自治出现的弊病,南京国民政府于30年代中前期相应地对地方自治进程作了富有弹性的规定,将保甲制度纳入地方自治之中并大力推行县政改革。保甲纳于自治,国民政府似乎从事实上避免了在基层推行两套政治... 针对20年代末30年代初全面推行地方自治出现的弊病,南京国民政府于30年代中前期相应地对地方自治进程作了富有弹性的规定,将保甲制度纳入地方自治之中并大力推行县政改革。保甲纳于自治,国民政府似乎从事实上避免了在基层推行两套政治制度的矛盾冲突,在形式上又给传统的旨在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保甲制度披上民主自治的外衣,看似一种完美的制度创新,实则使地方自治开始实行初期的一些民主自治思想遭到极大损害,更加败坏了自治名声。由于民众对推行保甲出于被动而非主动,以从上而下的保甲制度来培植从下到上的地方自治不仅未能走出"以官治求自治"的老路,反而越走越远。同时,保甲本身也无多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 南京国民政府 地方自治政策调整 保甲制度
下载PDF
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管理自治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乐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8,共6页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管理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情况和特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管理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情况和特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事务的一种特定的行政权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生态环境管理自治权的内容较为广泛,经全面实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时俱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应针对其生态环境管理自治权的不足之处积极加以改进,以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管理职能,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良性、长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 生态环境管理 自治权 改善举措
下载PDF
从碑志文看元好问的政治、社会价值观念 被引量:2
16
作者 乔芳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2,共6页
金元之际的文雄和社会、文化活动家元好问,倚借良好的父兄渊源、师友讲习,全面接受了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儒学为主的价值观念体系。政治、社会价值观是其价值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元好问的政治、社会价值观主要包括强... 金元之际的文雄和社会、文化活动家元好问,倚借良好的父兄渊源、师友讲习,全面接受了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儒学为主的价值观念体系。政治、社会价值观是其价值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元好问的政治、社会价值观主要包括强调君权的绝对性、以民为本、仁政爱民、坚持多民族大一统的政权理念等内容。这些思想尤为集中、突出地体现在他的碑志文创作中。通过碑志文,元好问表达了自己在政治道德方面的忠君观念、社会理念方面的民本观念、治国方略方面的德政观念和民族关系方面的华夷同一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碑志文 忠君 民本 德政 民族融合
下载PDF
普法三题——中国当下普法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6期82-86,共5页
普法是我国法治建设中一个重要命题,关系到我国民众法律意识的更新与重建,并进而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命题却在我国学界受到不应有的忽视。本文将普法这一命题置于宏观的时代背景中,对我国当下的普法活动进行反思,从... 普法是我国法治建设中一个重要命题,关系到我国民众法律意识的更新与重建,并进而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命题却在我国学界受到不应有的忽视。本文将普法这一命题置于宏观的时代背景中,对我国当下的普法活动进行反思,从普法的视角厘清我国各种法学思潮之间的冲突与联系,进而重构我国当下普法活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法 启蒙 本土化
下载PDF
强化地方人大监督职能促进政府权力规范运行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彩梅 石艳文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5-57,共3页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其法定监督权的行使和监督职能的有效实现,对于用权力制约权力、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在监督主体、监督机制以及监督客体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监督力度不够、监...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其法定监督权的行使和监督职能的有效实现,对于用权力制约权力、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在监督主体、监督机制以及监督客体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监督力度不够、监督实效性不强,监督的作用未能很好发挥。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地方人大监督职能,更好地促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规范用权,更好地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 监督 政府 权力 规范运行
下载PDF
论影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冉瑞燕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
判断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标准不是简单的令行禁止,而是政府行为是否经受得起多种要素指标的考察。影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有利益行政、草率行政、违法行政和多头执法。增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关键是施行... 判断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标准不是简单的令行禁止,而是政府行为是否经受得起多种要素指标的考察。影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有利益行政、草率行政、违法行政和多头执法。增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关键是施行人本行政,构建地方精英政府组织,实施民主行政,创新执行方式,强化行政绩效管理和行政赔偿的过错追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执行力 人本行政 创新执行
下载PDF
民国时期四川民间慈善组织十全会的兴衰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跃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32,共17页
十全会是清代中叶兴起于四川地区的乡土性民间慈善团体,在清末民国时期一直活跃于四川乡镇。十全会的兴盛和发展,主要是在1910年代初期到1930年代中期的十余年间。而十全会在此时期的发展,既与民国以来四川地区特殊的政治格局相关,也与... 十全会是清代中叶兴起于四川地区的乡土性民间慈善团体,在清末民国时期一直活跃于四川乡镇。十全会的兴盛和发展,主要是在1910年代初期到1930年代中期的十余年间。而十全会在此时期的发展,既与民国以来四川地区特殊的政治格局相关,也与灾荒频仍、弱势群体庞大、社会救助的需求大量增加的社会背景有着重要关联,同时也是四川地域社会文化、思想、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川政统一、中央入川以及四川的中央化,十全会逐渐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全会 民间社会 四川的中央化 现代民族国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