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宾馆类建筑立面特征研究
1
作者 陈李波 叶烽 +1 位作者 徐宇甦 方志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宾馆类建筑在现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展现出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转变。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年—1976年)国内诞生的一批新式多层宾馆类建筑调研,从宾馆立面构图,细部特征等进行分析,挖掘宾馆类建筑发展脉络及其与国内社会... 宾馆类建筑在现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展现出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转变。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年—1976年)国内诞生的一批新式多层宾馆类建筑调研,从宾馆立面构图,细部特征等进行分析,挖掘宾馆类建筑发展脉络及其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同异性,探讨其在指导思想和政策背景的变化过程中所呈现的时代实践特征。为国内宾馆类建筑的保护与价值提升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也有助于补充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建筑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年—1976) 宾馆类建筑 立面特征 差异性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中国观演建筑外部形态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李波 张宇静 +1 位作者 方志诚 徐宇甦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查阅厘清全国观演建筑分布特征,并进一步从构图形式和风格特征两个方面对其外部形态特征展开研究,分析其不同形式背后的特定内涵与文化,既为当下建筑设计的多元化语境提供历史依据,也为相关部门对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建筑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观演建筑 外部形态特征
下载PDF
略论1921~1949年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建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3-106,115,共5页
国内学术界对1921-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尚研究不多,重视不够,而解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化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文章对这一期间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作用作了... 国内学术界对1921-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尚研究不多,重视不够,而解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化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文章对这一期间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作用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1921~1949 中国现代化进程 作用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灾荒的认识(1921—1949)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朝峰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42-246,共5页
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对灾荒成因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认识到落后的社会制度是造成近代中国灾荒频发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灾荒 社会制度 1921-1949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1921-1949)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
5
作者 祝彦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1期25-33,共9页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领导下,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虽然结束,但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和作风永远不会也不能结束。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只有世世代代传下去,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与群...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领导下,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虽然结束,但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和作风永远不会也不能结束。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只有世世代代传下去,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与群众保持鱼水之情、血肉联系,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最终才能长期执政。在中国共产党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本文总结了几个方面,供今天的共产党人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路线 历史经验 1921-1949
下载PDF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论争(1921—1949)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甜甜 段江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9-45,共7页
1921年至1949年期间,学界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各种论说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后四十回的作者是否为高鹗;二是关于后四十回是否具有合理性,即后四十回人物的结局与前八十回的暗示是否吻合,以及后四十回所表现出的思想与前... 1921年至1949年期间,学界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各种论说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后四十回的作者是否为高鹗;二是关于后四十回是否具有合理性,即后四十回人物的结局与前八十回的暗示是否吻合,以及后四十回所表现出的思想与前八十回是否一致;三是关于后四十回的评价,即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比较孰优孰劣。本文对这些论说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以期为这一问题的继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后四十回 1921-1949 论争
下载PDF
关于中国共产党出版史(1921—1949)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侯俊智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9年第2期54-65,共12页
中国共产党出版史(1921—1949),是指1921年9月创建人民出版社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而开展的出版工作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时期、红色根据地时期、解放区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 中国共产党出版史(1921—1949),是指1921年9月创建人民出版社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而开展的出版工作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时期、红色根据地时期、解放区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出版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有序,精神相袭;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历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的宣传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的突出特点;培养了一批红色出版家,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出版事业的骨干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出版事业,虽然基本上发生在民国时期,但与民国时期的主流出版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使广大出版工作者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应加强1949年前中国共产党出版史的研究和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出版史(1921-1949) 民国出版史 马列主义传播史 阶段与特点
下载PDF
求真求解:“新革命史”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旨归——读李金铮《重访革命:中共“新革命史”的转向(1921—1949)》
8
作者 张智超 《苏区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传统革命史观一度在历史叙事中被奉为圭臬,但也给史学研究留下了罅隙。“新革命史”理念正以沛然莫御之势,在革命史领域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其倡导运用常识、常情、常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对中共革命史重新窥察,以呈现中共革命艰难... 传统革命史观一度在历史叙事中被奉为圭臬,但也给史学研究留下了罅隙。“新革命史”理念正以沛然莫御之势,在革命史领域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其倡导运用常识、常情、常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对中共革命史重新窥察,以呈现中共革命艰难、曲折与复杂的运作形态,“将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揭橥“新革命史”与传统革命叙事并非互相扞格与颉颃,而是扬弃与革新。李金铮教授著《重访革命:中共“新革命史”的转向(1921—1949)》一书言确据凿、述析精当。该书无论是在学术理念的革新、问题意识的强化,还是史实史料的运用、理论方法的互鉴等方面,都对中国革命史给予了切中肯綮、深入浅出的历史阐释,成为当下革命史研究的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革命 “新革命史” 革命史叙事 乡村社会 《重访革命:中共“新革命史”的转向(19211949)》
下载PDF
武汉高校苏式建筑形式与艺术研究初探(1949—1976)
9
作者 方志诚 陈李波 +1 位作者 徐宇甦 王锦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8期6-9,共4页
要作为新中国的首批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武汉受到建国初期苏联援华的持续性影响,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诞生了一批重要的高校苏式建筑,见证了中苏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文通过归纳这批武汉高校苏式建筑的类型,分... 要作为新中国的首批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武汉受到建国初期苏联援华的持续性影响,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诞生了一批重要的高校苏式建筑,见证了中苏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文通过归纳这批武汉高校苏式建筑的类型,分析其在思潮背景、形式内涵、装饰细部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对这一特定时期的建筑文化认识,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建筑设计提供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重点工业城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高校苏式建筑
下载PDF
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例
10
作者 莫晓霞 杨华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对14 000余种民国时期文献开展普查工作的实践及经验为基础,介绍了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分阶段开展普查工作、编目实践中增加著录字段等,进而提出需要重视典藏史、重视文献的破...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对14 000余种民国时期文献开展普查工作的实践及经验为基础,介绍了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分阶段开展普查工作、编目实践中增加著录字段等,进而提出需要重视典藏史、重视文献的破损定级,将文献保护作为普查工作的第一要务的观点,并要从多方面培养普查人员的民国时期文献鉴藏能力,结合馆藏史开发馆藏以推进后期的文献保护和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文献 普查 文献保护 著录规则
下载PDF
民国新疆高等法学教育史料钩沉
11
作者 白京兰 赖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新疆的高等法学教育始自1924年的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36年至1947年基本是停滞的状态。1948年,《新疆日报》刊载《监察使署建议新疆学院设法政学系》的消息,《东南日报》转载《新疆日报》《新疆学院下学期将增设法政系,本年度不在外省招... 新疆的高等法学教育始自1924年的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36年至1947年基本是停滞的状态。1948年,《新疆日报》刊载《监察使署建议新疆学院设法政学系》的消息,《东南日报》转载《新疆日报》《新疆学院下学期将增设法政系,本年度不在外省招收新生》的消息。以上述报刊史料切入展开分析,文章指出1948年是新疆高等法学教育百年历程中长期为人忽略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一方面,民国新疆高等法学教育在长达十年的停滞后重新起步,其艰难曲折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重要剖面,1948年的新疆高等法学教育反映了近代化转型下监察权对司法、教育的影响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运作的交互关系,呈现出特定时代与区域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新疆 高等法学教育 新疆学院 监察使署 法政系
下载PDF
1949—2000年山西高原低温冷害特征及小波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万忠 刘晓峰 +1 位作者 王尚义 冯旭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5期251-256,共6页
低温冷害在山西高原四季均可发生,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甚至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此类灾害,需要深入研究其特征和规律,通过对山西1949—2000年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数学分析,对该地区低温... 低温冷害在山西高原四季均可发生,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甚至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此类灾害,需要深入研究其特征和规律,通过对山西1949—2000年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数学分析,对该地区低温冷害的等级、阶段、周期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2年来山西共发生低温冷害374次,轻度占16.8%;中度占61.0%;重度占22.2%。灾害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1957—1975年为第二阶段,1976—1995年为第三阶段,1996—2000年为第四阶段。第一、三阶段距平值主要为正值,灾害频次较高,以中、重度灾害为主。第二、四阶段距平值主要为负值,灾害发生频次低,以轻、中度灾害为主。小波分析表明,灾害存在为2~3年、5~8年和15~20年的周期。降霜、降雪或寒流引起的气温骤降至0℃以下是造成山西低温冷害的主要原因,气温变化幅度为-25.6℃~-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害 小波分析 灾害等级 周期规律 山西高原 1949--2000年
下载PDF
民国时期(1911-1949)我国图书馆界刊物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卫宁 《晋图学刊》 2004年第6期70-73,共4页
作者在对民国时期(1911-1949)图书馆界刊物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时间、地区上的分布特点,介绍了栏目设置。本文资料性强,对图书馆学史和近代书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期刊 1911-1949
下载PDF
1945—1949年国民党政府与南海有关行为的国际法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庆江 吴盈盈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49,239,共13页
在1945—1949年这个时段内,国民党政府在南海作了大量的主权宣示行为和管治行为(简称为"与南海有关的政府行为")。这些行为在抗战之前也有发生,在抗战胜利后继续存在,体现了行为之间的一贯性。而日本在抗战期间对部分南海岛... 在1945—1949年这个时段内,国民党政府在南海作了大量的主权宣示行为和管治行为(简称为"与南海有关的政府行为")。这些行为在抗战之前也有发生,在抗战胜利后继续存在,体现了行为之间的一贯性。而日本在抗战期间对部分南海岛礁的非法占领并不影响我国在南海的权利主张,因为我国于战后接收了南海诸岛,当时的国际间并无异议。国民党政府在客观上有实际有效管辖的事实,在主观上有进行管辖的意图。此外,根据当时适用的时际法,南海诸岛在这段期间并不是无主地。在此期间,国际社会的默认也使其日后无法再主张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5-1949 南海 国民党政府行为 国际法
下载PDF
徘徊于美学与政治之间——周扬延安时期(1937-1949)文艺思想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志明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60-62,共3页
周扬延安时期(1937-1949)的文艺思想是其整个文艺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试从周扬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发,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执着追求,对作家作品的评介等三个方面解读周扬延安时期的文艺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徘徊于... 周扬延安时期(1937-1949)的文艺思想是其整个文艺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试从周扬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发,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执着追求,对作家作品的评介等三个方面解读周扬延安时期的文艺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徘徊于美学和政治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周扬 延安时期 文艺思想 社会政治批评 审美鉴赏式批评
下载PDF
1949—2003年中国工农业发展阶段的理论分析
16
作者 高军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3-78,共6页
1949—2003年,我国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工农业发展关系呈现"以农养工"的整体性特征。由于政策的差异,工农业发展关系呈现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工业优先发展阶段,国家实施制度强制下的"以农养工"政策,保证工业成为国民... 1949—2003年,我国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工农业发展关系呈现"以农养工"的整体性特征。由于政策的差异,工农业发展关系呈现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工业优先发展阶段,国家实施制度强制下的"以农养工"政策,保证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部门,农业和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工农业互利发展阶段,国家实施"以农养工"的政策导向,保证农民收入提高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工农业市场化阶段,国家实施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以农养工"政策,主要解决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9--2003年 工农业发展关系 阶段性演进
下载PDF
主流意识形态的伦理化表达——十七年(1949-1966)和“文革”(1966-1976)时期中国改编电影研究
17
作者 龚金平 《兰州学刊》 200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本文从电影改编的角度考察十七年(1949-1966)和“文革”(1966-1976)时期中国电影如何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伦理化的表达:将政治上的敌人定义为伦理上的坏人(小人);用伦理的切肤之痛激起个体的“阶级仇恨”;将革命的意义置换为伦理上的抚... 本文从电影改编的角度考察十七年(1949-1966)和“文革”(1966-1976)时期中国电影如何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伦理化的表达:将政治上的敌人定义为伦理上的坏人(小人);用伦理的切肤之痛激起个体的“阶级仇恨”;将革命的意义置换为伦理上的抚慰。同时指出,中国电影在伦理化表达上成功或失败的例子,对今后中国电影创作如何在思想主题的融注、艺术上的探索及观景愉悦的营造上实现完美的结合,有着重要的警示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1949—1966)和“文革”(1966—1976)时期 改编电影 主流意识
下载PDF
1937―1949年中国解放区说唱艺术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淑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61-164,共4页
文章以中华民族特殊的历史时期为时空基点,以孕育新中国成长的解放区为地域界定,以说唱艺术发展的历史钩沉作为切入点,从民族音乐学与历史学的角度审视和梳理自1937年至1949年期间说唱音乐在中国解放区的发展状况与史实轨迹,剖判出其独... 文章以中华民族特殊的历史时期为时空基点,以孕育新中国成长的解放区为地域界定,以说唱艺术发展的历史钩沉作为切入点,从民族音乐学与历史学的角度审视和梳理自1937年至1949年期间说唱音乐在中国解放区的发展状况与史实轨迹,剖判出其独特的艺术性和蕴涵民族革命精神的特殊历史价值,以期为音乐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理论和研究上的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 说唱艺术 民族音乐
下载PDF
台湾地区莎剧(1949~1987)演出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淑芬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2017年第1期161-167,共7页
莎士比亚自从一八五六入华,已经超过百年。台湾地区在中华文化的文化体系架构下,在接受、演出莎剧的历史,是传承着“中国莎剧”演出之影响。“中国莎剧”演出之影响则具现在台湾的教育体系下:一是以英文系所开设的“莎士比亚”文学... 莎士比亚自从一八五六入华,已经超过百年。台湾地区在中华文化的文化体系架构下,在接受、演出莎剧的历史,是传承着“中国莎剧”演出之影响。“中国莎剧”演出之影响则具现在台湾的教育体系下:一是以英文系所开设的“莎士比亚”文学课程;而莎士比亚在戏剧科系则为实践课程的“毕业公演”演出。本文拟以两位莎剧学者:台师大英文系梁实秋与文化大学戏剧系的王生善。本文拟以这个脉络论述莎剧演出在台湾地区戒严时期的兴衰,分析研究莎剧演出在台湾地区戒严时期的的面貌,进而阐述其所代表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中国莎剧 英语与戏剧教育
下载PDF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教育交往与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申国昌 白静倩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6,112,F0003,共12页
民国大学校长作为较早接受现代化教育的知识精英群体,作为高等教育变革的力量之源和走向世界教育的前导,他们的教育交往活动有力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民国大学校长教育交往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 民国大学校长作为较早接受现代化教育的知识精英群体,作为高等教育变革的力量之源和走向世界教育的前导,他们的教育交往活动有力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民国大学校长教育交往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包含规范与批判两个对立的向度,这两个向度辩证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民国大学校长的教育交往有着历史性的贡献:在对话与争鸣中回应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理论诉求,推动了高等教育思想变革;在交流与合作中重建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规范结构,实现了高等教育制度革新;在交往与互动中贯彻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育人本旨,完成了高等教育场域中人的现代化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育交往 中国高等教育 早期现代化 民国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