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工人文化宫建筑空间与形式特征初探
1
作者 陈李波 刘康 +1 位作者 徐宇甦 方志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9期23-28,共6页
20世纪50年代,工人文化宫建筑开始在中国广泛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现代建筑,其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建设的一批工人文化宫进行调研,并从规划布局、平面形制、建筑立面以及构... 20世纪50年代,工人文化宫建筑开始在中国广泛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现代建筑,其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建设的一批工人文化宫进行调研,并从规划布局、平面形制、建筑立面以及构造装饰四个方面分析工人文化宫建筑空间与形式特征,为后续中国工人文化宫建筑的研究保护提供详尽的基础资料,也有助于完善中国现代建筑史,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文化宫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空间与形式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中国观演建筑外部形态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李波 张宇静 +1 位作者 方志诚 徐宇甦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查阅厘清全国观演建筑分布特征,并进一步从构图形式和风格特征两个方面对其外部形态特征展开研究,分析其不同形式背后的特定内涵与文化,既为当下建筑设计的多元化语境提供历史依据,也为相关部门对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建筑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观演建筑 外部形态特征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历程、成就及启示
3
作者 韩强 王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103,共13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党的政治建设历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政治引领和组织保证作用。由于全党对...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党的政治建设历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政治引领和组织保证作用。由于全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对于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也出现了一些错误。正确认识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认清其成就与特点,对于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党的政治建设
下载PDF
1949-1978年白洋淀地区人水关系的重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慧芝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1949—1978年间,白洋淀地区气候大致以1965年为起点由多雨趋向干旱,人类活动叠加其上加剧了水环境变迁。其间人水互动可分为3个阶段:1949—1957年间,社会主义集体力量在抗灾自救中得到群众认同,人水关系走出传统观念的束缚;1958—1965年... 1949—1978年间,白洋淀地区气候大致以1965年为起点由多雨趋向干旱,人类活动叠加其上加剧了水环境变迁。其间人水互动可分为3个阶段:1949—1957年间,社会主义集体力量在抗灾自救中得到群众认同,人水关系走出传统观念的束缚;1958—1965年间,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1963年8月大洪水中进一步发挥,但是“大跃进”也使淀区水环境发生质变;1966—1978年间,工业污染、连续干淀,人水关系开始探索如何向工业化转型。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理论指导下,学习借鉴苏联的理论和实践,与工农群众结合,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工作方法,探索构建了人水互动的社会主义模式。运动式、急于求成是期间最大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白洋淀地区 人水关系
下载PDF
武汉高校苏式建筑形式与艺术研究初探(1949—1976)
5
作者 方志诚 陈李波 +1 位作者 徐宇甦 王锦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8期6-9,共4页
要作为新中国的首批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武汉受到建国初期苏联援华的持续性影响,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诞生了一批重要的高校苏式建筑,见证了中苏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文通过归纳这批武汉高校苏式建筑的类型,分... 要作为新中国的首批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武汉受到建国初期苏联援华的持续性影响,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诞生了一批重要的高校苏式建筑,见证了中苏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文通过归纳这批武汉高校苏式建筑的类型,分析其在思潮背景、形式内涵、装饰细部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对这一特定时期的建筑文化认识,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建筑设计提供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重点工业城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高校苏式建筑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0—3岁托育实践与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夏雨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19,共7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托育事业,站在为新中国建设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推进托育事业发展,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托育服务制度,从城乡家庭的实际需要出发,推动建立工厂/厂矿托儿所、机关事业单位托儿所、职业妇女托儿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托育事业,站在为新中国建设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推进托育事业发展,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托育服务制度,从城乡家庭的实际需要出发,推动建立工厂/厂矿托儿所、机关事业单位托儿所、职业妇女托儿所、私立保育机构、农忙托儿所等多样化托育机构,注重从卫生、安全、儿童日常照料、儿童身心发展、师资力量、保育知识等多维度提升托育水平,托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对0—3岁托育工作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对当前加快建立和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多样化托育服务,提升托育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岁托育 托育政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的三重维度
7
作者 冯兵 王紫徽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贯穿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是党百年斗争实践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亦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坚...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贯穿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是党百年斗争实践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亦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领导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同时形成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斗争原则,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的斗争原则,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历史经验,为新时代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 敢于斗争 历史进程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年)中国高校“苏式主楼”立面特征及差异探讨
8
作者 陈李波 方志诚 +1 位作者 徐宇甦 王锦华 《新建筑》 2023年第3期98-103,共6页
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年)国内诞生的一批具有苏联建筑特色的高校主楼调研,分析其立面特征及类型,并从主楼类型、比例关系、装饰细部三个方面探讨了与苏联“源形式”的差异性。揭示出国内高校苏式主楼体现为构图相似... 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年)国内诞生的一批具有苏联建筑特色的高校主楼调研,分析其立面特征及类型,并从主楼类型、比例关系、装饰细部三个方面探讨了与苏联“源形式”的差异性。揭示出国内高校苏式主楼体现为构图相似而非比例相似,且国立莫斯科大学主楼这一构图范式在传入国内的过程中实际上演变出了另外两种本土化的主楼形式。研究既为高校文化延续提供背景支撑和科学依据,也有助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建筑文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高校苏式主楼 立面特征 类型 差异性 塔楼构图式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梅 李贺亭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8-9,共2页
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除了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外,文化因素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在我们这个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尤为重要的一项任务。文章在陈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的... 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除了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外,文化因素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在我们这个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尤为重要的一项任务。文章在陈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因素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化建设
下载PDF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学校教材编写及其特色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洪成 李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8-26,共9页
1956—1966年间是我国逐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时期,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总结前一阶段教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探索,打破旧教材的编写体例,下放编写权力,学校教材先后经历了独立自编、调整... 1956—1966年间是我国逐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时期,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总结前一阶段教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探索,打破旧教材的编写体例,下放编写权力,学校教材先后经历了独立自编、调整统编、稳步再编和平缓重修几个阶段,取得了学校教材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校教材建设推向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学校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了以下特色:一是学校教材的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的社会实际;二是打破学校教材编写的旧框架,建立了新的学科系统;三是下放学校教材的编写权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教材编写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虽有局限和缺失,但成绩显著,为当前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诸多积极的现实启示,尤其是对教材编写中所涉及的教材的政治性、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合理结合、教材编写参与者的多方合作等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 学校教材 学校教育 教材建设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为纪念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而作 被引量:6
11
作者 陆源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27-134,共8页
从1956年到1976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经历了20年的艰辛探索,找到了许多带规律性的东西,确立了许多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如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任务,必须从中国... 从1956年到1976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经历了20年的艰辛探索,找到了许多带规律性的东西,确立了许多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如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任务,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等等。也由于种种原因违背了客观规律,遭受挫折和损失。但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应视作党的宝贵的思想财富,毛泽东不愧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奠基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探索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会理论探索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57,共6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会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诸如: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工会组织存在的客观基础;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工会性质、地位、职能、作用和任务,以及同工会密切联系的现实关系,即党、政、工三...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会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诸如: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工会组织存在的客观基础;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工会性质、地位、职能、作用和任务,以及同工会密切联系的现实关系,即党、政、工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等,亟待从理论上给予回答。为此,李立三、邓子恢、刘少奇等同志,对工会理论进行了首次探索和有意义的思考;其后,赖若愚同志根据工会运动的实践发展要求,对一些工会理论问题再次进行了深入探索。这些理论探索基本上回答了工会运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深刻认识和指导当时的工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做好工会工作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建设 工运理论 探索 意义
下载PDF
后列宁时期苏联对基本国情的误判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程程 张森林 《外国问题研究》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正确地判断基本国情,是一个国家正确制定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决定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兴衰成败。后列宁时期的苏联共产党,由于急功近利、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以及主观臆断和冷战思维,在基本国情的判断上出现了严重失误,致使苏... 正确地判断基本国情,是一个国家正确制定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决定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兴衰成败。后列宁时期的苏联共产党,由于急功近利、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以及主观臆断和冷战思维,在基本国情的判断上出现了严重失误,致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失去了根本依据。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乃至被葬送的重要历史原因,为我们提供了必须从实际出发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列宁时期 苏联建设 国情判断 失误原因与启示
下载PDF
转型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荣晶 段智敏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8-62,共5页
文化是社会存在的理性反映、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今天进入社会转型期。物质条件的显著改善要求作为物质和精神总和的文化建设也必须... 文化是社会存在的理性反映、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今天进入社会转型期。物质条件的显著改善要求作为物质和精神总和的文化建设也必须随之协调发展。当前,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相比,我国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更是严重落后,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快转型期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农村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 创新
下载PDF
张闻天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志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张闻天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过程中 ,提出经济建设要按经济规律进行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与科学技术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等重要观点。这对于我们当今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关键词 张闻天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经济建设 经济规律 生产力 “三个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0,共6页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可以解析为三个层面:一是毛泽东率先提出"以苏为戒"和实现"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前奏曲;二是毛泽东的探索对马...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可以解析为三个层面:一是毛泽东率先提出"以苏为戒"和实现"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前奏曲;二是毛泽东的探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思想先导作用;三是毛泽东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实践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探索与贡献
下载PDF
“以苏为鉴”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成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36,共5页
“以苏为鉴”作为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方针 ,其内涵和重心在实践中经历了一个前后演化的过程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曾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国情 实事求是 苏联 经验借鉴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三次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国清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1956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十年,毛泽东为了摆脱苏联模式,从中国实际出发,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三次大的探索。三次探索"三起三落",有得有失,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留下... 1956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十年,毛泽东为了摆脱苏联模式,从中国实际出发,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三次大的探索。三次探索"三起三落",有得有失,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留下了启迪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三次探索
下载PDF
建设新时期标准化党支部方法初探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亚洲 《科教文汇》 2017年第34期128-129,共2页
新时期为充分发挥党的组织能力、组织优势、组织力量,为高等教育教学事业保驾护航,近年来高校党委按照落细、落小、落实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支部,推动支部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紧紧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创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党... 新时期为充分发挥党的组织能力、组织优势、组织力量,为高等教育教学事业保驾护航,近年来高校党委按照落细、落小、落实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支部,推动支部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紧紧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创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党支部,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标准化 党支部 建设 初探
下载PDF
“黄老无为”视野下汉初边疆思想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宝龙 《学术探索》 2018年第4期117-122,共6页
西汉初期,各政治集团的领土主权意识比之秦代均有了显著提升,这也成为边疆思想成熟化、体系化的理论基础。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初统治阶层面对错综复杂的边疆形势,就治边之策进行了积极探索,建构起庞大多元的边疆经略体系。汉初的边疆思想... 西汉初期,各政治集团的领土主权意识比之秦代均有了显著提升,这也成为边疆思想成熟化、体系化的理论基础。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初统治阶层面对错综复杂的边疆形势,就治边之策进行了积极探索,建构起庞大多元的边疆经略体系。汉初的边疆思想,以对疆土资源战略意义的清晰认知为前提,以"过秦"复古为主要特征,运用多元化的方法举措,在"黄老无为"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了边疆区域的安宁和平,为西汉中期边疆思想的"有为"化转向提供了缓冲界域和强大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边疆思想 黄老无为 边疆经略 南北边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