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Plaintiff's Subject Qual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stituted by People's Procuratorates 被引量:1
1
作者 Mei Hong Yin Yanjie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年第1期91-96,共6页
Although it is not the main duty for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to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roceedings, the existence of "reserve" prosecution right of plaintiff not only is be... Although it is not the main duty for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to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roceedings, the existence of "reserve" prosecution right of plaintiff not only is beneficial to timely prevention and cure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but also contributes indispensable judicial supervision force to the environmental legality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afeguard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s, many local prosecutorial organizations have practiced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s litigation. Since Chinese law has not made explicit stipulation on the function of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instituting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he plaintiff's subject qual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stituted by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is still in question. In order to propel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to completely and fully exercise their power of supervision and prosecution, there shall be corresponding legislation that provides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instituting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he plaintiffs subject qualification
下载PDF
保护规范理论反思与本土化修正 被引量:9
2
作者 白云锋 《交大法学》 CSSCI 2021年第1期91-107,共17页
保护规范理论的引入不仅关乎原告资格的确定,因为与实体法上的公权利相勾连,其如何适用直接关涉个人权利在公法中的析出路径与范围。就保护规范理论本身而言,其将权益基础限定为公法,使得主观公权利难以识别;其意在行政法内部建立独立... 保护规范理论的引入不仅关乎原告资格的确定,因为与实体法上的公权利相勾连,其如何适用直接关涉个人权利在公法中的析出路径与范围。就保护规范理论本身而言,其将权益基础限定为公法,使得主观公权利难以识别;其意在行政法内部建立独立的权利义务体系,无法有效应对公私法交织融合的现实;反射利益理论对解决滥诉有益,但也为将权利解释为利益提供了理由。出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产生于经济政治改革之下的权力监督背景、基本权利条款司法辐射功能缺失等原因,保护规范理论在我国的适用中产生公权利析出范围过窄等现象。批判本土标准不确定性的论者,实际上是没有对本土实践展开充分的理论塑造。我们应该在借鉴保护规范理论权益实定化路径的同时,结合本土已有的要件化判断实践,将原告资格的实定法基础拓展至私法,并增加因果关系要件作为判断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原告资格 主观公权利 保护规范理论 因果关系
下载PDF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和第三人资格标准之界分
3
作者 尹丛丛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19-22,共4页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和第三人资格仅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和利害关系的区别,这给行政诉讼原告和第三人的实际确定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本文试图从明晰利害关系和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之区别入手,找出原告和第三人资...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和第三人资格仅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和利害关系的区别,这给行政诉讼原告和第三人的实际确定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本文试图从明晰利害关系和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之区别入手,找出原告和第三人资格标准之界分规则,从而厘清二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原告资格 第三人资格 利害关系
下载PDF
《民法典》实施背景下行政协议相对性及其例外规则探微
4
作者 徐钝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0-76,共7页
《民法典》对合同相对性及其突破规则予以了明确规定,而目前对行政协议相对性及其例外规则既缺乏制度支撑,也缺乏理论探讨。行政协议具有协商性、合意性特质,其缔结、履行及违约处理需要遵循合同相对性原则。相对性原则具有维护行政协... 《民法典》对合同相对性及其突破规则予以了明确规定,而目前对行政协议相对性及其例外规则既缺乏制度支撑,也缺乏理论探讨。行政协议具有协商性、合意性特质,其缔结、履行及违约处理需要遵循合同相对性原则。相对性原则具有维护行政协议中的意思自治、保护第三人的行为自由及维护交易安全和秩序的功能。基于行政协议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职权调整的需要、行政主体行政优益权行使的需要和行政协议追求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协议相对性例外规则具有特殊生成机理。行政协议相对性原则在行政协议第三人原告主体资格判断方面具有典型运用价值,需要在区分履行利益与固有利益、支配权与债权、代位权与撤销权等基础上考量行政协议相对性及其例外规则之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行政协议相对性 例外规则 第三人原告主体资格
下载PDF
试析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刑事法律主体资格
5
作者 陈承帼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5-36,共2页
作者根据担任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辩护律师的体会 ,认为司法实践中把基层党务工作者上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是错误的 ,论文从《刑法》、党章党规及有关司法解释的层面得出基层党务工作者不属《刑法》十三条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结论。
关键词 基层党务工作者 国家工作人员 刑事法律主体资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