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ining Plan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Top Talents Based on the Demand for High-end Talents in the Industry
1
作者 Ce Zhang Dianhui Chu +2 位作者 Xiaofei Xu Zhipeng Chen Weigong Lv 《计算机教育》 2018年第12期57-63,共7页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ason of the lack of talents with outstanding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leadership has become a great obstacle for many industries, represented by the software industry, to...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ason of the lack of talents with outstanding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leadership has become a great obstacle for many industries, represented by the software industry, to develop along with the new era, and restricted the evolution of these industries toward the high end. With the target of training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engineering leadership, the training plan for top talents based on the demand for high-end talents in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industry is put forward, and analyses are given on significant aspect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ining resource system, the screening of students and the selection of enterprises, th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for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anagement system with joint effort for talents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cess quality guarantee mechanism. In the en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pla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mechanism should be perfected, the talents development practice should be enhanced, the personalized training of students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the innovative ability in practice and the engineering leadership of students should be practical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END INDUSTRY software ENGINEERING top ENGINEERING talents talents training plan training resource system
下载PD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Under the"Pi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2
作者 Xuting Tang Hui Guo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2024年第3期784-808,共25页
Purpose: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vironment creat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PETOE)on the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deve... Purpose: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vironment creat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PETOE)on the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experience.Design/Approach/Methods:This study uses data from the National Engineering Student Survey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and support,teaching reforms,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students.Findings:The opportunities for on-campus practical activities provided by the institution,content of the teachers'teaching,teaching methods,comprehensive coursework assessment,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engineering competencies,with limited contributions from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ethods.Internship opportu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nvironments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skills in an“unexpected”manner.OriginalityNalue:Focusing on students'experience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measures adopted under PETOE.Furthermore,it assesses how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the gener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relate to students’professional capability development.Thus,this study addresses an important research gap in educational reformthe lack of domestic empirical studi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ering capability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vironment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PETOE)
原文传递
CDIO Based Optimization of Urban Planning Personnel Training Courses in Forestry Universities 被引量:6
3
作者 Ming SUN Jun ZHANG +1 位作者 Jun DONG Bing C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9期81-84,共4页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existing course system of urban planning discipline,this paper came up with a framework for optimization of urban plann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course system,oriented towards training ...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existing course system of urban planning discipline,this paper came up with a framework for optimization of urban plann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course system,oriented towards training practical engineering personnel and based on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latform. Then it made empirical study on setting of the urban planning discipline 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It proposed changing the original "3 + 2" course system,exploring and optimizing the course system,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of urban planning personnel training courses,and raising planning and design ability of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ing mode of URBAN planning PERSONNEL CDIO ENG
下载PDF
Consideration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under the Cross Field of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4
作者 Yi Ding Yiqian Wang +3 位作者 Zhen Qin Yang Zhao Mingsheng Cao Zhiguang Qin 《计算机教育》 2021年第12期106-114,共9页
The slogan of“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proposed in“Made in China 2025”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to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However,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and challenge for schools and educ... The slogan of“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proposed in“Made in China 2025”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to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However,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and challenge for schools and educators to effectively adapt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rain new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talents,and explore and cultivate new subject growth points.In order to deal with engineering change and a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facing the challenge of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re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edical engineering cross-graduate training,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cross field postgraduate training plan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下载PDF
Test-Run of the Live Global Classroom
5
作者 LI Xin-xin 《海外英语》 2014年第6X期78-80,83,共4页
How can we make it possible for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meet"face-to-face"and experience l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most economic and efficient solution is the&qu... How can we make it possible for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meet"face-to-face"and experience l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most economic and efficient solution is the"live global classroom".This paper provides an example of the live global classroom approach conducted cooperatively by the American Allianc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which was aimed at educating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students over the Internet.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for the live global classroom,the demands of the"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in China,the operational model,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ject and its current organizational challenges.Internationalized e-learning is expected to lead the trend of remote teaching,not only in language learning but also in engineer educating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 GLOBAL CLASSROOM AAFIE Internationalized e-Le
下载PDF
考虑海铁联运的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户佐安 孙燕 耿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1,66,共7页
在海铁联运背景下,协同考虑到港船舶及铁路班列特点,优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对于提高港口作业效率至关重要。在满足码头岸线、泊位水深、岸桥等资源约束前提下,综合考虑船舶服务优先级和偏好泊位、铁路集装箱班列到发时间等约束,以船... 在海铁联运背景下,协同考虑到港船舶及铁路班列特点,优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对于提高港口作业效率至关重要。在满足码头岸线、泊位水深、岸桥等资源约束前提下,综合考虑船舶服务优先级和偏好泊位、铁路集装箱班列到发时间等约束,以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和泊位偏移惩罚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点,设计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选取计划周期48 h内的到港船舶数据进行案例分析,通过MATLAB数值实验,得到符合船舶服务优先级和泊位偏好要求且契合铁路班列开行计划的海铁联运码头泊位分配方案。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海铁联运协同优化条件下,船舶平均等泊时间为2.9 min,最大等泊时间为11.4 min,同时船舶的靠泊位置与偏好泊位之间的距离均不超过100 m,船舶在港的停留时间及偏好泊位差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方案,有利于提高海铁联运集装箱在港转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海铁联运 协同优化 泊位分配 自适应遗传算法 铁路班列开行计划
下载PDF
新时代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7
作者 张荣芸 王建平 +2 位作者 潘家保 吕寅 潘道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为满足新时代汽车行业新技术新业态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应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践为基础,将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育全过程,建立健全以现代产业学院或双创学院为平台的政校企三方协同的育人机制,培养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 为满足新时代汽车行业新技术新业态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应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践为基础,将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育全过程,建立健全以现代产业学院或双创学院为平台的政校企三方协同的育人机制,培养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新工科复合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新工科 协同育人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四融合”培养模式探索
8
作者 金国 崔秀芳 刘金娜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6期57-60,66,共5页
为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针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设计和探索“四融合”培养模式,基于国家重点工程与相关科研课题,分别从校企科研合作、课程体系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和工... 为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针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设计和探索“四融合”培养模式,基于国家重点工程与相关科研课题,分别从校企科研合作、课程体系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和工匠精神培养四个方面,构建教研融合、校企融合、实践融合及思政融合的“四融合”培养模式,多维度、全过程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科研思维、实践能力和专业前瞻性,使其具备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核心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卓越工程师 校企融合 思政融合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软件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9
作者 党向盈 胡局新 程红林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9期161-164,共4页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式面临新的要求。通过分析人才培养的原则和目标,紧密结合区域产业需求,探讨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构建产教融合“五共”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实践培养模式中的“两段式...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式面临新的要求。通过分析人才培养的原则和目标,紧密结合区域产业需求,探讨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构建产教融合“五共”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实践培养模式中的“两段式、双导师、多层次实践”,逐步提升学生的“工程认知—工程训练—工程实践”水平,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质量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软件特色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探究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以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10
作者 邓岳保 朱颖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4期173-176,共4页
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地方研究型大学,响应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需求、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围绕校企合作培育卓越工程师展开广泛调研... 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地方研究型大学,响应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需求、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围绕校企合作培育卓越工程师展开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以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从调整培养目标、建立保障机制、突出专业特色、形成工程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与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协同育人和技术攻关六个方面,探讨工科专业与区域特色重点企业协同培育卓越工程人才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校企合作 培养路径 土木工程专业
下载PDF
实施“五重改革”培养卓越工程师——东莞理工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雪晶 程发良 +5 位作者 罗鸿斌 孙浩松 马宏伟 徐勇军 彭晓波 廖文波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为响应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育理念,东莞理工学院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重树培养目标、重构专业实践、重组培养流程、重塑培养要求、重建培养平台“五重改革”,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专... 为响应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育理念,东莞理工学院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重树培养目标、重构专业实践、重组培养流程、重塑培养要求、重建培养平台“五重改革”,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行(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专业学位 卓越工程师 培养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12
作者 麻志浩 李胜 +5 位作者 董雪倩 陈政 鞠彩霞 肖瑞瑞 丛兴顺 刘春丽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65-168,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作为地方高校,结合学院特点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认知、实践探索以及在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新工科背景下,作为地方高校,结合学院特点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认知、实践探索以及在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促进相似或相近专业的学习交流。同时,通过自我反思、持续改进,为煤化工领域培养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卓越和工程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工程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力求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高校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思政育人模式与方法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浩 胡怀谷 +2 位作者 吴深 文笑雨 陈璐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5,共6页
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等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加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十分必要。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础上,... 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等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加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十分必要。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础上,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的模式。提出了在联合培养基地培植典型思政育人元素的方法,将政治素养、“揭榜挂帅”探索精神、优秀文化、工匠精神、工程伦理、学术诚信等融入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所作探索可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的思政育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产教融合 培养基地 思政育人
下载PDF
校企联合“定制化”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
14
作者 钟斌 冉龙姣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4期166-170,共5页
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面向“中国智造”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将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提供人才支撑,这也对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主要存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健全、企业主动参... 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面向“中国智造”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将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提供人才支撑,这也对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主要存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健全、企业主动参与性不强、导师队伍不能够完全适应联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针对性不强、研究生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为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面向企业与市场项目需求,采用“定制化”培养模式,要建立常态化的校内校外双导师沟通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校内导师的学科专业教育优势和校外企业导师的市场主体优势,设置以项目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培养课程体系,对标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目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机械工程 “定制化”培养 中国智造 卓越工程师
下载PDF
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制药工程师”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羽男 郭英雪 +2 位作者 刘立新 王朝兴 刘盈利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294-296,共3页
借助CDIO理念,以“案例型药物”的生产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从教学框架的构思、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培养和验收方案的实施及具体教学流程的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初步探索得到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应用型“卓越制药... 借助CDIO理念,以“案例型药物”的生产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从教学框架的构思、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培养和验收方案的实施及具体教学流程的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初步探索得到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应用型“卓越制药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方式,为当前制药工程类专业结合工程实践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期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理念 工程教育模式 卓越制药工程师 人才培养方式
下载PDF
基于强化工程训练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民 牛晚扬 李晓 《科教导刊》 2023年第9期29-31,共3页
为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沈阳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通过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设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工程训练的要求... 为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沈阳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通过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设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工程训练的要求、学校与行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等措施,开展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人才 培养方案 校企联合
下载PDF
强基计划背景下省属高校物理基础学科实践体系路径的探究
17
作者 文星 张显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4期25-28,共4页
强基计划的目标是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高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和培养。从2020年开始,全国先后有36所教育部直属大... 强基计划的目标是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高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和培养。从2020年开始,全国先后有36所教育部直属大学开始试点实施强基计划。作为省属高校,不应是强基计划的旁观者,而应根据各自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定位,自觉地参与到国家强基计划战略中去,并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和实践者。通过对强基计划背景下省属高校物理基础学科实践体系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举措,为省属高校主动参与并探索开展强基计划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拔尖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卓越计划2.0”背景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
18
作者 仇上 宗原 +2 位作者 魏永明 彭阳峰 吴艳阳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1期8-12,共5页
针对“卓越计划2.0”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围绕学生设计能力、工程能力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通过完善卓越工程师班学生遴选和管理机制、优化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培养方案等举措,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针对“卓越计划2.0”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围绕学生设计能力、工程能力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通过完善卓越工程师班学生遴选和管理机制、优化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培养方案等举措,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实践表明,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专业 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基于STEP工程教育理念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扬 于靖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94-199,共6页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认证大环境下,对标国际一流高校,借鉴CDIO等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教育实际,提出了对支撑工程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普适性的STEP(即软件...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认证大环境下,对标国际一流高校,借鉴CDIO等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教育实际,提出了对支撑工程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普适性的STEP(即软件、理论、实验、项目)教育模式。STEP教育模式构建了项目驱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协同、软件工具支撑的课程体系,科教融合、虚实结合、竞赛聚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提升教学能力、完善实践环境、改进质量评价体系的保障机制。STEP教育模式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学院部分课程建设中进行了推广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卓越工程师 STEP教育模式 CDIO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十四五”规划背景下高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程龙 刘伟 +1 位作者 沈朝飞 孙育麟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94-97,共4页
分析“十四五”时期高校加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现实意义,阐述当前我国众多高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代表性问题,从理论教育体系、实践教育体系以及教育保障体系3方面提出可行性策略,以期强化医学信息工程... 分析“十四五”时期高校加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现实意义,阐述当前我国众多高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代表性问题,从理论教育体系、实践教育体系以及教育保障体系3方面提出可行性策略,以期强化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储备供应,加快医疗卫生事业信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医学信息工程 人才培养 体系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