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社群主义与儒家政治哲学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再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90,共7页
作为一种强调"社会本位"的政治学说,与传统自由主义学说相颉颃的西方现代社群主义学说和儒家学说之间无疑有其理论上的共通之处。然而,这种共通之处并不意味着由之可以回避西方传统自由主义学说为我们所提出的历史性任务。因... 作为一种强调"社会本位"的政治学说,与传统自由主义学说相颉颃的西方现代社群主义学说和儒家学说之间无疑有其理论上的共通之处。然而,这种共通之处并不意味着由之可以回避西方传统自由主义学说为我们所提出的历史性任务。因此,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毋宁说肩负着双重使命:其既需要使权利政治、法制思想发扬光大,又必须积极回归于公益政治、共和精神的传统之中。易言之,不是二者之间的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二者之兼综的一种"第三条道路"、一种"后现代行政",这才是中国社会行政改革的真正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群主义 儒家政治哲学 自由主义 第三条道路
下载PDF
论现代新儒学中的政治自由主义传统 被引量:5
2
作者 谢晓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27,共8页
作为现代中国的两大思潮,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重要结果就是新儒学对自由主义一些思想观点的接纳与改造。于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现代新儒学中形成了一个政治自由主义的传统。该传统具有明确的理念结构,主... 作为现代中国的两大思潮,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重要结果就是新儒学对自由主义一些思想观点的接纳与改造。于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现代新儒学中形成了一个政治自由主义的传统。该传统具有明确的理念结构,主要体现在性善论、人格主义、自由观、平等观与治理模式五个方面。这个传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政治自由主义传统 性善论 人格主义
下载PDF
正统·史实·道统:唐代禅让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新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9,共11页
唐代禅让观念包含着正统、史实和道统等多方面思想内涵。从正统角度来看,隋唐之间的禅让关系是唐初统治者树立和宣扬本朝正统性的重要依据,但随着唐代正统观念的演变,禅让政治模式的正统价值日渐衰微。从史实和道统的角度看,禅让观念在... 唐代禅让观念包含着正统、史实和道统等多方面思想内涵。从正统角度来看,隋唐之间的禅让关系是唐初统治者树立和宣扬本朝正统性的重要依据,但随着唐代正统观念的演变,禅让政治模式的正统价值日渐衰微。从史实和道统的角度看,禅让观念在唐前期与中晚唐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唐代前期,人们从史实出发,对魏晋禅让乃至尧舜禅让提出了批评与质疑。而中唐以后,随着儒学思想复兴和道统论的构建,尧舜禅让的道德崇高性得以重塑;同时,人们对于从禅让到世袭的转变,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禅让之事的合理性作了系统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禅让观念 正统 史实 道统
下载PDF
融礼治优秀文化于法治教育之中——“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肖高华 周猛 《凯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5-18,共4页
"思政"课教学是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的主渠道,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不利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融礼治优秀文化于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之中,是对"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一种有益探索。
关键词 “思政”课 大学生 法治观念 礼治优秀文化
下载PDF
略论汉代皇权观的儒学化——以汉代德主刑辅思想演进的政治背景为切入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腾 《北方法学》 CSSCI 2013年第4期139-149,共11页
通说认为,汉代是德主刑辅理论被奉为官方主流法律观的开始,但在分析此种现象时,学界习惯性地直指武帝时期且忽视法思想置身于其间的权力结构。事实上,秦汉时代的权力结构是所谓的"皇帝政治",包括法律在内的一切权力形式都是... 通说认为,汉代是德主刑辅理论被奉为官方主流法律观的开始,但在分析此种现象时,学界习惯性地直指武帝时期且忽视法思想置身于其间的权力结构。事实上,秦汉时代的权力结构是所谓的"皇帝政治",包括法律在内的一切权力形式都是随着皇权观的演变而被调整的。在汉代,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及其后各朝,皇权与儒术的联系日益密切,德主刑辅理论的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所以汉代皇权观的儒学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德主刑辅理论兴起的关键所在,而这一过程也生动地展现了传统中国权力与法律的共生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权观 德主刑辅 儒学化 皇帝政治
下载PDF
文物视野下清朝中原文化向西藏传播载体研究
6
作者 李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83-89,共7页
一部清朝对西藏地方的赏赐文物史就是一部完整的清朝对西藏地方的文化经营史。文章从文物文化视野角度,从佛教类文物、政治仪轨类文物、金银财帛类文物、日常生活类文物等几方面详细分析了清朝的文化经营步骤,表明清朝的文化定位是准确... 一部清朝对西藏地方的赏赐文物史就是一部完整的清朝对西藏地方的文化经营史。文章从文物文化视野角度,从佛教类文物、政治仪轨类文物、金银财帛类文物、日常生活类文物等几方面详细分析了清朝的文化经营步骤,表明清朝的文化定位是准确的,并在边疆治理上实现了这一意识形态功用。西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虽不自清代始,但是自清代更加紧密,中原文化的西藏传播虽不自清朝始,但是自清朝形成规模和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 儒家思想 佛教 政治仪轨 文化经营
下载PDF
儒家伦理政治观的主要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闫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9-23,共5页
儒家伦理政治观具有伦理与政治一体化、"德治"与"民本"思想相融合以及注重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和政治制度的伦理化等鲜明特色,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的优良传统与民族美德,对我国封建社会乃至当今时代... 儒家伦理政治观具有伦理与政治一体化、"德治"与"民本"思想相融合以及注重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和政治制度的伦理化等鲜明特色,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的优良传统与民族美德,对我国封建社会乃至当今时代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伦理政治观 特色 优秀道德传统 启示与借鉴
下载PDF
儒家学派的政治哲学及教育思想——兼谈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的文化价值
8
作者 齐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2-67,共6页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以"仁"为其研究的核心,孔子把"仁"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儒家学说在创立后的两千余年间,得以不断传承和绵延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以"仁"为其研究的核心,孔子把"仁"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儒家学说在创立后的两千余年间,得以不断传承和绵延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思想中虽然有不少封建糟粕,但仍有很多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孔子是最早提出教育核心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的"至圣先师",因此,以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应该是最能形成共识的文化符号和人格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说 政治哲学 教育思想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论儒家倡导的优秀政治理念在当代治国理政中的现实价值
9
作者 黄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9-73,共5页
儒家十分关注现实人生,关注国家民族兴衰,关注黎民百姓的饱暖生存。这一切,推动儒家大力倡导"德政",坚持在政治上把"民惟邦本"、"天下为公"、"举贤任能"、"精忠报国"等重要优秀政治... 儒家十分关注现实人生,关注国家民族兴衰,关注黎民百姓的饱暖生存。这一切,推动儒家大力倡导"德政",坚持在政治上把"民惟邦本"、"天下为公"、"举贤任能"、"精忠报国"等重要优秀政治理念,大加传扬。它不仅对古代君臣制定大政方针、优化政权结构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对历代君臣和广大士民搞好修身立德,产生过积极效应,因而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它们对于当今我国各级党政干部搞好治国理政,也有不可低估的理论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政治理念 民惟邦本 天下为公 举贤任能 精忠报国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发展视角的孔子君子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
作者 雷彬 《电子测试》 2015年第8X期154 118-,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互联网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在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等多方面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开创了新的局面,同时也在新时期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互联网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在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等多方面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开创了新的局面,同时也在新时期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在人的发展方面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那么,在互联网冲击下,孔子的君子观与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开展,并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发展形成积极影响是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互联网发展视角下的孔子君子观与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君子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儒家“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内在理路 被引量:7
11
作者 孔祥安 杨富荣 《武陵学刊》 2021年第6期20-26,共7页
儒家“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思想,立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阐释了修齐治平的王道政治、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及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从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出发,指明了德法相济的治理模式、富而有道的经济导向及文之礼乐的教化理念;围绕... 儒家“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思想,立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阐释了修齐治平的王道政治、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及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从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出发,指明了德法相济的治理模式、富而有道的经济导向及文之礼乐的教化理念;围绕为政在人的主导地位,阐述了修己正人的品德修养、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克己奉公的道德操守。儒家“为政以德”政治哲学思想的价值理念和内在理路,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代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政治哲学 核心理念 内在理路
下载PDF
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12
作者 刘姗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1-13,共3页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许多政治主张的创造者和开拓者,他有其自成体系的治国方略并且一生都在推行。他创立的以"仁、礼、德"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被后世所信奉和推崇。通过解读《论语》来对孔子政治思想进行宏观的把...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许多政治主张的创造者和开拓者,他有其自成体系的治国方略并且一生都在推行。他创立的以"仁、礼、德"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被后世所信奉和推崇。通过解读《论语》来对孔子政治思想进行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分析,得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为人以仁""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政治思想
下载PDF
儒家天道与政治的限度
13
作者 吴晓番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4,共8页
近代以来,以天道为基础的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体系经受了毁灭性的批评,天道与政治的合谋往往被视为导致王权主义乃至集权专制主义的根本原因。现代政治儒学试图复兴天道观念,以之为政治合法性基础或者良知的根据。这两种路径都将儒家天道... 近代以来,以天道为基础的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体系经受了毁灭性的批评,天道与政治的合谋往往被视为导致王权主义乃至集权专制主义的根本原因。现代政治儒学试图复兴天道观念,以之为政治合法性基础或者良知的根据。这两种路径都将儒家天道观念本质化,无视其与传统知识系统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共在关系,忽略了以天道为基础的儒家政治思想的有限性。对儒家天道与政治观念的本质化理解存在着思想性和历史性的双重迷失,且对儒家天道观念的现代转化毫无裨益。天道与政治不应当视为静态概念结构而应当视为实践话语,天道观念与政治权力互相生存、互相建构,才能深入到政治实践。在承认当前社会实在和社会观念的合理性基础之上,通过社会想象建构,儒家天道仍然可以成为现代政治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 儒家 政治 限度 话语
下载PDF
中国色彩等级观念探析
14
作者 刘双花 郭家智 陈慧孜 《创意设计源》 2023年第2期36-41,共6页
色彩等级观念是中国古代色彩制度的核心,是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礼制尊卑等级思想与色彩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图和功用。色彩等级观念由商周时期的五色观念发展而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礼制尊卑等级思想相融合而成。... 色彩等级观念是中国古代色彩制度的核心,是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礼制尊卑等级思想与色彩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图和功用。色彩等级观念由商周时期的五色观念发展而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礼制尊卑等级思想相融合而成。在此后2 000多年的时间里指导和制约着官方的造物、用物活动,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色彩认知。通过系统梳理色彩等级观念的尊卑等级关系和影响因素,以解析其形成历程、形成动因和瓦解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等级观念 儒家礼制尊卑等级思想 色彩制度
下载PDF
儒家天道政治哲学发微——兼论儒学的科学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永捷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2,共6页
从政治哲学角度解释中国思想史中的天道观念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路径。天道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人道取法天道,"推天道以明人事",是中国哲人主要的致思方式。在天道哲学发展史上,孔子赞帝尧"惟天惟大,惟尧则... 从政治哲学角度解释中国思想史中的天道观念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路径。天道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人道取法天道,"推天道以明人事",是中国哲人主要的致思方式。在天道哲学发展史上,孔子赞帝尧"惟天惟大,惟尧则之",《中庸》之"成己"、"成物",孟子之"尽心"、"知天",《易传》之"各正性命"和天人合德,《礼记》和《荀子》论礼之本,是先秦儒学天道政治哲学的主要思想节点。至宋代理学,儒家的仁学政治哲学与天道政治哲学进一步融合,而儒家天道政治哲学中所包含的社会科学性质,被张载以"为万世开太平"与"天人合一"所表述。儒家天道政治哲学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思想传统:将人间法安立于自然法,将人生安顿于因循天地万物自然之理,将治道奠立于儒家社会科学依据大尺度历史总结的常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政治哲学 儒学的社会科学性 儒学复兴
原文传递
儒家华夷观的思想基础与本质内涵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北江 《前沿》 2022年第6期68-75,共8页
华夷观是儒家认识民族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华夷之别”“华夷之变”和“华夷一统”思想,其中“礼别华夷”为核心内容。儒家华夷观承袭了夏商周以来“天下中国观”和“华夏中心观”思想,形成了“夷夏大防”“用夏变夷”... 华夷观是儒家认识民族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华夷之别”“华夷之变”和“华夷一统”思想,其中“礼别华夷”为核心内容。儒家华夷观承袭了夏商周以来“天下中国观”和“华夏中心观”思想,形成了“夷夏大防”“用夏变夷”和“大一统”理念。具体而言,其是在华夏先民重构帝系偶像以别族裔的血统观,以中原为“天下之中”的地缘观和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观基础上综合而成。儒家华夷观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其中“华夏文化中心主义”和“大汉族主义”等思想并不符合现今的中国国情,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儒家华夷观。梳理分析儒家华夷观的演变与发展,对深入理解儒家民族观的精神实质起到重要作用,对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礼制 华夷观 正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