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个代表”思想的政治伦理解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焦金波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12期1-4,共4页
-
文摘
政治伦理是政治和谐之应当。对政治伦理的考察可以从政治伦理价值、政治伦理原则和政治伦理规范三个方面入手。“三个代表”思想具有政治伦理的特性 ,“三个代表”的价值目标是政治伦理价值在阶级社会里最充分的体现 ,“三个代表”
-
关键词
“三个代表”思想
政治伦理
原则
价值
规范
-
Keywords
the thought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political ethics
principle
values
standard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三个代表”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
- 2
-
-
作者
曲素艳
白秀兰
孟志英
-
机构
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
张家口市财经学校大专部
-
出处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77-79,共3页
-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2000年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S00306)
-
文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走求实、创新之路,必须把握好“高定位与低着陆”、“虚功与实做”、“情寓于理与理融于情”、“全员德育与专职主导”等关系,建立起符合高校特点和高等教育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体制。
-
关键词
“三个代表”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
先进文化
-
Keywords
though t of'three Represent's'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试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实践标准的创新和发展
- 3
-
-
作者
张艳萍
-
机构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
文摘
实践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又赋予了它深刻的内涵。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并阐释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 ,从而对实践标准加以深化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 ,从而对生产力标准加以深化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政治标准 ,从而对“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加以深化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赋予了实践标准以新的内涵 ,对实践标准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
关键词
实践标准
生产力标准
"三个有利于"
价值标准
"三个代表"
政治标准
中国共产党
三代领导集体
-
Keywords
practice standard
standard of productive force
value standard of 'three Benefits'
the political standard of 'three representatives
-
分类号
B023.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办好高校社科学报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白春穆
-
机构
华北工学院高教研究室
-
出处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5,13,共3页
-
文摘
质量是刊物的生命 ,指出办好高校社科学报 ,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深入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把好政治质量关。同时对抓好学术质量 ,以及努力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和努力搞好刊物装帧设计进行了论述。
-
关键词
"三个代表"
高校学报
政治标准
学术标准
装帧设计
-
Keywords
the three representatives
journal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political standards
academic standards
binding and framing design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宪法宣誓、人民主权与执政党的政治伦理
被引量:9
- 5
-
-
作者
张国旺
-
机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
出处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35,共13页
-
基金
201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宪法实施制度的改进与完善"(15ZDA0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支持计划课题"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研究:以法权结构为中心"(189100140)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已有对宪法宣誓的研究,要么从比较法视角入手,侧重其与国际接轨的意义;要么从具体的宣誓程序着眼,侧重其制度设计的完善。若将宪法宣誓看作普法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探讨它与人民主权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激活和更新执政党之政治伦理的意义,则会得出下述认识:第一,宪法宣誓制度包含着政治过程、法律过程和社会动员过程三个维度,政治过程是动因,法律过程是形式,社会动员过程是本质;因而它不是向宣誓者施加责任的法律机制,而是示范某种特定情感的社会仪式。第二,宪法宣誓既包含"向宪法宣誓",也包含"通过宪法来宣誓",宪法宣誓的聆听者不再只是宪法,而更多的是借由宪法而在场的"人民";宣誓者既是向结构化的人民宣誓,也是通过已结构化的人民向"人民本身"宣誓。第三,宪法宣誓的主体不仅代表其个人,而且也代表执政党向人民重申自身的政治伦理。第四,执政党政治伦理的激活必须直面宪法、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在的多重复杂性。
-
关键词
宪法宣誓
宪法实施
社会动员性
人民
执政党的政治伦理
-
Keywords
Researches on the existing practice of constitutional oath should be carried out ei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with emphasis being laid on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compatibility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 by focusing on concrete oath-taking proced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This author treats constitutional oath as social mobilization in the sense of popularization of law, explores its inherent association with popular sovereignty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activating and updating the political ethics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comes to the following four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constitutional oath system has three dimensions: political process, legal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of social mobilization. political process is its cause, legal process its form, and the process of social mobilization its essence. therefore, constitutional oath is not a legal mechanism for imposing legal obligations on the oath-taker, but a kind of social ritual for showing certain sentiment
secondly, constitutional oath means not only "taking an oath to the constitution", but also "taking an oath though the constitution". the recipients of constitutional oath are no longer merely the constitution, but also the "people" who are present though the constitution
thirdly, the subject of constitution oath represents not only himself as an individual, but also the ruling party and reaffirms to the people its political ethics
and fourthly, in order to activate the political ethics of the ruling party, we must face the internal complexity of the constitution, history and social life.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