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党建引领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据、实践和启示 |
魏伟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趋势 |
储昭华
幸玉芳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8 |
5
|
|
3
|
从“5·12”抗震救灾看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人本观” |
杨龙
徐彬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4
|
思想政治教育之健康人格塑造的理性分析 |
白立强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2 |
2
|
|
5
|
以人为本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格差异 |
杨欢欢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07 |
3
|
|
6
|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究 |
王杰昌
|
《高教学刊》
|
2017 |
1
|
|
7
|
在政治自由中积极捍卫个人自由——贡斯当的自由观辨析 |
杨晓东
谷真研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8
|
新中国60年中国人的时代特征:回顾与展望 |
马小茹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0 |
|
9
|
东晋士族婚姻的类型 |
蒋新红
杨庆玲
|
《保山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0
|
功成与身退的艰难选择——李白“并庄屈以为心”再解读 |
康怀远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1
|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着力点的探析 |
王爱新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
2007 |
0 |
|
12
|
试论现代基础教育的十大关系 |
燕国材
|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2011 |
0 |
|
13
|
“经济人”理念下的中国行政伦理建设 |
孔德甲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4 |
1
|
|
14
|
论当代青年政治人格的建构 |
苏宏伟
|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5
|
汉越人称代词及其语用特征对比分析 |
黄氏冰心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4 |
3
|
|
16
|
当代美国大学教师的身份危机 |
王真真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7
|
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哲学意蕴及实施路径 |
胡海旭
李珮
金成平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
2022 |
11
|
|
18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人的个性培养 |
胡雯
|
《企业技术开发》
|
2009 |
0 |
|
19
|
论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 |
罗熙英
|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
2011 |
3
|
|
20
|
思想政治工作与个人伦理浅析 |
王哲芳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