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党建引领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据、实践和启示
1
作者 魏伟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2-86,共5页
高校党建与院(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过程中两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高校党建提供坚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同时也需要院(系)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 高校党建与院(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过程中两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高校党建提供坚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同时也需要院(系)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等方面的教导功能。为进一步明晰高校党建对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党建引领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据、实践和启示,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主旨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院(系)思想政治工作 立德树人 “三全”育人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储昭华 幸玉芳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2期68-78,197,共12页
从语义演化、内在逻辑及现实历史的演进三个层面看,中国传统政治的精髓在于"正人""治民"。秦汉之后的大一统之政乃是中国特有"政治"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中国传统"政治"概念本身就蕴涵着这一... 从语义演化、内在逻辑及现实历史的演进三个层面看,中国传统政治的精髓在于"正人""治民"。秦汉之后的大一统之政乃是中国特有"政治"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中国传统"政治"概念本身就蕴涵着这一发展趋向。儒家政道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主导原则,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顺应传统的"正人"之"政"的发展趋势,并以更大的综合性,为之提供更充分的理论论证,且使之在实践上得以更有效地贯彻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正人”之政 以“攵”而“正” “大一统”之政 儒家政道
下载PDF
从“5·12”抗震救灾看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人本观”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龙 徐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3,73,共8页
政治动员在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中,虽然造成一定的偏失,但是也产生过重要作用。然而,受"历史情境"和"思维惯性"的影响,政治动员在人们的眼里却成了敏感的话题,人们对其纷纷敬而远之。因此,政治动员并未在理论上得到... 政治动员在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中,虽然造成一定的偏失,但是也产生过重要作用。然而,受"历史情境"和"思维惯性"的影响,政治动员在人们的眼里却成了敏感的话题,人们对其纷纷敬而远之。因此,政治动员并未在理论上得到应有的研究、评价和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进行应有的定位。"5.12"抗震救灾的实践证明,带有人身强制性、分离倾向的政治动员已非中国共产党所依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政治动员才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和发展的。同时,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以及随之所带来的一系列思想文化、心理意识等各方面的变化,使得政治动员在内容、形式上都必须有所不同、有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动员 人身强制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之健康人格塑造的理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白立强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思想意识以其客观效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忽视甚至否认这一事实是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关键因素,同时,传统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加剧了这一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对健康人格塑造的切实路径为:以人为... 思想意识以其客观效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忽视甚至否认这一事实是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关键因素,同时,传统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加剧了这一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对健康人格塑造的切实路径为:以人为本,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表达人性关怀与精神慰藉的渠道;重树教育者的健康人格形象,以形成自树树人的良性人格影响与塑造机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中,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精神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健康人格 人格塑造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以人为本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格差异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欢欢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对象视为被动的客体,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和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差异,平等地看待受教育者,是确定其主体地位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格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杰昌 《高教学刊》 2017年第15期166-167,170,共3页
思政工作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体自我发展。文章通过探讨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人性化缺失的具体表现、... 思政工作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体自我发展。文章通过探讨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人性化缺失的具体表现、人本理念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必要性以及人本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具体运用举措,旨在唤起广大思政工作者对人本理念的重视,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一种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理念 思政教育 个性发展
下载PDF
在政治自由中积极捍卫个人自由——贡斯当的自由观辨析
7
作者 杨晓东 谷真研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10,15,共5页
在欧洲大陆,贡斯当最早对卢梭的理论作出系统批判,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总结而积极地推行自由主义政治原则。他首次明确区分了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并强调个人自由是真正的自由,政治自由是个人自由的保障,因而不能因政治自由而牺牲个人自由。
关键词 贡斯当 个人自由 政治自由 人民主权
下载PDF
新中国60年中国人的时代特征:回顾与展望
8
作者 马小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97-100,共4页
建国以来,中国人在现代化发展的路上已经历两个阶段:毛泽东时代的"政治人";邓小平时代的"经济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未来的中国人将向着理性"文化... 建国以来,中国人在现代化发展的路上已经历两个阶段:毛泽东时代的"政治人";邓小平时代的"经济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未来的中国人将向着理性"文化人"的方向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人的时代特征,对于未来中国人的现代性走向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以人为本 政治人 经济人 文化人
下载PDF
东晋士族婚姻的类型
9
作者 蒋新红 杨庆玲 《保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1-44,共4页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士族以家族为单位加入,长期操纵政权,并享有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特权和优势。由于婚姻能保证血缘的更替,它成为士族维护自身地位的主要手段。士族的婚姻等级森严,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是封闭的身份内婚,...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士族以家族为单位加入,长期操纵政权,并享有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特权和优势。由于婚姻能保证血缘的更替,它成为士族维护自身地位的主要手段。士族的婚姻等级森严,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是封闭的身份内婚,主要有与皇族的国婚和与士族的门第婚两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士族 国婚 门第婚
下载PDF
功成与身退的艰难选择——李白“并庄屈以为心”再解读
10
作者 康怀远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2-68,175,共7页
在李白的理想图式中,"功成"的一面有着心系社稷的执著追求,"身退"的一面有着亲和自然的宇宙意识。屈原式的执着追求和庄子式的宇宙意识确实不易融合,对李白来说真可谓艰难的选择。但是李白还是选择了,尽管他付出的... 在李白的理想图式中,"功成"的一面有着心系社稷的执著追求,"身退"的一面有着亲和自然的宇宙意识。屈原式的执着追求和庄子式的宇宙意识确实不易融合,对李白来说真可谓艰难的选择。但是李白还是选择了,尽管他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在功未成而身亦未退的煎熬和悲愤中终了一生,而他"并庄屈以为心"的文化人格精神及其用文化人格精神铸就的诗文却是日月高悬、朗照乾坤的永恒和不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文明政治 文化人格精神 民本情怀 和谐意趣
下载PDF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着力点的探析
11
作者 王爱新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7年第6期57-59,共3页
真正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高校的发展之中,是思想教育工作在新时期肩负的紧迫而现实的任务,也是科学发展观最为殷切的期待。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扣紧发展的主题,遵循科学的原则,营造良好的环境,依靠中层干部的力量,以具... 真正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高校的发展之中,是思想教育工作在新时期肩负的紧迫而现实的任务,也是科学发展观最为殷切的期待。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扣紧发展的主题,遵循科学的原则,营造良好的环境,依靠中层干部的力量,以具体的业务工作为依托,以务实求新的作风为保障,方能全方位地融入到高校发展的主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者 高等学校 改革发展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试论现代基础教育的十大关系
12
作者 燕国材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1年第1期6-11,共6页
要推进现代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处理好其内部的与外部的种种关系。文章讨论了十大关系,即现代与传统、国际化与本土化、科学与人文、软件与硬件、基础与超越、素质与做人、知识与智能、教育与政经、见物与见人、教育对象与自我... 要推进现代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处理好其内部的与外部的种种关系。文章讨论了十大关系,即现代与传统、国际化与本土化、科学与人文、软件与硬件、基础与超越、素质与做人、知识与智能、教育与政经、见物与见人、教育对象与自我教育对象等。不仅考察了这些关系的各自性质,还提出了如何处理它们的某些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基础教育 现代与传统 基础与超越 教育与政经 科学与人文 素质与做人 见物与见人
下载PDF
“经济人”理念下的中国行政伦理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德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年第2期69-73,共5页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特征。这种“经济人”理念的植入并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基于“经济人”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倾向 ,其在行政领域的适用 ,引发了行政人恪守行政伦理...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特征。这种“经济人”理念的植入并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基于“经济人”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倾向 ,其在行政领域的适用 ,引发了行政人恪守行政伦理的困厄 :追求自身利益与代表公共利益的矛盾 ;对上负责与回应民众的矛盾 ;为政绩而政绩的“政治作秀”。笔者以为 ,“经济人”理念下的行政伦理建设必须从转变观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伦理 “经济人” 行政人
下载PDF
论当代青年政治人格的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宏伟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政治人格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目的之一。当代青年的政治人格正由传统转向现代,逐步达到现代化所需要的新人的素质水平,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构建当代青年的现代政治人格,必须增强青年的主体人格意识,强化青年的参政意识... 政治人格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目的之一。当代青年的政治人格正由传统转向现代,逐步达到现代化所需要的新人的素质水平,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构建当代青年的现代政治人格,必须增强青年的主体人格意识,强化青年的参政意识,培养的青年的政治能力,重视引导青年参与社会实践,调动一切手段,营造青年政治人格形成的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政治人格 现代化
下载PDF
汉越人称代词及其语用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氏冰心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在汉语和越南语的称谓语系统中,人称代词是差异最大的称谓形式。汉越人称代词一般都可以分成三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现代汉语最常见的人称代词有"你"、"我"、"他"、"她"及其复数... 在汉语和越南语的称谓语系统中,人称代词是差异最大的称谓形式。汉越人称代词一般都可以分成三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现代汉语最常见的人称代词有"你"、"我"、"他"、"她"及其复数形式。越南语人称代词有专用类和借用类,光专用人称代词就有十多个,其复数形式很复杂。在使用方面,汉越人称代词都受权势关系、礼貌原则的限制,但是受限制的程度不同。论文主要基于汉越人称代词形式和语用的分析指出两者的异同并提出汉越人称代词互译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复数 权势关系 社会距离 礼貌原则
下载PDF
当代美国大学教师的身份危机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真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当代美国大学教师经历了政治主导时代的政府干预和规训,在"不忠运动"和联邦学术资助下逐渐屈从于"政治人"身份,后经美国营利性大学持续发展的影响和消费主义的洗礼,逐渐在功利性社会的建构中凸显出"经济人&qu... 当代美国大学教师经历了政治主导时代的政府干预和规训,在"不忠运动"和联邦学术资助下逐渐屈从于"政治人"身份,后经美国营利性大学持续发展的影响和消费主义的洗礼,逐渐在功利性社会的建构中凸显出"经济人"身份。公众信任危机和学术专业主义使大学教师丧失公共话语权和文化的立法者身份,成为学术技术官僚。随着时代精神的改变,后现代主义思潮、反智主义兴起,学术自由遭到严重威胁,大学教师的"学术人"身份逐渐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学教师 身份危机 政治人 经济人 学术人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哲学意蕴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海旭 李珮 金成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55-59,F0002,共6页
高校体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其增强体魄功效及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资源、功能和价值是协同育人的宝贵资源,成为推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从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出发... 高校体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其增强体魄功效及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资源、功能和价值是协同育人的宝贵资源,成为推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从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提出了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高质量组织教学与大学生高质量融入学习的四条实施路径,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渗透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健全人格 锤炼意志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人的个性培养
18
作者 胡雯 《企业技术开发》 2009年第6期87-88,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本文围绕当代人个性培养的内容,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当代人的个性培养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本文围绕当代人个性培养的内容,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当代人的个性培养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人 个性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熙英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6-108,共3页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人的需要发展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关心职工的正当需求,以及尊重职工的主体性。实际工作中落实以...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人的需要发展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关心职工的正当需求,以及尊重职工的主体性。实际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要考虑职工的个体差异、尊重职工的人格、自我教育和具体的岗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个性差异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与个人伦理浅析
20
作者 王哲芳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26-128,共3页
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任重道远,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对个人伦理的关注度还不够,一些问题还没有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应有重视。个人伦理以人为本,注重主体感受和个性需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新... 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任重道远,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对个人伦理的关注度还不够,一些问题还没有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应有重视。个人伦理以人为本,注重主体感受和个性需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思想政治工作要行之有效,就必须关注人性弱点,与时俱进,多措并举,触动灵魂,深入人心,使个体生命得到完善,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思想政治工作 个人伦理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