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学龄儿童的中国铁路科普信息交互设计
1
作者 张丽昆 钱淑芳 《设计》 2024年第21期132-136,共5页
突破儿童科普现有的形式,采用新型互动体验和表达方式,激发儿童深入了解铁路发展历程的兴趣,增强对铁路发展的认知,从而达到科普中国铁路发展历程和锻炼儿童逻辑思维的目的。运用调查问卷、用户画像和归纳数据等方法,调查当前铁路科普... 突破儿童科普现有的形式,采用新型互动体验和表达方式,激发儿童深入了解铁路发展历程的兴趣,增强对铁路发展的认知,从而达到科普中国铁路发展历程和锻炼儿童逻辑思维的目的。运用调查问卷、用户画像和归纳数据等方法,调查当前铁路科普方式的现状,分析其优缺点,提出适用于儿童铁路科普教育的最优交互设计。以“铁路小探险家”科普App设计为例,开发针对铁路知识科普教育的数字产品,为中国铁路科普教育寻求新的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交互 中国铁路 学龄儿童 知识科普 用户需求
下载PDF
基于DMC模型的学龄儿童非遗科普游戏化设计策略研究
2
作者 江小聪 丁诗瑶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和DMC模型,构建面向学龄儿童非遗科普游戏化设计策略,提出通过导入与动机激发、互动与实践机制、课程要素与组建设计,提高非遗科普游戏化学习效果。
关键词 非遗科普 学龄儿童 游戏化学习
下载PDF
“后撤并时代”寄宿制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的挑战与可能——基于江西、四川两省的调研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学男 吴霓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60,共8页
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问题的一条有力途径。经过对江西、四川两省的调研发现,在"后撤并时代"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空间与课程资源,实现了农村留守儿童"... 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问题的一条有力途径。经过对江西、四川两省的调研发现,在"后撤并时代"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空间与课程资源,实现了农村留守儿童"选课走班";二是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到"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三是精准识别农村留守儿童,实施了分类分级教育与管理。但目前仍处于区域分布、供需关系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的阶段。寄宿条件、经费、人员、编制、时间要素的有限,家庭与学校主体责任不清,共同造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寄而难育",无法满足家庭对寄宿的多样化需求,难以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因此,建议通过法治建设与村规民约融合、寄宿制学校标准建设和政策试点、鼓励社会托管机构合理合规进入,构建家校社联动、"寄托"并重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撤并时代 寄宿制学校 农村留守儿童 选课走班 托管机构 少年宫
下载PDF
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素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择校风愈演愈烈。而择校的背后折射出了教育不公的社会现实。文章从择校带来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入手,进而提出降低"择校热",促进教育公平的建议。
关键词 择校热 教育公平 均衡发展
下载PDF
健康管理中儿童主体性意蕴的批判性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董颖 徐虹 +5 位作者 王胤 梁鑫 杨素雅 刘玉楣 傅丽丽 吴一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3期302-309,共8页
对儿童主体性意蕴的探讨,不仅是对健康管理现阶段儿童主体性缺失的回应,更能为儿童医学科普提供参考。立足社会批判理论视角,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梦想医学院”项目进行回顾。对1520名参与“梦想医学院”项目的儿... 对儿童主体性意蕴的探讨,不仅是对健康管理现阶段儿童主体性缺失的回应,更能为儿童医学科普提供参考。立足社会批判理论视角,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梦想医学院”项目进行回顾。对1520名参与“梦想医学院”项目的儿童的健康管理经历进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显示,1316例研究对象中96.35%有专科医院诊疗经历,负面情绪表现整体处于低水平(0~12分)。其中诊疗及有创经历与儿童情绪表现有相关性(P<0.05)。研究揭示了,诊疗场域是儿童健康管理的主要实践场所;而不同诊疗及有创经历的儿童主体性表现差异显著;4岁以上儿童在接受诊疗时的语言焦虑胜于躯体焦虑。医学科普虽然是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实践形式,但缺乏有创诊疗及情绪管理的科普内容,而创意科普形式或更适用于具有长期且频繁诊疗经历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社会批判 儿童医学科普 梦想医学院
下载PDF
儿童认知发展论下的科普类信息设计研究——以学龄期儿童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齐志鹏 《湖南包装》 2021年第3期96-99,共4页
儿童是国家发展的种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国家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提倡素质教育,引导新型教学改革,都是为了培养中国儿童的核心素养。以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学龄期儿童对于科普类信息的认知和体验,总结出学龄期... 儿童是国家发展的种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国家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提倡素质教育,引导新型教学改革,都是为了培养中国儿童的核心素养。以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学龄期儿童对于科普类信息的认知和体验,总结出学龄期儿童对科普类信息设计的需求点。将科普知识与信息设计相结合,在深奥的科学知识和充满求知欲的儿童面前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儿童与科普类信息之间更加无障碍地交流与获取。通过视觉化的科普类信息设计,让儿童在科学与艺术的指引下收获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 科普类信息 视觉设计 学龄期儿童
下载PDF
科普图书的“缺位”与博物馆的“补位”——以针对学龄前儿童创作的科普图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晓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年第5期387-392,共6页
学龄前时期(3~6岁)是儿童较为系统地接触并感知科学的第一个阶段,适龄科普图书的创作与普及对学龄前儿童的学习成长意义深远。然而在儿童科普图书广受追捧的当下,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发的科普图书却面临着总数低、类别少、原创作品不足、... 学龄前时期(3~6岁)是儿童较为系统地接触并感知科学的第一个阶段,适龄科普图书的创作与普及对学龄前儿童的学习成长意义深远。然而在儿童科普图书广受追捧的当下,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发的科普图书却面临着总数低、类别少、原创作品不足、品质参差不齐、个人创作者难以获得出版商及消费者信赖等窘境。在分析针对学龄前儿童创作的科普图书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科普图书“缺位”的表现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结合博物馆的社会使命与职能,提出博物馆在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发科普图书方面的优势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图书 博物馆 学龄前儿童 教育
下载PDF
沉浸式互动体验展融入儿童校外教育的思考与启示
8
作者 齐翊帆 《中国校外教育》 2022年第2期36-46,共11页
近年来,融合科技与艺术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展,实现了对儿童校外教育的理念更新,寓教于乐地融入了儿童校外教育实践。这种展览形式深受儿童喜爱,满足儿童教育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实际需求,并且“润物细无声”地让儿童接受更好的民... 近年来,融合科技与艺术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展,实现了对儿童校外教育的理念更新,寓教于乐地融入了儿童校外教育实践。这种展览形式深受儿童喜爱,满足儿童教育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实际需求,并且“润物细无声”地让儿童接受更好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熏陶。但是,沉浸式互动体验展融入儿童校外教育的实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依然任重道远。从沉浸式互动体验展融入儿童校外教育的理念、功能及现状出发,这种新型展览形式对儿童校外教育带来思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互动体验展 儿童校外教育 艺术传播 科普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