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土《日书》所见先秦礼俗的特点
1
作者 刘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66-71,共6页
出土《日书》作为一种实物史料,弥补了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之处,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直接了解先秦社会礼俗的契机。出土《日书》能够看出先秦礼俗具有实用性、地域性、传承性及约束性,这些特点是礼俗自身发展的结果。从生子、服饰、建筑... 出土《日书》作为一种实物史料,弥补了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之处,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直接了解先秦社会礼俗的契机。出土《日书》能够看出先秦礼俗具有实用性、地域性、传承性及约束性,这些特点是礼俗自身发展的结果。从生子、服饰、建筑、农业及祭祀礼俗等方面可以看出《日书》中礼俗的实用性,从内容的设置方面也能看出先秦《日书》中礼俗的实用性。目前发现的先秦《日书》主要包括秦、楚二国,从这两种《日书》可以看出秦楚两国礼俗的差异。《日书》所见先秦礼俗具有传承性主要体现在生命礼俗、生活礼俗及生产礼俗方面。《日书》中关于礼俗的约定性可以从相关礼俗的禁忌日期与禁忌后果两方面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书》 先秦礼俗 实用性 地域性 传承性 约束性
下载PDF
凝结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以中秋民俗艺术的深层历史内涵与现代转化为例
2
作者 黄意明 孙伯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中秋节起源于月祭,月祭在世界各地早期均有发生,且多与“生殖崇拜”相联系,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但我国自周以来的官方月祭内涵已经从生殖崇拜转向了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尊重,并与礼乐文化及“阴阳”观念结合。除了官方祭月活动,中秋... 中秋节起源于月祭,月祭在世界各地早期均有发生,且多与“生殖崇拜”相联系,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但我国自周以来的官方月祭内涵已经从生殖崇拜转向了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尊重,并与礼乐文化及“阴阳”观念结合。除了官方祭月活动,中秋节的民俗仪式在形成过程中更多地受到民间信仰、神话传说及文人赏月活动的影响。“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是两个与中秋节密切相关的神话,它们在中秋民俗与信仰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考察中秋民俗,可以了解中国人信仰系统中某些美好的理念及长生久视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秋节的传统在当代社会受到了严重冲击,中秋节民俗仪式的重建活动需要抓住“团圆”“平等”“诗意”“生命感”四个核心内涵进行,同时利用当下发达的网络与社交媒体、教育戏剧等新手段进行推广,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俗 创造性转化 中秋节 神话 礼乐重建
下载PDF
“从老根上发新芽”:梁漱溟“新礼俗”思想解析
3
作者 王珺娴 戴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204,208,共16页
在反思民族自救运动的过程中,梁漱溟提出以社会涵容政治的“新礼俗”构想。中国的民族复兴不可简单照搬西方制度,应从复兴“刚”的人生态度与重建伦理本位的社会构造两方面来激活“中国老根子里所蕴藏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新礼俗... 在反思民族自救运动的过程中,梁漱溟提出以社会涵容政治的“新礼俗”构想。中国的民族复兴不可简单照搬西方制度,应从复兴“刚”的人生态度与重建伦理本位的社会构造两方面来激活“中国老根子里所蕴藏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新礼俗”可视为连接个人与社会的综合性构想,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独特方案。具体而言,他主张以中国人的理性主义开出民主精神,由此实现中西文化在中国实际社会的沟通调和;强调以乡村为实践起点,通过乡农学校这一实践载体,将知识分子与农民聚合在乡村,启发个体的人生向上思想,创建富有伦理情谊的现代团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 新礼俗 民族精神
下载PDF
传统节日的创造性转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作者 熊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中华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传统节日延续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公共文化属性,可以提升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公共文化属性,通过礼俗互动的方式,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助推自... 中华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传统节日延续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公共文化属性,可以提升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公共文化属性,通过礼俗互动的方式,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助推自下而上的民间文化实践,着力推动传统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有利于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也有效增强了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创造性转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礼俗互动 中华文化认同
下载PDF
Traditional Sports in Chinese Folk Customs at All Seasons and on National Rites
5
作者 LIN Boyuan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1995年第S2期13-13,共1页
Most sprots forms in Chinese folk customs at all seasons and on national ritcs cmcrged with natural worship, superstition and taboo. Due to differenc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e background, sports in various f... Most sprots forms in Chinese folk customs at all seasons and on national ritcs cmcrged with natural worship, superstition and taboo. Due to differenc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e background, sports in various folk customs were divcrsified. After the Wei Dynasty and the Jin Dyna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of the feudal society, sports in folk customs on national rites gradually turned into recreatively activities in sensonal folk customs (the change was relational late in national minority area). National migration and mergence in the past dynasties led sports in folk customs of different places to absorb cach other and be further developed. Since the Sui Dynasty and the Tang Dynasty, sports such as dragon-boat race, wrestling, football, archery, horsc race, tug-ofwar and height scaling had in fact turned into the common cultural wealth of many nationa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ons rite FOLK custom TRADITIONAL SPORTS
原文传递
礼俗文化元素在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顾艳云 陈松凯 毕歆苒 《绿色包装》 2023年第3期132-135,共4页
本文在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启蒙的背景下,探究礼俗文化元素在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方式及融入机制。基于对礼俗文化的研究,挖掘现代礼品包装存在的问题,阐明传统礼俗文化融于礼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融礼俗文化于礼品包... 本文在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启蒙的背景下,探究礼俗文化元素在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方式及融入机制。基于对礼俗文化的研究,挖掘现代礼品包装存在的问题,阐明传统礼俗文化融于礼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融礼俗文化于礼品包装设计的方法,最后呈现应用该方法进行开学礼盒设计的实例,以期为提高包装设计理念中的文化内涵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品包装设计 礼俗文化 束脩六礼
下载PDF
布岱人的“"弄+下"桥”仪式与“不落夫家”——以中越边境的其逐屯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潘艳勤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85,共8页
中国壮族和越南岱族是有亲缘关系的跨国民族。布岱 (po4 tai2 )是中国壮族和越南岱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桥”(lo 4 kiu2 )是每一个布岱人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人生仪礼 ,与当地“不落夫家”婚俗有密切的联系。“桥”是已出嫁的女... 中国壮族和越南岱族是有亲缘关系的跨国民族。布岱 (po4 tai2 )是中国壮族和越南岱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桥”(lo 4 kiu2 )是每一个布岱人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人生仪礼 ,与当地“不落夫家”婚俗有密切的联系。“桥”是已出嫁的女儿生头胎孩子或怀孕之后正式“落夫家”的仪式 ,同时 ,又是男方家庭正式承认和接受这个媳妇的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岱人 “(弄下)桥” “不落夫家”
下载PDF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探源 被引量:3
8
作者 邱广军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满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祭祀风俗。宁安关氏家族是满族大家庭中的一...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满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祭祀风俗。宁安关氏家族是满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其家祭礼俗中,我们可以管窥到满族古老风俗发展、演进的文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安 满族 家祭 礼俗
下载PDF
礼、法冲突与柳宗元的理性精神——以《驳复仇议》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芳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7,共7页
围绕柳宗元《驳复仇议》所关涉之问题,文章从唐律尊法与崇礼的矛盾、唐人的道德习尚以及柳州创作此文的背景等不同层面,论析了柳宗元以理性、逻辑见长的理性思维精神及其执著于现实的思想品格。大致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结合相关的文史... 围绕柳宗元《驳复仇议》所关涉之问题,文章从唐律尊法与崇礼的矛盾、唐人的道德习尚以及柳州创作此文的背景等不同层面,论析了柳宗元以理性、逻辑见长的理性思维精神及其执著于现实的思想品格。大致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结合相关的文史文献材料,揭示唐代社会崇重孝义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民众的道德期待与封建国家稳定社会秩序的现实需求之间的龃龉;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柳州《驳复仇议》以及与之有连带关系的几篇文章的对比分析,论述柳宗元思考问题所体现的思维特点;三是围绕此文的创作背景,揭橥柳宗元关注现实的思想家、政治家的品格与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亲复仇 礼、法冲突 道德习尚 理性精神
下载PDF
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稻米文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艳鲜 阳亚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7-10,共4页
谚语用精炼的语言反映智慧、真理、道德与传统观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壮泰民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稻米文化是两个民族稻作文化中的精髓。从稻谷生长的自然环境、大米的饮食习俗和与稻谷相关的宗教仪式等三个方面来解读壮、泰... 谚语用精炼的语言反映智慧、真理、道德与传统观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壮泰民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稻米文化是两个民族稻作文化中的精髓。从稻谷生长的自然环境、大米的饮食习俗和与稻谷相关的宗教仪式等三个方面来解读壮、泰语谚语中的稻米文化及其内涵,为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泰谚语 自然环境 饮食习俗 宗教仪式
下载PDF
礼—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涵 被引量:17
11
作者 彭晋媛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3-19,共7页
中国传统建筑“内外有别”、“尊卑有序”、“宗庙为先”皆源于传统伦理规范——礼。笔者将“礼”梳理为礼俗、礼法和祭礼三个层面,进而分别论述了礼俗与“内外有别”、礼法与“尊卑有序”、祭礼与“宗庙为先”的关联。
关键词 礼俗 礼法 祭礼 内外有别 尊卑有序 宗庙为先 传统伦理规范 传统建筑 伦理内涵
下载PDF
契丹族人的饮茶、茶事与政治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洪军 胡玉涵 《饮食文化研究》 2006年第2期97-110,共14页
契丹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于东北“土河”(老哈河)与“潢河”(西拉沐伦河)流域的古老民族。登国三年(388)始与中原王朝交往,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中,通过来唐学习的酋长子弟或质子、和藩公主及侍女以及朝觐朝贡的使臣,将饮茶风习传入... 契丹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于东北“土河”(老哈河)与“潢河”(西拉沐伦河)流域的古老民族。登国三年(388)始与中原王朝交往,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中,通过来唐学习的酋长子弟或质子、和藩公主及侍女以及朝觐朝贡的使臣,将饮茶风习传入契丹;八世纪中至十世纪中,饮茶风习已在契丹各阶层中广泛传播;十世纪后期至1125年,饮茶已成为契丹族的生活习俗,且影响到其社会政治与民俗。其茶叶来源,初则通过馈赠、使臣与和藩公主带入;晚唐五代时,主要是通过朝贡馈赠、中原王朝进献、边境贸易、越海贸易、私人茶商以及战争掠夺;北宋时,其茶叶来源主要通过宋辽边境榷场、私人茶商贸易与宋朝的馈赠。其饮茶方式受中原地区影响,晚唐五代,以“煮茶”为主;北宋逐渐变为“点茶”为主;传入契丹的茶叶虽不乏一些名品,而主要仍是通过贸易获得江淮、两浙、荆楚之地所产的一般片茶与散茶;北宋后期,一些建州茶叶名品,亦通过榷场、私人茶商与海路输入契丹。同时,饮茶作为一种礼仪已渗透于契丹族人的宗教信仰、政治礼仪与民俗中,且形成自身的饮食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族 饮茶风习 礼仪风俗
下载PDF
洁净的追求:点灯花仪式的民俗文化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同春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8-21,共4页
华北地区的各种民间祭祀仪式中常包含有点灯花的活动,有时它也是一种独立的祭祀活动。其基本功能在于,它能除凶解净,祓除不祥。
关键词 点灯花 祭祀 仪式 风俗
下载PDF
“赶毛狗”活动的文化透视——景阳河社区文化调查研究之一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翔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记录景阳河赶毛狗活动的过程 ,分析其文化功能 ,并试图揭示其特征为 :⑴宗教性禳除仪式 ;⑵把抽象期盼具象化的民间思维 ;⑶娱乐功能 ;
关键词 土家族社区 年俗活动 禳除仪式 文化功能
下载PDF
试论壮族的饮酒文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桂婵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壮族的饮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既是壮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壮族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的饮酒文化不仅丰富多彩,且有较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壮族男子大都嗜好饮酒,体现了真诚、热情、豪爽和强悍的性格,以酒... 壮族的饮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既是壮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壮族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的饮酒文化不仅丰富多彩,且有较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壮族男子大都嗜好饮酒,体现了真诚、热情、豪爽和强悍的性格,以酒会友还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酒是壮族结婚嫁娶、庆贺生儿育女、孝敬老人、节日娱乐仪式中的首选礼品,也是壮族表达意愿或传达信息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饮酒文化 饮酒习俗 壮族礼仪 “三月三”
下载PDF
江西丧葬风俗中的古礼遗存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 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1-85,共5页
中国古代礼制研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前人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今天的古礼研究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更当有所发展,因此应有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试图从江西民间风俗中寻... 中国古代礼制研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前人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今天的古礼研究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更当有所发展,因此应有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试图从江西民间风俗中寻找出流失于野的古礼遗痕,为了解研究古礼做一初步探索,并以此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状况及这些民俗对今天江西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 风俗 丧葬 祭祀
下载PDF
民间礼俗用乐文化内涵探析——以高碑店吵子会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月 《音乐探索》 2016年第4期67-71,共5页
在高碑店民俗文化体系中,吵子会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和实用功能。以高碑店撞河村吵子会为例做引入性探析,继而进一步探索吵子会一类传统音乐会社与民间礼俗之间的文化渊源,结合地方志书、学界文著的记载论述可见,吵子会与民俗因"... 在高碑店民俗文化体系中,吵子会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和实用功能。以高碑店撞河村吵子会为例做引入性探析,继而进一步探索吵子会一类传统音乐会社与民间礼俗之间的文化渊源,结合地方志书、学界文著的记载论述可见,吵子会与民俗因"礼制"而结缘,文化认同与仪式需求使其在乡村社会中地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碑店 吵子会 礼俗 礼乐制度
下载PDF
礼仪的文献记载与生活实践——以清代北京旗人葬礼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鞠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8,108,共9页
中国古代有大量关于礼俗的文献记载,但这些记载是否与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实践一致,是长期以来学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以清代普通旗人日记《闲窗录梦》为主要资料,梳理清代北京旗人丧葬礼俗的实际仪式流程,并与《朱子家礼》和地方志记载进行... 中国古代有大量关于礼俗的文献记载,但这些记载是否与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实践一致,是长期以来学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以清代普通旗人日记《闲窗录梦》为主要资料,梳理清代北京旗人丧葬礼俗的实际仪式流程,并与《朱子家礼》和地方志记载进行对比,发现北京地区的丧葬礼俗至少在清代中期已经固定成型并稳定地长期传承。而清代北京地方志所记载的丧葬礼俗,主要是《朱子家礼》的传抄与改写,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情况有一定差距。这提醒我们应注意地方志作为民俗资料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窗录梦 丧葬礼俗 生活实践 日常生活 地方志
下载PDF
《诗经·秦风》文化简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6-79,85,共5页
符号作为文化的物化载体,承载凝聚着民族国家的精神内核。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文学,将文化的质素统摄于语言符号之中,在所指与能指中包蕴文化的内核。作为秦地文学的早期代表《诗经.秦风》,在语言符号中既反映出了秦民族在形成过程中所... 符号作为文化的物化载体,承载凝聚着民族国家的精神内核。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文学,将文化的质素统摄于语言符号之中,在所指与能指中包蕴文化的内核。作为秦地文学的早期代表《诗经.秦风》,在语言符号中既反映出了秦民族在形成过程中所积淀而成的好勇尚武的秦文化,又体现出了秦对异质文化尤其是周代礼乐文化的吸纳,从而使《诗经.秦风》彰显出多元文化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秦风》 秦文化 礼乐文化
下载PDF
过渡礼仪:“河南蒙旗”婚俗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0-73,共4页
孤悬于藏文化中的河南蒙旗的百姓在婚俗方面独具特色,这种婚俗是由一系列仪式构成的。在仪式的背后蕴含了丰富的人类学内容。通过应用上个世纪产生的"过渡礼仪"等人类学理论对婚俗中订婚、迎亲、结婚及回门等阶段的仪式进行分... 孤悬于藏文化中的河南蒙旗的百姓在婚俗方面独具特色,这种婚俗是由一系列仪式构成的。在仪式的背后蕴含了丰富的人类学内容。通过应用上个世纪产生的"过渡礼仪"等人类学理论对婚俗中订婚、迎亲、结婚及回门等阶段的仪式进行分析,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婚俗中包含的象征意义,更好地了解此地蒙古族的独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礼仪 河南蒙古族 婚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