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认性突显原则与语言研究和教学——体认教学理论与实践刍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天翼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48-58,111,112,共13页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距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发现它的诸多缺点,并对其提出了修补意见。川外体认团队在此时间节点上适时地提出了本土化的体认语言学,用“体”强调认知的来源。人类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了聚焦性观察和思...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距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发现它的诸多缺点,并对其提出了修补意见。川外体认团队在此时间节点上适时地提出了本土化的体认语言学,用“体”强调认知的来源。人类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了聚焦性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形成了具有体认性的突显原则。该原则可以十分方便地解释语言中的诸多现象,如语言中词类活用、三种语态、主语择用、动词编码等的成因,而且还可将其与动态范畴论和语用研究等结合起来,这既为语言研究指明了一个新方向,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突显原则 语言研究 体认教学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语言构式的部分能产性问题再探——汉语“很+NP”构式的认知解释 被引量:8
2
作者 顾鸣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65-70,共6页
汉语中"很+NP"结构是一个典型的高程度性状义构式。构式的部分能产性基于范畴属性的归纳,其认知机制是非范畴化的。某个具体名词一旦进入"很+NP"构式,这个名词的意义就会遵循它所嵌入的构式的意义,条件是该名词具... 汉语中"很+NP"结构是一个典型的高程度性状义构式。构式的部分能产性基于范畴属性的归纳,其认知机制是非范畴化的。某个具体名词一旦进入"很+NP"构式,这个名词的意义就会遵循它所嵌入的构式的意义,条件是该名词具有可被激活的表示程度性状义的语义因子。构式指示语义类型、构式强制提供了词汇项产生语义类型转变的条件,以保证相应的语义因子获得合适的论元。进入"很+NP"构式的名词都含有该构式所在的具体语境的语义因子,整个过程是以认知语言学的凸显原则为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很+NP”构式 部分能产性 语义因子 认知机制 凸显原则
下载PDF
英语介词界标的隐现机制研究(二)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28,共6页
基于认知语法的突显原则,利用BNC语料库,探讨英语介词界标的隐现规律,并重点分析界标隐形的认知机制。研究显示,界标具有较高可预测性时能隐;语义表达不需要强调事件发生的参照点时界标可隐;典型静态介词的界标可隐;动介词组的射体、界... 基于认知语法的突显原则,利用BNC语料库,探讨英语介词界标的隐现规律,并重点分析界标隐形的认知机制。研究显示,界标具有较高可预测性时能隐;语义表达不需要强调事件发生的参照点时界标可隐;典型静态介词的界标可隐;动介词组的射体、界标同一时界标必隐;界标自身性质为专供人类活动的场所且不是专名时界标可隐;语用层面的强调句型里介词界标不可隐。总之,英语介词界标隐现规律既受到语境、语义因素的深刻影响,又受到包括语境在内的语用因素的影响,但语用的影响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突显原则 英语介词 隐形界标
下载PDF
WTO法律解释“系统整合路径”的批判与重构——以“维护多边贸易合作”为基本立场 被引量:4
4
作者 范笑迎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18,共16页
WTO法中存在一种贸易壁垒,即某些国内措施以增进非贸易价值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这些措施对WTO裁决机构的解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贸易价值与非贸易价值之间的平衡。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提出了“系统整合路径”的解释方法,然而,... WTO法中存在一种贸易壁垒,即某些国内措施以增进非贸易价值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这些措施对WTO裁决机构的解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贸易价值与非贸易价值之间的平衡。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提出了“系统整合路径”的解释方法,然而,该方法为WTO法中引入其他领域的国际法规则提供了过大的灵活性,在WTO法律边界上为潜在的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打开了缺口,进而对WTO多边体制构成威胁。对此,WTO裁决机构应当采取参与者视角的基本立场,维护WTO多边体制的有效性,从而为援引外部国际法规则解释WTO法设定标准。在此目的下,“显著性原则”涵盖于维护WTO多边体制有效性的内涵里,体现在WTO裁决机构的解释实践中,完成了对“系统整合路径”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法律解释 外部国际法 “系统整合路径” 多边贸易合作 显著性原则
下载PDF
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插音现象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年第1期70-73,共4页
词汇借用过程中,对借出语合格而借入语不合格的形式要进行音系修补,插音是其中一种很重要也最为普遍的修补策略。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插音现象可以分为辅音丛插音和音节尾插音两种。文章以音节尾插音为例在OT理论建构基础上,运用制约条... 词汇借用过程中,对借出语合格而借入语不合格的形式要进行音系修补,插音是其中一种很重要也最为普遍的修补策略。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插音现象可以分为辅音丛插音和音节尾插音两种。文章以音节尾插音为例在OT理论建构基础上,运用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序对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插音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得知插入中性元音[i]是插音最好的选择,中元音[ ]较常见,高元音[u]则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词 插音 优选分析 最低突出原则
下载PDF
价值的司法权衡在WTO“必要性检验”中的证立与限度 被引量:4
6
作者 范笑迎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7年第6期27-40,共14页
WTO一般例外条款中的"必要性检验"在实践上涉及对价值的司法权衡,因此受到理论的批判,有观点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成员方的管理自主权、损害了成员方权利义务的确定性。实际上,批判性观点是基于成员方利益考量的外部视角,而如... WTO一般例外条款中的"必要性检验"在实践上涉及对价值的司法权衡,因此受到理论的批判,有观点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成员方的管理自主权、损害了成员方权利义务的确定性。实际上,批判性观点是基于成员方利益考量的外部视角,而如果以维护WTO多边合作体制为基本立场审视该观点,就会发现该观点可能在WTO法律边界上为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行动打开缺口,具有破坏WTO多边体制的潜在危险。因此,我们应当肯定WTO必要性检验中对于价值的司法权衡,同时为这种权衡施加必要的限度,为此可以引入"显著性原则",作为检验成员方设定的非贸易价值保护水平是否符合WTO多边体制要求的安全阀,并为价值的司法权衡提供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必要性检验 非贸易价值 司法权衡 WTO多边合作 显著性原则
下载PDF
“飞白”辞格生成和理解的认知加工机制构建
7
作者 范振强 袁梦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78-84,共7页
以“飞白”为代表的修辞性话语一直是修辞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以及心理学关注的跨学科前沿课题。语用学理论对修辞话语的研究大多存在“重生成、轻理解”的不足,而认知心理研究则对发话者因素重视不够。将交际和认知研究范式打通,尝... 以“飞白”为代表的修辞性话语一直是修辞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以及心理学关注的跨学科前沿课题。语用学理论对修辞话语的研究大多存在“重生成、轻理解”的不足,而认知心理研究则对发话者因素重视不够。将交际和认知研究范式打通,尝试为飞白的生成和理解构建一个相对综合的解释模型。研究发现:从加工标准看,飞白生成和理解的标准是最佳关联原则;从加工过程看,飞白的认知机制是发话者生成具有不同凸显等级意义的话语;从加工结果看,飞白的认知效果是受话者体验到最佳新奇性所带来的愉悦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白 认知加工机制 最佳关联原则 意义的等级凸显 最佳新奇性
下载PDF
基于全局和局部特征融合的显著性提取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红艳 高尚兵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1-808,共8页
显著性提取方法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基于全局特征和基于局部特征的显著性区域提取算法存在各自的缺点,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的显著性提取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不重叠地分块,当每个图像块... 显著性提取方法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基于全局特征和基于局部特征的显著性区域提取算法存在各自的缺点,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的显著性提取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不重叠地分块,当每个图像块经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映射到高维空间后,根据孤立的特征点对应显著性区域的规律得到基于全局特征的显著图;其次,根据邻域内中心块与其他块的颜色不相似性得到基于局部特征的显著图;最后,按照贝叶斯理论将这两个显著图融合为最终的显著图。在公认的三个图像数据库上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显著性提取和目标分割上比其他先进算法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显著性 主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显著图
下载PDF
英汉双关理解机制的语用认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艾琳 艾晓晴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78,共4页
英汉双关可分为三类:透明型、半透明型和不透明型。通过对这三类双关理解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双关理解的初始阶段主要受等级显著度原则的支配,而双关理解的语境整合阶段主要受关联原则的制约。换言之,双关意义的激活取决于各个意义的显... 英汉双关可分为三类:透明型、半透明型和不透明型。通过对这三类双关理解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双关理解的初始阶段主要受等级显著度原则的支配,而双关理解的语境整合阶段主要受关联原则的制约。换言之,双关意义的激活取决于各个意义的显性程度,而双关意义的选择则受制于各个意义的语境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双关 修辞学 等级显著度原则 关联原则
下载PDF
英汉语量词的认知对比——从认知上的“有界性”看英汉语量词对名词的“标记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庆瑞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名词短语接受还是拒绝数量词的限定,能直接反映人对外界认知的机制。对于英汉语数量词对名词短语有无标记的对比研究表明:人们易把在认知上凸显的事物看作有界个体事物,在语法结构上以“显眼形式”即用数量词标记,在该层面上英汉两种语... 名词短语接受还是拒绝数量词的限定,能直接反映人对外界认知的机制。对于英汉语数量词对名词短语有无标记的对比研究表明:人们易把在认知上凸显的事物看作有界个体事物,在语法结构上以“显眼形式”即用数量词标记,在该层面上英汉两种语言有同质性;在认知结构上不很凸现的事物易被看作无界事物,可用“不显眼形式”,但两种语言在透明度上存在异质性——汉语用无标记的光杆名词来表达,透明度大;英语则依据语境而定,隐晦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量词 凸显性原则 有界和无界 透明度
下载PDF
构式语法下的及物动词宾语隐形分析
11
作者 王惠 《科教文汇》 2014年第1期158-159,共2页
及物动词宾语隐形结构在传统语法中被认为是一个特例,处在动词研究的边缘地位。构式语法对此提出了挑战,认为宾语隐形结构是一个固定存在的构式,其本身含有意义。根据被隐形宾语对语境的依赖性,宾语隐形构式可分为隐含和省略两种。宾语... 及物动词宾语隐形结构在传统语法中被认为是一个特例,处在动词研究的边缘地位。构式语法对此提出了挑战,认为宾语隐形结构是一个固定存在的构式,其本身含有意义。根据被隐形宾语对语境的依赖性,宾语隐形构式可分为隐含和省略两种。宾语隐含构式独立于语境,而与词汇和语法因素相关;宾语省略构式依赖语境,省略的宾语具有已知性、可恢复性和确指性。根据构式语法中的重要理论"低凸显性原则"分析,两种隐宾结构中及物动词受事论元在失去"焦点"位置时,把原有的"凸显性"转移到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受事论元即可省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隐形 低凸显性原则 语境 隐含 省略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两类双及物动结式的配位方式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文辉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共13页
本文旨在解释现代汉语"给予"和"夺去"两类双及物动结式配位方式的差别,认为两者各自概念结构之中概念成分凸显程度的对比关系不同。"夺去"类衬体比凸体凸显程度高,"给予"类凸体比衬体凸显程度... 本文旨在解释现代汉语"给予"和"夺去"两类双及物动结式配位方式的差别,认为两者各自概念结构之中概念成分凸显程度的对比关系不同。"夺去"类衬体比凸体凸显程度高,"给予"类凸体比衬体凸显程度高。概念成分的凸显程度与句法位置的凸显程度匹配。句法位置的凸显程度等级是,直接宾语凸显程度高于间接宾语。在双及物动结式形成的双宾语句中,"给予"类凸体和直接宾语位置匹配,衬体和间接宾语匹配,是无标记的匹配;"夺去"类衬体和间接宾语位置匹配,凸体和直接宾语匹配,是有标记的匹配,这是由"夺去"类构成双宾语句的条件导致的必然结果。概念结构的不同是造成两类动结式配位方式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及物动结式 概念结构 凸显 概念显现原则 影响力原则
原文传递
An Overview of Contour Detection Approaches 被引量:13
13
作者 Xin-Yi Gong Hu Su +3 位作者 De Xu Zheng-Tao Zhang Fei Shen Hua-Bin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CSCD 2018年第6期656-672,共17页
Object contou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ields such as semantic segmentation and image classification. However, the extraction of contour is a difficult task, especially when the contour is incomplete or unclosed. I... Object contou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ields such as semantic segmentation and image classification. However, the extraction of contour is a difficult task, especially when the contour is incomplete or unclosed.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contour detection approaches are reviewed and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pixel-based, edge-based, and region-based. In addition, since the traditional contour detection approaches have achieved a high degree of sophistication, the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DCNNs) have good performance in image recognition, therefore, the DCNNs based contour detection approaches are also covered in this paper. Moreove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ntour detection is analyzed and predi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our detection contour salience gestalt principle contour grouping active contou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