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圣外王之道与当代新儒学重建
被引量:
7
1
作者
韩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8,共10页
明清以降,儒学由于内部蜕变和外部多次冲击变成了"游魂",面临着现代转型。儒学的核心结构是内圣外王,其渊源是古代圣王。春秋战国时期,现实中圣王不再,原始儒家在理论上整合圣与王,提出完整的内圣外王之道。此后在不同历史阶...
明清以降,儒学由于内部蜕变和外部多次冲击变成了"游魂",面临着现代转型。儒学的核心结构是内圣外王,其渊源是古代圣王。春秋战国时期,现实中圣王不再,原始儒家在理论上整合圣与王,提出完整的内圣外王之道。此后在不同历史阶段或侧重外王,或侧重内圣,但内圣外王之道一脉相承,传承至今。儒学现代转型的逻辑起点是如何对内圣外王进行现代诠释和转换,港台和大陆新儒家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也存在很大争议。在今天儒学全面复兴的过程中,还应以内圣外王为基本结构重建当代新儒学,为此作者提出了彰明仁道、修身为本、思想整合、社会儒学、制度建构的思路,即以儒家中和之道整合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社会儒学,上升到内圣外王之道,以重建圆融、圆满的新儒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王
内圣外王
现代转型
当代新儒学
重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圣外王之道与儒家文论话语构建的原初向度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2期59-65,共7页
内圣外王之道是对儒家理想的表达,其旨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以六艺为养”的儒家从内圣工夫看待“诗”、“礼”、“乐”、“言”,不仅从创作方面为文艺树立了高远的理想,更赋予文艺一种切关存在意义的根源性。从外王事功视...
内圣外王之道是对儒家理想的表达,其旨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以六艺为养”的儒家从内圣工夫看待“诗”、“礼”、“乐”、“言”,不仅从创作方面为文艺树立了高远的理想,更赋予文艺一种切关存在意义的根源性。从外王事功视野看待“诗”、“礼”、“乐”、“言”,则文艺被纳入制度文化论域当中,对其功能价值的判定也就自然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准绳,其最终指向便是通过文艺整顿人心、和合天下,造就上下有序、协调和睦的理想社会秩序。不过,内圣与外王之间的存在论断裂也造成儒家文论的结构性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之道
儒家文论话语
原初向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的君子人格及其实践品格
被引量:
3
3
作者
伏爱华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4-38,共5页
在《论语》中,孔子将"君子"一词赋予了贤德之人,只重其德而不重其位。这意味着,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德性而成为君子。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典范,更是一种美善合一的人生境界。可见,孔子的君子是现世的、现实的,...
在《论语》中,孔子将"君子"一词赋予了贤德之人,只重其德而不重其位。这意味着,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德性而成为君子。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典范,更是一种美善合一的人生境界。可见,孔子的君子是现世的、现实的,充溢着人间情味。《大学》中的内圣外王之道与《中庸》中的中庸之道进一步揭示出这一形象的现世性和实践性。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的君子人格成为后世中国文人人格建构的理想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人格
文质彬彬
内圣外王
中庸之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以“仁礼和合”为核心的内圣外王之道
4
作者
盛杏雨
《济宁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一以贯之的致思路径,以内圣修身为根基,外王事功为目标,贯通"内圣成德"与"外王事功"是儒家实现大同理想社会的必经之路。孔子以儒家学派奠基者的历史地位,开启儒学"内圣外王&qu...
"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一以贯之的致思路径,以内圣修身为根基,外王事功为目标,贯通"内圣成德"与"外王事功"是儒家实现大同理想社会的必经之路。孔子以儒家学派奠基者的历史地位,开启儒学"内圣外王"之滥觞。"仁礼和合"作为孔子思想的价值核心,以仁为基础,以礼为辅助,仁内礼外,始终贯穿于孔子以"修己安人"为合理内核的内圣外王之道。以"为仁由己"、"克己复礼"的内圣修身之道为起点,承接"孝悌为本"、"事之以礼"的齐家之法,最终达至"道德齐礼"、"博施济众"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之境,是孔子"仁礼和合"思想在"内圣外王"之道的逐步深化,展现出孔子以人为本、关注现实世界的人文主义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
礼
内圣外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圣外王之道与当代新儒学重建
被引量:
7
1
作者
韩星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8,共10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项目"汉代经学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302121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明清以降,儒学由于内部蜕变和外部多次冲击变成了"游魂",面临着现代转型。儒学的核心结构是内圣外王,其渊源是古代圣王。春秋战国时期,现实中圣王不再,原始儒家在理论上整合圣与王,提出完整的内圣外王之道。此后在不同历史阶段或侧重外王,或侧重内圣,但内圣外王之道一脉相承,传承至今。儒学现代转型的逻辑起点是如何对内圣外王进行现代诠释和转换,港台和大陆新儒家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也存在很大争议。在今天儒学全面复兴的过程中,还应以内圣外王为基本结构重建当代新儒学,为此作者提出了彰明仁道、修身为本、思想整合、社会儒学、制度建构的思路,即以儒家中和之道整合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社会儒学,上升到内圣外王之道,以重建圆融、圆满的新儒学体系。
关键词
圣王
内圣外王
现代转型
当代新儒学
重建
Keywords
saint
Ruler
saint
inside
and
king
appearance
Modem Transition
Contemporary New Confucianism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圣外王之道与儒家文论话语构建的原初向度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勇
机构
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2期59-65,共7页
文摘
内圣外王之道是对儒家理想的表达,其旨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以六艺为养”的儒家从内圣工夫看待“诗”、“礼”、“乐”、“言”,不仅从创作方面为文艺树立了高远的理想,更赋予文艺一种切关存在意义的根源性。从外王事功视野看待“诗”、“礼”、“乐”、“言”,则文艺被纳入制度文化论域当中,对其功能价值的判定也就自然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准绳,其最终指向便是通过文艺整顿人心、和合天下,造就上下有序、协调和睦的理想社会秩序。不过,内圣与外王之间的存在论断裂也造成儒家文论的结构性冲突。
关键词
内圣外王之道
儒家文论话语
原初向度
Keywords
the principle of saint inside and king appearance
literary criticism
of
Confucianism, prototypical orienta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的君子人格及其实践品格
被引量:
3
3
作者
伏爱华
机构
安徽大学哲学系
出处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4-38,共5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先秦儒道审美人格思想研究"(SK2016A0050)
安徽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计划项目(教研类)"之"‘中国审美文化’课程中的感性直观与理性反思"(J18541014)
文摘
在《论语》中,孔子将"君子"一词赋予了贤德之人,只重其德而不重其位。这意味着,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德性而成为君子。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典范,更是一种美善合一的人生境界。可见,孔子的君子是现世的、现实的,充溢着人间情味。《大学》中的内圣外王之道与《中庸》中的中庸之道进一步揭示出这一形象的现世性和实践性。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的君子人格成为后世中国文人人格建构的理想范式。
关键词
君子人格
文质彬彬
内圣外王
中庸之道
Keywords
gentleman personality
gentle manner
saint
inside
and
king
appearance
golden mean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以“仁礼和合”为核心的内圣外王之道
4
作者
盛杏雨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济宁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文摘
"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一以贯之的致思路径,以内圣修身为根基,外王事功为目标,贯通"内圣成德"与"外王事功"是儒家实现大同理想社会的必经之路。孔子以儒家学派奠基者的历史地位,开启儒学"内圣外王"之滥觞。"仁礼和合"作为孔子思想的价值核心,以仁为基础,以礼为辅助,仁内礼外,始终贯穿于孔子以"修己安人"为合理内核的内圣外王之道。以"为仁由己"、"克己复礼"的内圣修身之道为起点,承接"孝悌为本"、"事之以礼"的齐家之法,最终达至"道德齐礼"、"博施济众"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之境,是孔子"仁礼和合"思想在"内圣外王"之道的逐步深化,展现出孔子以人为本、关注现实世界的人文主义情怀。
关键词
孔子
仁
礼
内圣外王
Keywords
Confucius
Humanity
Etiquette
saint
inside
and
king
appearance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圣外王之道与当代新儒学重建
韩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圣外王之道与儒家文论话语构建的原初向度
程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孔子的君子人格及其实践品格
伏爱华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孔子以“仁礼和合”为核心的内圣外王之道
盛杏雨
《济宁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