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能动司法视野下家事司法的人际关系调整功能
1
作者 刘敏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2期61-71,共11页
能动司法要求家事司法除了从法律上处理家事案件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争议外,还应当发挥家事司法的人际关系调整功能。家事司法人际关系调整功能就是家事司法所发挥的帮助家事案件当事人修复或重建当事人之间人际关系的作用。家事司法人际... 能动司法要求家事司法除了从法律上处理家事案件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争议外,还应当发挥家事司法的人际关系调整功能。家事司法人际关系调整功能就是家事司法所发挥的帮助家事案件当事人修复或重建当事人之间人际关系的作用。家事司法人际关系调整功能是独立于纠纷解决功能之外的家事司法的一项基本功能。家事司法人际关系调整功能确立是应对家事案件的特殊性和实现家事司法正义的要求。为实现家事司法的人际关系调整功能,必须将能动司法理念贯穿于家事司法的始终,要求法院将人际关系调整贯穿于家事司法全过程,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家事司法中当事人人际关系调整,采用家事调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心理疏导等多种机制帮助家事案件当事人调整人际关系,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动司法 家事审判 人际关系调整功能 家事司法正义
下载PDF
中国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与展望
2
作者 姚莉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2,共14页
作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刑事诉讼法治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实现了现代化的理念更新。以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为目标,中国刑事诉讼法治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推进现代化,通过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 作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刑事诉讼法治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实现了现代化的理念更新。以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为目标,中国刑事诉讼法治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推进现代化,通过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取得了影响深远的实践成就。在改革进程中,刑事诉讼的社会治理功能进一步发挥,人权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国内法治、涉外法治得以统筹推进,执法司法中的顽瘴痼疾得到全面整治。但刑事诉讼法治仍然面临理论供给不足、诉讼资源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权力监督制约架构相对薄弱、社会治理功能有待考察等现实困境。在未来需要从科学理论、知识增量、公正司法、能动司法等多个维度回应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刑事诉讼 法治现代化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司法体制改革 以审判为中心
下载PDF
侦审信息阻断机制构建与三原则重新解读——我国刑事庭审实质化出路探索
3
作者 吕子婧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庭审实质化既是巩固“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举措的关键手段,也是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的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庭审实质化既是巩固“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举措的关键手段,也是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的重要体现。我国当前庭审实质化改革中遭遇案卷依赖的阻碍,究其原因是对“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三原则的误读,以致于产生“流水线”式固化诉讼结构,继而出现庭审依赖案卷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庭审实质化的意义、所面临的阻碍以及消解这些阻碍的对策等相关问题做出妥善处理。这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文明 庭审实质化 以审判为中心 侦审信息阻断 刑事诉讼改革
下载PDF
民事审判程序中诉前鉴定适用的优化路向
4
作者 王志刚 曹婷 《南海法学》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传统的先起诉后鉴定的程序设计已无法应对立案登记制背景下的民事司法实践。各级法院已经在民事诉讼实务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适用和探索,形成了“诉前鉴定+诉前调解”的纠纷解决模式,并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指导意见或暂行规定。通过对... 传统的先起诉后鉴定的程序设计已无法应对立案登记制背景下的民事司法实践。各级法院已经在民事诉讼实务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适用和探索,形成了“诉前鉴定+诉前调解”的纠纷解决模式,并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指导意见或暂行规定。通过对诉前鉴定对法律属性、法律效力以及其在民事案件中的适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尽管诉前鉴定制度赋予了司法鉴定新的生命力且提高了审判质效,但实践中诉前鉴定仍存在诉前鉴定实务指导规定比较杂乱、诉前鉴定实务质证程序与现有民事审查规则冲突、诉前鉴定实务适用程序与立案登记制度冲突、诉前鉴定在民事实务中费用定性与分配不明等问题。对此,可以从建立民事实务中诉前鉴定的统一规范、规范民事实务中诉前鉴定的质证程序、界定民事实务中诉前鉴定案件的审核程序、明确民事实务中诉前鉴定费用的负担原则和完善诉前鉴定费用救助机制等方面对民事审判程序中的诉前鉴定适用进行优化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判程序 诉前鉴定 司法鉴定 民事诉讼 诉前调解
下载PDF
案件工作量测算的“审判流程—要素法”——以上海市H中院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新波 张新 程金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60,共14页
科学测算案件工作量是法官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的公平保障,也是法院进行审判管理和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依据,更是推进法院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相对于传统的案件工作量测算方法,在司法大数据时代,“审判流程—要素法”是诸多方法中较... 科学测算案件工作量是法官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的公平保障,也是法院进行审判管理和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依据,更是推进法院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相对于传统的案件工作量测算方法,在司法大数据时代,“审判流程—要素法”是诸多方法中较为科学、简便、可行的一种。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所需处理的具体事项,将审判流程进行要素切分,通过计算各个流程要素的耗时来测算案件整体的工作量。通过选取上海市H中院,应用该方法开展实证研究,具体测算不同审判庭、审判团队的法官审理一审和二审(再审)案件的平均耗时,填补了中级法院案件工作量测算的空白。实证结果证明,通过构建新型审判团队,由速裁团队分流一定量简单案件,让普通团队专司疑难、复杂、新型案件,能够显著减轻法官工作量,提升审理效率。同时,基于案件审判耗时的统计结果,可以确定绩效考核中各类案件的权重系数,评估各业务条线的审判压力,指明人员调配的方向,并对司法大数据进行经验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工作量 审判流程—要素法 案多人少 审判管理 司法大数据
下载PDF
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现象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先雄 《法治研究》 2023年第1期50-63,共14页
行政诉讼“程序空转”是指行政诉讼程序在回应起诉人的实体诉求、实现公平正义方面的“无效果”或者“低效率”。这一现象可被分为五种现实类型:实体诉求被裁驳类、实体诉求被转回行政机关类、二审以上程序被高频率使用类、多个关联诉... 行政诉讼“程序空转”是指行政诉讼程序在回应起诉人的实体诉求、实现公平正义方面的“无效果”或者“低效率”。这一现象可被分为五种现实类型:实体诉求被裁驳类、实体诉求被转回行政机关类、二审以上程序被高频率使用类、多个关联诉讼包裹一个实体性诉求类和胜诉判决“聊胜于无”类。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行政诉讼法规范的不足、缺失或者被机械适用,是部分间接原因;法官们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动力、能力与资源不足,是直接原因;行政审判的内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乃深层原因。为尽可能减少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现象,除了明确行政诉讼法相关规范的适用规则、加强行政审判法官的专业化及职业保障等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着力改善行政审判的内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程序空转 行政审判法官 司法环境
下载PDF
司法组织改革措施之游移与锚定——以法院组织法与民诉法交叉内容为切入点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小利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101,共11页
作为规范人民法院设置、组织和职权的基本法律,法院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法院以何种组织形式开展(民事)审判活动以及审判组织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责;作为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从事民事审判活动的行为及职责... 作为规范人民法院设置、组织和职权的基本法律,法院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法院以何种组织形式开展(民事)审判活动以及审判组织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责;作为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从事民事审判活动的行为及职责作出规定。因此,两部法律在人民法院的规定上存在交叉内容。从理论角度分析,交叉内容应当是一致的。但由于分属不同法律部门,且发展亦不同步,因此,现阶段两部法律的交叉内容有相异之处。立法上的差异给人民法院进行民事审判及当事人参加诉讼造成了困扰。在锚定法院组织法与民事诉讼法关系的基础上,对交叉内容进行分析、厘清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消弭差异的建议,以供立法完善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组织法 民事诉讼法 审级制度 审判组织 审判委员会
下载PDF
审判监督程序的实践合理性及其法定化——基于《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472条第1款第四项之分析
8
作者 张建伟 《中国应用法学》 2023年第6期155-168,共14页
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一审、第二审程序审理的直接对象存在差异,即使依法“依照”审理也不可忽视其程序间的差异,但是司法实践中将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一审、第二审程序有所混同是常见现象。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的审判监督程序一旦判决或者裁定... 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一审、第二审程序审理的直接对象存在差异,即使依法“依照”审理也不可忽视其程序间的差异,但是司法实践中将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一审、第二审程序有所混同是常见现象。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的审判监督程序一旦判决或者裁定之后,全案应处于“终审”状态,不发生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依第一审程序重新审理的问题,就此言之,《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472条第1款第四项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规定,存在法律依据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一司法解释,具有一定的实践合理性,但也造成重新审判适用的一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二者关系的疑惑,甚至造成正在服刑中的受刑人执行依据被撤销而其仍在服刑的实践困境。值得肯定的是,这一司法解释的程序价值,是为被判决人提供了针对不利于自己的再审改判的上诉机会。这种上诉机会可以通过发回重审或者对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改造。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在审判监督程序的法律规定中增加撤销原判、交付一审的制度,并限定为对被告人不利再审的情形;二是针对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情形,设置作为审判监督程序组成部分的特别上诉程序,由此彰显审判监督程序不同于原一审程序、二审程序的独立性,在未来修改刑事诉讼法中,解决具有合理精神内核的司法实践的法定化问题,实现这种司法中变通做法与法律规定的协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监督程序 司法解释 实践合理性 直接审理对象 《刑事诉讼法》修改
下载PDF
美国刑事陪审团否决权制度研究
9
作者 郑曦 《经贸法律评论》 2023年第3期142-158,共17页
陪审团否决权制度使得美国刑事陪审团有不顾事实与法律判决被告人无罪的权力。这一起源于英国的制度以司法民主为基础,在美国历史上起到了反抗殖民统治、支持废奴运动的作用。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型,刑事陪审团否决权制度继续发挥矫正法律... 陪审团否决权制度使得美国刑事陪审团有不顾事实与法律判决被告人无罪的权力。这一起源于英国的制度以司法民主为基础,在美国历史上起到了反抗殖民统治、支持废奴运动的作用。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型,刑事陪审团否决权制度继续发挥矫正法律实施的价值以实现公众正义观。然而刑事陪审团否决权制度也存在导致法律虚无主义、违背司法专业化要求、使司法屈从于地方观念、加剧种族对立等风险,因此美国法官通过明确否定此权力、向陪审团隐瞒此权力等方式试图对该制度进行限制。但是刑事陪审团否决权制度仍有维护司法民主和防范政府滥权、沟通立法与司法、平衡法理和人情等现代意义,可以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判 陪审团否决权 司法民主 正义
下载PDF
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同志 《中国应用法学》 2023年第3期135-148,共14页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整个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创新具有基础支撑作用,是确保案件办理质量、有效防范冤假错案、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实现刑事司法公正的关键举措。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时期应继...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整个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创新具有基础支撑作用,是确保案件办理质量、有效防范冤假错案、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实现刑事司法公正的关键举措。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时期应继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在刑事诉讼各环节持续巩固无罪推定、正当程序、证据裁判的诉讼理念,围绕“审判的中心地位”“庭审的关键地位”和“一审的重心地位”,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统一侦(调)控审的证据标准,深入推进庭审的实质化,充分发挥一审程序认定事实的基础作用,并积极完善刑事立法,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和制约刑事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体制机制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与效率 司法改革 庭审实质化 职权配置
下载PDF
从“工具价值为主”到“程序公正优先”:刑事在线庭审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卞建林 李艳玲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20,共9页
刑事在线庭审是互联网时代刑事司法发展的产物,受到了广泛关注,被赋予了较高期待。结合刑事在线庭审的演进过程和实际运行,可以看出,当前刑事在线庭审主要发挥着工具价值,被偏重于作为某种办案提速提效工具来构建和应用。这虽然使刑事... 刑事在线庭审是互联网时代刑事司法发展的产物,受到了广泛关注,被赋予了较高期待。结合刑事在线庭审的演进过程和实际运行,可以看出,当前刑事在线庭审主要发挥着工具价值,被偏重于作为某种办案提速提效工具来构建和应用。这虽然使刑事在线庭审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实效,并收获了不少认可,但也导致了诸如权利保障不足、功能发挥不够、增加安全风险等问题和弊端。长远来看,制约了刑事在线庭审的优化和发展。在未来,应当以程序公正优先为导向,通过加强权利保障、强化庭审功能、增强庭审安全等路径,对刑事在线庭审加以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刑事在线庭审 程序公正 权利保障 轻罪治理
下载PDF
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程序保障研究——基于Z省1990—2020年假释案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海燕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7-100,共14页
我国假释案件审理程序至今尚未真正被纳入诉讼程序,程序启动完全由刑罚执行机关掌控,诉讼主体功能运行失位与错位并存,裁判权异化为审查权,现行裁判程序和裁判逻辑难以保证裁决结果的正当性。如何通过程序运作保障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是... 我国假释案件审理程序至今尚未真正被纳入诉讼程序,程序启动完全由刑罚执行机关掌控,诉讼主体功能运行失位与错位并存,裁判权异化为审查权,现行裁判程序和裁判逻辑难以保证裁决结果的正当性。如何通过程序运作保障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假释案件审理程序之所以运行失范,主要源于价值定位上“权力”而非“权利”的制度设定、在诸多诉讼主体眼中呈现不同面相的认识因素、实体条件判断复杂和诉讼运行规则缺失的规范因素以及配套机制不够健全的机制因素。因此,应当秉承从“奖励说”到“权利说”的基本理念,确立规范程序运作,防止司法腐败的制度目标,建构有别于普通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从诉讼模式的对抗式改造转向协作为主的二元司法模式,明确审理模式而非审查模式的功能定位,通过多元诉讼程序的选择与分流,实现假释案件的实质化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释 实质化审理 程序保障 二元司法模式 多元诉讼程序 功能定位
下载PDF
智慧法院视野下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的反思与完善 被引量:1
13
作者 娄必县 崔明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3年第3期152-162,共11页
随着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在诉讼各阶段的应用不断扩展,无纸化办案成为智慧法院的重要表现形式。法院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诉讼原理的重组,是技术与法理交融的产物。实践中,无纸化办案在诉讼各阶段仍然存在一... 随着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在诉讼各阶段的应用不断扩展,无纸化办案成为智慧法院的重要表现形式。法院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诉讼原理的重组,是技术与法理交融的产物。实践中,无纸化办案在诉讼各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没有妥善处理公正与效率、技术便捷与程序保障、技术理想与技术实践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手段与目的错位。必须协调信息技术与诉讼实践、程序效益与权利保护、新型规则与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构建更具系统性和整合性的无纸化办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智慧法院 审判 诉讼 无纸化 司法公正 司法效率
下载PDF
司法人工智能与人类法官的互补之道——以当事人公正感为中心的思考
14
作者 唐丰鹤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34,共13页
根据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的相关理论,结合其自身特点,可以认定司法公正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一致性、中立性、准确性、控制感、尊重感、合理解释等。实证研究发现,在满足当事人公正感方面,人工智能在一致性、中立性方面优于人类,... 根据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的相关理论,结合其自身特点,可以认定司法公正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一致性、中立性、准确性、控制感、尊重感、合理解释等。实证研究发现,在满足当事人公正感方面,人工智能在一致性、中立性方面优于人类,而在准确性、控制感、尊重感、合理解释方面则劣于人类。在司法审判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在中立性和一致性方面的优势,纠正人类法官的认知偏差、情感偏向和利益倾向,提升案件定性一致性和定量一致性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当事人公正感的目的。同时,人工智能在准确性、控制感、尊重感、合理解释方面的不足,也决定了人类法官的用武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审判 司法人工智能 人类法官 主观程序正义 公正感
下载PDF
繁简分流视域下民事审前程序现状检视及完善
15
作者 曾俊荣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6-64,共9页
民事审前程序是从立案之后到正式庭审之前,具有梳理争点、固定证据、促进和解等功能的程序。审前程序与繁简分流具有高度同质性,且审前程序在促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审前程序之庭审准备和繁简分流的应... 民事审前程序是从立案之后到正式庭审之前,具有梳理争点、固定证据、促进和解等功能的程序。审前程序与繁简分流具有高度同质性,且审前程序在促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审前程序之庭审准备和繁简分流的应然功能,理应对其程序规则作系统研究。完善诉答程序以及举证期限的配套惩罚措施,设立针对审前会议阶段的和解、调解程序,借鉴美国审前程序中的“不应诉判决”“审理前裁定”等有益经验,设置专门的法官处理审前程序等举措是系统构建审前程序的可行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前程序 繁简分流 审判正当性 准备程序 庭前会议
下载PDF
异步审理模式的诉讼效率分析——基于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王立源 《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2023年第3期46-52,57,共8页
异步审理模式基于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非同步”性与坚持“直接言词原则”的传统诉讼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关于异步审理模式对诉讼效率的影响问题,使用最小二乘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杭州互联网法院5 714份裁判文书,得出以下结论... 异步审理模式基于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非同步”性与坚持“直接言词原则”的传统诉讼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关于异步审理模式对诉讼效率的影响问题,使用最小二乘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杭州互联网法院5 714份裁判文书,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采用异步审理模式的案件相较于非异步审理的案件显著提高了15.8%的诉讼效率。基于高效与便捷两种优势,异步审理模式对于当事人接近正义具有积极作用。其次,异步审理模式对于不同案件类型的诉讼效率具有异质性。现阶段,异步审理司法实践更多适用于以银行为主体的借款纠纷。为更好发挥异步审理模式的制度功能,一方面应当明确异步审理模式的适用群体为弱势自然人群体并加强其认知度;另一方面,在诉讼标的额上限定适用异步审理模式的案件范围,突出异步审理模式的非普适性,以减少异步审理模式对于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价值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审理 互联网法院 简易程序 接近正义 直接言词原则
下载PDF
困境与进路:司法审查原则与中国审前程序改革 被引量:13
17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30,共7页
现代司法审查原则以自然正义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为支撑,要求未经法院的司法审查,任何人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者科处其他刑罚;未经法院审查,不得对公民实施逮捕、羁押等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强制性侦查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机制中长期以来缺... 现代司法审查原则以自然正义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为支撑,要求未经法院的司法审查,任何人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者科处其他刑罚;未经法院审查,不得对公民实施逮捕、羁押等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强制性侦查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机制中长期以来缺乏司法审查的理念,现行审前程序中的诸多制度设计存在着背离司法审查原则的现象,对此应当贯彻司法审查原则通过制度重构予以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司法审查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 审前程序 中国 改革 自然正义原则 实体 侦查措施
下载PDF
“管理型司法”: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8
作者 奚玮 宋士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6-312,共7页
审判管理的传统模式存在上下级法院沟通不畅、管理部门混同、管理效能低下、挫伤法官积极性等问题。各级人民法院为加强审判管理,提升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进行了审判管理办公室的机构改革。依据"管理型司法"理念,审判管理应... 审判管理的传统模式存在上下级法院沟通不畅、管理部门混同、管理效能低下、挫伤法官积极性等问题。各级人民法院为加强审判管理,提升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进行了审判管理办公室的机构改革。依据"管理型司法"理念,审判管理应以法官为服务主体,强调自主性管理、服务性管理、激励性管理,旨在保证审判的公正、高效与权威。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基本职能是服务与促进审判权,其核心职能可限缩至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和法官业绩考评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型司法 审判管理权 审判权 审判管理办公室
下载PDF
利益衡量原则下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检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旭斋 朱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35,共8页
近年来的刑事再审司法实践表明,现行审判监督程序制度设计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比如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设计不合理,提起再审程序的事由与程序要求不具体,提起再审程序的时效及次数未做限制,等等。基于刑事诉讼程序一般原理以及利益衡量原... 近年来的刑事再审司法实践表明,现行审判监督程序制度设计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比如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设计不合理,提起再审程序的事由与程序要求不具体,提起再审程序的时效及次数未做限制,等等。基于刑事诉讼程序一般原理以及利益衡量原则,结合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的现行刑事再审程序之问题和不足,改革和完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制度设计应坚持以下价值取向:努力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合理衡平,突出程序公正前提下兼顾实体公正,优先满足诉讼公正的同时不可偏废诉讼效率,坚持以法律事实支持司法裁判。在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制度完善过程中,要在充分保障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的申诉权的同时,取消法院刑事再审提起权;明确和具体界定刑事再审提起事由;限制刑事再审提起期间及次数;严格遵循"疑罪从无"原则,排除"疑罪从轻"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判监督 刑事再审程序 诉讼程序 利益衡量 司法权威
下载PDF
刑事诉讼普通程序简化审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徐美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三个基层法院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情况表明,普通程序简化审总体上符合其设立的初衷,减少了庭审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件工作量大的矛盾,但是应当在确保程序公正的同时,寻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是普通程序简化审的... 三个基层法院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情况表明,普通程序简化审总体上符合其设立的初衷,减少了庭审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件工作量大的矛盾,但是应当在确保程序公正的同时,寻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是普通程序简化审的生命所在,而程序公正的获得则有赖于被告人的真实自愿和法官的全面告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程序简化审 实证研究 效率 公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