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ntier of Military Defense Building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Based on CiteSpace
1
作者 DU Xianning WANG Di WU J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2年第6期50-52,共3页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polic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continues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relic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military facilities along the silk road in recent years. Focusing on 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polic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continues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relic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military facilities along the silk road in recent years. Focusing on the military defense building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CiteSpace software is used to conduct statistical and visual analysis on the hot issue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in the military buildings on the silk roa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rontier hot issues, the research trend of future topics is analyzed and predict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rontier hot spots of military architecture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Han and Tang Dynasties are extensive, and the research trend is steadily ri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regions of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Military defense building CITESPACE Frontier hotspot
下载PDF
阳关:西汉经敦煌郡与西域间交流交往的关隘——基于史籍与出土文献的考察
2
作者 魏迎春 郑炳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2,共7页
西汉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的命名与设置布局应是仿照中原关隘布局而来的,即复制或者移植了中原地区的关隘名称与布局。而悬泉汉简所载“敦煌塞”很可能就是指阳关一带的边塞,也即阳关都尉所辖边塞。阳关是西汉中原前往西域地区使用最多的... 西汉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的命名与设置布局应是仿照中原关隘布局而来的,即复制或者移植了中原地区的关隘名称与布局。而悬泉汉简所载“敦煌塞”很可能就是指阳关一带的边塞,也即阳关都尉所辖边塞。阳关是西汉中原前往西域地区使用最多的关隘。西汉敦煌郡九置组成的邮驿系统向东可通达长安,向西从最西端的龙勒置就近经由阳关出塞,又经文候鄣可抵达鄯善国伊循城,至此连接西域南道。这条阳关通道相对玉门关通道更便于通行,因而,阳关通道是文书传送之路,也是戍卒、施刑士来往之路,还是西汉与西域间通使、通商之路。因此,阳关应当是为了与西域诸国通使通商需要而设置的关隘,此后成为西汉中原与西域交流交往交融的一扇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阳关 敦煌郡 西域
下载PDF
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陶釜研究
3
作者 张亮 秦雪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本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的陶釜进行了类型学研究,认为战国中期陶釜以一种特殊葬俗的形式出现在郑州地区,战国晚期开始陶釜迅速发展,分布范围变广,数量和类型明显增多,包含有郑韩文化、晋文化和秦文化三... 本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的陶釜进行了类型学研究,认为战国中期陶釜以一种特殊葬俗的形式出现在郑州地区,战国晚期开始陶釜迅速发展,分布范围变广,数量和类型明显增多,包含有郑韩文化、晋文化和秦文化三大系统。进入汉代,陶釜数量急剧减少,类型单一。陶釜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历程与秦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釜 中原地区 战国 西汉 类型学
下载PDF
秦汉彩绘陶器中“汉紫”应用及对西域的影响
4
作者 常艳 丛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汉紫”是中国战汉时代特有的人造硅酸铜钡材料。它在彩绘陶中的使用既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又具有统一的哲学思想。基于“汉紫”在秦汉墓葬中彩绘陶的相关考古资料,梳理了它在陕西、河南、山东、江苏不同地域的应用情况和表现出的... “汉紫”是中国战汉时代特有的人造硅酸铜钡材料。它在彩绘陶中的使用既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又具有统一的哲学思想。基于“汉紫”在秦汉墓葬中彩绘陶的相关考古资料,梳理了它在陕西、河南、山东、江苏不同地域的应用情况和表现出的共性与个性,蠡测它集中发生于北方的多种原因及用色观念,分析它与“埃及蓝”的关系及对西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彩绘陶 汉紫 汉蓝 西域
下载PDF
东汉时期罗马和贵霜对西域归属汉朝的认知
5
作者 张子青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有汉一代,西域被正式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之中,与此同时“西域与中原地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也开始形成。这一观念不仅体现在中央政权对西域管辖权的宣示和西域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同,也体现在域外国家对西域归属中国的认知... 有汉一代,西域被正式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之中,与此同时“西域与中原地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也开始形成。这一观念不仅体现在中央政权对西域管辖权的宣示和西域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同,也体现在域外国家对西域归属中国的认知。东汉时期,不论是罗马帝国的马其顿商团,还是迫使部分西域地方政权纳质的贵霜统治者,均将西域视作汉朝的一部分。这不仅与汉朝中央、西域地方政权对西域属于汉朝的认知形成呼应和对证,而且开辟了日后亚欧大陆诸多民族对西域与中原地区一体性认知的先例,进而从思想史的层面和世界史的视野佐证这一事实,即汉代以后历代中央政权经略西域的实质,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对在汉代已属一体的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不断整合,而非西方帝国历史经验中的“征服”。这一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审视近代以来部分国外学者在新疆历史认知上的局限,以及长期流行的“中原地区—内亚”二元对立视角,重新看待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的特殊性和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西域 罗马 贵霜
下载PDF
统计学视角下关中地区西汉墓出土陶仓形制与组合分析
6
作者 张峻玮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西安地区西汉时期陶仓在形制方面变化并不显著,运用传统方法进行形制分析,所得结论有限。本文引入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均值对比与假设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陶仓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陶仓整体... 西安地区西汉时期陶仓在形制方面变化并不显著,运用传统方法进行形制分析,所得结论有限。本文引入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均值对比与假设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陶仓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陶仓整体体形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除新莽时期外均维持在五件一组出土的规格,但出土陶仓的汉墓的比例则一直比较稳定。这与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相吻合,同时意味着该时间段内用葬习俗和偏好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西汉 陶仓 形制 统计学
下载PDF
A Study on Zheng Ji's " Expeditions to the Western Regions Several Times"
7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原文传递
译使萍踪:悬泉置汉简所见丝绸之路上的人员往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俊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6-104,共9页
西域诸国间的交往,是悬泉置汉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往来其间译使的接待与管理借助大量的传文书与接待记录体现出来。该文以日逐王、龟兹王及焉耆、危须一次使团的接待,探讨其中涉及的各类文书体现出来的译使管理制度。如“日逐王”降... 西域诸国间的交往,是悬泉置汉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往来其间译使的接待与管理借助大量的传文书与接待记录体现出来。该文以日逐王、龟兹王及焉耆、危须一次使团的接待,探讨其中涉及的各类文书体现出来的译使管理制度。如“日逐王”降汉的时间应该在神爵二年,迎接日逐王的人员除了郑吉之外,还专门派人员由长安到敦煌、酒泉主持迎接一事。“乐汉衣服制度”的龟兹,在其国王绛宾娶乌孙公主的大女儿之后,为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提供了极大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置汉简 译使往来 西域 丝绸之路
下载PDF
再读敦煌研究院所藏汉简
9
作者 张德芳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57,共4页
敦煌研究院所藏1920年民国驻军周炳南在玉门关附近所得汉简17枚,虽然多有残断,但纪年清晰。从纪年简和书体特色看,属于东汉后期之物。将过去河西出土汉简记载的历史拉长了近半个世纪。当时的敦煌和西域的情势息息相关,17枚汉简记载的内... 敦煌研究院所藏1920年民国驻军周炳南在玉门关附近所得汉简17枚,虽然多有残断,但纪年清晰。从纪年简和书体特色看,属于东汉后期之物。将过去河西出土汉简记载的历史拉长了近半个世纪。当时的敦煌和西域的情势息息相关,17枚汉简记载的内容应与元嘉年间河西和西域的动荡有直接关系,是研究东汉后期朝廷与西域关系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研究院 东汉简牍 敦煌汉简 西域动态 丝绸之路
下载PDF
西汉、匈奴经营西域政策比较研究
10
作者 汤国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0期11-16,共6页
西域,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物产资源的丰富性而成为西汉、匈奴争夺的焦点。匈奴较西汉先一步经营西域,在西域设置机构,收取赋税,将西域视为资源补给站与战略基地,对西汉的西北部边疆构成巨大威胁。西汉为反击匈奴,也开始联络西域,... 西域,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物产资源的丰富性而成为西汉、匈奴争夺的焦点。匈奴较西汉先一步经营西域,在西域设置机构,收取赋税,将西域视为资源补给站与战略基地,对西汉的西北部边疆构成巨大威胁。西汉为反击匈奴,也开始联络西域,试图将西域纳入自身势力范围之内。西汉与匈奴争夺西域,是西汉时期西域史的主线。对西域的争夺,是西汉与匈奴军事对抗、南北争雄产生的直接结果。汉匈为经营西域,根据不同的国家情况采取多种政策与手段,如遣使、军事威胁、纳质、和亲、置吏等。双方经营西域的政策有相互借鉴的成分,但在政策的指导思想及经营西域的最终目的上有所不同,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西汉与匈奴的游牧经济生产方式与农耕经济生产方式的差异、汉匈各自的边疆战略与民族关系思想不同及双方的实力对比的动态变化等。汉匈经营西域,为后世经营西域奠定了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匈奴 经营西域
下载PDF
秦汉时期汉语言文字在西域的传播使用管窥
11
作者 李梅宇 赵江民 《双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60-68,共9页
汉语言文字在西域的传播使用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繁荣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增强了中华各族儿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本基于史料,运用历史学、语言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从中央对西域的治理、政治和... 汉语言文字在西域的传播使用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繁荣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增强了中华各族儿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本基于史料,运用历史学、语言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从中央对西域的治理、政治和亲、商贸往来、屯田活动、文化交流以及西域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民汉语言借用、民汉翻译等方面,勾勒出秦汉时期汉语言文字在西域的传播脉络。同时,结合相关语料,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层面分析其传播使用的特点,指出汉语言文字在西域的传播使用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对中央王朝的认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汉语言文字 西域 传播使用
下载PDF
张骞与汉代苜蓿引入考述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启忠 柳茜 +1 位作者 陶雅 徐丽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0-190,共11页
汉代输入苜蓿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不是由张骞引入的在认识上还有分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考证归纳方法,从张骞通西域的背景、动机目的,乃至经历与影响,以及张骞带归苜蓿种子形象的产生等方面出发,对张骞与苜蓿引入的关系进行了... 汉代输入苜蓿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不是由张骞引入的在认识上还有分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考证归纳方法,从张骞通西域的背景、动机目的,乃至经历与影响,以及张骞带归苜蓿种子形象的产生等方面出发,对张骞与苜蓿引入的关系进行了考释梳理。到目前为止,对张骞引入苜蓿种子的看法主要有4种观点:(1)张骞引入苜蓿种子说;(2)张骞未引苜蓿种子说;(3)张骞传递苜蓿信息说;(4)张骞通西域纪念说。尽管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史料可证明张骞就是取回苜蓿种子的汉使,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苜蓿进入我国与张骞通西域密不可分。张骞从西域带回了大宛国盛产苜蓿的信息,为后来的"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奠定了基础。或许在苜蓿进入我国的过程中,由于张骞带回来的信息,使汉朝知道了大宛国盛产苜蓿,并且是汗血宝马最爱吃的饲草,也正是有了这些信息作支撑,汉使才取回苜蓿种子。因此,不论张骞是否带回苜蓿种子,他在苜蓿传入我国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张骞 汉代 汉使 西域
下载PDF
悬泉汉简所见汉代乌孙的几个年代问题 被引量:13
13
作者 袁延胜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5,共7页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对乌孙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进行了探讨。认为西汉王朝分立乌孙大小昆弥之事在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四月之后,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甘露元年;西汉划分乌孙大小昆弥地界和人口的时间,在不...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对乌孙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进行了探讨。认为西汉王朝分立乌孙大小昆弥之事在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四月之后,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甘露元年;西汉划分乌孙大小昆弥地界和人口的时间,在不是甘露三年,而甘露元年和甘露二年;卑爰疐杀乌日领和归义西汉王朝的年代,在元始元年(公元1年);孙建袭杀卑爰疐的年代应在公元8~15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乌孙 西域 西汉 年代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基于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海霞 庄霆坚 +1 位作者 权东计 李勤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2-100,共9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与空间规划机制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何扭转市场颓势,弥补区域产业发展因区域治理和空间规划机制缺失而遭受的损失,是各类产业集群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文化空间构建与文化产...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与空间规划机制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何扭转市场颓势,弥补区域产业发展因区域治理和空间规划机制缺失而遭受的损失,是各类产业集群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文化空间构建与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联通思维模式,统筹考虑汉长安城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空间规划机制设计与实施管理,从文化空间氛围营造、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及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近远期规划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区域治理 特色文化空间 文化产业集群 空间规划机制 汉长安城遗址
下载PDF
关于西汉时期西域汉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
15
作者 贾丛江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汉简,论述了西汉时期汉人进入西域的不同方式,对屯戍士卒的 构成,吏卒更代制度,汉人留居情况,以及西域汉人的郡望,做了全面探察。
关键词 汉人 西域 西汉 屯戍
下载PDF
汉代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像之关系及其背景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煜 唐熙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95,共8页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早期和同时期的各种女神像较为全面地对比和细节观察,发现汉代西王母图像中不仅有西方某种女神像及其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且附会了来自多种女神像的多种因素。当时人认为西王母在西域之地,西域流行的各种女神信仰和女神...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早期和同时期的各种女神像较为全面地对比和细节观察,发现汉代西王母图像中不仅有西方某种女神像及其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且附会了来自多种女神像的多种因素。当时人认为西王母在西域之地,西域流行的各种女神信仰和女神像便有可能被附会到西王母的信仰和图像中。在汉代中西文化交流和西王母信仰的双重背景下,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像产生了一次生动的互动。文化交流的研究中还应该特别注意文化的嫁接和附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西王母 西域 女神 图像
下载PDF
西汉中垒校尉“外掌西域”新证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炳泉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1,共3页
对于西汉中垒校尉是否“外掌西域” ,传世文献记载不同 ,后世研究者观点各异 ,本文引敦煌悬泉汉简 ,认为其确有此职能。
关键词 西汉 中垒校尉 西域
下载PDF
两汉时期西域屯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运德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2,共7页
本文从屯垦戍边的源流、屯垦戍边的目的、屯垦戍边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对两汉时期西域屯垦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揭示。
关键词 汉代 西域 屯垦 特征
下载PDF
匈奴控制背景下的西域商贸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子今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32,共9页
在汉王朝政治文化影响进入西域之前,匈奴曾经施行对"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控制。《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记载,"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赋税诸国,取富给焉"。通过对西... 在汉王朝政治文化影响进入西域之前,匈奴曾经施行对"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控制。《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记载,"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赋税诸国,取富给焉"。通过对西域商贸的控制取得收益,是匈奴的经济政策。在匈奴控制西域的背景下,当地商贸活动因匈奴的高压盘剥遭遇损害,却依然发挥着活跃经济和沟通文化的作用。西域商贸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匈奴的支持和鼓励。西域"贾胡"的活跃,是上古丝绸之路贸易史进程中值得注意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西域 汉王朝 经济 商贸
下载PDF
汉代西域译长 被引量:7
20
作者 俄琼卓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8,共4页
张骞凿空使汉朝与西域诸国开始了正式的交往,鉴于西域复杂的语言环境以及双方日益频繁往来的需要,汉朝在西域各国设置了类似中央的翻译官职———译长。这一职官在西域都护所属的绝大多数西域城邦中都设有,职位虽不高,但起着十分重要的... 张骞凿空使汉朝与西域诸国开始了正式的交往,鉴于西域复杂的语言环境以及双方日益频繁往来的需要,汉朝在西域各国设置了类似中央的翻译官职———译长。这一职官在西域都护所属的绝大多数西域城邦中都设有,职位虽不高,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西域 译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