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合才 彭高辉 张清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讨论了加强高等院校数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与时代需求,从加强学生思维延伸、思维拓展与逆向思维的培养;引导教师改进知识传授方式与教学组织过程;正确处理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辩证关系;关注本科生的专业课程与所从事职... 讨论了加强高等院校数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与时代需求,从加强学生思维延伸、思维拓展与逆向思维的培养;引导教师改进知识传授方式与教学组织过程;正确处理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辩证关系;关注本科生的专业课程与所从事职业的关系四个方面择讨了利用数学教育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数学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工程科学学科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兰宏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0年第5期480-487,共8页
工程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萌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期的英国,相对成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哥廷根大学应用力学学派的工作中,但工程科学思想相对完善的论述是钱学森先生首先给出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是中国工程科学思想... 工程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萌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期的英国,相对成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哥廷根大学应用力学学派的工作中,但工程科学思想相对完善的论述是钱学森先生首先给出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是中国工程科学思想的摇篮,在流体弹塑性模型、统计细观损伤力学、钻井平台关键技术、高铁实验平台、高超声速激波风洞、“实践十号”卫星等工程科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新时代中国科学院大学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从学科发展目标、人才所需特质、专业培养课程及机制探索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和发展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工程科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工程科学 力学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下载PDF
我国科技创新战略路径分析——基于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问与屠哟哟获奖的启示
3
作者 银丽萍 张向前 《特区经济》 2016年第12期14-17,共4页
学者们主要从政治、经济、教育、地域、文化等方面阐述"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向世界证实了当代中国的科技实力,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通过反思目前中国创新战略... 学者们主要从政治、经济、教育、地域、文化等方面阐述"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向世界证实了当代中国的科技实力,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通过反思目前中国创新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障碍,结合"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以及屠呦呦获奖的经验,提出从正确定位政府的作用,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加强产学研合作,营造纯正的科学氛围等方面实施创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创新战略 李约瑟之谜 钱学森之问 屠哟哟获奖
下载PDF
我们的教育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吗——对创造力阻滞因素的审视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华杰 崔岐恩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1,共4页
当前我国的教育中存在多种影响创造力生成的阻滞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反思主要可以从教育价值观中的效率至上论、教育过程中的封闭化教学设计、教育评价中的区分性考试三个层面展开。学校教育走出创造力缺失困境的前提是对创造力阻滞因素... 当前我国的教育中存在多种影响创造力生成的阻滞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反思主要可以从教育价值观中的效率至上论、教育过程中的封闭化教学设计、教育评价中的区分性考试三个层面展开。学校教育走出创造力缺失困境的前提是对创造力阻滞因素及其后果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创造力 教育价值观 教育过程观 教育评价观
原文传递
钱学森之问与钱学森道路
5
作者 王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106,共6页
解答钱学森之问,回首钱学森走过的道路是解答的重要途径。一,钱学森的美国学术之路是站在科学帅才冯·卡门的肩膀上,逐步成为顶尖空气动力学家,并造就科学统帅能力。二,钱学森的美国科学帅才道路是极早投身决定科技未来的前瞻性科... 解答钱学森之问,回首钱学森走过的道路是解答的重要途径。一,钱学森的美国学术之路是站在科学帅才冯·卡门的肩膀上,逐步成为顶尖空气动力学家,并造就科学统帅能力。二,钱学森的美国科学帅才道路是极早投身决定科技未来的前瞻性科学领域——火箭事业,在未显现现实价值的时候亲身担当美国火箭的理论设计师,更有机会在冯·卡门举荐下考察德国、美国和日本火箭发展状况,承担制定美国火箭科学规划的特殊经历。三,钱学森的中国道路是归国后钱学森具备战略眼光,率先提出和全局推动新中国发展火箭导弹的战略和战术决策,前瞻性创建一系列导弹火箭新机构,他是新中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统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道路 钱学森之问 科学帅才 冯·卡门 战略型科学家
原文传递
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路径选择——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为例
6
作者 王灿明 《创新人才教育》 2016年第2期36-39,共4页
破解"钱学森之问",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通过对约翰·格登、芭芭拉·麦克林托克、钱永健、莫言四位诺贝尔奖得主成长的案例分析表明,只有激发儿童的创造意向,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儿童的创造... 破解"钱学森之问",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通过对约翰·格登、芭芭拉·麦克林托克、钱永健、莫言四位诺贝尔奖得主成长的案例分析表明,只有激发儿童的创造意向,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儿童的创造性行为,养成儿童的创造性人格,才能形成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生动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钱学森之问 诺贝尔奖获得者
原文传递
“钱学森之问”之刍析
7
作者 王辉 黄慧凤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15-116 121,121,共3页
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为突破点,分析"钱学森之问"的解题症结。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的三条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五条建议。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创造力 学校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