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 被引量:18
1
作者 桑广书 甘枝茂 岳大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以洛川旧县镇南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用实地考察和史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 ,恢复了元代 ( 12 6 7年 )以来洛川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过程 ,计算出了不同时段沟谷发育速度、土壤侵蚀强度 ,分析了黄土塬区沟谷形态的演变。自元代以来... 以洛川旧县镇南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用实地考察和史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 ,恢复了元代 ( 12 6 7年 )以来洛川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过程 ,计算出了不同时段沟谷发育速度、土壤侵蚀强度 ,分析了黄土塬区沟谷形态的演变。自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土壤侵蚀呈加剧态势 ,其变化一方面与降水量变化关系密切 ,降水量较丰富时沟谷发育、土壤侵蚀较强 ;另一方面人为加速侵蚀与自然侵蚀相叠加是近现代沟谷发育、土壤侵蚀剧烈的主要原因。黄土塬区沟谷形态由巷形谷、V形谷向U形谷演变 ,沟头段巷形谷和上游段V形谷是土壤侵蚀与治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黄土塬 沟谷发育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土壤潜在侵蚀最严重地区──黄土残塬沟壑区──以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丽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S1期43-47,63,共6页
本文从土壤侵蚀的环境背景、侵蚀能力的力学原理、土壤潜在侵蚀面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黄土残塬沟壑区的侵蚀,得出黄土残塬沟壑区具有土壤侵蚀形成并趋于严重的条件。选定典型区域抽样对土壤潜在侵蚀因子半定量记分,用总分评定法划分潜... 本文从土壤侵蚀的环境背景、侵蚀能力的力学原理、土壤潜在侵蚀面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黄土残塬沟壑区的侵蚀,得出黄土残塬沟壑区具有土壤侵蚀形成并趋于严重的条件。选定典型区域抽样对土壤潜在侵蚀因子半定量记分,用总分评定法划分潜在侵蚀危险强度。同时用聚类分析法进行了潜在侵蚀类型划分,绘制了典型区域潜在侵蚀危险强度图,指出未来土壤潜在侵蚀的最严重地区是黄土残塬沟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潜在侵蚀 环境背景 黄土残塬沟壑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谷侵蚀速率研究──以洛川黄土源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白占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S1期22-25,30,共5页
据洛川塬区8条典型沟谷大量地质地貌实测资料,以恢复、量测各时段沟谷形体为主线,用黄土──古土壤层存在沟谷两侧的披覆关系、C14测年及考古资料确定了沟谷发育年代,指出洛河及其主要支流诞生于55.5万年前,后经历了5个演... 据洛川塬区8条典型沟谷大量地质地貌实测资料,以恢复、量测各时段沟谷形体为主线,用黄土──古土壤层存在沟谷两侧的披覆关系、C14测年及考古资料确定了沟谷发育年代,指出洛河及其主要支流诞生于55.5万年前,后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并测算出33~25、25~14、14~1和1万年以来及历史时期沟道的侵蚀量、侵蚀率及其递增率。在33~25万年前,侵蚀量为945.624t/a,25—14万年前为672.51t/a,14—10万年前为541.73t/a,1万年前为2535.98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沟谷系统演化 沟谷侵蚀速率 洛川塬区
下载PDF
长武塬区沟坡开发中的植被建设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一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3-16,共4页
地处黄土高原南部的黄土塬区,气候温暧,雨量适中,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平坦的塬面历来是陕甘两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占该区土地总面积50%~70%的沟壑地带如何增加产值,提高效益,长期以来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根据黄土塬区沟壑内不... 地处黄土高原南部的黄土塬区,气候温暧,雨量适中,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平坦的塬面历来是陕甘两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占该区土地总面积50%~70%的沟壑地带如何增加产值,提高效益,长期以来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根据黄土塬区沟壑内不同地形部位自然资源的特点提出:1.充分利用梁坡与沟坡上已平整的梯田,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园林果业;2.扩大经济林与用材林的比重,改变林、树种单一的现状;3.用皆伐萌蘖更新技术将低产的刺槐防护林更新为速生丰产林;4.适当发展饲料林、合理利用林下饲草资源,解决好林牧矛盾。黄土塬区的沟坡开发若按上述建议实施,必将获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成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区 沟坡 开发 植被 水土保持
下载PDF
黄土塬区煤系非常规气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树威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547-553,共7页
地震勘探是解决煤系非常规气储层富集区预测的有效手段,结合黄土塬区工区实例介绍了煤系非常规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在该地区的应用研究。勘探区内地表沟谷纵横、起伏变化剧烈,地形较为复杂,根据地质任务要求进行煤系非常规气富集性的地... 地震勘探是解决煤系非常规气储层富集区预测的有效手段,结合黄土塬区工区实例介绍了煤系非常规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在该地区的应用研究。勘探区内地表沟谷纵横、起伏变化剧烈,地形较为复杂,根据地质任务要求进行煤系非常规气富集性的地震勘探预测,对AVO属性进行分析及波阻抗反演,因此进行地震资料保幅处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在解决激发和接收条件不同带来的振幅和频率差异的的基础之上,同时得到较高的纵、横向分辨率。通过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的对比和分析,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地表问题带来的野外静校正上的难题。通过精细的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道集拉平问题,为后续AVO反演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黄土塬区 资料处理 煤系非常规气 静校正 保幅处理
下载PDF
黄土塬区浅埋暗挖隧道慢坡段施工期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苗学云 范世鸿 +1 位作者 米维军 赵永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54,共4页
黄土塬区浅埋隧道慢坡段由于距地表边沟、冲沟距离不等,围岩压力分布不均,难以形成自然拱,给施工带来诸多风险。选取银西高速铁路黄土塬区上阁村隧道典型浅埋慢坡段断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含水率、洞内变形及地表沉... 黄土塬区浅埋隧道慢坡段由于距地表边沟、冲沟距离不等,围岩压力分布不均,难以形成自然拱,给施工带来诸多风险。选取银西高速铁路黄土塬区上阁村隧道典型浅埋慢坡段断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含水率、洞内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围岩初期支护应力分为增长-波动-稳定3个阶段,其收敛期约在开挖后84 d;围岩含水率先增长后趋于稳定,收敛期约在开挖后118 d;拱顶下沉量是净空水平收敛量的2~3倍;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为距隧道中线约18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围岩变形规律 试验研究 黄土塬区 浅埋慢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