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4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pa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Ab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ship
1
作者 Wang Shan Meng Xiaoxu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9年第3期96-120,共25页
With Shinzo Abe's re-election as the president of Japan's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LDP), the LDP regime appears to have entered on a stable trend of long-term governance. This also marks a later phase of the ... With Shinzo Abe's re-election as the president of Japan's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LDP), the LDP regime appears to have entered on a stable trend of long-term governance. This also marks a later phase of the Abe administration has solidified its later phase, following Abe's second rise to power. The supremacy of the LDP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basket of economic policies termed Abenomics have produced initial effects, and the overall climate of political opinion in Japan remains largely conservative, all factors favorable the continuance of Abe's regime. A major task in the future to cement AbeJ s political legacy would be amendment of Japan’ s pacifist constitution. Abe’ s political and security policies are likely not to change, namely, the promotion of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in the US-Japan alliance, a moderate adjustment of Japan's China policy, and a return to utilitarian diplomacy to maximize Japan’s national interests. Thanks to the return of 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ship to the right track,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depends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deepening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and constructively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dis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ANESE politics SINO-JAPANESE relationship Abe ADMINISTRATION foreign strategy
下载PDF
Can Religious Pluralism Influence Governance and Societal Cohesion?
2
作者 Yaron Katz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24年第3期155-165,共11页
This analysis uncovers the complex interplay of religion,politics,and society in Israel,revealing the intricate dynamics of secular and religious ideologies.The study explores the deep ideological rift between secular... This analysis uncovers the complex interplay of religion,politics,and society in Israel,revealing the intricate dynamics of secular and religious ideologies.The study explores the deep ideological rift between secular and religious communities,a divide that profoundly impacts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policymaking.This division often leads to political crises and reshuffling,with the political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unstable coalition governments.The research is grounded in the divisions over the state’s spiritual ideology,with significant Orthodox influence shaping policy on education,family law,and cultural affairs.The research show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religious parties on Israeli politics,significantly shaping the country’s policies and ideological direction.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security threats and diplomatic challenges,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s and religion shapes Israeli politics since religious parties advocate for policies that align with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Jewish religious law,thereby impacting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public policy.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politics has led to a discernible shift toward greater religious orthodoxy in public life,driven by the political power of religious parties that prioritize religious values above secular democratic principles.The state’s endorsement of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institutions shapes public policy and societal norms.The analysis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values in public policy and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spheres,aimed to ensure that religion remains dominant in shaping societal norms and governance.This complex relationship demonstrates the ongoing challenges in balancing religious orthodoxy with secular principles,which poses difficulties and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ability and cohesion of Israeli society.The urgency and complexity of this task cannot be overstated,as it is crucial for the future of Israeli politics and religious 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gion PLURALISM GOVERNANCE politics Israel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Body Politics of Femal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ectionality and Agency in Education Locale
3
作者 Angel Che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3期345-360,共16页
关键词 教育领域 身体 政治 教师 机构 性别结构 毛细管作用 女权主义
下载PDF
The Democratic Simulation of the Public Space and Its Complex Human Relations
4
作者 Wendy Montes Ponce Esteban Sumano Sánchez Otniel Josafat López Altamirano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8年第6期343-347,共5页
The public space is currently the product of a simulation of democracy,the su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In the phenomenon,social aspects intervene that gestate labor,religious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The obse... The public space is currently the product of a simulation of democracy,the su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In the phenomenon,social aspects intervene that gestate labor,religious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The observation of urban behavior in historic centers was handled through the deductive method observing permitted or prohibitive areas of commercialization in the Historic Center of Oaxaca;it shows that it was determined by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urban simulation.The purpose was focu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spatial utility and the normative models of urban practices and practices.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public space is the product of negotiations that exhibit multiple inequalities:social strata,division of labor,political interests,religious and cultural expressions.Spatial projections are of:expropriation,distribution,donation,and resignation;from a domestic to industrial scale.The democratic simulation and its complex human relations multiplied the creeds and collective rituals,the proliferation of non-legal business and the dispute of the public space.It is concluded that those who administer and enforce civic policies and urban rules should promote solutions for coexistence;as a formative and attitudinal issue in the space that belongs to all of 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ATION URBANISM politics COMMERCE religion
下载PDF
The Renascence Party and Union and Socio-Political Organization of Muslims in Spain
5
作者 Jose Antonio Pefia-Ramos 《Journal of Sociology Study》 2014年第2期135-149,共15页
关键词 西班牙 穆斯林 政治 社会 联盟 组织 异质性 伊斯兰
下载PDF
The Official Promotion Incentive: A New Re-Estimation and Re-Examination
6
作者 Chen Feng Meng Qiu +2 位作者 Rong Kang DongWang Bei-bei Shi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6年第10期530-535,共6页
关键词 激励 公务员 地方官员 经济绩效 评估 研究人员 影响因素 经济状况
下载PDF
亲清政商关系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3
7
作者 罗进辉 刘海潮 巫奕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9,共14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基于此,分析检验当前亲清政商关系构建会如何影响微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利用2016—2020年中国A股传...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基于此,分析检验当前亲清政商关系构建会如何影响微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利用2016—2020年中国A股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年度观察数据研究发现,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在政商关系越亲清的地区,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越高,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强。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亲清政商关系主要通过“市场导向效应”和“资源供给效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具有启发意义的是,主要是政商关系的“亲近化”而不是政商关系的“清白化”助力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且亲清政商关系能够降低传统政治关联的相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清政商关系 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政治关联
下载PDF
两晋时期的君臣关系与忠君道德——兼论忠孝两难时的道德选择
8
作者 桑东辉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7,共9页
司马氏的两晋(西晋、东晋)经历了统一、战乱、分裂、偏安、篡夺,在整个155年的历史中,君臣关系虽然始终强调君尊臣卑,但其君主除开国的晋武帝相对有为外,多是暗弱君主,特别是偏安江南的东晋更是仰仗王谢等随迁的中原士族和江东原有的士... 司马氏的两晋(西晋、东晋)经历了统一、战乱、分裂、偏安、篡夺,在整个155年的历史中,君臣关系虽然始终强调君尊臣卑,但其君主除开国的晋武帝相对有为外,多是暗弱君主,特别是偏安江南的东晋更是仰仗王谢等随迁的中原士族和江东原有的士族支持,君臣关系相对宽松,君尊臣卑秩序不很严格。这种君臣关系下的忠君道德,在面对五胡乱华、朝廷更迭的冲击时就表现得多元化和复杂化。特别是晋朝继承了汉代孝治天下的思想,在政治生活中也强调忠孝并重,因此在面对忠孝两难境地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道德选择。在中国传统忠德变迁史上,两晋时期的臣子忠君道德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双向度的忠以及忠孝两难的道德选择,呈现出传统忠君道德由先秦时期的君仁臣忠向宋明时期的绝对化忠君的嬗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两晋 君臣关系 忠君道德
下载PDF
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内容及建设
9
作者 王学俭 徐曼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深刻影响着空间格局,空间成为解析社会现象、反映社会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场域。空间与社会的互动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空间趋向合理化,使空间变革愈加富有社会化特质。人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行为实践... 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深刻影响着空间格局,空间成为解析社会现象、反映社会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场域。空间与社会的互动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空间趋向合理化,使空间变革愈加富有社会化特质。人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行为实践、社会关系在一定的空间当中被塑造和完善,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作用下逐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在阐释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分析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路和举措:实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在对空间的占有当中筑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基础;掌握变革社会的力量,通过对空间主体的培养塑造凝聚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主体力量;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通过对空间关系的协调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人与社会关系 社会变革 空间关系
下载PDF
爱资哈尔在当代埃及的政治参与及其特征和影响
10
作者 马黛瑞 丁俊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82,158,159,共24页
爱资哈尔在历史上长期居于埃及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构建起伊斯兰最高权威和阿拉伯民族象征的双重身份。现代以来,爱资哈尔不断增强的国家认同决定了其以配合政治权威、服务国家利益为己任,日益趋向依附国家政权,经历了从支持阿拉... 爱资哈尔在历史上长期居于埃及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构建起伊斯兰最高权威和阿拉伯民族象征的双重身份。现代以来,爱资哈尔不断增强的国家认同决定了其以配合政治权威、服务国家利益为己任,日益趋向依附国家政权,经历了从支持阿拉伯社会主义到倾向政治伊斯兰主义,再到倡导伊斯兰中间主义的思想演变,逐渐形成了以爱资哈尔长老为核心的宗教学者参政主体,以伊斯兰教义原则为参政依据,以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参政基础,以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参政目的的独特政治参与方式。爱资哈尔积极参政辅政,致力于社会变革与文化建设,在协调政教关系、推动埃及社会发展、凝聚国家认同、促进社会公平、引领社会舆论、塑造社会主流价值、参与国家治理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独特且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资哈尔 埃及 政治参与 政教关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风险及其应对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圆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0-165,共6页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走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耦合,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与“出场”多元化,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随着技术向度的增强与工具理性思维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也...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走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耦合,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与“出场”多元化,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随着技术向度的增强与工具理性思维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不同维度的伦理风险。通过分析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风险的成因发现,人工智能的类人属性不断强化、算法自主性导致的不可预测性不断增加、风险认知与外在保障具有有限性,导致了伦理风险“在场”的必然性。为了规避伦理风险,要以道御术,守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立场;要以情化人,构建柔性的共情共鸣机制;要以法为界,明确人工智能赋能的何以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伦理风险 本我 师生关系 价值共识
下载PDF
“政教分离”制度下自民党与统一教的“利益输送”
12
作者 鞠佳颖 吕耀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8-50,151,152,共15页
实行“政教分离”的日本,政党政治与宗教团体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宪法规定了宗教不能干预国家政权的行政事务,但宗教团体参与社会政治的权利和自由并未被剥夺,由此产生政党与宗教团体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问题。当宗教团体... 实行“政教分离”的日本,政党政治与宗教团体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宪法规定了宗教不能干预国家政权的行政事务,但宗教团体参与社会政治的权利和自由并未被剥夺,由此产生政党与宗教团体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问题。当宗教团体支持的政党执政后,往往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宗教团体提供特殊的政治保护。自民党与统一教正是通过相互“利益输送”连接起来的,自民党是统一教在政权领域的利益代表者和实现者,统一教则是自民党赢得政治权力所需要的社会支持者和财力后援,自民党议员利用政治权力,给予统一教政治和行政上的关照,以换取长期执政所需的“金钱”与“选票”,这明显违背了《日本国宪法》第二十条第一项。安倍遇刺使得自民党与统一教的“金权政治”交易大白于世,亦反映出日本政坛背离“政教分离”原则的政治腐败根深蒂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政教分离 自民党 统一教 利益输送 金权政治
下载PDF
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有效性的内在逻辑——基于“政党功能—社会参与”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宝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2,共13页
厘清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有效性的内在逻辑是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前提。以构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导向,以政党与社会关系为内在依据,通过建构“政党功能—社会参与”的分析框架可以发现,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取... 厘清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有效性的内在逻辑是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前提。以构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导向,以政党与社会关系为内在依据,通过建构“政党功能—社会参与”的分析框架可以发现,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政党功能发挥度和社会力量参与度的高低配置状况。两者交叉形成了“放任型”“管控型”“自治型”和“引领型”四种治理模式,分别折射出了政党与社会无涉、政党整合社会、政党赋权社会、政党引领社会的潜藏逻辑。其中,“引领型”是最有效的模式,因为其能发挥政党功能激活社会参与,形成政党主导下的多元共治。为实现这种模式需要从赋权增能强化政党功能、广泛动员促进社会参与、寓党建于治理提升耦合度三个方面发力。深层次看,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性最终指向的是秩序与活力的平衡,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就在于解决这个二元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 政党功能 社会参与 党社关系 基层党建 治理效能
下载PDF
官员对民众信任的形成机制:文化主义视角下多元因素的解释
14
作者 杨开峰 郑连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3,共12页
在政民关系中,政府与民众的相互信任同等重要,其中官员对民众的信任直接影响他们对公众意见的听取和采纳,但是关于官员对民众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目前还不充分。构建一个文化主义视角的模型并基于4000余份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中国政府... 在政民关系中,政府与民众的相互信任同等重要,其中官员对民众的信任直接影响他们对公众意见的听取和采纳,但是关于官员对民众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目前还不充分。构建一个文化主义视角的模型并基于4000余份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中国政府官员对民众的信任总体呈现中等水平,受到官员的信任倾向、公共服务动机、家长式领导认同、传统媒体使用等因素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传统等级观念、面子意识、互联网媒体使用等因素的负向影响。加强思想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民至上的立场使命,有助于增强官员对民众的信任,改善干群关系,提升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民关系 政治信任 信任倾向 公共服务 官员的民众信任 文化主义 治理效能
下载PDF
从“四类复合关系”剖解看高校思政课提质
15
作者 李旸 华芸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49-54,共6页
持续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是“三全育人”的核心任务和根本要求。为此,积极开展思政课堂提质研究,探索可行的实践路径,就理应成为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此,从师生之间的三重互动关系剖解、学生与内容之间的... 持续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是“三全育人”的核心任务和根本要求。为此,积极开展思政课堂提质研究,探索可行的实践路径,就理应成为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此,从师生之间的三重互动关系剖解、学生与内容之间的多重认知瓶颈剖解、教师魅力与学生心灵之间联动关系剖解、“高宽深”认知与课程提质之间的复合关系剖解等四个维度,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教学提质 四类复合关系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解放批判及其对人的解放逻辑进路的开解——基于《论犹太人问题》的文本考察
16
作者 刘海霞 秦毓婉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马克思在批判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基本观点的过程中阐释了政治解放批判思想。在肯定鲍威尔宗教批判合理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将犹太人解放问题转化为世俗问题,展开政治解放批判。马克思认为,宗教在完成了的政治国家仍是富有生命力的存在,... 马克思在批判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基本观点的过程中阐释了政治解放批判思想。在肯定鲍威尔宗教批判合理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将犹太人解放问题转化为世俗问题,展开政治解放批判。马克思认为,宗教在完成了的政治国家仍是富有生命力的存在,这恰恰蕴含着政治解放的必然限度。政治解放必然导致个体异化和国家异化,必然要经由市民社会批判,使得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达到人的解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政治解放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人的解放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中华传统文化因子探析
17
作者 毕松 李雪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孕育。在“大一统”“公天下”“致中和”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因子的深刻影响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孕育。在“大一统”“公天下”“致中和”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因子的深刻影响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政党与国家关系的革新、政党与社会关系的更新以及政党与政党关系的创新,体现了新的政党制度风貌,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关系体系的中国气派和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新型政党制度 党政关系 党社关系 政党关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璧山县国民教育的政教关系研究(1940—1945)
18
作者 于诗琦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抗战大后方的璧山县在“新县制”推行的背景下,开始实施“政教合一”的国民教育体制。研究表明,“裁局设科”后的璧山县域国民教育行政体系,虽秉持新县制“政教合一”的制度设计,使得县域国民教育管理呈现垂直化的趋势,导致基层教育主... 抗战大后方的璧山县在“新县制”推行的背景下,开始实施“政教合一”的国民教育体制。研究表明,“裁局设科”后的璧山县域国民教育行政体系,虽秉持新县制“政教合一”的制度设计,使得县域国民教育管理呈现垂直化的趋势,导致基层教育主管机构的权力缩小;地方社会行政与教育两方围绕国民教育人事的冲突与矛盾,更反映了大后方基础教育政教关系的不稳定性。如何找到政教双方分工合作与相互联系的具体路径,是战时大后方国民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大后方 璧山县 国民教育 政教关系
下载PDF
镶嵌·纠偏·复归:思想政治教育“重返”社会的逻辑理路
19
作者 王俊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与社会疏离造成的政治性对社会性的遮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风险的突出问题。而社会性的觉醒不断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要感知社会、回应社会、建构社会,并催促其在省思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重返”社会,以消除“脱嵌”于社会现实... 与社会疏离造成的政治性对社会性的遮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风险的突出问题。而社会性的觉醒不断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要感知社会、回应社会、建构社会,并催促其在省思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重返”社会,以消除“脱嵌”于社会现实和生活世界的“失联”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国家与社会两个方面获取复嵌入社会结构的“双重赋权”,扎根于特定的社会结构当中;在树立科学社会观的基础上,架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观念衔接;通过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网,打通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思想联结,构建共同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脱嵌 社会结构 社会观 关系网
下载PDF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何谌谌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9期101-103,共3页
为研究思政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及其与学生人际关系质量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利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思政课程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从影响因素的具体构成看,学校环境、课程内容、... 为研究思政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及其与学生人际关系质量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利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思政课程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从影响因素的具体构成看,学校环境、课程内容、教师影响与自我努力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影响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课程内容、自我努力、学校环境与教师影响。基于此,高校应改进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培训与指导,建立学生支持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社交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人际关系 数据分析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