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文学神游书写的文化隐义
1
作者 蒋振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60,共9页
先秦文学中有丰富的神游书写,其所涉及山水客体内隐着丰富的文化要义。时间流逝伴随着神游主体记忆的消亡,时间永恒引发的理想诉求,有无相生,动机效果关系,凡此种种,体现了古人对于山水的哲学思辨。神游主体之于山水客体的美丑感受,神... 先秦文学中有丰富的神游书写,其所涉及山水客体内隐着丰富的文化要义。时间流逝伴随着神游主体记忆的消亡,时间永恒引发的理想诉求,有无相生,动机效果关系,凡此种种,体现了古人对于山水的哲学思辨。神游主体之于山水客体的美丑感受,神游书写展示出的雄伟、缥缈、轻盈、朦胧、谲怪、奇诡等审美意象,开发了中国古典美学多种审美范式。神游中的山水与神仙的结盟,固化为一种“仙山”理念,开创了中国本土宗教中仙道文化的先河。这些文化隐义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神仙赋、游仙诗、玄言诗、梦境文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文学 神游书写 哲思 美丑 仙道
下载PDF
论帛书《黄帝四经》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2
作者 谭玉龙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5,共9页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判断正是“神明”的功能之一,故“道”成为审美判断之基;另一方面,它在论述不同问题时提及的美丑(恶)具有不同的所指,呈现出多义性和模糊性,但它着重强调的是人应该以实事求是、名实相符的态度进行美丑判断。此外,《黄帝四经》还认为对艺术、美色等的欣赏都与“欲”相关,但欣赏艺术、美色等并不会给国家、社会带来灾祸,带来灾祸的是对艺术、美色等的过度享乐。以《黄帝四经》为代表的战国黄老道家美学思想是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它无不与政治统治、国家治理相关,其目的是实现“善治美政”,体现出现实性和介入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黄老道家 美学思想 美丑观 艺术论
下载PDF
“三生万物”规律生——趣谈“三”妙之处
3
作者 郑华 王新刚 朱励霖 《大学物理》 2024年第8期28-29,41,共3页
本文通过列举语言、数学、物理中与数字“三”有关的特殊性,推理出三变量关系是很多公式和模型的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规律的起点.在思维能力训练和复杂问题的生成与人类认知规律方面三变量关系有着神奇的作用.
关键词 “三”妙之处 三变量关系 思维训练
下载PDF
泉州高甲戏“女丑”服饰艺术特征
4
作者 王永垒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2,共4页
高甲戏是根植于闽南地区民间的独特剧种,其丑行角色从表演到服饰都独具特色。高甲戏中“女丑”服饰个性突出,质朴自然,具有浓厚的地方民俗风土韵味。为了进一步挖掘“女丑”服饰特征,通过实地考察、艺人访谈、影像资料和表演观摩等方法... 高甲戏是根植于闽南地区民间的独特剧种,其丑行角色从表演到服饰都独具特色。高甲戏中“女丑”服饰个性突出,质朴自然,具有浓厚的地方民俗风土韵味。为了进一步挖掘“女丑”服饰特征,通过实地考察、艺人访谈、影像资料和表演观摩等方法,从款式造型、色彩特征、纹样图案特征和工艺特征等方面,探究高甲戏“女丑”服饰艺术特征。研究表明:高甲戏“女丑”服饰具有形象逼真、韵味隽永、特色鲜明等戏剧形态的剧种艺术特征,蕴含深厚的闽南地域文化和美学特征,在丑角行当中独具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丑服饰 艺术特征 以丑为美 闽南文化
下载PDF
艺术创新与道统阐扬:论《元和圣德诗》的典范价值
5
作者 刘怀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6,212,213,共10页
《元和圣德诗》作于韩愈创作《原道》、确立儒家道统观之后,因诗中有行刑场面的血腥描写及“颂圣”的内容,历来的唐诗选本多不选录,当代研究者也很少关注。诗歌称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重振帝国雄风之“盛德”,具有“诗史”性质。在艺... 《元和圣德诗》作于韩愈创作《原道》、确立儒家道统观之后,因诗中有行刑场面的血腥描写及“颂圣”的内容,历来的唐诗选本多不选录,当代研究者也很少关注。诗歌称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重振帝国雄风之“盛德”,具有“诗史”性质。在艺术上突破了“颂圣”诗的传统写法,创新特征鲜明。其中“以丑为美”的血腥描写意在“震慑藩镇”、表现“尊王攘夷”、维护皇权的道统观;“以文为诗”的破体探索是为更好地阐扬道统所采取的表现策略;尊经用典则从语言表达形式上体现了回归儒家正统的价值取向。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创新,皆服务于道统观的表达,而道统观则为前者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二者相得益彰,在思想与诗艺、复古与创新、尊体与破体、美与丑之间,匠心独运,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该诗不仅是韩愈将道统观与诗歌怪奇审美探索自觉结合、开拓新诗境的典范之作,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均应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元和圣德诗》 道统观 以丑为美 以文为诗 尊经用典
下载PDF
论《拉奥孔》“诗画异质”中的美丑思想
6
作者 张晓怡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5-129,146,共6页
莱辛在《拉奥孔》辨析诗与画的界限时表达了他的美丑思想。莱辛认为,美和丑都具有物质形体和“一眼就可看遍”的特征,这是美丑存在的现实基础。当美和丑的题材进入艺术生产时,它们的属性会与作品价值形成内在冲突,这就要求物体的美丑转... 莱辛在《拉奥孔》辨析诗与画的界限时表达了他的美丑思想。莱辛认为,美和丑都具有物质形体和“一眼就可看遍”的特征,这是美丑存在的现实基础。当美和丑的题材进入艺术生产时,它们的属性会与作品价值形成内在冲突,这就要求物体的美丑转化为艺术真实来实现作品“美”的效果。美和丑以实体和表象的形式参与到审美经验的生成,经过从身体到心理、从生理到审美的生发机制,对接受主体产生特殊的心理效果。莱辛的美丑观涉及到艺术创作、作品审美和接受心理等,既是用来衡量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异同之处的审美标准,又归纳了美与丑在具体的艺术门类中的表现特点,在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上保持内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辛 《拉奥孔》 诗画异质 美丑思想
下载PDF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雨辰 周宜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分别从尊重生态规律的客观性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对工业文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反思、对发展问题的反思和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五个维度,强调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分别从尊重生态规律的客观性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对工业文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反思、对发展问题的反思和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五个维度,强调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就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开了系统的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和理论基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 美丽中国
下载PDF
中西方艺术现代进程中的“丑”
8
作者 刘宗超 丰海滨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西方近现代以来,随着感性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那些古拙的、质朴的,甚至古怪的、荒诞离奇的等不和谐的题材逐渐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这些不和谐的形式往往被视为“丑”。由“丑”到“审丑”,并成为美学的一个范畴是感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 西方近现代以来,随着感性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那些古拙的、质朴的,甚至古怪的、荒诞离奇的等不和谐的题材逐渐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这些不和谐的形式往往被视为“丑”。由“丑”到“审丑”,并成为美学的一个范畴是感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也有“丑”这个词语,它更多地受庄禅哲学的影响,在审美上更近于“拙”。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进程,是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社会结构、生存状态和文化的转变在人们内心形成了深层的矛盾。在此社会背景下,艺术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文化嬗变中的矛盾心态,以自然对抗伪善,甚至以“丑”的形式与传统社会中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和”形成对立。中西艺术有相通之处,但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选择,“丑”这一美学范畴在中西艺术中也存在相异之处。因此,到历史的纬度之中,通过对中西文化和艺术的对比,从美学的角度厘清它的所指、内涵和外延,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进程中“丑”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范畴 感性
下载PDF
神与万物游 智与百工通——评蒋兴强长篇小说《猫鼠传》
9
作者 何世进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达州作家蒋兴强耗时十二年,修改三十三次的56.6万字的长篇小说《猫鼠传》,于2022年春,由华夏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巴山作家矢志不渝向文学高地发起冲刺的一大壮举。小说以古都晚报编辑部主任楚良带领新闻团队,力排万难调查曝光万利... 达州作家蒋兴强耗时十二年,修改三十三次的56.6万字的长篇小说《猫鼠传》,于2022年春,由华夏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巴山作家矢志不渝向文学高地发起冲刺的一大壮举。小说以古都晚报编辑部主任楚良带领新闻团队,力排万难调查曝光万利集团违法违规征地、强拆致死多条人命的重大案件为主线,塑造了楚良、舒洁等众多新闻工作者的光辉形象,弘扬了真善美,抨击了假恶丑,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颂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善美 假恶丑 社会良心
下载PDF
“揭丑”与“构美”——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叙述倾向差异之原因
10
作者 李雯静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8-81,99,共5页
现代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作者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语体风格、所采取的写作视角与立场等不同,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大体上呈现出两种叙述倾向:以鲁迅为代表的“揭丑”与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构美”。究其原因表... 现代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作者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语体风格、所采取的写作视角与立场等不同,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大体上呈现出两种叙述倾向:以鲁迅为代表的“揭丑”与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构美”。究其原因表现为:社会现实与人生关系的不同立场,启蒙主义思想影响下对过于西方化的不同反拨,农耕文化与中国古典哲学影响下的不同艺术呈现。这三个方面的差异形成了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叙述倾向差异之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沈从文 乡土小说 “揭丑” “构美”
下载PDF
中国环境哲学的研究图景及未来展望
11
作者 周国文 耿奖研 王虹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53-165,共13页
环境哲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虽然从更深层次的观念反思,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思考价值坐标及解决方案,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学科化”“多元化”与“现实化”的特征,但新时代环境哲学在美丽中国的... 环境哲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虽然从更深层次的观念反思,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思考价值坐标及解决方案,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学科化”“多元化”与“现实化”的特征,但新时代环境哲学在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式建设中仍任重道远。在人类社会知识总和突变式的发展中,当今环境哲学在前沿学科进一步迭代升级中面临着学科定位尚模糊、实践面向还缺失、理论研究仍薄弱等问题,需要在明确学科归属与学术界域的基础上,融通实践属性、拓展理论基础、重视社会人群的培养,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锻造可靠的环境哲学之思想价值观念。在实现未来环境哲学融合式发展的进程及路径锻造中,不断加强生态文明的政治引领,注重相关交叉学科的互联互通,连接传统文化的生态底蕴,在全球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中积极思考持续有效的对策方案,共同建构厚实有力并长久的环境哲学理论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哲学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关系
下载PDF
美学若干问题的广谱分析
12
作者 张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0-106,共7页
在一般意义上,美或美感可以定义为广义客体对广义主体带来的愉悦感,但要区分美感的普遍性(如“共同美”)和特殊性(如阶级性和民族性)。从美感的效用价值论定义出发,可以引出审美实现的两个条件,即广义供求关系的非空性条件和同质性条件... 在一般意义上,美或美感可以定义为广义客体对广义主体带来的愉悦感,但要区分美感的普遍性(如“共同美”)和特殊性(如阶级性和民族性)。从美感的效用价值论定义出发,可以引出审美实现的两个条件,即广义供求关系的非空性条件和同质性条件。对于美感的起源或机制,有多种学说,它们可以抽象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并可以划归为广义的观控结构。基于这些结构,可以统一地提出美的另一更为具体的定义,即美是一定观控方式下,主体一定价值取向对象化获得的欣慰感和愉悦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概念和属性 广义供求关系 美感起源 广谱分析
下载PDF
TIP OF THE ICELAND:The Enchanting World of mum
13
作者 ANDREW CHIN 《城市漫步(上海版、英文)》 2015年第12期46-46,共1页
When Orvar poreyjarson Smarason met Gunnar Om Tynes at his 18th birthday party,it was the start of a beautiful relationship.Two decades later,the two continue to embark on new adventures,bringing their acclaimed group... When Orvar poreyjarson Smarason met Gunnar Om Tynes at his 18th birthday party,it was the start of a beautiful relationship.Two decades later,the two continue to embark on new adventures,bringing their acclaimed group mum to Chine for the first time for a December 18 show at MAO Liveho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nging relationship. beautiful
原文传递
高颜值能增加个人收入吗——来自CFPS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8
14
作者 管永昊 吴佳敏 +1 位作者 贺伊琦 吕文慧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8,共13页
使用CFPS 2010、2012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外貌评分的组内均值代表人们的颜值,采用混合FGLS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颜值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颜值对男性的影响程度大于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美貌溢价和丑陋罚金同时存在。通过检... 使用CFPS 2010、2012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外貌评分的组内均值代表人们的颜值,采用混合FGLS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颜值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颜值对男性的影响程度大于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美貌溢价和丑陋罚金同时存在。通过检验颜值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单调性发现,对于总体样本和女性而言,颜值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是单调递增的;对于男性而言,颜值最初存在显著单调递增的影响,达到顶端时,其对收入的影响减弱,直至不再显著,但并未逆转。在影响个人收入的作用机制方面,高颜值可以通过提高个人获取高收入职业的机会和晋升到管理层的机会促进个人收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值 个人收入 美貌溢价 丑陋罚金
下载PDF
论艺术与美的不等式——兼评杜卡斯《艺术哲学新论》和里德《艺术的真谛》 被引量:3
15
作者 季水河 李恒白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9-132,共4页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急剧变革,美学对艺术与美关系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艺术不等于美"的主张动摇了"艺术即美"的美学观念。艺术之所以不等于美的原因在于:艺术家自我的复杂性决定了艺术不是创造美的活动...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急剧变革,美学对艺术与美关系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艺术不等于美"的主张动摇了"艺术即美"的美学观念。艺术之所以不等于美的原因在于:艺术家自我的复杂性决定了艺术不是创造美的活动;艺术与美两个范畴的差异性决定了艺术和美不能相混淆;艺术史上有许多作品是丑的决定了艺术不是美的等价物。杜卡斯《艺术哲学新论》和里德《艺术的真谛》明确提出"艺术不等于美"的命题,是对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理论阐释的浅泛性、思想认识的简单性、价值观念的模糊性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不等于美 表现 杜卡斯 里德
下载PDF
实践的自由与美的范畴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玉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3,共7页
人 ,作为个体的生存 ,从实践 (以物质生产为中心 )出发才逐步生成 ,而在实践走向创造的过程中 ,人们才不断达到一定的自由境界。正是人的实践—创造的自由使自然人化 ,人也人化 ,从而产生出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这种审美关系体现在对象... 人 ,作为个体的生存 ,从实践 (以物质生产为中心 )出发才逐步生成 ,而在实践走向创造的过程中 ,人们才不断达到一定的自由境界。正是人的实践—创造的自由使自然人化 ,人也人化 ,从而产生出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这种审美关系体现在对象之上就是美 ,而体现在人本身之上则是美感。人类的实践—创造的自由同样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和一个共时性的结构 ,因此 ,它不仅有不同的自由程度和不同的自由境界 ,而且还有自由、反自由、不自由、准自由等几个维度 ;与这些不同的自由维度相关便形成了美、丑、柔美、刚美、悲剧性、喜剧性、滑稽、幽默等相应的美的范畴 ,并形成各个美的范畴之间的过渡、转化、对应等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创造 自由 反自由 准自由 不自由 柔美 刚美 悲剧性 喜剧性 幽默 滑稽
下载PDF
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性与美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90,共7页
实践本体论是以自然本体论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的社会本体论,即阐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的存在论。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本体论基础,把实践美学推进到新的阶段。实践是一种关系性哲学范畴,它超越了传统哲学和... 实践本体论是以自然本体论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的社会本体论,即阐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的存在论。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本体论基础,把实践美学推进到新的阶段。实践是一种关系性哲学范畴,它超越了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形而上学视野,消解了主体和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主体和客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之中探讨美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使得美学成为了关于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在人对现实审美关系之中来把握美和审美,因此,美和审美就是在社会实践之中生成的关系属性和价值属性以及自由创造。实践的关系性也就是"间性",但是,它全面地包括"主客体间性"、"主体间性"、"客体间性",它们全面地生成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其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实践本体论 关系性 间性 审美
下载PDF
从审美到审丑:莫言小说的美学走向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金城 《北方论丛》 2000年第1期90-96,共7页
莫言是80年代大陆新潮文学中极具个性特征的作家,近年来他的小说创作 却呈现了从审美到审丑的美学走向。莫言小说的丑多为非审美意义上的丑,其文本丑的多种 反常形态是对业已形成的东方传统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的一种无情打磨,造成... 莫言是80年代大陆新潮文学中极具个性特征的作家,近年来他的小说创作 却呈现了从审美到审丑的美学走向。莫言小说的丑多为非审美意义上的丑,其文本丑的多种 反常形态是对业已形成的东方传统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的一种无情打磨,造成这种样态的主 要原因是主体的文化缺席和审丑的心理失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审美 审丑 美学走向
下载PDF
西方现代审丑思潮与中国先锋小说丑学观念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洪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6,共4页
本文通过考察西方现代感性学中的“审丑”及其对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催生作用,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先锋小说的感性学观念的变化——由审美到审丑的演进,进而论述了审丑这一先锋小说的重要特质。
关键词 感性学 审美 审丑 丑学 先锋小说
下载PDF
二十世纪末叶文学的审美论与审丑论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洪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西方历史上的审美无利害说启发了中国新时期伊始的文学审美论 ,审美论导致了中国文学能够真正摆脱“文以载道”等工具说。但是由于局限于美善等正值一元论的审美论无法解决当代文学中的感性问题 ,所以在新时期稍后出现了文学审丑论 ,开... 西方历史上的审美无利害说启发了中国新时期伊始的文学审美论 ,审美论导致了中国文学能够真正摆脱“文以载道”等工具说。但是由于局限于美善等正值一元论的审美论无法解决当代文学中的感性问题 ,所以在新时期稍后出现了文学审丑论 ,开始弥补了丑和丑感缺位所造成的感性缺陷。然而文学审丑论只是以一种偏执代替另一种偏执 ,要创造新的文学感性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末叶文学 审美论 审丑论 感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