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音乐史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陈艳秋 孙文怡 王欣昕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105-108,共4页
中国音乐史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是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可以深入挖掘、有效整合课程内容,确立与中国音乐三大发展阶段相对应的6个思政主题、25项思政案例和思政点,构建线索鲜明、专题突出... 中国音乐史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是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可以深入挖掘、有效整合课程内容,确立与中国音乐三大发展阶段相对应的6个思政主题、25项思政案例和思政点,构建线索鲜明、专题突出、案例典型的“音乐+历史+现实+思政”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在课程改革中进一步探索数字赋能教学新模式,并以“思政+通识”为目标,在“三全育人”格局下打造高质量中国音乐史公共选修课和线上慕课,对音乐课程思政推进和数字化革新等具有探索、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音乐史 课程思政 行动研究法
下载PDF
经验、方法与情感动力: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史探寻——兼评《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学科、学术与学问》
2
作者 周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25-30,共6页
从学科史入手探寻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发展历程,既要在身为教育社会学学子的学科情结与学科发展责任感基础上形成情感动力,又要在古今中外的学科史视野中梳理学科发展的百年历史经验,回溯教育社会学学科的问题意识,关注学科性质、方法论... 从学科史入手探寻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发展历程,既要在身为教育社会学学子的学科情结与学科发展责任感基础上形成情感动力,又要在古今中外的学科史视野中梳理学科发展的百年历史经验,回溯教育社会学学科的问题意识,关注学科性质、方法论、研究对象等学科基本问题,追问中国教育社会学还能以何种新的学术研究范式立足于世。《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学科、学术与学问》一书,不仅率先从“教育社会学学科论”的学科史分析视野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百年历程”展开视野广阔、学科问题明确的深入探寻,揭示了系列重要的学术发展史实与问题,而且其背后的学科史建构经验、方法与情感动力,也能为怎样围绕贯穿古今的学术问题展开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研究提供先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社会学 学科史 学科基本问题 研究范式 学术问题
下载PDF
山高水长路修远,继往开来日月长——重庆大学西南民居研究历史回顾与展望
3
作者 陈蔚 刘婷 李月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150-156,共7页
西南地区高山丘陵河谷纵横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民族杂居共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塑造了特色鲜明的西南民居之形貌。百年来,几代建筑史学者深入田野,以期对其营造体系有完整认识。借助“中国民居——传统居住形态研究展”的成功举办及学术... 西南地区高山丘陵河谷纵横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民族杂居共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塑造了特色鲜明的西南民居之形貌。百年来,几代建筑史学者深入田野,以期对其营造体系有完整认识。借助“中国民居——传统居住形态研究展”的成功举办及学术研讨活动契机,文章以中国营造学社等开创的西南民居研究成果为肇始,从“开创与奠基”“继承与发展”和“多维与多元”三个阶段,回溯了以重庆大学为主要研究力量的西南民居研究路径与阶段成果,并以此致敬前辈学者耕耘奋进的9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居 中国营造学社 重庆大学 研究史 在地性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中国建筑简史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中国古代地方城市空间认知与解析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4
作者 彭鹏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5期127-134,共8页
在传统建筑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沉浸式感受古代城市空间的真实状态。传统教学主要依靠板书和数字媒体,认知主体永远处于媒介之外,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相对间接。虚拟仿真技术是以现存实物为骨架,虚拟古代建筑格局的原貌、改变过程和缺失... 在传统建筑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沉浸式感受古代城市空间的真实状态。传统教学主要依靠板书和数字媒体,认知主体永远处于媒介之外,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相对间接。虚拟仿真技术是以现存实物为骨架,虚拟古代建筑格局的原貌、改变过程和缺失之处,将虚拟实验与传统课程相结合,能够做到教学的“虚实结合”,实现“沟通古今”。以虚拟仿真实验在中国建筑简史教学上的探索性实践为例,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史专业课程中的重要价值,评估了其相对于传统教育手段的优越性,反思了在当前课程中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教学 中国建筑简史 混合教学
下载PDF
教育史研究的新进展——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综述
5
作者 杜玥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74-179,共6页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于2023年9月21—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当今教育史研究的新进展。与会代表围绕教育人物与思想、教育历史与文化、教育制度与改革、中外教育比较与交流...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于2023年9月21—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当今教育史研究的新进展。与会代表围绕教育人物与思想、教育历史与文化、教育制度与改革、中外教育比较与交流、区域教育活动史、教育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诸多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研究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 会议综述
下载PDF
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进展70年之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0
6
作者 代钦 李春兰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2,共7页
过去70多年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奠基——李俨的开创性工作;(2)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理性认识——严敦杰的贡献;(3)外国数学教育史研究在中国——陈建功的开拓性研究;(4)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 过去70多年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奠基——李俨的开创性工作;(2)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理性认识——严敦杰的贡献;(3)外国数学教育史研究在中国——陈建功的开拓性研究;(4)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教育史研究之开辟——魏庚人的专门研究;(5)对中国数学教育史的再认识——马忠林等学者的通史性研究;(6)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史研究的进展——俞子夷、王权的研究;(7)另辟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途径——李兆华的近代数学教育史研究;(8)开拓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新境界——张奠宙等学者的研究;(9)作为学术史的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者们的工作;(10)国外学者对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学教育史 中学数学教育史 小学数学教学史 研究方法 研究特征
下载PDF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编制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7
作者 严钧 李洪 《高等建筑教育》 2008年第5期147-149,共3页
在当代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关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日益重要。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演变:大木作——斗拱》为范例,在课件编制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中国建筑史 建筑学教育
下载PDF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13,共8页
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奠定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体系 ,第二次研究高潮是恢复性的 ,促进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发展。在第二次研究高潮中 ,研究者只有提高理论素质 ,突破历史、教育学科界限 ,从历... 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奠定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体系 ,第二次研究高潮是恢复性的 ,促进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发展。在第二次研究高潮中 ,研究者只有提高理论素质 ,突破历史、教育学科界限 ,从历史学走向社会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学科 研究高潮 史学理论
下载PDF
舒新城与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谢长法 韩树双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5,75,共5页
20世纪20~30年代,舒新城为改革中国教育,毅然转入近代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对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与反思。概括其贡献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一是对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二是对近代中国教育专题史的研究提出了可行性... 20世纪20~30年代,舒新城为改革中国教育,毅然转入近代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对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与反思。概括其贡献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一是对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二是对近代中国教育专题史的研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并出版多部论著;三是对于中国教育史史学观形成了自己基本的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新城 近代 中国教育史 研究
下载PDF
阚铎与中国营造学社 被引量:3
10
作者 傅凡 李红 段建强 《华中建筑》 2014年第6期13-16,共4页
阚铎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曾是中国营造学社早期的主要成员之一,为中国营造学社以及中国建筑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所整理的古籍至今仍是建筑、园林行业研究的重要文献。然而,由于其后来投身伪满,走到了... 阚铎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曾是中国营造学社早期的主要成员之一,为中国营造学社以及中国建筑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所整理的古籍至今仍是建筑、园林行业研究的重要文献。然而,由于其后来投身伪满,走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对立面,成为了历史罪人,因此他的名字在各类文献中基本是一笔带过,无法还原其为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所做的工作。该文梳理各种文献资料,试图完整地论述其在营造学社期间所做的工作,及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阚铎 传统建筑研究 近代建筑史
下载PDF
研究中国建筑的历史图标——20年后看《意匠》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垚 张宇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108,共3页
李允所著的《华夏意匠》自1982年首版以来在中国建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将关注点投向《华夏意匠》问世时所处的学术时代背景,以分析其在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学术史中的地位。本文认为《,华夏意匠》采用了一种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具体... 李允所著的《华夏意匠》自1982年首版以来在中国建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将关注点投向《华夏意匠》问世时所处的学术时代背景,以分析其在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学术史中的地位。本文认为《,华夏意匠》采用了一种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具体表现为利用近代以来西方形成的建筑设计理论模式来处理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从而建构出“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这种在中国建筑研究方法上的突破,较之其本身的内容更具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意匠》 中国建筑研究 学术史 跨文化研究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居概论》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涛 侯克凤 陶莎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中国传统民居概论》是面向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建筑理论限选课。为改变传统高年级理论课程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创作实践的现状,课程对传统民居和现代人居相关领域的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尝试,力图建立一... 《中国传统民居概论》是面向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建筑理论限选课。为改变传统高年级理论课程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创作实践的现状,课程对传统民居和现代人居相关领域的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尝试,力图建立一套"重能力,轻记忆"的理论教学方法。通过纵横向对比教学,整合多元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分析与研究问题;结合课上教学与课下作业,通过完善评分机制将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课程有效衔接,为教学对象今后面临的科研或实践工作的具体需求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民居 建筑历史 建筑理论教学研究
下载PDF
中国园林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瑾 江本砚 +2 位作者 王雪霏 邓小飞 邱燕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2期167-174,共8页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已成为全国高校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国园林史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担负着传递正确史学观与哲学观的重要使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沿阵地。文章以广州大学风景园林专...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已成为全国高校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国园林史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担负着传递正确史学观与哲学观的重要使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沿阵地。文章以广州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通过课堂上下“双向联动”,推进学生“学习、思考、实践、感悟”的认识过程,从而实现“明历史发展之理,增园林艺术之信,崇爱国爱民之德,力专业报国之行”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其中,课堂主要举措包括:宏观架构,纵横兼顾;以点带面,详略突出;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课后主要举措包括:任务驱动,学生主导;必做选做,注重差异;过程评价,激励竞争。该教学改革探索促进了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全面实现,为中国园林史和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史 课程思政建设 立德树人 学思践悟
下载PDF
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成就与历史贯献述评 被引量:11
14
作者 温玉清 王其亨 《建筑创作》 2007年第6期126-133,共8页
回溯历史,追寻先贤足迹,系统地梳理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成就和历史贡献,彰显其对于中国建筑史学、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奠基性、开创性的深远影响。以史为鉴,观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兴替历程,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理论探索,及其未来发... 回溯历史,追寻先贤足迹,系统地梳理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成就和历史贡献,彰显其对于中国建筑史学、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奠基性、开创性的深远影响。以史为鉴,观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兴替历程,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理论探索,及其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建筑史学 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教育专业理论在古代教育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编辑过程纪事(续)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桂生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126,共5页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进行专业性质的研究,虽属于"中国古代教育史专业"使然,由于作为现代专业研究对象的"教育"是专业分化意义上的专门领域,专业性质的"教育"概念属于逻辑范畴,同我国古代在一定历史条件...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进行专业性质的研究,虽属于"中国古代教育史专业"使然,由于作为现代专业研究对象的"教育"是专业分化意义上的专门领域,专业性质的"教育"概念属于逻辑范畴,同我国古代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两者之间同中有别、异中存同,故在此类课题中,源于西方现代的专业思维,同我国古代教育的历史实际难以对接。孟宪承教授在选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过程中,知难而上,志在使其成为专业性质的文本。其中"专门的教育文章"的寻求,即遇到了"教育"概念、教—学理论、教育制度的文化等问题。所以,对中国古代教育历史进行专业性质的研究,实际上是在时代前后、中国内外的夹缝中颇费踌躇的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宪承 教育 中国教育史 《中国古代教育文选》 专业研究
下载PDF
中国教育史研究问题的反思与应对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62,共5页
中国教育史研究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这种问题是教育史研究内部矛盾的外部反映,不仅体现在研究视野、范畴与对象方面,而且体现在理论依据、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中国教育史的理论建构,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 中国教育史研究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这种问题是教育史研究内部矛盾的外部反映,不仅体现在研究视野、范畴与对象方面,而且体现在理论依据、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中国教育史的理论建构,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有意识地予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研究 问题 反思 应对
下载PDF
“中外建筑简史”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7
作者 郎亮 范熙晅 于辉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2期218-219,共2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新视角。探讨人文社会通识课程“中外建筑简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方法,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三方面总结建设特色,由此形成的课程教学模式及育人方式可为其他通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示... 课程思政建设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新视角。探讨人文社会通识课程“中外建筑简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方法,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三方面总结建设特色,由此形成的课程教学模式及育人方式可为其他通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示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建筑简史 课程思政 通识课程 课程育人
下载PDF
论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范式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文庆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2,共5页
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革命史"和"内部史"两种研究范式都遇到了学术发展的瓶颈,要摆脱困境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研究范式。现代化理论为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为多元化研究范式的创建提供了一个可能路径。... 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革命史"和"内部史"两种研究范式都遇到了学术发展的瓶颈,要摆脱困境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研究范式。现代化理论为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为多元化研究范式的创建提供了一个可能路径。在现代化视域下,近代教育史的主要线索从革命斗争走向教育实践,断限分期从外部观察走向内在观照,研究视角从宏观立论走向微观叙事,历史评价从他者立场走向主体关怀。这些探索将成为创建多元化研究范式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近代教育史 研究范式 创新
下载PDF
对当代中国建筑教育走向与问题的思考 王建国院士访谈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建国 张晓春 《时代建筑》 2017年第3期6-9,共4页
文章记录了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先生的访谈。在访谈中,谈及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如何应对时代变化的一些问题,如:教学与科研、标准化与多元性、社会责任等,及其相关思考。
关键词 时代转型 全球化 中国建筑教育 挑战与变革 教学与科研 标准与多元 教育的社会责任
下载PDF
清末广雅书院的创建——张之洞的空间策略:选址、布局与园事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长歆 《南方建筑》 2015年第1期67-74,共8页
广雅书院由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其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杰出代表。在广雅书院的创建中,张之洞综合选址、布局及园事等空间策略,在营造礼乐相承空间格局和自然朴素的士人园林风格的同时,实现了喻物抒怀的意境追求。在西方空... 广雅书院由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其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杰出代表。在广雅书院的创建中,张之洞综合选址、布局及园事等空间策略,在营造礼乐相承空间格局和自然朴素的士人园林风格的同时,实现了喻物抒怀的意境追求。在西方空间殖民主义盛行的1880年代,广雅书院展现了帝国晚期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史 广雅书院 张之洞 岭南园林 空间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