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与抗日战争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智良 江文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共7页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上海的民众立即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潮。在国民政府顽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时,上海成立各种抗日救国组织,成为中国抗日救亡...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上海的民众立即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潮。在国民政府顽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时,上海成立各种抗日救国组织,成为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从工人、帮会到童子军,各界民众广泛地参加了抗日活动,上海的特殊环境,使它成为国共两党走向第二次合作的里程碑式的地点,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得以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给日本法西斯以沉重打击。上海人民与犹太难民、朝鲜的反日志士以及其它一些热爱和平的国外人士一道,生活在同一上海屋檐下,始终斗志昂扬,投身于共同的反法西斯大业中去。上海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凇沪战役 抗日救亡 上海
下载PDF
华侨与十九路军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明刚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43-48,共6页
一.二八淞沪抗战与福建事变是奠定十九路军历史地位的两大事件。这两大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得到了华侨的积极响应和热诚援助。本文分析华侨对十九路军抗日反蒋爱国义举的援助和支持,特别是华侨对十九路军入闽后的“模范省”建设及... 一.二八淞沪抗战与福建事变是奠定十九路军历史地位的两大事件。这两大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得到了华侨的积极响应和热诚援助。本文分析华侨对十九路军抗日反蒋爱国义举的援助和支持,特别是华侨对十九路军入闽后的“模范省”建设及在福建事变中的影响与作用。作者认为,华侨对十九路军爱国救国壮举的热情支援,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它作为中国革命重要推动力量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十九路军 一·二八淞沪抗战 福建事变
下载PDF
“一·二八”抗战的战地报道与文学反思
3
作者 冷川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7-145,共9页
1932年“一·二八”抗战爆发,此前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骨干作家,如黄震遐、张若谷、万国安等,以《大晚报》《时事新报》为中心从事战地报道,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此段历史的记忆方式。此战地报道之实践为抗战全面爆... 1932年“一·二八”抗战爆发,此前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骨干作家,如黄震遐、张若谷、万国安等,以《大晚报》《时事新报》为中心从事战地报道,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此段历史的记忆方式。此战地报道之实践为抗战全面爆发时报告文学热潮之先声;但在塑造英雄、激荡民气的同时,亦有夸大战果,将残酷战场情境传奇化之倾向。反倒是在战后以此题材创作的小说中,作者对战事之艰难、中国军队牺牲之惨烈,有更为切实的描写。这一“错位”,为我们理解历史与文学、纪实体裁和虚构体裁之互文关系,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八”抗战 报告文学 黄震遐 《大晚报》 《大上海的毁灭》
下载PDF
抗战前期上海“孤岛”埠际贸易研究
4
作者 张赛群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0-77,共8页
从八一三战争结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上海两租界沦为“孤岛”。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庇护下,上海“孤岛”与国内各埠间的贸易得以延续,并呈现出了贸易结构变动、贸易口岸集中、当局亲自参与、秘密贸易大量存在等一系列与战前不... 从八一三战争结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上海两租界沦为“孤岛”。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庇护下,上海“孤岛”与国内各埠间的贸易得以延续,并呈现出了贸易结构变动、贸易口岸集中、当局亲自参与、秘密贸易大量存在等一系列与战前不同的特征。尽管这种贸易对当时的抗战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日方的统制,也对整个抗战有着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前期 上海“孤岛” 埠际贸易
下载PDF
抗战前期上海对南洋的贸易研究
5
作者 张赛群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8-35,共8页
从八一三战事结束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与南洋各地的贸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呈现出了贸易地位提高、华商经营比重上升、转口贸易大量存在、贸易结构变动、贸易统制强化等一系列与战前不同的特点。这种贸易不仅维持了上海... 从八一三战事结束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与南洋各地的贸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呈现出了贸易地位提高、华商经营比重上升、转口贸易大量存在、贸易结构变动、贸易统制强化等一系列与战前不同的特点。这种贸易不仅维持了上海对外贸易的盛况,有利于上海和南洋各地的民生需要和经济发展,而且对大后方的军需民用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前期 上海贸易 南洋贸易 贸易趋势
下载PDF
抗战前期上海"孤岛"对外贸易研究
6
作者 张赛群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23-30,共8页
从八一三战争结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上海对外贸易在经历短暂萧条后迅速恢复和发展。由于战争环境的影响,这种贸易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其作用和意义也具有双重性质。
关键词 抗战前期 上海“孤岛” 对外贸易 意义
下载PDF
论上海“孤岛”与大后方的贸易
7
作者 张赛群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8-33,共6页
八一三战争结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上海两租界沦为“孤岛”。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上海“孤岛”与大后方的贸易得以延续,并对当时的抗战经济及整个抗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抗战前期 上海“孤岛” 大后方
下载PDF
鲁迅晚年与日本三大文人的交往史实考订 被引量:4
8
作者 武继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1935年5月至1936年2月期间,鲁迅在上海分别会见了三位日本文坛的显赫人物,若按会见时间顺序排列,他们是白桦派著名作家长与善郎、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诗人野口米次郎和新感觉派代表人物横光利一。鲁迅跟长与善郎和野口米次郎的两次会谈,... 1935年5月至1936年2月期间,鲁迅在上海分别会见了三位日本文坛的显赫人物,若按会见时间顺序排列,他们是白桦派著名作家长与善郎、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诗人野口米次郎和新感觉派代表人物横光利一。鲁迅跟长与善郎和野口米次郎的两次会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虽然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牵涉这三次会见仍然有一些实质性问题没有答案。要探讨的实质性问题其实就一个,即希望搞清楚30年代鲁迅的日本观。在这个问题上,过去的研究文章尽管数量不少,但都没有得出一个立足于史实的结论。也许讨论这个话题本身就是对先行研究的一种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提供的史实依据至少能够为勾勒30年代鲁迅日本观的真实轮廓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一.二八事变” “日支亲善” 政治嗅觉 “大东亚共荣”
下载PDF
局部抗战时期上海报告文学的厘定及其特点
9
作者 王文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10-14,共5页
由于历史时期的划分,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往往成为抗战时期上海文学研究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局部抗战时期的报告文学有其特殊的研究内容和丰硕的创作实绩,产生于其间的四种报告文学类型在文学史... 由于历史时期的划分,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往往成为抗战时期上海文学研究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局部抗战时期的报告文学有其特殊的研究内容和丰硕的创作实绩,产生于其间的四种报告文学类型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成为抗战时期上海报告文学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抗战时期 上海 报告文学 厘定 特点
下载PDF
试论报告文学作为独立文体的核心要素之形成——局部抗战时期上海报告文学研究之二
10
作者 王文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5,共6页
中国报告文学作为独立文体的核心要素是在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初步形成的,具体内涵为:比新闻更丰富、深刻;比小说更直接、逼真;比历史研究更广泛、形象;比数字统计更感性、具体。这是局部抗战时期报告文学对中国报告文学发展作出的又一... 中国报告文学作为独立文体的核心要素是在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初步形成的,具体内涵为:比新闻更丰富、深刻;比小说更直接、逼真;比历史研究更广泛、形象;比数字统计更感性、具体。这是局部抗战时期报告文学对中国报告文学发展作出的又一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独立文体 核心要素 局部抗战时期 上海
下载PDF
抗战前城市电车事业的经营与管理——以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为例
11
作者 李沛霖 《上海地方志》 2019年第1期67-81,96,共16页
全面抗战前,法商电车电灯公司是上海法租界集电车、电灯、自来水三位一体的市政托拉斯,不仅垄断租界公共交通,亦是近代上海首屈一指的规模企业。本文通过该公司的创立建构和组织人员、设备建设和车辆配置、运营路线和票制乘价以及企业... 全面抗战前,法商电车电灯公司是上海法租界集电车、电灯、自来水三位一体的市政托拉斯,不仅垄断租界公共交通,亦是近代上海首屈一指的规模企业。本文通过该公司的创立建构和组织人员、设备建设和车辆配置、运营路线和票制乘价以及企业资本和营业收益等多项维度,管窥近代电车企业运行的普遍规律,由此洞悉上海城市电车事业的发展及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车 上海法租界 法商电车电灯公司 经营管理 抗战前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上海金融市场的运行与特色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荫贵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0,共12页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各地相继沦陷,以上海为中心的沦陷区金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因此产生了截然迥异的特色。此种变化和特色又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分界线,前后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以华商银行和钱...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各地相继沦陷,以上海为中心的沦陷区金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因此产生了截然迥异的特色。此种变化和特色又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分界线,前后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以华商银行和钱庄业变化以及汪伪政权伪中央储备银行成立和业务变化为典型特征。本文拟对上述两个阶段的沦陷区金融市场运行的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指出这两个阶段的金融市场虽有多种变化,但投机色彩浓厚和政权紧抓金融为当局服务,是此一时期金融市场贯穿始终并凸显出来的两个鲜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上海金融市场 运行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