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口头文学的当代保护问题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宇 张礼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0-163,共4页
保护和传承民间口头文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间口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直接载体,具有极强的认知价值,体现了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对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的民间口头文学保护经历了因整理而保护和为传承而保护的两个阶段,取得... 保护和传承民间口头文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间口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直接载体,具有极强的认知价值,体现了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对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的民间口头文学保护经历了因整理而保护和为传承而保护的两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这一些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在民间口头文学保护过程中,应注重恢复活态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注重传承主体的自我修复与更新功能,还原民间的自然文化场域,提倡遵循自身规律的保护与渐进式发展的模式。要以一种长远的可持续的视角关注保护问题,充分借助法律手段,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民间文艺传承人的权益,保护口头文学的使用途径与价值,避免其遭到滥用或非法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口头文学 保护传承 当代价值 保护机制
下载PDF
白族民间文学的多元混融特质及对边疆民族文学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董秀团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多元混融是白族民间文学最突出的特质,其具体表现为文类体裁丰富多样、文学文本互文印证、多种类型互融并存、多元观念交织共生等方面。此种多元混融性既与白族民间文学在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层累叠加有关,也与白族民间文学与多种外来文... 多元混融是白族民间文学最突出的特质,其具体表现为文类体裁丰富多样、文学文本互文印证、多种类型互融并存、多元观念交织共生等方面。此种多元混融性既与白族民间文学在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层累叠加有关,也与白族民间文学与多种外来文化的交汇整合有关。白族民间文学的多元混融特质及在多向互动中建立起来的开放性与民族性协调平衡的发展机制为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民间文学 多元混融 发展机制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民间文学奖励机制研究——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为核心
3
作者 王鹏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9-93,共5页
新世纪以来,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为核心的民间文学奖励机制为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改革提供了一种必要的参照。"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以"反制度"的"泛制度化"实践,成为多元审美主体的"同场... 新世纪以来,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为核心的民间文学奖励机制为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改革提供了一种必要的参照。"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以"反制度"的"泛制度化"实践,成为多元审美主体的"同场竞技",为中国当代文学审美价值的评判提供了另辟蹊径的一种"泛制度化"的"体制化"标准。同时,也因"惯性"使然,这种奖励机制日渐凸显"圈子化"和刻意"新锐化"的制度裂隙。其"限度审美"对以民间机构为主导的文学奖励机制来说是无法回避的"制度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民间文学奖励机制 文学奖
下载PDF
民间文学作品版权主体及报酬享有度
4
作者 王焰安 《韶关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5-117,共3页
民间文学作品与书面文学作品相比有着诸多的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它的版权主体的特殊性,即它的版权主体应由以一定地域为界限的族群、讲述者和搜集整理者三部分组成。一部作品的报酬应是族群享有10%;讲述者享有40%;搜集整理者享... 民间文学作品与书面文学作品相比有着诸多的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它的版权主体的特殊性,即它的版权主体应由以一定地域为界限的族群、讲述者和搜集整理者三部分组成。一部作品的报酬应是族群享有10%;讲述者享有40%;搜集整理者享有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版权主体 报酬 享有度
下载PDF
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机制的多元构建——以苗族民间文学为例
5
作者 苏晓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12,共5页
以苗族民间文学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例,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他们的生存境况、传承境遇进行考察研究,探索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机制的多元构建。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代表性传承人 机制
下载PDF
石牛诗的流传变异及其文化成因
6
作者 张仲谋 《文化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206-228,共23页
“石牛诗”是由同一首诗衍生出来的一组大同小异的诗歌。它以民间传说故事为载体,在唐宋以来的千余年间广泛流传,随风飘散,落地生根,在每一个拥有镇水铁牛或石牛、石马的地方就产生一个新的版本,传说中的主人公及诗的作者也在“因地制... “石牛诗”是由同一首诗衍生出来的一组大同小异的诗歌。它以民间传说故事为载体,在唐宋以来的千余年间广泛流传,随风飘散,落地生根,在每一个拥有镇水铁牛或石牛、石马的地方就产生一个新的版本,传说中的主人公及诗的作者也在“因地制宜”地不断变换。先后衍化出李白、苏轼、杨慎及乾隆皇帝等三十余位作者,以及文字大同小异的版本。从其流传统序看,既有传说之时代先后的显性时序,亦有实际文献传承的隐性时序。从诗的文本变异来说,有局部调整的文字变异,亦有体裁、韵部及句数增减等体制变异。“石牛诗”的流传变异,可视为下层文人参与民间文学传播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牛诗 民间文学 同宗诗歌 流传变异 文化成因
下载PDF
延安文艺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敏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1-78,共8页
延安文艺制度是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延安文艺制度被沿用下来,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共和国文学沿着工农兵方向前进。文艺政策的制定和组织管理措施的加强,保障了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正... 延安文艺制度是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延安文艺制度被沿用下来,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共和国文学沿着工农兵方向前进。文艺政策的制定和组织管理措施的加强,保障了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正常运行。而文学批评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成为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而且促进了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 当代文学体制 文艺政策 文艺组织 批评奖励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