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吟咏情性的宗旨与变风变雅的传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志熙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2期38-54,共17页
《毛诗·大序》在其整体抒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吟咏情性”之说,用来解释变风变雅。《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变风、变雅之上。虽然历代王朝雅颂继承《诗经》的雅颂传统,诗人们也提倡正风正雅,但是中国古代文人诗史的主流为变... 《毛诗·大序》在其整体抒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吟咏情性”之说,用来解释变风变雅。《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变风、变雅之上。虽然历代王朝雅颂继承《诗经》的雅颂传统,诗人们也提倡正风正雅,但是中国古代文人诗史的主流为变风变雅。汉魏晋文人诗是在王道变衰、风衰俗怨的现实背景中发生的,所以虽然汉魏诗以言志为本,但其创作的性质实为变风变雅。东晋至南朝,吟咏情性之说流行,但发展至齐梁的绮靡之风,实是失去了吟咏情性的宗旨。唐代诗学回归《毛诗·大序》的纲领,以别裁风雅正变为基本的诗学思想,唐诗创作的主体在于变风。情性说在宋代与义理相融,上升为一种诗歌本体之论,宋诗的主体,具有变雅的性质。整个中国诗史,王朝政治与诗学正变,有一种循环出现的规律性表现,即王朝初期以雅颂、雅正为主,但此期一代诗风并未形成;其一代诗风的形成,多是在王朝中后期变风、变雅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吟咏情性 正风正雅 变风变雅 王朝雅颂 文人诗史
下载PDF
断代史与文体史融合的中国修辞史拓荒之作——序段曹林《唐诗修辞史研究》
2
作者 宗廷虎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
段曹林教授的《唐诗修辞史研究》是第一部将断代史和文体史融合的中国修辞史研究专著,富有拓荒意义。唐诗修辞史研究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该著的特色和新意主要表现在:重视修辞理论的应用和建设;重视梳理四个历史... 段曹林教授的《唐诗修辞史研究》是第一部将断代史和文体史融合的中国修辞史研究专著,富有拓荒意义。唐诗修辞史研究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该著的特色和新意主要表现在:重视修辞理论的应用和建设;重视梳理四个历史时期唐诗修辞运用的变化与进展;多维比较和跨朝代比较相结合,在比较中体现联系和动态;整体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完整体现唐诗修辞的演变;对典型诗人诗作的修辞分析独具修辞特色和历史眼光。作者着眼于修辞学科发展建设与唐诗文化传承推广的目标,二十余年来致力于唐诗修辞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也带给学界宝贵的启示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曹林 《唐诗修辞史研究》 断代诗歌修辞史 中国修辞史
下载PDF
支遁的五言诗创作及其诗史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彦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120,共9页
支遁是东晋重要的高僧,不仅在玄、佛思想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诗歌创作对东晋士人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支遁继承魏晋五言诗的艺术传统,重视丰蔚的修辞,在东晋前中期四言体玄言诗占主流,诗歌整体处于低潮的背景下,其诗歌创作对东晋中... 支遁是东晋重要的高僧,不仅在玄、佛思想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诗歌创作对东晋士人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支遁继承魏晋五言诗的艺术传统,重视丰蔚的修辞,在东晋前中期四言体玄言诗占主流,诗歌整体处于低潮的背景下,其诗歌创作对东晋中后期士族的诗歌创作风气、五言体的观念,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诗歌的艺术及其影响来讲,支遁都可以说是东晋重要的诗人。但是囿于其僧人的身份,支遁的诗歌创作及其诗史意义,当前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仍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遁 五言体 辞藻 诗史意义
下载PDF
内容宏博,辨析谨细,措词优雅——评许伯卿教授新著《浙江词史》的著述特色
4
作者 司马周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作为首部地方词史,许伯卿教授新著《浙江词史》具有填补区域性词史研究空白的学术意义。它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文心深微细致,修辞优雅流畅,恪守学术规范,重视文本文献的梳理和读解,不贪功,不掠美,并且有流贯始终的人文关怀,是一部内容厚... 作为首部地方词史,许伯卿教授新著《浙江词史》具有填补区域性词史研究空白的学术意义。它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文心深微细致,修辞优雅流畅,恪守学术规范,重视文本文献的梳理和读解,不贪功,不掠美,并且有流贯始终的人文关怀,是一部内容厚重扎实而著述特色鲜明的精品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词史》 区域词研究 著述特色
下载PDF
手语诗歌研究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恒 吴铃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5,47,共6页
手语诗歌是指聋人用高度精炼的手语创造的视觉性文学性作品。从历史起源来看,手语诗歌缘起于口语教育和手语教育之争;从形式来看,手语诗歌一般没有标题,也较少配有音乐;从内容来看,聋人的感觉经验、社会地位以及双语经验是手语诗歌的三... 手语诗歌是指聋人用高度精炼的手语创造的视觉性文学性作品。从历史起源来看,手语诗歌缘起于口语教育和手语教育之争;从形式来看,手语诗歌一般没有标题,也较少配有音乐;从内容来看,聋人的感觉经验、社会地位以及双语经验是手语诗歌的三大主题;从修辞方式来看,手语诗歌广泛利用重复、对称性以及词语新用等方式增强艺术效果。未来的研究应当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还应注重研究成果的反哺效应,实现研究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语诗歌 历史 形式 内容 修辞
原文传递
唐诗修辞史研究引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曹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4-150,共7页
唐诗修辞史是唐代诗歌语体(文体)修辞的演变史,是中国修辞史、中国诗歌修辞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唐诗修辞史研究将专题修辞史和断代修辞史相结合,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唐诗修辞史研究面临的背景是唐诗修辞共时研究成果丰富,历... 唐诗修辞史是唐代诗歌语体(文体)修辞的演变史,是中国修辞史、中国诗歌修辞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唐诗修辞史研究将专题修辞史和断代修辞史相结合,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唐诗修辞史研究面临的背景是唐诗修辞共时研究成果丰富,历时研究基本处于缺位状态;《中国修辞史》问世、唐诗修辞史个案和共时研究为这一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作为诗歌修辞断代史的典型案例,这一研究内容丰富,旨在填补学术空缺、探索路径,发掘文化基因、传承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修辞史 唐诗修辞史研究 引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