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ing the Commons: Models of Rural Land Trust in China
1
作者 Xuanyi Nie 《Sociology Study》 2021年第3期87-97,共11页
In recent years,experiments on land trusts(xin tuo)have been made in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To better understand such practice,this research identifies four case studies based on their operational structures and div... In recent years,experiments on land trusts(xin tuo)have been made in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To better understand such practice,this research identifies four case studies based on their operational structures and divides them into government-led models and market-led models.The government-led models include the Yiyang Model in Hunan Province,and the Longgang Model in Hubei Province.The market-led models include the Suzhou Model in Anhui Province,and the Golden Field Series Model in Jiangsu Province.This paper compares their profit-sharing mechanisms with specific attention given to the incentives for the villagers.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villagers’profits are limited in both models.The government-led models concern less about profits but more on reusing the desolated agricultural land.The market-led models are profit-driven therefore tend to exclude the villagers from the profit-shar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trust rural development collective ownership agricultural land land use rights
下载PDF
论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构造
2
作者 高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7-107,共11页
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供给严重不足,学者观点又存在较大分歧。在“房地一体”登记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行使主体享有独立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应平等、补充适用《土地管理法》与《民法典》。界分村级组织集体公... 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供给严重不足,学者观点又存在较大分歧。在“房地一体”登记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行使主体享有独立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应平等、补充适用《土地管理法》与《民法典》。界分村级组织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主体是村民委员会还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尽量登记给村民委员会。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宜采取拨用而非划拨的方式,并经登记生效;其不能抵押,但可以在不降低公益效用的前提下,经政府机关批准和集体成员民主议定,采取转让、互换等方式处分。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因集体公益收回应当符合比例原则,因经营性转化应当明确转化的条件、程序、方式和收益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管理法 民法典
下载PDF
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的价值诉求与认知分析
3
作者 戈伟增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对农村公共设施的完善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然现行规范对其规定甚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本身构造不明、价值不清造成适用模糊的困境。应明确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以维护集体成员利益为核心... 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对农村公共设施的完善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然现行规范对其规定甚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本身构造不明、价值不清造成适用模糊的困境。应明确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以维护集体成员利益为核心,以土地资源优化利用为重点,在具体设定上暗含公私力量的平衡。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实际上是以农民集体为核心的多元混合主体,因自身的公益属性,致使部分权能受限,应以合目的性与合规划性对其流转进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 功能价值 规范管理
下载PDF
农村氏族宗祠用地法律问题研究
4
作者 余敬 梁亚荣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45-154,共10页
农村氏族宗祠用地属于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范畴。宗祠用地与普通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国有公益性建设用地有所不同,属于准公共物品,为集体内部习惯性公有共用地。宗祠及其占有的土地使用主体为氏族成员,主要是为满足该部分集体成员的祭... 农村氏族宗祠用地属于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范畴。宗祠用地与普通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国有公益性建设用地有所不同,属于准公共物品,为集体内部习惯性公有共用地。宗祠及其占有的土地使用主体为氏族成员,主要是为满足该部分集体成员的祭祖、血缘信仰等精神需求。通过司法裁判案例考察发现,实践中存在宗祠用地法律定位模糊、利用与管理混乱等问题。氏族成员基于民法上习惯性权利对其利用,具有一定的社群排他性、法理上的正当性。宗祠用地在使用主体、客体、内容上均具有特殊性、优先性,需要对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相关权利形态进行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祠用地 集体公益用地 习惯性权利 氏族 共用
下载PDF
论我国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回的法律属性——以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背景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兴佩 王钰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8-44,共7页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66条关于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回的规定被广泛应用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中。对于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回的法律属性,即收回行为系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因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引发法律适用的混乱。在我国宪制之下,集体土...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66条关于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回的规定被广泛应用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中。对于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回的法律属性,即收回行为系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因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引发法律适用的混乱。在我国宪制之下,集体土地使用权具有保障性、财产性、自然资源性等综合特性。这些特性为集体土地行政管理权的存在提供了物资基础和宪制基础。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法律授权具有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行政管理权,在行使收回职权时具有行政主体地位。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回行为会引起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变化、具有行政行为的法效性。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回的客体、主体及内容三者紧密相联,共同决定了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回的行政行为法律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使用权 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回 村集体经济组织 村民委员会 主观公权利 行政行为
下载PDF
强制执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乔宇 《湖湘法学评论》 2023年第2期60-67,共8页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按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集体公益性用地使用权。农用地使用权又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可依法流转,均可成为执行标的,执行过程中应遵循保持...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按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集体公益性用地使用权。农用地使用权又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可依法流转,均可成为执行标的,执行过程中应遵循保持土地农业用途等法律规定。法律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做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通过适当方式予以执行。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具有流转性,可以通过变价、强制管理等方式执行。集体公益性用地使用权不具备流转性,不能成为强制执行的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经营权 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 集体公益性用地使用权
下载PDF
农地流转参与主体与社会福利的关联度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元斌 姜武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提供的资源支撑。然而,我国存在的农村与城市二元土地制度、国家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等土地制度和...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提供的资源支撑。然而,我国存在的农村与城市二元土地制度、国家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等土地制度和政策缺陷,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在充分考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各参与主体利益及社会福利变化的基础上,应引入农村建设用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模式,建立和规范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要素的流动和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产权 参与主体 社会福利
下载PDF
实施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卫中 刘明超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5期52-54,共3页
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历来被视为重大宪法问题。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实施征收、征用制度必须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 :厘清征收和征用的区别 ;如何界定征收、征用目的的公益性 ;进一步明确征... 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历来被视为重大宪法问题。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实施征收、征用制度必须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 :厘清征收和征用的区别 ;如何界定征收、征用目的的公益性 ;进一步明确征收、征用的范围以及如何贯彻、落实好依法补偿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财产权 征收 征用 公共利益 补偿
下载PDF
地方政府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的角色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席景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87,共5页
以政府角色理论的演变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政府角色定位存在的缺位和越位问题,提出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承担制度的提供者、市场秩序维护者、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农户利益的保护者等角色。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政府角色 产权制度 公共利益
下载PDF
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逻辑起点、功能取向与法权构造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欣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0-187,共8页
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性修法,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均已入法,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却甚少被立法或修法提及,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发展失衡。集... 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性修法,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均已入法,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却甚少被立法或修法提及,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发展失衡。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之初即具有中国特色,既包含双重“公”的本质,又体现“共”的属性,具备农民生存发展福利的保障功能、农村公序良俗的维护功能、集体土地合理利用的增进功能。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法权构造对推动物权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是有必要的,系统化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有明确的权利主体、清晰的客体范围、完备的权利内容以及规范的使用期限,方能有效发挥出应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性建设用地 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 法权构造
下载PDF
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实证辨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聂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5-169,共5页
在偏重公平价值的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基本框架下,任何追求效率的具体法律安排均无法避免与之发生内在冲突;无论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悖论、主体悖论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悖论都是这种冲突的必然结果。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 在偏重公平价值的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基本框架下,任何追求效率的具体法律安排均无法避免与之发生内在冲突;无论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悖论、主体悖论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悖论都是这种冲突的必然结果。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必须从实证的角度改革农民集体土地的产权配置,化解现存悖论;改革只能以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为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公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下载PDF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明晰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秀英 尹润富 王峥嵘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南方集体林区是我国的主要林区,林权不明晰问题一直是制约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阐述林权明晰化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南方集体林区存在的林权不明晰问题,提出林权明晰化的主要内容为:①改革林权权利内涵,设置... 南方集体林区是我国的主要林区,林权不明晰问题一直是制约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阐述林权明晰化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南方集体林区存在的林权不明晰问题,提出林权明晰化的主要内容为:①改革林权权利内涵,设置新的权利;②明确林地所有权主体,完善林地所有权的委托代理关系;③科学界定和合理落实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主体;④合理分配各项权能,明确界定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 南方集体林区 林权 商品林 公益林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传统中国的土地产权分立制度探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聂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88,共6页
传统中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土地所有权观念与制度,其最典型的特征便是产权分立。西周分封制度之下的井田制、北魏至唐的均田制,都是在土地国有前提下土地产权分立(分割)的例证。五代至北宋土地私有化愈演愈烈,但又兴起了土地集体共同所... 传统中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土地所有权观念与制度,其最典型的特征便是产权分立。西周分封制度之下的井田制、北魏至唐的均田制,都是在土地国有前提下土地产权分立(分割)的例证。五代至北宋土地私有化愈演愈烈,但又兴起了土地集体共同所有的土地制度;明代中叶以后,永佃权与"一田两主"的土地产权分立方式又大行其道。总的来看,在土地所有权分立的条件下,"土地公有"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土地集体共同所有的方式同样影响深远;而私有土地的所有权与占有使用权("占耕")的分立,以及土地所有权本身的分割,都是民间行之已久的习惯。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土地产权制度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 土地 产权分立 土地公有 集体共同所有权 分割所有权
下载PDF
宅基地使用权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崇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95,共10页
文章从集体组织、家庭成员以及征地补偿三个方面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保障机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现行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通过赋予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审查权、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和加强责任追究等方式完善集体组织内的保障,通过明晰... 文章从集体组织、家庭成员以及征地补偿三个方面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保障机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现行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通过赋予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审查权、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和加强责任追究等方式完善集体组织内的保障,通过明晰户的内涵和分户的条件完善家庭成员间的保障,通过认定公共利益、完善征收程序以及健全补偿制度来保障征收中的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组织 家庭成员 征收 公共利益
下载PDF
从公权回归私权——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性质的反思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飞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2-74,90,共4页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属于典型的私权,但因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未能合理界定农民集体与国家的关系,致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公权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故当前应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主体的私权利主体品格,明晰国家...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属于典型的私权,但因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未能合理界定农民集体与国家的关系,致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公权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故当前应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主体的私权利主体品格,明晰国家的土地征收权和土地的行政管理权等公权力行使的界限,从而还集体土地所有权于私权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权 农民集体 私权 公权
下载PDF
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公共性问题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5期136-140,共5页
为深入剖析和总结中国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和治理经验,探索系统推进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本研究运用数据、规范和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共性缺失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 为深入剖析和总结中国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和治理经验,探索系统推进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本研究运用数据、规范和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共性缺失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从公共性生产逻辑的视角,提出在协调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公共利益、集体经济的共同利益和农民的财产权益"基础上,建构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为基础,以数字化治理技术创新为保障,以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为支撑,以城乡要素市场双向流动建设为目标的产权制度改革路径。为此,本研究建议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共性目标,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系统地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措施的完善,并加强对其改革效果的公共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建设用地 产权制度 改革 公共性
下载PDF
土地股份合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与农民福利增进——北京狼垡二村案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曙光 郑鸾 +3 位作者 李晨希 张栋杰 廖思潭 刘彦君 《农村金融研究》 2021年第9期64-70,共7页
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农村从未停止。论文重点以北京大兴狼垡二村为研究对象,总结出该村在农村改革和集体经济发展中探索出的创新模式。该模式包含三个方面,即土地股份合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乡... 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农村从未停止。论文重点以北京大兴狼垡二村为研究对象,总结出该村在农村改革和集体经济发展中探索出的创新模式。该模式包含三个方面,即土地股份合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乡村治理模式。文章对该模式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该模式在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集体资产收益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该模式在成员权界定、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创造性地量化了村民劳动贡献,形成了其独有的股权形式,对于我国其他农村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改善农民福利水平、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 农村集体经济 产权制度 农民福利
下载PDF
论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妮 蒲亦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3-60,共8页
以《城市拆迁条例》为背景,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城市拆迁的体制存在的使政府公权力的公信力降低、引发第三种诉愿、巨大的利益空间易于滋生腐败、效率低下等弊端。认为:实施政府和人民共同主导型的拆迁制度是根除各种弊端的较好... 以《城市拆迁条例》为背景,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城市拆迁的体制存在的使政府公权力的公信力降低、引发第三种诉愿、巨大的利益空间易于滋生腐败、效率低下等弊端。认为:实施政府和人民共同主导型的拆迁制度是根除各种弊端的较好选择,在拆迁制度的安排中,应区分公益性拆迁与商业性拆迁,严格限定公益性拆迁的含义,防止将商业性拆迁项目归于公益性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收回权 房屋拆迁 公益拆迁 商业性拆迁 政府与人民主导型拆迁 钉子户
下载PDF
“在集体土地上建公租房”模式的法律反思与完善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立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2-65,共4页
为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以及保障性住房投入资金缺口过大问题,出现了"在集体土地上建公租房"的政策试点。但这一试点实际上突破了《土地管理法》第43、63条的刚性规定,对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提出了挑战;让农村集体承... 为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以及保障性住房投入资金缺口过大问题,出现了"在集体土地上建公租房"的政策试点。但这一试点实际上突破了《土地管理法》第43、63条的刚性规定,对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提出了挑战;让农村集体承担中低收入者的保障义务并限定租赁价格,亦缺乏合法性依据。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土地二元结构,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权利不平等性。因此,从立法上开放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限制,是"在集体土地上建公租房"模式推行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建设用地使用权 公租房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探索——以全国林改典型霍山县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滨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1-124,共4页
通过对全国林改典型县、安徽重点林区县-霍山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对公益林建设各方产生的影响,针对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生态公益林 建设 管理 霍山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