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URTIN-TYPE VARIATIONAL PRINCIPLES FOR DYNAMICS OF A NON-LOCAL THERMAL EQUILIBRIUM SATURATED POROUS MEDIUM 被引量:22
1
作者 YangXiao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5年第1期37-45,共9页
Based on the porous media theory an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ects of the pore fuid viscidity, energy exchanges due to the additional thermal conduction and convection between solid and fuid phases, a mathematical... Based on the porous media theory an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ects of the pore fuid viscidity, energy exchanges due to the additional thermal conduction and convection between solid and fuid phases,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dynamic-thermo-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of a non-local thermal equilibrium fuid-saturated porous medium, in which the two constituents are assumed to be incompressible and immiscible, is established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small de- formation of the solid phase, small velocity of the fuid phase and small temperature changes of the two constituent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local thermal equilibrium fuid-saturated porous medium can b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above one. Several Gurtin-type variational principles, especially Hu-Washizu type variational principles, for the initial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of dy- namic and quasi-static responses are presented.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se variational principles can be degenerated easily into the case of isothermal incompressible fuid-saturated elastic porous media, which have been discussed pre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ocal thermal equilibrium thermal-mechanical coupling mathematical model variational principle porous media theory
下载PDF
Theoretical Study on Mechanism and Kinetics of Reaction of O(^3p) with Propane 被引量:1
2
作者 荆富强 曹剑炜 +3 位作者 刘小君 胡煜峰 马海涛 边文生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30-436,I0001,共8页
The reaction of C3H8+O(^3p)→C3HT+OH is investigated using ab initio calculation and dynamical methods.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for all stationary points are obtained using a dual-level strategy. The geo... The reaction of C3H8+O(^3p)→C3HT+OH is investigated using ab initio calculation and dynamical methods.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for all stationary points are obtained using a dual-level strategy. The geometry optimization is performed using the unrestricted second-order Moller-Plesset perturbation method and the single-point energy is computed us- ing the coupled-cluster singles and doubles augmented by a perturbative treatment of triple excitations metho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reaction channel is C3Hs+O(^3p)→i- C3HT+OH. Based upon the ab initio data, thermal rate constants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variational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method with the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298 K to 1000 K. These calculated rate constants are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s than those reported in previous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the branching ratios of the reaction are also calculated in the present work. Furthermore, the isotope effects of the title reaction are calculated and discussed. The present work reveals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hydrogenabstraction from propane involving reaction channel competitions is helpfu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pane combus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on mechanism thermal rate constant variational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Isotope effect
下载PDF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and the Thermal Mechanism 被引量:3
3
作者 况雪源 张耀存 刘健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7年第2期192-203,共12页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intensity and loca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EAWJ) and the thermal mechanism are analyzed by using NCEP/NCAR monthly reanalysis data from 1961 to 2000. It is foun...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intensity and loca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EAWJ) and the thermal mechanism are analyzed by using NCEP/NCAR monthly reanalysis data from 1961 to 2000. It is found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EAWJ center not only has significant meridional migration, but also shows the rapid zonal displacements during June-July. Moreover, there exists zonal inconsistency in the northward shift process of the EAWJ axis. Analysis on the thermal mechanism of the EAWJ seasonal variations indicates that the annual cycle of the EAWJ seasonal variation matches very well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meridional difference of air temperature, suggesting that the EAWJ seasonal vari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homogeneous heating due to the solar radiation and the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AWJ and the heat transport,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EAWJ weakens and shifts northward during the warming period from wintertime to summertime, whereas the EAWJ intensifies and shifts southward during the cooling period from summertime to wintertime. The meridional difference of the horizontal heat advection transport is the main factor determining the meridion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he meridional shift of the EAWJ follows the location of the maximum meridional gradient of the horizontal heat advection transpor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pril to October, the diabatic heating plays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zonal displacement of the EAWJ center. The diabatic heating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o the mid-upper troposphere leads to the rapid zonal displacement of the EAWJ center during June-Ju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EAWJ) seasonal variation thermal mechanism
原文传递
Effect of Multiple Thermal Cycles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 Modified Ti64 Thin Wall Fabricated by Wire-Arc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
4
作者 Zidong Lin Xuefeng Zhao +5 位作者 Wei Ya Yan Li Zhen Sun Shiwei Han Xiaoyang Peng Xinghua Yu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2024年第11期1875-1890,共16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rmal cycles on Cu-modified Ti64 thin-walled components deposited using the wire-arc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wire-arc DED)process.For the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experienci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rmal cycles on Cu-modified Ti64 thin-walled components deposited using the wire-arc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wire-arc DED)process.For the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experiencing thermal cycles,it was found that both microstructures consisted of priorβ,grain boundaryα(GBα),and basketweave structures containingα+βlamellae.Thermal cycles realized the refinement ofαlaths,the coarsening of priorβgrains andβlaths,while th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GBαremained unchanged.The residualβcontent was increased after thermal cycles.Compared with the heat-treated sample with nanoscale Ti2Cu formed,short residence time in high temperature caused by the rapid cooling rate of thermal cycles restricted Ti2Cu formation.No formation of brittle Ti2Cu means that only grain refinement strengthening and solid-solution strengthening matter.The yield strength increased from 809.9 to 910.85 MPa(12.46%increase).Among them,the main contribution from 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51 MPa)was due to the elemental redistribution effect betweenαandβphases caused by thermal cycles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d from 918.5 to 974.22 MPa(6.1%increase),while fracture elongation increased from 6.78 to 10.66%(57.23%increase).Grain refinement ofαlaths,the promotedα′martensite decomposition,decreased aspect ratio,decreased Schmid factor,and local misorientation change ofαlaths are the main factors in improved ductility.Additionally,although the fracture modes of the samples in the top and middle regions are both brittle-ductile mixed fracture mode,the thermal cycles still contributed to an improvement in tensile duct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arc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wire-arc DED) Ti64-1.2Cu thin wall thermal cycles Microstructure vari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迁移的ε约束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毕晓君 王珏 +1 位作者 李博 李吉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0-589,共10页
提出基于动态迁移的ε约束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εBBO-dm).首先,利用ε约束方法来处理约束条件,并根据群体约束违反度的优劣程度对水平参数ε进行自适应调整,充分利用较优不可行个体的有效信息,有效提高对可行域的搜索效率.其次,采用新... 提出基于动态迁移的ε约束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εBBO-dm).首先,利用ε约束方法来处理约束条件,并根据群体约束违反度的优劣程度对水平参数ε进行自适应调整,充分利用较优不可行个体的有效信息,有效提高对可行域的搜索效率.其次,采用新的ε约束排序机制确定迁入率和迁出率,较好地平衡可行个体与不可行个体之间的关系.再次,为了增强迁移机制的搜索能力,提出新的动态迁移策略.最后,采用分段logistic混沌映射改进物种变异机制,提高了算法的收敛精度.通过对13个标准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表明,εBBO-dm较其他算法在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尤其适合于复杂单目标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理学优化 ε约束 排序机制 动态迁移策略 混沌变异策略
下载PDF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热力影响机制探讨 被引量:58
6
作者 况雪源 张耀存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4-575,共12页
利用1961—2000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急流位置季节变化不仅有明显的南北向移动,6—7月还存在东西方向的突变特征,同时急流轴在北进过程中具有东西向的不一致性,急流中... 利用1961—2000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急流位置季节变化不仅有明显的南北向移动,6—7月还存在东西方向的突变特征,同时急流轴在北进过程中具有东西向的不一致性,急流中心强度的变化超前于位置的南北移动。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追随急流中心移动的方法,探讨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的热力影响机制,发现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变化及位置移动与对流层中上层气温南北差异的分布结构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说明急流的季节演变是对辐射季节变化及由于东亚特殊的海陆分布和青藏高原大地形影响而造成纬向不均匀加热的响应。从各热量输送项与急流的关系来看,从冬半年到夏半年的增暖时段,急流中心南北温差减小,急流减弱北进;从夏半年到冬半年的降温时段,急流中心南北温差增大,急流加强南退。热量平流输送的经向差异是造成急流中心南北温差的主要原因,急流跟随热量平流输送最大经向梯度中心位置南北移动。非绝热加热对急流中心的东西移动有引导作用,青藏高原春夏季对对流层中上层强大的加热作用是导致6—7月急流中心位置西移突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 西风急流 季节变化 热力影响机制.
下载PDF
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力学特性及其随冷却温度演变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郤保平 吴阳春 +2 位作者 王帅 熊贵明 赵阳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3-94,共12页
相同高温状态花岗岩在不同冷却温度介质中热冲击下的力学特性不同。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的力学强度主要取决于内部热冲击破裂裂隙的密度和数量,其决定因素为热冲击速度和热冲击因子,与热冲击温差没有绝对的相关性。采用自主研制的岩石热... 相同高温状态花岗岩在不同冷却温度介质中热冲击下的力学特性不同。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的力学强度主要取决于内部热冲击破裂裂隙的密度和数量,其决定因素为热冲击速度和热冲击因子,与热冲击温差没有绝对的相关性。采用自主研制的岩石热冲击破裂试验台对青海共和盆地花岗岩进行热冲击破裂处理,测试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宏观力学参数,研究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的宏观力学性质及其随冷却温度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加热温度的花岗岩,经不同温度冷却介质热冲击破裂后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黏聚力随着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内摩擦角随着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不同温度恒温水中热冲击下花岗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呈有规律的劣化趋势,600℃花岗岩经100℃水热冲击处理后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仅为250℃是经20℃水热冲击作用后的30%;(3)黏聚力随着热冲击破裂程度的加剧呈减小趋势,内摩擦角呈明显增大趋势;(4)热冲击非定常传热对花岗岩力学性质具有劣化作用,干热岩地热人工热储的建造和井筒稳定性控制都需要考虑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的强度随冷却介质温度的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热冲击作用 力学特性 冷却介质温度 演变规律
下载PDF
不同坡位人工林赤松木材材性的径向变异 被引量:4
8
作者 金春德 张美淑 +2 位作者 文桂峰 刘继生 张鹏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以吉林省延吉市林业局帽儿山林场赤松Pinusdensiflora人工林为例,对坡下、坡中和坡上等3种坡位人工林赤松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和物理力学性征的径向变异模式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条件下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及壁腔比等指标表... 以吉林省延吉市林业局帽儿山林场赤松Pinusdensiflora人工林为例,对坡下、坡中和坡上等3种坡位人工林赤松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和物理力学性征的径向变异模式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条件下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及壁腔比等指标表现为在0 01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坡中人工林赤松木材管胞壁腔比平均值比坡下和坡上分别大11 62%和16 45%,微纤丝角的平均值分别比坡上和坡下小54 31%和38 77%,生长轮基本密度平均值分别比坡上和坡下大10 5%和7 02%。从各种指标差异的分析结果来看,坡中的人工林赤松木材更适合于做结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学 赤松 坡位 管胞形态 物理力学特性 变异规律
下载PDF
小浪底运行对黄河三角洲水沙变化规律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姚前前 李新举 +3 位作者 王梅 王雪峰 高国勇 刘永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62,共6页
采用统计资料分析与实践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利津水文站水沙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小浪底对水沙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小浪底调水调沙作用改变了水沙的年内分布,汛期始期提前至6月,结束期延长至11月,汛期与非汛期间... 采用统计资料分析与实践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利津水文站水沙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小浪底对水沙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小浪底调水调沙作用改变了水沙的年内分布,汛期始期提前至6月,结束期延长至11月,汛期与非汛期间的差异变小,水沙量年内分布趋于均匀,但总体上年水沙量较天然条件下分别偏少27.4%,72.1%;小浪底通过调节水沙配置,使水沙比和来沙系数趋于正常化和合理化(0.01t/m3,0.01kg.s/m6),水沙搭配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对黄河三角洲(黄三角)河口沙嘴和海岸动态平衡的保持意义重大;小浪底使黄河三角洲全年保持一定的流量和3 000~4 000m3/s的洪峰量,有效遏制了断流的发生,并且使泥沙组成明显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 黄河三角洲 水沙变化规律 调水调沙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广来 罗鹏 廖文梅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108,共8页
调查收集了2000~2012年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相关数据,采用库兹涅茨经验法则从林业产业产值比重、劳动力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三方面分析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林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上升但增长趋势... 调查收集了2000~2012年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相关数据,采用库兹涅茨经验法则从林业产业产值比重、劳动力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三方面分析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林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上升但增长趋势缓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驱动因子主要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产业政策。依据分析结果,对促进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结构 库兹涅茨经验法则 变化规律 主成分分析法 驱动机制
下载PDF
冻融环境对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史建军 陈四利 +2 位作者 刘作涛 肖发 张精禹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5-709,共5页
为了分析冻融环境对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强度的影响,根据寒冷地区温度变化情况,设计了聚合物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在冻融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时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试验.探讨了冻融循环和胶粉掺量对聚合... 为了分析冻融环境对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强度的影响,根据寒冷地区温度变化情况,设计了聚合物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在冻融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时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试验.探讨了冻融循环和胶粉掺量对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冻融环境条件下粘结强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冻融环境对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逐步降低;随着胶粉含量的增加,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逐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保温 聚合物水泥砂浆 冻融环境 气冻循环 胶粉掺量 粘结强度 变化规律 破坏机理
下载PDF
P-σ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艳艳 张耀存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24,共12页
为评估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模拟对流层上层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的能力,比较模式模拟的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之间的差异及其与对流层中上层大气南北温度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模式模拟东亚副热带西... 为评估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模拟对流层上层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的能力,比较模式模拟的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之间的差异及其与对流层中上层大气南北温度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模式模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能力在洋面上空强于大陆上空,模拟低纬度急流的能力好于高纬度。模拟的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季节变化等的主要特征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本一致,但模拟的急流强度全年偏弱。分析急流与对流层中上层经向温度梯度的季节变化发现,急流出现的位置总是对应着经向温度梯度较大区域,急流中心有随气温南北差异大值中心移动的趋势,急流中心与最大温差中心相对应,表明急流中心的位置变化是对气温南北差异季节变化的响应。与再分析资料相比,模拟的经向温度梯度比再分析资料偏小约2K/10纬距,与此相对应的模拟的急流中心风速偏小约10 m.s-1。由于大气温度变化与非绝热加热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模式模拟的夏季副热带急流偏差与东亚地区的地面感热及潜热等非绝热加热的模拟偏差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 季节变化 热力影响机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圆柱形含能材料热爆炸临界参数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裴 秦承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根据变分原理,计算了各表面散热条件不同的有限长圆柱含能材料的热爆炸临界参数和临界温度,研究了长径比对热爆炸临界参数和临界温度的影响;计算了各表面散热条件不同的有限长圆柱材料的热爆炸临界参数,得出了Biot数β和对热爆炸临界参... 根据变分原理,计算了各表面散热条件不同的有限长圆柱含能材料的热爆炸临界参数和临界温度,研究了长径比对热爆炸临界参数和临界温度的影响;计算了各表面散热条件不同的有限长圆柱材料的热爆炸临界参数,得出了Biot数β和对热爆炸临界参数和临界温度的作用。计算表明,用变分的方法将求解热爆炸导热方程问题转化为对一个特征值方程求解,求解过程要简单得多,且精度高、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临界参数 变分原理 热爆炸 有限长圆柱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规则的热力耦合解析
14
作者 王安麟 吴仁智 杨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49-1253,共5页
为解决平面微小结构设计问题中的可变边界条件、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等解析难题,利用平面微小结构连续性单元同桁架单元应变能相等的机理,提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热力耦合解析方法.以发光二极管(LED)基板热力耦合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LED基... 为解决平面微小结构设计问题中的可变边界条件、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等解析难题,利用平面微小结构连续性单元同桁架单元应变能相等的机理,提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热力耦合解析方法.以发光二极管(LED)基板热力耦合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LED基板温度、位移及热应力耦合的数值结果与有限元解析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适用于平面微小结构的热力耦合规则的提出,为复杂多物理场条件下的微结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个具有灵活性的性能解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 元胞自动机 自组织规则 有限元
下载PDF
对PVC热稳定剂性能递变规律与作用机理的新认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茂英 《塑料助剂》 2019年第2期12-17,共6页
介绍了对脲衍生物、金属有机酸盐和有机锡类化合物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结构关系所做研究取得的结果。可以看到,这些化合物类型热稳定剂对PVC的热稳定性能均呈现随分子中带正电荷亲电反应中心的亲电反应性的增强而提高的递变规... 介绍了对脲衍生物、金属有机酸盐和有机锡类化合物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结构关系所做研究取得的结果。可以看到,这些化合物类型热稳定剂对PVC的热稳定性能均呈现随分子中带正电荷亲电反应中心的亲电反应性的增强而提高的递变规律。据此推测,这些热稳定剂并不是通过Frye和Horst不稳定氯取代亲核反应机理,而是通过其分子中的亲电反应中心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稳定PVC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热稳定性能 递变规律 机理
下载PDF
连云港地区绿片岩夹层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16
作者 蒋波 喻永祥 +3 位作者 何伟 郝社锋 王浩 王金 《河南科学》 2019年第12期2010-2017,共8页
为了探究含水率和干湿循环变化对连云港地区软岩力学性质的影响,以该区发育的绿片岩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制备含水率分别为0%、10%、15%、20%、25%,以及干湿循环次数分别为1、3、5、7、9的绿片岩重塑样各4个,通过对每组试样进行法向压力分... 为了探究含水率和干湿循环变化对连云港地区软岩力学性质的影响,以该区发育的绿片岩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制备含水率分别为0%、10%、15%、20%、25%,以及干湿循环次数分别为1、3、5、7、9的绿片岩重塑样各4个,通过对每组试样进行法向压力分别为100、200、300、400 kPa的室内直接剪切试验,分析试样的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抗压强度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从干燥到吸水过程中,试样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大幅降低,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均表现为逐步降低.试样吸水后抗剪强度出现陡降且随着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此外,试样的抗剪强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升高而降低,但循环次数到达7次后,力学性质变化出现缓和.这对阐释暴雨工况下因绿片岩夹层出现遇水软化而导致边坡整体失稳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片岩 重塑样 力学性质 含水率 干湿循环 直剪试验 变化规律
下载PDF
考虑热变形影响的盘式制动器制动抖动分析
17
作者 潘公宇 冯雅琪 +2 位作者 陈林 徐宇 徐旗钊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了提高制动器动力学模型对制动抖动的预测精度,建立了一个部件之间的接触形式以及模型的位移输入更贴合实际情况的制动器动力学模型。首先,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通风盘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热-结构耦合法仿真计算制动过程中由于摩... 为了提高制动器动力学模型对制动抖动的预测精度,建立了一个部件之间的接触形式以及模型的位移输入更贴合实际情况的制动器动力学模型。首先,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通风盘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热-结构耦合法仿真计算制动过程中由于摩擦生热造成的制动盘厚度变化量;然后,考虑制动盘与制动块之间采用面对面的接触方式建立八自由度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通过试验测量抖动“故障盘”的初始厚薄差,将测得的初始厚薄差与通过热-结构耦合仿真获得的制动盘热变形产生的厚薄差进行叠加,并将叠加位移作为动力学模型中制动块的位移,通过动力学仿真预测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压力波动(BPV)和制动力矩波动(BTV)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叠加厚薄差作为模型仿真的输入所得到的制动压力波动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为13.18%,制动力矩波动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为11.15%,制动盘初始厚薄差与制动盘热变形产生的厚薄差叠加后的仿真输入能够使制动器动力学模型在预测制动抖动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所建立的制动器面接触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制动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抖动 热-结构耦合仿真 热弹性变形 制动压力波动 制动力矩波动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的LED基板热-力耦合解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惠锋 王安麟 +1 位作者 吴仁智 韩业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3,共4页
为了解决微小性结构设计问题中的可变边界条件和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的解析难题,提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的热-力耦合规则和耦合解析方法。以LED基板热-力耦合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的热-力耦合解析,得到LED基板温度、位... 为了解决微小性结构设计问题中的可变边界条件和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的解析难题,提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的热-力耦合规则和耦合解析方法。以LED基板热-力耦合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的热-力耦合解析,得到LED基板温度、位移及热应力耦合的数值结果,并与FEM解析结果比较,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基于自组织原理的热-力耦合解析方法和思想,为复杂多物理场条件下的微结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个具有灵活性的性能解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 元胞自动机 自组织规则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气-热-固耦合的电动汽车变齿厚涡旋盘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光鑫 陈勇 +3 位作者 李银铭 王毅 徐茂航 刘海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2,12,共6页
为了更准确全面地研究变齿厚涡旋盘实际运转时的应力应变情况,以某型涡旋压缩机为例,根据变齿厚型线方程几何理论,计算排气时刻各工作腔的容积,确定吸、排气工作腔的气体压力载荷以及进、排气工作温度载荷。采用Creo曲线方程建立精确的... 为了更准确全面地研究变齿厚涡旋盘实际运转时的应力应变情况,以某型涡旋压缩机为例,根据变齿厚型线方程几何理论,计算排气时刻各工作腔的容积,确定吸、排气工作腔的气体压力载荷以及进、排气工作温度载荷。采用Creo曲线方程建立精确的变齿厚涡旋盘模型,基于有限元理论和气-热-固间接耦合法,分析在气体压力载荷、温度载荷以及接触力载荷综合作用下动涡旋盘齿的应力及应变,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载荷对轴向、径向变形的影响规律。得出相比于温度载荷,在气-热载荷作用下,涡旋盘齿的应力增大1.03倍,变形量增大75%。接触力载荷对涡旋齿的应力、总变形影响甚微。受载荷分布影响,随着渐开线展开角的展开,涡旋齿总变形量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变齿厚 热固耦合 应力分布 变形规律
下载PDF
稠油热采温度变化对储层出砂影响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毅 幸雪松 +1 位作者 罗建伟 刘德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4期49-53,5,共5页
目前,常规出砂预测模型适用于油田的常规开采方式,无法满足稠油油藏热采的要求,需要研究稠油热采温度对储层出砂的影响规律,指导制定稠油热采井的完井防砂措施及生产工作制度。对于热采稠油状况下容易出砂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对取得的岩... 目前,常规出砂预测模型适用于油田的常规开采方式,无法满足稠油油藏热采的要求,需要研究稠油热采温度对储层出砂的影响规律,指导制定稠油热采井的完井防砂措施及生产工作制度。对于热采稠油状况下容易出砂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对取得的岩心样品分别开展了不同温度蒸汽吞吐后的岩石力学试验,对于储层岩石在注入不同温度蒸汽状况下的岩石力学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蒸汽吞吐下温度变化对岩石力学的影响,修正了常规模型,并可以运用于稠油油藏出砂规律的预测。通过相关研究表明注入蒸汽之后储层的强度会降低;蒸汽吞吐在第一轮次的情况下岩石性能已大大改变,出砂可能性大大增加,伴随着轮次次数的增加,影响已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稠油热采 蒸汽吞吐 岩石力学性质 临界生产压差 出砂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