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ncomine和TCGA数据挖掘分析MTERF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唯斯 梅雯 +4 位作者 孙美涛 李彬 张态 张若鹏 熊伟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目的:探究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MTERF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索Oncomine数据库中的MTERF2信息,对其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进行荟萃分析;从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下载胰腺癌数据集MTERF2 RNA Seq V2... 目的:探究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MTERF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索Oncomine数据库中的MTERF2信息,对其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进行荟萃分析;从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下载胰腺癌数据集MTERF2 RNA Seq V2数据及临床病理资料;利用R 2.15.3软件分析MTERF2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预后;利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MTERF2表达量和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联。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586个不同类型的研究结果,其中关于MTERF2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的研究有58个,MTERF2表达增高的研究有26个,表达减低的研究有32个。共有9项研究涉及MTERF2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包括226例临床样本,与对照组相比,MTERF2在胰腺癌中低表达(P=7.34×10-6)。TCGA胰腺癌数据集中共收集179例具有临床病理参数的病例及其对应的MTERF2 mRNA表达量。剔除病理参数不详或不完整的病例,利用R 2.15.3软件分析发现,MTERF2 mRNA表达量与胰腺癌患者T分期、M分期、癌症类型及原发部位存在显著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N分期、AJCC病理分期、等级、组织学类型及饮酒史无显著相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胰腺癌患者MTERF2的表达水平与总生存率(OS)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无病生存率(DFS)显著相关(P<0.001)。结论:Oncomine和TCGA数据挖掘显示,人MTERF2在胰腺癌组织中低表达,且MTERF2表达量与胰腺癌患者总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与无病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MTERF2) 胰腺癌 Oncomine数据库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台区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明泽 栾文鹏 +1 位作者 艾欣 刘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99,共7页
配变台区是配电物联网与用户交互的重要纽带,台区短期负荷预测对实现配电物联网的精益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缓解全部台区上传负荷数据所带来的通信压力,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台区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将台区智能配变终端存储30天的历... 配变台区是配电物联网与用户交互的重要纽带,台区短期负荷预测对实现配电物联网的精益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缓解全部台区上传负荷数据所带来的通信压力,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台区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将台区智能配变终端存储30天的历史负荷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核平滑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清洗,因样本数据较少考虑将样本归一化后,拆分为标幺曲线与基值分别计算提高预测结果精度。然后通过相关系数法构建历史负荷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用相关系数矩阵替换仿射传播相似度矩阵后聚类求得相似日的标幺曲线,再通过加权求和求得待测日的标幺曲线。同时,按照相似日原理预测待测日基值,最终通过待测日标幺曲线和基值反归一化后得到待测日负荷曲线完成预测工作。通过山东某配变30天的历史负荷数据计算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台区负荷量级小、样本少、波动大情形下的合理预测,占用主站计算资源较少,对配网精益化运维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物联网 智能终端 短期负荷预测 仿射传播聚类 数据挖掘
下载PDF
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快速检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常波峰 田水承 +4 位作者 李国为 李红霞 苗彦平 田方圆 毛俊睿 《安全》 2024年第10期18-25,共8页
为前移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预控关口,及时预警煤矿从业人员人因风险,以红柳林煤矿为工程背景,基于前期研究积累构建的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理论框架,交叉融合多学科优势,以煤矿从业人员生理—心理—行为耦合关联信息解析模型、多... 为前移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预控关口,及时预警煤矿从业人员人因风险,以红柳林煤矿为工程背景,基于前期研究积累构建的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理论框架,交叉融合多学科优势,以煤矿从业人员生理—心理—行为耦合关联信息解析模型、多源异构数据特征层融合方案、不安全状态的分级方法与预警标准等作为主要技术支撑,研发了由量表数据检测系统、体征数据检测系统、面部生理数据检测系统及岗前不安全状态智能检测系统4部分组成的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快速检测系统。现场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本系统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容错性强、出错率低,运行稳定,易于维护,深度契合了国家对煤矿智能化改革的政策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状态 煤矿从业人员 多源数据融合 智能终端 快速检测系统
下载PDF
大图中多样化Top-k模式挖掘算法研究
4
作者 何宇昂 王欣 沈玲珍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84,共15页
频繁模式挖掘(Frequent Pattern Mining,FPM)是图数据挖掘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该任务的目标是从图数据中找到出现频次大于给定阈值的所有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等大规模图数据的涌现,单一大图上的FPM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较... 频繁模式挖掘(Frequent Pattern Mining,FPM)是图数据挖掘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该任务的目标是从图数据中找到出现频次大于给定阈值的所有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等大规模图数据的涌现,单一大图上的FPM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然而,已有技术大都存在着计算成本高、挖掘结果理解困难以及并行计算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从大规模图数据中挖掘多样化top-k模式的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多样化函数,用于度量模式集合的多样性;随后设计了一种面向分布式图数据,具有提前终止特性的分布式挖掘算法DisTopk,以实现多样化top-k模式高效挖掘。在真实图数据和合成图数据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分布式挖掘算法相比,DisTopk算法能更高效地挖掘多样化top-k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繁模式挖掘 Top-k模式 结果多样性 分布式挖掘 提前终止
下载PDF
一种小型无线Mesh监测终端中的功率放大器设计
5
作者 魏正华 叶小兰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215-219,共5页
为解决矿井下通用型无线Mesh监测终端中的射频收发前端尺寸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矿井下小型无线Mesh监测终端的射频收发前端设计方案.对该射频收发前端的发射链路中的驱动功率放大器和末级功率放大器采用微带线与集总元件混合的匹配电路... 为解决矿井下通用型无线Mesh监测终端中的射频收发前端尺寸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矿井下小型无线Mesh监测终端的射频收发前端设计方案.对该射频收发前端的发射链路中的驱动功率放大器和末级功率放大器采用微带线与集总元件混合的匹配电路设计方式,大大减小了电路尺寸,研制的射频收发前端样机尺寸仅为98mm×72mm×17mm.测试结果表明,样机的发射性能达到设计指标,实现了射频收发前端的小型化;本文提出的混合匹配电路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 监测终端 功率放大器 小型化 矿井下
下载PDF
煤矿密闭空间多参数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王灵龙 孙勇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247-251,共5页
针对井下取样地面化验误差大、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NDIR检测技术煤矿密闭空间多参数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密闭采空区O_(2)、CH_(4)、CO_(2)、CO及温度、压差等参数,能够从源头上对密闭内外环境状态进行测试和分析,提前对密... 针对井下取样地面化验误差大、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NDIR检测技术煤矿密闭空间多参数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密闭采空区O_(2)、CH_(4)、CO_(2)、CO及温度、压差等参数,能够从源头上对密闭内外环境状态进行测试和分析,提前对密闭内状态变化进行预警,从而达到预报的目的,通过注氮、注浆等方法防止密闭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等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井下设备及人员的安全。现场测试表明:系统具备实时性、精度高、稳定性好以及可扩展性,可以实现煤矿密闭空间实时有效监测和自动报警功能,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密闭空间 多参数终端 监测系统 远程控制 CAN总线通信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配电终端单元故障分析方法
7
作者 裴润生 任钰 张霞 《电气技术》 2024年第7期68-74,共7页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大量配电终端单元(DTU)应用于电力系统。DTU故障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因此降低DTU装置的故障发生率、提高故障排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DTU故障分析方法,首先分析DTU...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大量配电终端单元(DTU)应用于电力系统。DTU故障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因此降低DTU装置的故障发生率、提高故障排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DTU故障分析方法,首先分析DTU故障的关键因素,然后阐述Eclat算法的相关概念,并利用不同规模的DTU故障数据库对Eclat算法与FP-Growth和Apriori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得到一种基于Eclat算法的DTU故障分析方法。利用真实的DTU故障数据库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给出所提方法的应用实例,证明了其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挖掘 配电终端单元(DTU) Eclat算法 故障分析
下载PDF
煤矿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8
作者 陈运启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7期210-212,共3页
针对煤矿生产过程庞杂、各类工程项目繁多、缺乏便捷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煤矿工程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管理过程和功能需求,设计了面向电脑Web终端和移动APP软件相结合的煤矿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基于Java开发语言,Web... 针对煤矿生产过程庞杂、各类工程项目繁多、缺乏便捷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煤矿工程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管理过程和功能需求,设计了面向电脑Web终端和移动APP软件相结合的煤矿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基于Java开发语言,Web终端采用MySQL数据库和Spring boot框架,APP软件利用Android平台和SQLite数据库,通过统一的Java Web API接口实现业务数据交互共享。经现场应用表明,系统为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提高了项目的施工和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程项目 信息管理系统 Web终端 APP软件 JAVA
下载PDF
煤矿立井四角罐道动力响应测试方法及结果分析
9
作者 黄博华 马香玲 +2 位作者 高路 雒江超 葛辉 《陕西煤炭》 2024年第2期60-64,69,共6页
为探究煤矿立井四角罐道的力学特征,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四角罐道的动力响应监测方法。通过增设加速度传感器与应变片及其动态测试系统,获取煤矿立井提升容器在多工况运行条件下,四角罐道结构所受水平位移时程数据信息。分析监测结果发... 为探究煤矿立井四角罐道的力学特征,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四角罐道的动力响应监测方法。通过增设加速度传感器与应变片及其动态测试系统,获取煤矿立井提升容器在多工况运行条件下,四角罐道结构所受水平位移时程数据信息。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停罐卸煤过程中四角罐道的水平位移随提升终端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箕斗的下盘滑靴作用四角罐道时,引起的水平位移峰值为主井实测发生水平位移的峰值最大值位置;在静止工况下,四角罐道的水平位移峰值大于其在运行工况中的水平位移峰值;提升容器与四角罐道的相互作用力为低频冲击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立井 四角罐道 动力响应 应力应变 水平位移 终端荷载
下载PDF
MB670型掘锚一体机适配矿鸿系统的应用
10
作者 沈秋彦 张小刚 曹培鑫 《煤矿机电》 2024年第1期71-73,77,共4页
研究旨在对进口MB670型掘锚机的数据接口进行升级,并将其人机交互界面升级为矿鸿系统,配备掘锚机显示终端。通过这一升级,实现对掘锚机各种运行数据的实时显示,并进一步将其扩展到手机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大屏幕和便携性来监... 研究旨在对进口MB670型掘锚机的数据接口进行升级,并将其人机交互界面升级为矿鸿系统,配备掘锚机显示终端。通过这一升级,实现对掘锚机各种运行数据的实时显示,并进一步将其扩展到手机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大屏幕和便携性来监控和控制掘锚机。这一升级方案的实施有效地打破了掘锚机信息孤岛的现象,实现了接口的开放、数据的交互和共享。同时,该方案还为矿井构建统一标准和统一架构的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助力,加速了煤矿智能化升级的进程。该研究使掘锚机的性能和操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为煤矿行业的现代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670型掘锚机 矿鸿系统 人机交互 显示终端 煤矿智能化升级
下载PDF
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智能终端设计 被引量:21
11
作者 吴静然 李秀凤 吴倩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共4页
针对现有智能终端灵活性差、功能较单一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智能终端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终端的硬件与软件设计。该终端集环境信息采集、人员定位和信息交互功能于一体,利用采集的井下环境温度、瓦斯体积分数等实现... 针对现有智能终端灵活性差、功能较单一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智能终端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终端的硬件与软件设计。该终端集环境信息采集、人员定位和信息交互功能于一体,利用采集的井下环境温度、瓦斯体积分数等实现对井下环境信息和人员信息的实时感知;通过获得AP的RSSI反馈给监控中心进行井下人员定位;矿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查看监控中心发送的调度信息、救援信息或者发送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该终端功耗低、实时性高、灵活性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监控 智能终端 数据采集 WIFI GS1011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集中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龙 宋建成 +6 位作者 田慕琴 许春雨 杨世华 于亚运 董光拽 尹卫兵 赵旭东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3,共5页
针对现有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集中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阐述了液压支架集中控制的实现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液压支架的集中控制,通信稳定,... 针对现有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集中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阐述了液压支架集中控制的实现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液压支架的集中控制,通信稳定,实时性高,能满足煤矿生产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液压支架 集中控制 端头控制器
下载PDF
收作眼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金海 缪协兴 +1 位作者 卢爱红 邢承庆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2-486,共5页
通过预掘收作眼,无轨胶轮车直接进入工作面搬运设备,使撤面速度大为提高,形成了无轨胶轮车快速搬面新技术,由于受到工作面动压的持续影响,选择收作眼合理位置和支护方式是该技术的关键,在研究综放末采期间矿压显现和覆岩运动规律的基础... 通过预掘收作眼,无轨胶轮车直接进入工作面搬运设备,使撤面速度大为提高,形成了无轨胶轮车快速搬面新技术,由于受到工作面动压的持续影响,选择收作眼合理位置和支护方式是该技术的关键,在研究综放末采期间矿压显现和覆岩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寻找最佳的收作眼位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保证了收作眼围岩稳定,为综放工作面的安全快速收尾奠定基础,这项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实现了采场与收作眼的安全对接和工作面的安全快速收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作眼 停采线位置 围岩稳定性 联合加强支护 相似模拟试验 矿井 搬运设备
下载PDF
综放采场走向压力分布规律及终采线位置确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查文华 谢广祥 +1 位作者 华心祝 刘全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5,共4页
为合理确定综放采场工作面终采线的位置,以谢桥煤矿C_(13-1)煤一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和现场测试,从煤层顶板运动、巷道煤层受力和位移、巷道深部位移、轨道上山支架受力、巷道支架受力和变形、工作面周期来压等方... 为合理确定综放采场工作面终采线的位置,以谢桥煤矿C_(13-1)煤一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和现场测试,从煤层顶板运动、巷道煤层受力和位移、巷道深部位移、轨道上山支架受力、巷道支架受力和变形、工作面周期来压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综放采场走向围岩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围岩压力峰值位置平均值为14.4m,超前影响距离平均值为66.8 m,在工作面前方平均29.2 m处,围岩矿压显现由缓和趋向剧烈,并将终采线位置确定在离轨道上山30 m处,比预先按传统设计的50 m缩短了20 m留设煤柱,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采场 走向 围岩压力 终采线
下载PDF
优势关系粗糙集的移动用户换机预测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力凯 王国胤 邓维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89-1794,共6页
预测移动终端用户是否有换机意向并向用户推荐和销售移动终端,已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一项重要新业务,它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还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移动用户换机预测通过学习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数据,来预测今后... 预测移动终端用户是否有换机意向并向用户推荐和销售移动终端,已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一项重要新业务,它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还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移动用户换机预测通过学习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数据,来预测今后用户可能的换机趋向.在结合专家经验并统计大量用户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手段对用户数据进行特征分析,选取有效属性并对其进行区间划分,最后使用基于优势关系粗糙集方法对用户进行换机意向分类选择,以提高换机预测准确性.通过对用户数据集进行测试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对于预测移动用户换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关系 粗糙集 移动终端用户 换机预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终端换机模型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雪琼 熊珺洁 姚晓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3-52,共10页
目前,移动终端已成为运营商维系用户、拓展市场的战略重心,提升移动终端销量、扩大终端规模是各运营商的工作重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从用户属性、终端使用信息、终端搜索访问信息等维度出发,挖掘海量用户行为数据价值,建立终端换机模型... 目前,移动终端已成为运营商维系用户、拓展市场的战略重心,提升移动终端销量、扩大终端规模是各运营商的工作重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从用户属性、终端使用信息、终端搜索访问信息等维度出发,挖掘海量用户行为数据价值,建立终端换机模型,具体包括基于决策树算法的用户换机倾向识别模型和基于聚类算法的终端推荐模型,助力移动终端精准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终端营销 数据挖掘 决策树 聚类算法
下载PDF
矿井配电网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丁恩杰 王超楠 崔连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1-316,共6页
针对矿井配电网处于供电网的末端,又是单端供电,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的特点,提出了使用单端电流行波法实现矿井供电线路单相故障点定位的方法.通过对矿井供电网故障行波的特征进行的深入分析和选择合适的小波函数,将小波分... 针对矿井配电网处于供电网的末端,又是单端供电,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的特点,提出了使用单端电流行波法实现矿井供电线路单相故障点定位的方法.通过对矿井供电网故障行波的特征进行的深入分析和选择合适的小波函数,将小波分量的模极大值出现时间确定为电流行波脉冲的到达时刻,根据不同尺度下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的大小及极性可以识别被检测信号的性质,实现故障点的准确定位.大量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小波分析的有效性并得出了小波神经网络可以提高测距法测距精度和可靠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配电网 行波 单端电流 小波变换 小波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RFID手持终端的煤矿安全巡检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0
18
作者 胡文涛 周军 赵立厂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12期1-4,共4页
针对传统的煤矿安全巡检方法采用人工巡检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手持终端的煤矿安全巡检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中,巡检人员使用手持终端读自己的身份识别卡登录,然后通过安全管理服务器下载当班巡检任务和安全隐患库;巡检... 针对传统的煤矿安全巡检方法采用人工巡检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手持终端的煤矿安全巡检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中,巡检人员使用手持终端读自己的身份识别卡登录,然后通过安全管理服务器下载当班巡检任务和安全隐患库;巡检人员下井,按照下载的巡检任务依次到巡检地点刷地址识别卡,然后根据要求检测气体浓度,排查隐患,并进行相关记录;巡检结束,巡检人员通过安全管理服务器上传巡检的数据结果;安全管理人员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从而及时发现隐患,同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判断巡检人员的脱班漏岗情况。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推进煤矿安全巡检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巡检 射频识别 手持终端 RFID 无线通信
下载PDF
矿井无线音视频终端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正进 李国民 +2 位作者 武风波 邹振华 陈淋超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介绍了一种矿井无线音视频终端的结构及软硬件设计方案。该终端的收发端均采用S3C6410处理器,成本较低;软件基于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性及稳定性好;收发端通过无线WiFi网络传输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终端正常传输音视频数据时,CPU... 介绍了一种矿井无线音视频终端的结构及软硬件设计方案。该终端的收发端均采用S3C6410处理器,成本较低;软件基于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性及稳定性好;收发端通过无线WiFi网络传输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终端正常传输音视频数据时,CPU占用率不超过5%;室内信号传输距离约为100m,室外信号传输距离约为3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音视频终端 无线传输 WIFI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不连沟煤矿综放工作面末采期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青云 黄庆国 李永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6,49,共5页
为了确保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支架顺利回撤,基于不连沟煤矿工作面的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和分析,研究了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综放工作面末采阶段停止放顶煤后,工作面来压步距增大,但来压强度呈降低趋势;... 为了确保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支架顺利回撤,基于不连沟煤矿工作面的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和分析,研究了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综放工作面末采阶段停止放顶煤后,工作面来压步距增大,但来压强度呈降低趋势;随着采深的增加,顶板破断由滑落失稳向回转失稳转变,矿压显现程度降低;通过提高主回撤巷道内垛式支架的工作阻力,可以有效减小顶底板围岩的变形和失稳破坏,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和支架的顺利回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末采阶段 工作阻力 动载系数 矿压显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