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三伏贴为例探究中医药科普现状及其提升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宓芬芳 张红霞 +2 位作者 徐宁骏 韩进 梁泽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73-378,共6页
[目的]以三伏贴为例,调查居民中医药科普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医药科普宣教策略与方法提供科学建议。[方法]采用网络调查问卷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居民对三伏贴的认知、行为、意愿及影响因素,探讨中医药科普的有效策略及... [目的]以三伏贴为例,调查居民中医药科普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医药科普宣教策略与方法提供科学建议。[方法]采用网络调查问卷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居民对三伏贴的认知、行为、意愿及影响因素,探讨中医药科普的有效策略及方法。[结果]居民对其治病类型的认知正确率分别为支气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9%)、鼻炎(21.4%)、保健和增强免疫力(19.3%);对治疗方式的认知正确率分别为医保可报销(35.0%)和每疗程用药次数(20.3%);只有7.8%居民曾有治疗体验;获取知识途径单一,主要为口口相传(26.6%)和网络(22.6%)。治病类型认知正确率的最大促进因素为基础疾病患者,其比值比(odds ratio,OR)为2.44(P<0.05);治疗方式认知正确率的促进因素有女性(OR=1.70,P<0.01)和参保人员(OR=2.41,P<0.01)。居民知识需求率为71.7%,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100%,国内外科普宣教认同率为78.2%和80.0%。[结论]居民三伏贴科普知识及应用水平较低,但治疗意愿、知识需求及科普宣教认同率较高。建议加大特定疗法的微观宣教,以女性、基础病患者、参保居民与老年人为突破口,扩大科普宣教的受众人群,开拓多元化科普宣教路径,进行科普宣教的精准施策,从而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三伏贴 科普 影响因素 提升路径 中医文化 健康素养 健康中国
下载PDF
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提升路径探析——以中国社会科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波 邱均平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目的/意义]目前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权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学术话语权评价有助于促进中国学术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挑战,推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国际化和本土化,明晰未来中国学术话语权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方法/过... [目的/意义]目前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权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学术话语权评价有助于促进中国学术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挑战,推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国际化和本土化,明晰未来中国学术话语权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与网络调研、比较研究、科学计量学等方法,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术话语权的基本理论、实践脉络,立足于中国学术话语权国内外发展实践,基于学术主体视角,参照相关学术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社会科学学科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分析了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现实路径。[结论/发现]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核心要素主要由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学术创新力和学术传播力4部分组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学科的多数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比较低。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国际影响和地位可从这4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中国 学术话语权 评价体系构建 中国社会科学学科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坚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魂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问题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韩云波 陈思思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60,共17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和根本行动遵循。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分别形成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和文明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魂脉”就是对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牢牢把握与坚守。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长期面临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与工作定位,在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批判“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以哲学社会科学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的谋划和部署,包括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造全媒体主流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七个方面,要从广义意识形态层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守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魂脉”,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 意识形态 哲学社会科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魂脉”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兼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韩云波 陈思思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共22页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路径,也是当前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瓶颈突围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路径,也是当前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瓶颈突围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实现了夯实意识形态根基、推进体系化建构、全面凸显“中国特色”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其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主要从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研究队伍三个层面来把握;二是着重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要求树立问题导向、强调理论创新、开展调查研究;三是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旨归,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最终指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征程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两个结合”,以问题议程四步骤为具体方法,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全面展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打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现实困境,加快打造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意识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巩固文化主体性,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庚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中国特色”,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在于“中国自主”。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中国特色”,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在于“中国自主”。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文化主体性基础上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特别注重“三个重构”,即重构史观,以大历史观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和文明;重构叙事体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重构话语体系,构建国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主体性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研究:历程、聚焦与反思 被引量:4
6
作者 韩云波 陈思思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29,共13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发现,2003年至今的研究历程,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回信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等标志性事件为节...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发现,2003年至今的研究历程,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回信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等标志性事件为节点,经历了“中国特色”的酝酿、正式概念的提出与阐释、加快着力构建与升华等研究阶段。目前学界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六个方面,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研究,以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本体研究、建构路径、“三大体系”、评价体系、期刊功能等。现有研究也存在着可持续性议题欠缺,研究内容同质化明显,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不协调,问题意识不够突出等问题。进一步研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确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研究路径;二是直面中国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三是深入具体学科深化、细化、精化对症下药;四是重视智库平台策划功能与学术期刊传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献综述 学术期刊
下载PDF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导向性——试寻中国特色科创教育之发展路向
7
作者 詹泽慧 李彦刚 高瑞翔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8,共10页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关于中华文化创造力质疑的论调,该文基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基础与策略。研究批判性地反思了西方主导的创造力评价标准对我国创新自信的影响,并从人格、价值观、动机、认知加工、思维方...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关于中华文化创造力质疑的论调,该文基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基础与策略。研究批判性地反思了西方主导的创造力评价标准对我国创新自信的影响,并从人格、价值观、动机、认知加工、思维方式、创造性过程与产品等维度构建了I-CCAF分析框架,剖析了中西方文化对创造力的不同导向,指出:东西方文化下的创造力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态,但并无高低之别;两者恰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只有东西方文化导向平衡并重的创造力才是全面而丰满的创造力形态。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三条路径:一是确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二是融入文化与社会科学议题,挖掘中国特色的教育主题,三是实施双基与创造并重的教学实践,结合中西教育思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创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创造力 导向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特色 科创教育
下载PDF
岭南乡村居民中医药文化认知需求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道科普调研的思考
8
作者 张东淑 陈新熊 +3 位作者 黄稚茜 刘泽鹏 苏华美 刘叔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党中央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岭南乡村作为中医药文化根植的沃土,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反映农村居民在中医药文化背景、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现状与问题的缩影。为全面了解当前中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党中央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岭南乡村作为中医药文化根植的沃土,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反映农村居民在中医药文化背景、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现状与问题的缩影。为全面了解当前中医药文化认知需求现状,发掘其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成因,提升中医药基层科普的活力与发展前景,该项目组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知识竞赛、深度访谈,对岭南地区的中医药文化乡村传承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居民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较低,而需求度较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乡村 中医药文化 科普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理论指引和实现进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指导
9
作者 戴正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7,共12页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面系统地强调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要方向;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全面加快推进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面系统地强调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要方向;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全面加快推进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报要在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内涵、精髓要义、实践要求的基础上,推进学报编辑出版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实践导向上,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定力上,要坚守初心,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性和指导地位;在学术主题出版上,要引领创新,致力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要健全编辑出版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和完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编辑出版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下载PDF
“内美”与“国画民学”——黄宾虹的绘画美学思想与民族文化建构及其当下意义
10
作者 王宗英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2期22-35,共14页
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所诠释的“内美”,和他所建构的“内美”与“国画民学”学术系统,是一位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承的知识分子面对20世纪上半叶国家动荡、民族危亡贡献出的文化救国、救亡良策。形而上的“内美”,既具体... 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所诠释的“内美”,和他所建构的“内美”与“国画民学”学术系统,是一位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承的知识分子面对20世纪上半叶国家动荡、民族危亡贡献出的文化救国、救亡良策。形而上的“内美”,既具体表现为个人内在的精神修养和国家民族所呈现出的民族修养,亦是“国画民学”萃取的中国绘画蕴藏的巨大文化价值,是对中国古典画论中“传神”“技进乎道”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黄宾虹以“内美”为核心范畴,使传统画论中零散的、渗透在审美各方面的重“内美”观念或倾向有机联系在一起,并“以金石入画”的实践证明了“内美”与“国画民学”在当代实行的可能。对“内美”的价值追求不仅内部推动中国画语言的革新与创造,亦使得民族文化精神得以永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美” “国画民学” 文化救亡 传统文化复兴
下载PDF
论中国蒙古民俗研究之特征
11
作者 扎格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自1918年以来,中国蒙古民俗研究已走过百余年的历程,在扎根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性,并通过民族间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了多元一体的中国蒙古民俗研究学科体系。中国蒙古民俗研究呈现出源远流长、内容... 自1918年以来,中国蒙古民俗研究已走过百余年的历程,在扎根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性,并通过民族间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了多元一体的中国蒙古民俗研究学科体系。中国蒙古民俗研究呈现出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构建多民族国家的民俗研究体系;形成各民族学者团结奋进的研究队伍;研究视野开阔、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成果增多;构建教学科研人才三结合的学科等五个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蒙古民俗研究 传承与创新 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研究体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美育体系的建构逻辑与优化路径——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媛 龙专 +3 位作者 马改红 刘伟 石晔 梁文萱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89-895,共7页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美育体系的建构需立足于以落实新时代国家美育政策为本位、以服务新医科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为向度的三重逻辑理路之上。围绕“四位一体”学校美育推进机制,剖析当下美育实施...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美育体系的建构需立足于以落实新时代国家美育政策为本位、以服务新医科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为向度的三重逻辑理路之上。围绕“四位一体”学校美育推进机制,剖析当下美育实施优化空间,可通过美育课程群建设与“医学+X”相融合构架立足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美育与推动中医文化“两创”相融合营造具有艺术活力的校园文化、美育与中医文化实践活动相融合打造品牌化的浸润式美育共同体、美育与中医文化国际化传播相融合搭建跨文化交流的多维展示平台等优化路径,建构以美育人与中医文化传承“四维”交融的美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中医药 美育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中国科幻全球传播公共产品的塑造--基于《科幻世界》的跨文化传播与全球传播视角的分析
13
作者 侯洪 余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中国科幻文艺产品的全球传播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作为存在时间较长、对中国科幻影响力较大、发展历史悠久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文艺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全球传播品牌性刊物。在新中国科幻传播史上,该杂志创刊至... 中国科幻文艺产品的全球传播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作为存在时间较长、对中国科幻影响力较大、发展历史悠久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文艺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全球传播品牌性刊物。在新中国科幻传播史上,该杂志创刊至今,就作为中国科幻创作与传播的引领者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肩负起跨文化传播的重任。该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围绕有关该杂志品牌塑造的要素--封面符号的创意与视觉传达、绘制品牌文本科幻想象蓝图展开考察与分析,探索其在中国科幻跨文化传播中的品牌塑造与发挥的引领作用,以及绘制中国想象力地图与世界共享中国科幻全球传播的价值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世界》 品牌 中国科幻 跨文化传播 全球传播 全球性公共产品
下载PDF
Stand Above Reality Look Over It——On the Symbiosi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cience Fiction
14
作者 李潇雨 《各界》 2007年第6期68-,共1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both traditional Confucian vision of the human living and the new trend in the lat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fiction criticism.It concludes that science fiction is a powerful tool to reconsider our... This article presents both traditional Confucian vision of the human living and the new trend in the lat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fiction criticism.It concludes that science fiction is a powerful tool to reconsider our human society,and only under this presupposition can we find a suitabl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fiction in Confucia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ce FICTION chinese culture SYMBIOSIS
原文传递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15
作者 陈龙 徐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这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完成构建中国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这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完成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一历史性任务,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前提;二是坚持“两个结合”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论;三是坚持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共有话语有效对接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发展脉络
16
作者 郭平 张洁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基于近20年我国对非遗保护的经验探索和社会需求,作为学科属性的非遗学概念被正式提出。现阶段非遗学学科化实践在成果与经验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但一门新学科走向成熟需要在研究的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具备相对的独立性与规范性,而... 基于近20年我国对非遗保护的经验探索和社会需求,作为学科属性的非遗学概念被正式提出。现阶段非遗学学科化实践在成果与经验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但一门新学科走向成熟需要在研究的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具备相对的独立性与规范性,而“非遗”与“非遗学”概念的提出较晚,且相关学术史梳理多限于21世纪以后的保护实践,对中国早期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以及非遗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讨论仍显不足。基于此,文章从宏观视角梳理了非遗学在学科化过程中对于相近学科的借鉴与整合,以期推动非遗学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非遗教育 民俗学 人类学 民间艺术学
下载PDF
基于生命教育理论的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17
作者 李国会 雷兆武 +2 位作者 刘芳 李凤鑫 李想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0-94,共5页
为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与知识能力共同提升的教学目标,以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为载体,进行了理工课程文理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基于生命教育理论从课程特点和学情出发,对文理融合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构建了... 为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与知识能力共同提升的教学目标,以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为载体,进行了理工课程文理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基于生命教育理论从课程特点和学情出发,对文理融合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课前一语、教学情景、生活案例为辅的文理融合教学体系。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融入丰富的人文元素,在知识传授中引领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提升生命价值和知识探求的愿望,为复合型理工科教育做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文理融合 人文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8
作者 周小华 周晗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131,共11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实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逐渐与精神文明相融合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指向。新质生产力畅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技质”、培养铸牢中华...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实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逐渐与精神文明相融合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指向。新质生产力畅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技质”、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才质”、催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质”。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和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不仅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了新内涵、开创了新场域、提供了新技术、积蓄了新动能,可以有效激发和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联动效应。新质生产力作为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劲推动力与支撑力,先立后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了理论深度、提升了科技力度、夯实了文化厚度、跃升了政治高度,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方向和新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质” “科技质” “人才质” “文化质”
下载PDF
中药学专业仪器分析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
19
作者 韩毅丽 裴晓丽 +3 位作者 任海云 冯婷婷 高首勤 王秀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47-49,共3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仪器分析课程作为中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对实现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十分重要。在“新医科”教育背景下,在仪器分析课程中合理构建“课程思...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仪器分析课程作为中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对实现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十分重要。在“新医科”教育背景下,在仪器分析课程中合理构建“课程思政”元素,促进中医药文化自信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培养符合“新医科”要求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 仪器分析 新医科 中医药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中文语境下“Forensic Science”界定与诠释
20
作者 沈臻懿 丁浙锋 《辽宁警专学报》 2011年第6期29-33,共5页
作为美国司法制度的一项有机组成部分,"Forensic Science"已与其诉讼法律文化紧密融为一体。美国诉讼活动中,双方当事人对于某项专门性问题进行举证时,往往需要运用被称为"Forensic Science"的科学实证活动予以证... 作为美国司法制度的一项有机组成部分,"Forensic Science"已与其诉讼法律文化紧密融为一体。美国诉讼活动中,双方当事人对于某项专门性问题进行举证时,往往需要运用被称为"Forensic Science"的科学实证活动予以证明。在将"Forensic Science"一词引入国内的同时,必须在中文语境基础上对其进行准确界定与诠释。通过中美诉讼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并对我国现有相关专业术语进行辨析后可以发现,"司法鉴定"一词与"Forensic Science"不仅在内涵、外延上较为吻合,亦符合我国诉讼制度与司法实践的现实要求。同时,采用"司法鉴定"一词,还可以充分反映出"Forensic Science"的本质属性,避免因中文界定的偏差而造成不必要的争议与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中文语境 司法鉴定 界定诠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