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Constructing Sense Relations
1
作者 GAO Hai-lo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3年第5期366-372,共7页
An empirical study i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constructing sense relation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Fifty subjects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led group which was taught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An empirical study i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constructing sense relation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Fifty subjects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led group which was taught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which sense relation strategy was applied in vocabulary instruction.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instruction, a test (depth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measure) was given to examin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he two vocabulary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target words in the tes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word list that had been taught during the experiment time. A delayed vocabulary posttest was given to the subjects two weeks after examining the long-term retention effect. The third test was administered with different targets words which were selected from a different intensive reading material which wass new to the subjects. The experiment proves that constructing sense relation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could produce satisfactory results by enhancing students' lexical capacity and long-term ret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e relations depth of processing teaching vocabulary
下载PDF
How Some Sense Relations Affect Language Use
2
作者 Li Ying (Shandong Health School, Ji’nan, 250012,China)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6-79,共4页
Language must make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ld.This contact is what we call meaning.The meaning of words forms part of human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therefore part of grammar.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nd lear... Language must make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ld.This contact is what we call meaning.The meaning of words forms part of human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therefore part of grammar.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nd learners,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some lexical meanings in English,for it is these different sense relations that affect language us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ossible reasons which cause these changes in language use and aims at providing linguistic assistance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 语法 英语教学 识用 同义词 语义学
下载PDF
On Application of the “Sameness Rel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Practice
3
作者 王清华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0期227-228,234,共3页
The theme of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Sameness Relation"into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practice.In view of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sameness relation into the practi... The theme of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Sameness Relation"into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practice.In view of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sameness relation into the practice of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this pa-per first points out a liable mistake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due to an inadequate knowledge of the"Sense Relations",andthen defines the linguistic term"sense relations","Sameness relation""and relevant "Semantics".Next this text continues to ana-lyze how the sameness relations are applied into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five main aspects.The reference and help of the samenessrelations finally demonstrate the realistic importance of the semantics to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attracting much wider at-tention to other linguistic theories which is great of value to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TICS sense relation SAMENESS relationS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下载PDF
THE THEORY OF SENSE RE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被引量:1
4
作者 毛明勇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7年第3期107-112,126,共7页
The usefulness of sense relation in facilitat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obvious.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function i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 piece of written information.
关键词 sense relation APPLIC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原文传递
Reputation-Based Hierarchically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Scheme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被引量:3
5
作者 CHEN Huifang XIE Lei NI Xio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12-25,共14页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in cog- nitive radio is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the det- ection performance of Primary User (PU). Meanwhile, cluster-based hierarchical coop- eration is introduced for reducing the overh...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in cog- nitive radio is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the det- ection performance of Primary User (PU). Meanwhile, cluster-based hierarchical coop- eration is introduced for reducing the overhead as well as maintaining a certain level of sens- ing performance. However, in existing hierar- chically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algo- rithms, the robustness problem of the system is seldom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we pro- pose a reputation-based hierarchically coop- 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scheme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RNs). Before spectrum sensing, clusters are grouped based on the loc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Secondary Users (SUs). In the proposed scheme, there are two levels of cooperation, the first one is performed within a cluster and the second one is carried out among clusters. With the reputa- tion mechanism and modified MAJORITY rule in the second level cooperation, the pro- posed scheme can not only relieve the influ- ence of the shadowing, but also eliminate the impact of the PU emulation attack on a rela- tively large scal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cenarios with deep-shadowing or mul- tiple attacked SUs, our proposed scheme ach- ieves a better tradeoff between the system robustness and the energy saving compared with those conventionally cooperative sensing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oop- 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cluster location cor- relation REPUTATION
下载PDF
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及其影响
6
作者 周平 李家磊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55,162,共17页
对当代中国民族现象和民族关系的认知务必注意,不论是中华民族、国内各民族还是民族间关系,均在历史演变基础上经过了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过程。其间,历史形态的中华民族,一方面经由人口国民化和国民整体化而形成了国民共同体,另一方面... 对当代中国民族现象和民族关系的认知务必注意,不论是中华民族、国内各民族还是民族间关系,均在历史演变基础上经过了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过程。其间,历史形态的中华民族,一方面经由人口国民化和国民整体化而形成了国民共同体,另一方面又经由自我构建的各个民族的凝聚而成为一个更大的多族聚合体,实现了现代构建。同时,历史上众多的民族群体,则经过民族构建而成为国内的56个民族。在此过程中,国家因素、国族因素和各族互动三个方面相结合,造就了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经历了这样的民族构建,中华民族、国内56个民族以及民族关系有了今天的形态、面貌和性质。因此,要对当代中国的民族现象和民族关系形成准确的把握,就必须对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进行认真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国家 民族构建 民族关系 民族问题治理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的石化作业区外因明火感知与测量方法
7
作者 段志伟 豆全辉 邵女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2期199-206,318,共9页
针对目前石化作业区外因火灾监测方法大都没有火源定位功能的现状,提出基于单目视觉的外因明火感知与测量方法。首先改进YOLO v7深度学习网络的SiLU激活函数,并引入注意力机制CBAM,使感知网络获得更好的准确性、互适性;随后基于相机成... 针对目前石化作业区外因火灾监测方法大都没有火源定位功能的现状,提出基于单目视觉的外因明火感知与测量方法。首先改进YOLO v7深度学习网络的SiLU激活函数,并引入注意力机制CBAM,使感知网络获得更好的准确性、互适性;随后基于相机成像原理建立物距与像素、分辨率等因子的多元关系测量模型进行距离预测。实验表明:优化后的网络mAP_0.5值提升了2.2%,Precision值提升了5.0%,预测距离误差率绝对值小于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明火感知 YOLO v7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注意力机制 多元关系
下载PDF
涉藏基层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议——以青海为例
8
作者 赵英 完玛多杰(译)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治理”是当前我国政治及学界讨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议题,与传统管理相比,治理强调主体多元参与与共建共治共享。青海涉藏州县因特殊的地缘政治烹赋、人文自然地理区位,历来是我国“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方略实践的主战场。青海涉... “治理”是当前我国政治及学界讨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议题,与传统管理相比,治理强调主体多元参与与共建共治共享。青海涉藏州县因特殊的地缘政治烹赋、人文自然地理区位,历来是我国“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方略实践的主战场。青海涉藏基层有效治理,不仅关涉国家治理能力与水平,也关涉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近年来,青海涉藏州县积极与国家战略相融入,闯出了一条欠发达民族地区科学治理之路。但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海涉藏基层治理现代化也面临一些现实瓶颈,需予以有效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藏基层治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海
下载PDF
“西迁精神”指引下医务人员获得感的提升路径分析
9
作者 屈阿敏 杨敏 +1 位作者 吴楠 杨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4-979,共6页
在分析西迁精神内涵、精髓及在医疗领域独特表现和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优化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关怀等具体措施,以期增强医务人员... 在分析西迁精神内涵、精髓及在医疗领域独特表现和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优化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关怀等具体措施,以期增强医务人员获得感,更好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西迁精神 获得感 医患关系 社会环境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灰信息关联估测模型
10
作者 车红 徐璐 +1 位作者 曾令 李西灿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2-788,共7页
为克服光谱估测中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灰信息理论建立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灰信息关联估测模型。以济南市章丘区的76个样本为基础,首先使用对数倒数的一阶微分、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等变换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变换,计算相关系数,利用极大相关... 为克服光谱估测中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灰信息理论建立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灰信息关联估测模型。以济南市章丘区的76个样本为基础,首先使用对数倒数的一阶微分、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等变换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变换,计算相关系数,利用极大相关性原则选取估测因子。然后,根据增息取大法的原理,将每个样本的光谱估测因子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形成灰信息量序列,基于信息链构建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灰信息关联估测模型。最后,对基于不同信息链的估测结果进行两次融合处理,并与常用的估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个检验样本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576%,决定系数R2为0.934,估测精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常用方法。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灰信息关联模型是可行有效的,为土壤性状指标的高光谱估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高光谱遥感 灰色信息关联 估测模型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观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基础
11
作者 葛凡煜 伏文艳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通过完整、全面、准确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力...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通过完整、全面、准确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力量、持续发展经济、推进共同富裕、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互鉴,确保我国民族工作始终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下载PDF
面向遥感图像的结构化图像描述网络
12
作者 李国燕 田明达 +1 位作者 董春华 郝志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7,共10页
为了解决标准注意力方法只能生成粗粒度的注意力区域,既无法获取遥感对象之间的地理关系,也不能充分利用遥感图像语义内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遥感图像的结构化图像描述网络(geo-object relational segment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i... 为了解决标准注意力方法只能生成粗粒度的注意力区域,既无法获取遥感对象之间的地理关系,也不能充分利用遥感图像语义内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遥感图像的结构化图像描述网络(geo-object relational segment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 captioning, GRSRC)。首先,针对遥感图像特征高度结构化的特点,提出基于结构化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增强编码器特征提取能力实现更准确的表达;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对分割区域进行加权,使模型能够更加关注重要的语义信息;其次,针对遥感图像空间对象位置关系较为明确的特点,在注意力机制中融合地理空间关系,使生成的描述更加准确且具有空间一致性;最后,在RSICD、UCM、Sydney 3个公开的遥感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评估,在UCM数据集上,BLEU-1达到了84.06、METEOR达到了44.35、ROUGE_L达到了77.01,相较于所对比的经典模型,分别提升了2.32%,1.15%和1.88%。实验结果说明模型能够更充分利用遥感图像语义内容,表明了该方法在遥感图像描述任务中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图像描述 空间关系 语义分割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涉河建设项目调查平台设计与应用
13
作者 乔延军 刘达 +2 位作者 甘勇 柳嘉 张志鑫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涉河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存在数据更新滞后和共享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及时掌握涉河建设项目的建设现状,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地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探索了内业外业在线协同工作的模式,按照数据收集、内业解译研判、外业复核、成果整理... 涉河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存在数据更新滞后和共享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及时掌握涉河建设项目的建设现状,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地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探索了内业外业在线协同工作的模式,按照数据收集、内业解译研判、外业复核、成果整理的建设思路,研发了涉河建设项目在线调查平台,并在三峡库区涉河建设项目调查中得到应用,最终形成了一套包括1425个涉河建设项目的台账数据。结果表明:该平台实现了涉河建设项目的内业解译研判和外业采集复核等功能,提高了数据更新效率,提供了数据共享渠道。研究成果对三峡库区范围内的涉河项目管理及摸清河湖岸线利用现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涉河建设项目 影像解译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探析
14
作者 李贵 邢徐迎 《唐都学刊》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问题,始终将民族工作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问题,始终将民族工作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民族政策和措施,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经验,也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依据,更为我国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经验 民族关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李永胜王玥宏
15
作者 李永胜 王玥宏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1,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其关联性表现在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同生互构性两大基本特征,具体...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其关联性表现在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同生互构性两大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理论、文化、价值、目标四个向度的内在统一性,时代背景和发展过程的同生性和相互作用的互构性,二者在协同推进的实践进路中实现辩证统一。立足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二者互动的整体性功能,超越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单一模式,从而为多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道路提供有益借鉴,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新境域提供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辩证关系
下载PDF
论传统建材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
16
作者 孙小曦 李隽诗 +1 位作者 崇睿 周霆 《江苏建材》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文章以企业的视角,分析探索传统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并通过剖析劳动者、生产工具以及生产关系这三层要素内涵,找到实现由传统建材制造向“新质生产力”转型过渡的途径。
关键词 新型劳动者 新型生产工具 新型劳动关系 多元化广义经营模式 传统观念思想解放
下载PDF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刻板印象之比较 被引量:24
17
作者 高承海 党宝宝 万明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采用自我报告法、团体访谈法,从"主位"和"客位"两个角度考察了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彼此持有的刻板印象及与民族交往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与汉族彼此持有的积极刻板印象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汉族大学生... 采用自我报告法、团体访谈法,从"主位"和"客位"两个角度考察了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彼此持有的刻板印象及与民族交往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与汉族彼此持有的积极刻板印象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汉族大学生的消极刻板印象数量显著多于少数民族;2.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刻板印象内容存在显著差异;3.积极的刻板印象与民族交往态度正相关,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与交往态度负相关。研究认为,改变少数民族与汉族彼此持有的消极刻板印象,尤其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消极刻板印象,是促进民族关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偏见 交往态度 民族关系
下载PDF
内隐理论与群体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承海 侯玲 +1 位作者 吕超 万明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0-1188,共9页
内隐理论是外行人对社会世界中人与事的朴素解释。人们对社会分类(种族、宗教、性别、职业等)属性的理解,影响着个体对群体信息的加工、判断和反应,能显著地预测群体过程(如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并调节着社会认同的心理效应,这弥补... 内隐理论是外行人对社会世界中人与事的朴素解释。人们对社会分类(种族、宗教、性别、职业等)属性的理解,影响着个体对群体信息的加工、判断和反应,能显著地预测群体过程(如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并调节着社会认同的心理效应,这弥补了社会认同过程中对个体差异的考虑,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实证研究表明:在改善和促进群体关系的实践中,可以将外行人的内隐理论作为一个中介,以此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培育良好的群体关系。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整合内隐理论的概念,采取一些纵向的研究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理论 刻板印象 偏见 社会认同 群体关系
下载PDF
元刻板印象及其对群际关系的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贺雯 孙亚文 罗俊龙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94-1302,共9页
元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内群体)所持刻板印象的信念。作为一种群际元知觉,元刻板印象的内容和效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际关系。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元刻板印象是影响群际关系的更加重要的变量。相对于... 元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内群体)所持刻板印象的信念。作为一种群际元知觉,元刻板印象的内容和效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际关系。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元刻板印象是影响群际关系的更加重要的变量。相对于刻板印象,元刻板印象的激活更加复杂,激活的元刻板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效应。未来研究应关注元刻板印象作用于群际关系的心理机制,并进一步探讨通过元刻板印象改善群际关系的策略,开展针对于我国不同群体的本土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刻板印象 激活 群际关系
下载PDF
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原产国刻板印象内容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江红艳 王海忠 钟科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64,共10页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品牌丑闻不仅给单个品牌造成了巨大损害,而且很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品牌所在国的国家形象的认知。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品牌丑闻对关联品牌及整个行业的溢出效应,鲜有研究考察单个品牌丑闻事件对整体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文章...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品牌丑闻不仅给单个品牌造成了巨大损害,而且很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品牌所在国的国家形象的认知。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品牌丑闻对关联品牌及整个行业的溢出效应,鲜有研究考察单个品牌丑闻事件对整体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文章发现,原产国刻板印象内容会调节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具体而言,对能力印象的国家,能力型(vs.道德型)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较大;对温情印象的国家,道德型(vs.能力型)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较大。而且,消费者的可预期性感知在上述调节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期望违背理论,并对国家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各类品牌丑闻事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丑闻 国家形象 原产国刻板印象内容 可预期性感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