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语音韵史中白读音的保守与创新——以虞韵[*iu]、鱼韵[*i]的两项变化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郑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32,共12页
汉语方言的白读音多呈保守态势,但其后续创新也不可忽视。以吴语为例,1)从音类关系上看,南朝层次的虞韵白读[*iu](虞尤相混层)在北部吴语(常熟)、南部吴语、闽语表现一致,而苏州型吴语则在此基础上经历了创新变化。虞韵白读音在北部吴... 汉语方言的白读音多呈保守态势,但其后续创新也不可忽视。以吴语为例,1)从音类关系上看,南朝层次的虞韵白读[*iu](虞尤相混层)在北部吴语(常熟)、南部吴语、闽语表现一致,而苏州型吴语则在此基础上经历了创新变化。虞韵白读音在北部吴语中的音类分合差异,是由音韵结构的变迁造成的。2)南宋层次的鱼韵白读[*i](鱼虞有别层)在部分北部吴语的表现不止一种,源自其不同类型的后起创新,不同的演变形式还可能分化成不同的语素。目前的方言历史层次理论和词汇扩散理论似乎需要考虑这一语言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吴语 白读音 保守 创新
下载PDF
湘南土话鱼、虞韵的语音层次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祥友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
湘南土话鱼、虞韵字大多已混同,只有少数特字才能分开来。湘南土话的鱼、虞韵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a类读音,它们来源古老;鱼、虞有别的层次,它反映中古时的语音现象;鱼、虞相混的层次,属中古以后的语音现象。
关键词 湘南土话 中古 层次
下载PDF
广西中南部壮语读书音鱼虞韵的读音及类型
3
作者 黄静露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壮语读书音是早期壮汉民族接触的产物,是普通话普及前,壮族人用来读书看报的语音系统,该语音系统反映了壮语语音特点,同时保留了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鱼虞韵研究是汉语方言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汉语方言鱼虞韵的研究成果,以壮语读书音鱼... 壮语读书音是早期壮汉民族接触的产物,是普通话普及前,壮族人用来读书看报的语音系统,该语音系统反映了壮语语音特点,同时保留了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鱼虞韵研究是汉语方言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汉语方言鱼虞韵的研究成果,以壮语读书音鱼虞韵为研究对象,分析壮语读书音鱼虞韵的读音及类型,探讨壮语读书音鱼虞韵读音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语 读书音 读音 类型
下载PDF
赣语“鱼虞有别”的层次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留文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0-457,511,512,共10页
“鱼、虞”两韵的分混是《切韵》时代南北汉语方言的重要差异之一。这种差别在今天现代汉语方言中依然普遍存在。吴语、闽语、赣语、客家话、湘语、徽语、部分官话方言等都存在“鱼虞有别”的层次。绝大多数赣语鱼韵区别虞韵只有一个层... “鱼、虞”两韵的分混是《切韵》时代南北汉语方言的重要差异之一。这种差别在今天现代汉语方言中依然普遍存在。吴语、闽语、赣语、客家话、湘语、徽语、部分官话方言等都存在“鱼虞有别”的层次。绝大多数赣语鱼韵区别虞韵只有一个层次,少数赣语有两个层次,与一般方言的“鱼虞有别”并无本质不同。但是赣语遇摄一等模韵和三等虞韵也有读同鱼韵白读的层次,这是赣语不同于一般方言“鱼虞有别”的地方,也与《切韵》时代的“鱼虞有别”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语 有别 层次
原文传递
鱼虞分合的区域差异及其参照价值之检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德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90,127,共10页
中古时期鱼虞相混的区域主要限于洛阳一带,金陵和长安地区都明显区分鱼虞,不能笼统地认为当时南分北不分。现代汉语各大方言都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鱼虞分韵的特征,并非只限于南方地区。有学者对中古时期和现代方言中鱼虞分混区域的认识... 中古时期鱼虞相混的区域主要限于洛阳一带,金陵和长安地区都明显区分鱼虞,不能笼统地认为当时南分北不分。现代汉语各大方言都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鱼虞分韵的特征,并非只限于南方地区。有学者对中古时期和现代方言中鱼虞分混区域的认识不全面,导致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后续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文章检讨了与《切韵》音系研究相关的几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音系 中古音 汉语方言
原文传递
海安方言撮口韵研究
6
作者 顾海洋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0-83,共4页
海安方言撮口韵在方言音系里成系统地出现,较周边方言如南通、如皋、泰州等地丰富,值得研究。考察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古以后,汉语的韵母介音增加,导致声母腭化,声母的腭化又反过来影响韵母介音的撮口化;二是海安方言"... 海安方言撮口韵在方言音系里成系统地出现,较周边方言如南通、如皋、泰州等地丰富,值得研究。考察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古以后,汉语的韵母介音增加,导致声母腭化,声母的腭化又反过来影响韵母介音的撮口化;二是海安方言"支微入鱼"所含韵摄较多,也是造成撮口韵丰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撮口韵 腭化 推平链 介音 “支微入
下载PDF
也谈扶绥城厢平话鱼虞韵的音变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鑫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53,共10页
作者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汉语方言和民族语相关的材料,说明广西城厢平话遇摄合口三等字鱼虞两韵(除非组、庄组)今读阳声韵是自然音变的结果。
关键词 城厢平话 韵音变 非组 庄组音变例外
原文传递
南阳大调曲《李豁子离婚》用韵考
8
作者 陈凤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结合宋代早期诸宫调以及元代《中原音韵》等历史文献,对南阳大调曲《李豁子离婚》用韵进行研究,揭示了该曲在用韵上具有通语和方音两个不同层面的特征。
关键词 《李豁子离婚》 宕江押入歌戈韵 通摄押入模韵
下载PDF
早期吴语支脂之韵和鱼韵的历史层次 被引量:14
9
作者 秋谷裕幸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7-451,480,共6页
(1)早期吴语中有一个层次仍能区分支脂之三韵(开口)。(2)早期吴语中鱼韵至少有两个层次来自早期的[i]。这两个观点均与梅祖麟教授《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所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
关键词 吴语处衢方言 支脂之韵 音韵史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沿岸方言“支微入鱼”的地理分布及成因 被引量:12
10
作者 顾黔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5,共6页
长江中下游沿岸是官话与吴语、赣语等方言的交界地带,是多次北人南下的接受地,"支微入鱼"情况复杂。吴语"支微入鱼"的范围主要为止摄合口三等,另有少量蟹摄合口三等;江淮方言则是蟹摄合口一三四等与止摄合口三等一... 长江中下游沿岸是官话与吴语、赣语等方言的交界地带,是多次北人南下的接受地,"支微入鱼"情况复杂。吴语"支微入鱼"的范围主要为止摄合口三等,另有少量蟹摄合口三等;江淮方言则是蟹摄合口一三四等与止摄合口三等一同"入鱼"。文章在长江中下游沿岸江苏、安徽、江西境内57个方言点,以止摄"嘴"、"醉"、"喂",蟹摄"岁"为例,调查"支微入鱼"的地理分布,发现"支微入鱼"分布在东西两端,中间呈断裂态势。南京、扬州、合肥等自古即为通都大邑,北人南迁的必经之路,"断裂带"是北方方言不断冲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沿岸 支微入 地理分布 成因
原文传递
甘肃秦安(吴川村)方言韵母的特点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蓝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8-476,共9页
本文介绍秦安方言韵母的一些特点。一,果摄分开合;二,蟹止合口三等主元音相同;三,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的读音;四,“支微入鱼”问题;五,深臻曾梗通五摄阳声韵的读音;六,秦安方言的促声韵;七,舌尖元音的发音、记音及音系处理;八,高元音的... 本文介绍秦安方言韵母的一些特点。一,果摄分开合;二,蟹止合口三等主元音相同;三,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的读音;四,“支微入鱼”问题;五,深臻曾梗通五摄阳声韵的读音;六,秦安方言的促声韵;七,舌尖元音的发音、记音及音系处理;八,高元音的发音、记音及音系处理;九,秦安的清化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秦安方言 中原官话 韵母特点 支微入 促声韵 清化韵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