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崔婷 夏亚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10-114,共5页
目的研究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8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6例。腹壁强化组采用腹壁强化训练治疗,... 目的研究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8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6例。腹壁强化组采用腹壁强化训练治疗,电刺激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联合组采用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直肌超声指标、腹部核心肌群肌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三组腹直肌间距小于治疗前,腹直肌厚度、弹性模量值、剪切波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腹直肌间距小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腹直肌厚度、弹性模量值、剪切波速度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三组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肌力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三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结论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腹部核心肌群肌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分离 神经肌肉电刺激 腹壁强化训练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升阳举陷针刺法联合萨尔曼进阶练习治疗腹直肌分离患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张健 刘婷婷 +2 位作者 林椠 王明星 邢秀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升阳举陷针刺法联合萨尔曼进阶练习治疗腹直肌分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9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腹直肌分离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萨尔曼进阶练习,观... 目的:探讨升阳举陷针刺法联合萨尔曼进阶练习治疗腹直肌分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9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腹直肌分离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萨尔曼进阶练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升阳举陷针刺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腹围、脐上腹直肌分离距离、脐下腹直肌分离距离,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腹围、脐上腹直肌分离距离、脐下腹直肌分离距离、VAS评分、盆腔器官脱垂比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值、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升阳举陷针刺法联合萨尔曼进阶练习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举陷法 针刺治疗 萨尔曼进阶练习 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距离 盆底肌纤维电压 生活质量评分
下载PDF
仿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书会 武珍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62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62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腹围及盆底肌肌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腹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腹直肌分离,提高肌力,减小腹围,增强盆底肌功能,效果优于单用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腹直肌分离 仿生物电刺激 康复训练 腹围 盆底肌纤维肌力
下载PDF
普拉提教学对产后腹直肌和盆底肌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小君 董晓虹 《浙江体育科学》 2023年第3期99-105,共7页
研究目的:探讨普拉提教学对产后女性腹直肌和盆底肌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以60名42天左右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的产妇每周接受3次普拉提教学,每次教学时间为1h,实验周期为8周,对照组产妇不进行任何干预。使... 研究目的:探讨普拉提教学对产后女性腹直肌和盆底肌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以60名42天左右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的产妇每周接受3次普拉提教学,每次教学时间为1h,实验周期为8周,对照组产妇不进行任何干预。使用重复方差分析测试8周前、8周后的效果差异。研究结果:实验组8周后腹直肌间距改善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8周后盆底肌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和澳大利亚APFQ盆底自适问卷得分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或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拉提教学能促进产后腹直肌和盆底肌的康复,能有效减小腹直肌分离的距离,促进盆底肌肉和筋膜的康复,改善产后膀胱功能、肠功能和性功能,缓解脱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提教学 产后 腹直肌分离 盆底肌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对产后腹直肌分离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毛伟梅 梁茹英 +1 位作者 邓青梅 叶素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对产后腹直肌分离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云浮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80例腹直肌分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与B组(40例),A组采用腹式呼吸法,B组采用电刺...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对产后腹直肌分离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云浮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80例腹直肌分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与B组(40例),A组采用腹式呼吸法,B组采用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方法。比较两组的疼痛评估、临床反应。结果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腹围指标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腹直肌分离距离、VAS、ODI分数、腹围指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研究后,此结合治疗可以对产后腹直肌并发症发挥效果,提高肌肉张力,缩短腹直肌分离距离,缓解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并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缩小腹围,此方法可在医疗界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腹式呼吸 产后腹直肌分离:临床症状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分析
6
作者 董敬连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家庭自主训练,每个动作练习10次为1组,每日完成3~4组,3周为1个疗...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家庭自主训练,每个动作练习10次为1组,每日完成3~4组,3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接受电刺激联合红外线照射干预,两者均为30 min/次,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腹直肌分离距离(脐上、脐中、脐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100.00%(25/25),高于对照组的76.00%(19/25,P<0.05)。观察组干预后脐上、脐中、脐下腹直肌分离距离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红外线照射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有显著疗效,能够加速产后形体恢复,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腹直肌分离 电刺激 红外线照射 腹直肌分离距离
下载PDF
基于高频超声的正常未育女性腹直肌间距测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菲菲 石岩 +3 位作者 李殿城 孙芳 刘群 徐翠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正常未育女性腹直肌间距(IRD),同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06名正常未育女性志愿者,体质量指数(BMI)均≤30 kg/m2,应用高频超声分别于仰卧位静息状态及卷腹动作测量脐上3 cm、脐部、脐下2 cm和...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正常未育女性腹直肌间距(IRD),同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06名正常未育女性志愿者,体质量指数(BMI)均≤30 kg/m2,应用高频超声分别于仰卧位静息状态及卷腹动作测量脐上3 cm、脐部、脐下2 cm和脐下3 cm 4个位置的IRD,应用百分位数法计算IRD范围;分析IRD与年龄、身高、体质量、BMI的关系。结果正常未育女性仰卧位静息状态IRD值为:脐上3 cm为4~15 mm,脐部为5~20 mm,脐下2 cm为0~7 mm,脐下3 cm为0~3 mm,与卷腹动作时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IRD与年龄、身高无相关性,与体质量和BMI呈弱正相关(r=0.20、0.27,P=0.04、0.01)。结论应用高频超声可准确检测正常未育女性IRD值,且IRD与体质量和BMI均呈弱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腹直肌间距 腹直肌分离
下载PDF
腹部仿生物低频电刺激配合筋膜松解手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雨汇 区晓贤 王彦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8期33-37,共5页
目的:探究腹部仿生物低频电刺激配合筋膜松解手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的30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100例。A组... 目的:探究腹部仿生物低频电刺激配合筋膜松解手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的30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100例。A组进行腹部仿生物低频电刺激配合筋膜松解手法治疗,B组进行腹部仿生物低频电刺激治疗,C组进行自主训练。比较三组治疗1、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脐上及脐下腹直肌分离距离。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及C组,B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的VAS评分、脐上及脐下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A组的VAS评分、脐上及脐下腹直肌分离距离均显著优于B组及C组,B组则均显著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仿生物低频电刺激配合筋膜松解手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中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仿生物低频电刺激 筋膜松解手法 产后腹直肌分离 安全性
下载PDF
腹直肌分离锻炼联合仿生物电刺激对腹直肌分离的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袁兰英 林陵 黄文敏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第5期130-131,13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直肌分离锻炼+仿生物电刺激的方式干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价值。方法:将200例研究对象按不同的干预措施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腹直肌分离锻炼,观察组患者则予以腹直肌分离锻炼联合仿生物电刺... 目的:探讨应用腹直肌分离锻炼+仿生物电刺激的方式干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价值。方法:将200例研究对象按不同的干预措施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腹直肌分离锻炼,观察组患者则予以腹直肌分离锻炼联合仿生物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腹直肌分离距离与后背疼痛VAS评分上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直肌分离锻炼结合仿生物电刺激干预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满意,有效缓解患者后背疼痛,促进腹直肌分离的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分离锻炼 仿生物电刺激 产后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距离 后背疼痛
下载PDF
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5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为时间节点,选取产后42 d经复查证实为腹直肌分离距离>2~5 cm的产妇80例,依据其意愿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核心运动训练,观察组...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为时间节点,选取产后42 d经复查证实为腹直肌分离距离>2~5 cm的产妇80例,依据其意愿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核心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干预10 d后,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及腹直肌分离距离。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腹直肌分离距离相比对照组,明显偏小(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2.11%)相比对照组(73.81%),显著偏高(P<0.05)。结论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采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治疗,能提高康复效果,加速身体恢复进程,应用效能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腹直肌分离 仿生物 电刺激疗法 核心运动训练 分离距离
下载PDF
超声诊断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古广荣 罗丽芳 +2 位作者 朱艳芳 梁翠云 刘蕴芝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6期1029-1031,1038,共4页
目的:分析在产后腹直肌分离诊断中应用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0年01月至2020年7月选取76例孕产妇,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8例)孕产妇通过传统指测法对腹直肌分离程度进行检测,研究组(38例)孕产妇通过高频超声对腹直肌分离程度进... 目的:分析在产后腹直肌分离诊断中应用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0年01月至2020年7月选取76例孕产妇,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8例)孕产妇通过传统指测法对腹直肌分离程度进行检测,研究组(38例)孕产妇通过高频超声对腹直肌分离程度进行检测,对照分析两组不同时间点腹直肌分离距离。结果:在妊娠28周、32周,两组孕产妇腹直肌分离距离检测结果对比在统计学层面上无差异,P>0.05;在妊娠35周、37周以及产后1周、2周,研究组腹直肌分离距离检测结果大于对照组,产后3周研究组腹直肌分离距离检测结果小于对照组,P>0.05;产后4周、6周两组孕产妇腹直肌分离距离检测结果对比在统计学层面上无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腹直肌分离诊断中应用超声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对孕产妇腹直肌分离情况予以实时动态评估,方便早期防治,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产后 腹直肌分离 传统指测法 最大分离距离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莉燕 陈晔 +1 位作者 项达军 顾娟芬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0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产后腹直肌分离1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05例(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和对照组8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 目的分析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产后腹直肌分离1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05例(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和对照组8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1个月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直肌距离、腹围恢复情况、背部疼痛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腹直肌距离及脐围、脐上围、脐下围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15 d、1个月2组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4个项目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早期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效果肯定,可促进腹直肌功能恢复,缓解背部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分离 产后期 神经肌肉电刺激 腹直肌距离 腹围 背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超声检查评估女性产后早期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永红 张阿伟 陈金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评估女性产后早期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50例初产妇,均实施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盆底组织异常组(82例)和盆底组织正常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评估女性产后早期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50例初产妇,均实施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盆底组织异常组(82例)和盆底组织正常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提肛肌裂孔面积及不同位置腹直肌间距,并分析提肛肌裂孔面积与不同位置腹直肌间距的相关性。结果最大瓦氏动作下盆底组织异常组产妇脐部腹直肌间距(34.55±8.93)mm以及提肛肌裂孔面积(23.19±5.17)cm^(2)均大于盆底组织正常组的(26.89±7.63)mm、(15.30±3.24)c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脐上3 cm和脐下3 cm部位的腹直肌间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肛肌裂孔面积与脐部腹直肌间距之间正相关(P<0.05),与脐上3 cm、脐下3 cm部位的腹直肌间距无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评估女性产后早期腹直肌和盆底结构与功能相关性中具有可行性,提肛肌裂孔面积与脐部腹直肌间距之间正相关,因此对于脐部腹直肌间距过大患者应给予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腹直肌间距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腹直肌分离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生物电刺激及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护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丽花 谢意霞 +2 位作者 麦令欣 黄婉芬 彭瑞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3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生物电刺激及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信封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行盆底康复训练)和观察组(行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生物...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生物电刺激及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信封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行盆底康复训练)和观察组(行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生物电刺激及按摩),每组45例,比较腹围、腹直肌分离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2周后,观察组腹直肌分离≤2cm的病例数占比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护理干预中,应用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生物电刺激及按摩可促进患儿腹围减小,且腹直肌分离恢复情况良好,速度快,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腹直肌分离 盆底康复训练 生物电刺激 按摩 腹围 护理干预效果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丽双 姜冬霞 《中外医疗》 2022年第29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生产且在产后42 d经检查确定存在腹直肌分离(腹直分离≥2 cm)的160例孕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生产且在产后42 d经检查确定存在腹直肌分离(腹直分离≥2 cm)的160例孕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手法按摩治疗,研究组接受雷火灸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5次后脐围、腹直肌分离距离、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脐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脐上围、脐围及脐下围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8、1.990、2.872,P<0.05)。治疗前,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腰背部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腰背部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3、15.165,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5)。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应用雷火灸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能显著缩短患者腹直肌分离距离,降低脐围大小及腰背部疼痛程度,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中医手法按摩 产妇产伤 腹直肌分离 腹部体形 腰背部疼痛
下载PDF
腹针联合手法按摩对于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产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丹 黄永华 王彩凤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6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于医院治疗的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行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干预,观察组30例患者行腹针联合手法按摩干预。记...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于医院治疗的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行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干预,观察组30例患者行腹针联合手法按摩干预。记录产妇的脐上围、脐围、脐下围及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其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围及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腹直肌分离≤2 cm的比例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腹直肌分离>2 cm的比例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针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产妇,可促进产妇产后腹围恢复正常,改善腹直肌分离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产后 腹直肌分离 腰痛 手法按摩 腹针 背部疼痛
下载PDF
PHENIX-USB4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芳方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0期27-27,29,共2页
目的:探讨PHENIX-USB4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12月收治腹直肌>2指的产后42 d妇女651例,均采用PHENIX-USB4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采用腹部触诊法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的距离,分析治... 目的:探讨PHENIX-USB4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12月收治腹直肌>2指的产后42 d妇女651例,均采用PHENIX-USB4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采用腹部触诊法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的距离,分析治疗后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患病部位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腹围范围较治疗前显著缩小。结论:PHENIX-USB4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效果良好、安全,可缩小腹围,达到减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产伤 腹直肌分离 缩小腹围
下载PDF
呼吸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王娟 王延云 +1 位作者 刘丽娟 韩福红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腹直肌分离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腹直肌分离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后进行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腹围、腹内压、腹直肌间距、腹直肌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围和腹上角低于对照组,而腹内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直肌间距在脐上方5 cm、脐水平和脐下方5 cm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直肌RMS、Ⅰ类肌纤维肌力最大值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最大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低频冲电刺激治疗,可以改善腹直肌分离程度,提高盆底肌力,改善腰部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分离 呼吸训练 低频冲电刺激 疗效 腹内压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疗效及对腹围、腹直肌分离间距的影响
19
作者 张彩侠 杨晓二 +2 位作者 赵杨 谢丹丹 王丽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在腹直肌分离锻练基础上,观察针刺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疗效及腹围、腹直肌分离间距、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7例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直肌分离康复锻练,包括腹式呼吸... 目的:在腹直肌分离锻练基础上,观察针刺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疗效及腹围、腹直肌分离间距、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7例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直肌分离康复锻练,包括腹式呼吸训练与仰卧抬腿训练,均每日3次,锻练2周。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穴取中脘、气海,双侧肾俞、带脉、大横、足三里等,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间距、腰背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腹围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量表(SF-36)评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直肌分离间距、腰背痛VAS评分、腹围均低于治疗前(P<0.05),SF-36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腹直肌分离间距、腰背痛VAS评分、腹围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1%(34/43,P<0.05)。结论:针刺联合腹直肌分离锻练可有效缓解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腰背部疼痛,促进腹直肌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腹直肌分离锻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分离 针灸 腹直肌分离锻练 腹围 腹直肌分离间距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关于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时机和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立亚 辛德梅 +1 位作者 孙秀荣 邓春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6期123-125,133,共4页
目的探究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在不同时机采用腹式呼吸结合手法按摩和电刺激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腹直肌分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产后42 d后,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待盆... 目的探究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在不同时机采用腹式呼吸结合手法按摩和电刺激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腹直肌分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产后42 d后,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待盆底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接受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腹式呼吸+手法按摩+电刺激);观察组患者在产后42 d后,同时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及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腹式呼吸+手法按摩+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直肌分离恢复情况、腹围恢复指标、腰背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脐上围、脐围、脐下围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直肌分离≤2 cm者占比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90.00%,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次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采用腹式呼吸结合手法按摩和电刺激,可改善腹直肌分离,减轻患者腰背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将盆底康复治疗与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同时进行的效果仍较理想,可缩短治疗时间,利于患者康复,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呼吸 手法按摩 电刺激 产后腹直肌分离 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