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赞油田多层砂岩优势渗流通道特征及喉道体积
1
作者 曹同锋 高东华 +2 位作者 李占东 王天杨 姜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陆相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强,长期注水开发容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油井快速水淹,驱油效率降低,开发效果变差。以柳赞油田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为例,综合分析测井岩电响应、储集层非均质性、注采特征、储集层孔隙特征等,描述柳赞油田多... 陆相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强,长期注水开发容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油井快速水淹,驱油效率降低,开发效果变差。以柳赞油田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为例,综合分析测井岩电响应、储集层非均质性、注采特征、储集层孔隙特征等,描述柳赞油田多层砂岩优势渗流通道特征,确定了该区优势渗流通道形成条件,通过建立优势渗流通道喉道体积的计算方法,明确了油藏下一步调驱剂用量,达到了有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的目的,研究成果可为油田下一步稳油控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赞油田 沙河街组 砂岩 优势渗流通道 孔隙特征 孔喉半径 喉道体积 稳油控水
下载PDF
流动单元划分方法的讨论与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伟 王允诚 刘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40,206,共4页
针对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不断发展过程中流动层带指标法和孔喉半径r35法可能存在的弊端,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种方法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发现它们都是从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出发,以孔喉的大小对流动单元进行分类和评价,是同一物理性质的不同表达形... 针对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不断发展过程中流动层带指标法和孔喉半径r35法可能存在的弊端,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种方法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发现它们都是从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出发,以孔喉的大小对流动单元进行分类和评价,是同一物理性质的不同表达形式。同时,由于它们只反映了储层的一个物理因素,势必导致用这两种方法划分流动单元具有局限性。从流动单元的概念出发,提出只有从连续(通)性、相似性和独立性三个方面对流动单元进行划分和评价,才能准确有效地对储层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孔喉半径 连续性 相似性 独立性
下载PDF
伊拉克中部A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汪娟 杜洋 +4 位作者 熊舒 陈明江 黄婷婷 程亮 辛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4-162,共9页
根据伊拉克中部A油田主力开发层上白垩统Khasib组碳酸盐岩油藏当前注水开发现状及需要对其进行流动单元的研究,针对该储层岩石及孔隙类型多样,孔喉结构及孔渗关系复杂特征,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和压汞资料,在岩相、沉积... 根据伊拉克中部A油田主力开发层上白垩统Khasib组碳酸盐岩油藏当前注水开发现状及需要对其进行流动单元的研究,针对该储层岩石及孔隙类型多样,孔喉结构及孔渗关系复杂特征,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和压汞资料,在岩相、沉积相、物性及孔喉结构研究基础上,运用微观孔隙结构法对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对多级喉道半径与渗透率关系的分析表明,对本区储层渗透率表征最为敏感的为拐点喉道半径而非传统R35参数。采用该参数并结合岩相、物性、孔隙结构划分出Ⅰ~Ⅲ类流动单元:Ⅰ类流动单元岩相主要为砂屑颗粒灰岩,粒间孔、溶孔配合孔隙缩小型喉道对储层渗流起主要作用,拐点喉道半径大于0.8μm,渗流能力好,孔隙度为22%,渗透率为180×10^(-3)μm^2,发育在高能砂屑滩中;钻遇该类流动单元井初期产量高,但注水开发中易形成早期注水突破,应采取温和注水开采。Ⅱ类流动单元岩相主要为砂屑泥粒灰岩和绿藻泥粒灰岩,砂屑泥粒灰岩以粒间孔配合缩颈喉道,绿藻泥粒灰岩以绿藻铸模孔、溶孔配合网络状、孔隙缩小型喉道对储层渗流起主要作用,但主渗流孔喉组合所占比例较Ⅰ类流动单元小,拐点喉道半径介于0.35~0.8μm之间,渗流能力较好,非均质性强,孔隙度为25%,渗透率为10×10^(-3)μm^2,发育在中-高能的砂屑滩和中-低能的藻屑滩中;该类流动单元井初期产量较高,非均质性强导致剩余油分布差异大,是进一步开采和挖潜的主要区域。Ⅲ类流动单元岩相为抱球虫粒泥灰岩,体腔孔、微孔配合管束状喉道对渗流起主要作用,拐点喉道半径小于0.35μm,渗流能力差,孔隙度平均值仍高达24%,但渗透率平均值仅为1.5×10^(-3)μm^2,发育在较低能的缓斜坡中,含油饱和度低,储量低,较难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 Khasib组 碳酸盐岩 流动单元 拐点喉道半径
下载PDF
开发后期储层孔喉半径变化规律研究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家良 熊英 +1 位作者 丁长新 王其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123-126,142+149,共4页
不同沉积相带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吸水规律不同,水驱油藏随着注水对储层不断的冲刷改造,储层物性好的沉积相带受注入水改造作用更加明显,导致注水井层间差异逐渐加大。针对开发后期日益加剧的层间矛盾,封堵大孔道强吸水层,启动弱、未动用... 不同沉积相带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吸水规律不同,水驱油藏随着注水对储层不断的冲刷改造,储层物性好的沉积相带受注入水改造作用更加明显,导致注水井层间差异逐渐加大。针对开发后期日益加剧的层间矛盾,封堵大孔道强吸水层,启动弱、未动用层,成为开发后期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实现层间产量接替的必然选择。由于对强吸水层的大孔道缺乏定量认识,影响了调驱的效果。文中通过油藏渗流规律研究,提出利用注采井组之间的调配见效时间来计算开发后期强吸水储层的孔喉半径,并提供了高渗透条带突进流量的计算方法,对封堵强吸水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差异 高渗透条带 孔喉半径 注水冲刷 突进流量 调剖堵水封堵
下载PDF
注汞压力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下限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烨 司马立强 +2 位作者 吴丰 黄丹 李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84,共6页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是目前常用的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它以岩芯压汞资料为基础,对岩石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能力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进而确定储层物性下限。研究表明,过高的注汞压力可能影响岩石孔隙结构状态,这引发了注汞压力的高低是...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是目前常用的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它以岩芯压汞资料为基础,对岩石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能力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进而确定储层物性下限。研究表明,过高的注汞压力可能影响岩石孔隙结构状态,这引发了注汞压力的高低是否会对物性下限分析产生影响的思考,应该如何选取恰当的压汞数据来获取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物性下限值。目前,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明确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川中P地区致密砂岩气藏为例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分析结果表明,当注汞压力从30 MPa增加到200 MPa时,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数值呈下降趋势。当注汞压力接近目的层位地层压力时,分析结果与生产测试等结论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汞压力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 物性下限 四川盆地中部 致密砂岩气藏
下载PDF
低渗储层微观孔喉半径划分流动单元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永超 李惠 +1 位作者 余钟 张怀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7,共6页
针对常规低渗透储层孔喉半径研究过程复杂的问题,以毛管导电通道模型为基础,引入视导电通道截面积,得到了忽略岩石和油的导电性后的孔喉半径计算方法,利用测井资料中部分参数,即可计算出孔喉半径。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孔喉半径和... 针对常规低渗透储层孔喉半径研究过程复杂的问题,以毛管导电通道模型为基础,引入视导电通道截面积,得到了忽略岩石和油的导电性后的孔喉半径计算方法,利用测井资料中部分参数,即可计算出孔喉半径。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孔喉半径和压汞法测得结果吻合度为0.70,从地质统计角度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依据孔喉半径将流动单元分为4类,根据研究区流动单元与产能之间的关系,针对目标油藏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开发方式。该研究对同类型储层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孔喉半径 压汞曲线 流动单元分类 西峰油田
下载PDF
基于动态资料的孔喉半径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毛伟 余碧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6期33-39,共7页
孔喉半径是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储层质量的好坏及开发潜力的大小。目前确定孔喉半径的方法主要是压汞法,但是压汞法无法模拟地层原油的实际流动状况,需转换到油层条件下才能使用。为此,从毛细管束渗流模型、等... 孔喉半径是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储层质量的好坏及开发潜力的大小。目前确定孔喉半径的方法主要是压汞法,但是压汞法无法模拟地层原油的实际流动状况,需转换到油层条件下才能使用。为此,从毛细管束渗流模型、等效渗流阻力原理出发,首次建立了基于产量、生产压差等动态资料的一维线性流动、二维平面径向流动下的孔喉半径计算方法。根据等效渗流阻力原理,建立了2种渗流状态下孔喉半径与孔隙度、渗透率及径向流供油半径的关系式,并利用该关系式检验了一维线性流动、二维平面径向流动下的孔喉半径计算方法,证明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实际数据应用结果也表明,新的孔喉半径计算方法结果可靠,简单易行,便于现场应用。该方法得到的孔喉半径代表了油层中真实的流动状态,能够为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渗透率计算、开发效果评价提供可靠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喉半径 线性流 平面径向流 毛细管 生产压差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有效渗透率计算新模型——以珠江口盆地海相低渗透砂岩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马勇新 雷霄 +1 位作者 张乔良 孟令强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有效渗透率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决策的关键参数之一,其获取方法通常会受到连续生产或测试精度等因素的制约。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等效渗流阻力原理,将达西公式和泊稷叶公式相结合,考虑低渗透储层岩石孔喉壁面水膜的影响,并引入有效孔喉... 有效渗透率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决策的关键参数之一,其获取方法通常会受到连续生产或测试精度等因素的制约。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等效渗流阻力原理,将达西公式和泊稷叶公式相结合,考虑低渗透储层岩石孔喉壁面水膜的影响,并引入有效孔喉半径的概念,建立了低渗透储层岩石有效渗透率计算新模型。经敏感性分析可知,在低渗透油藏中,孔喉半径与水膜厚度处于同一数量级,水膜对低渗透储层岩石的有效渗透率具有较大影响。利用新模型计算了南海珠江口盆地文昌13-1油田A4H1井主力油组的有效渗透率,与试井解释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考虑水膜影响的有效渗透率计算新模型能够为低渗透油藏产能评价和动态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渗透率 低渗透油藏 等效渗流阻力 水膜厚度 有效孔喉半径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万花-劳山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下限研究
9
作者 陈立军 王彩霞 +2 位作者 刘绍光 冷丹凤 师学耀 《中外能源》 CAS 2017年第9期49-53,共5页
万花-劳山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的东北部,包括下寺湾和南泥湾2个采油厂,长6油层组是该区重要含油层位之一,2个采油厂结合区域储层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储层物性下限研究较少。依据岩心、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区长... 万花-劳山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的东北部,包括下寺湾和南泥湾2个采油厂,长6油层组是该区重要含油层位之一,2个采油厂结合区域储层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储层物性下限研究较少。依据岩心、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区长6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填系物以自生矿物为主,胶结物有方解石、绿泥石等,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包括少量的剩余粒间孔、粒内孔及微裂缝,孔喉组合为中孔细—微细喉型。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为7.0%~16.0%,渗透率主要分布区间为0.15×10^(-3)~2.0×10^(-3)μm^2,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利用经验统计法、含油产状法及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3种方法,确定了研究区储层物性下限孔隙度为8%、渗透率为0.2×10^(-3)μm^2,检验结果正确率为93.7%,为储量计算、开发生产及后期滚动试油开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组 低孔-超低渗储层 物性下限 经验统计法 含油产状法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
下载PDF
毛管压力曲线在测井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建 邓明 +4 位作者 李智杰 张玲彦 刘荣芳 袁莎莎 李金玉 《石油仪器》 2010年第5期72-74,101,共3页
毛管压力曲线直接反映地层的孔隙结构、含油饱和度等。文章探讨利用压汞法测定的毛管压力曲线对储层结构特征进行评价、利用平均毛管压力曲线求地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等方法,该方法在测井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毛管压力 孔隙结构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 含油饱和度
下载PDF
中东地区Z油田物性下限值的确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耀文 陈强 +2 位作者 董俊昌 范玲 王伟俊 《国外测井技术》 2014年第6期30-33,44,共5页
中东地区Z油田物性下限值的确定一直影响和困扰着这个地区的储层研究和储量计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正逆累积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多种方法对该区物性下限展开了研究。为了验证这些方法所得的结果,参考了国外油田统计规律,并... 中东地区Z油田物性下限值的确定一直影响和困扰着这个地区的储层研究和储量计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正逆累积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多种方法对该区物性下限展开了研究。为了验证这些方法所得的结果,参考了国外油田统计规律,并最终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物性下限 正逆累积法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
下载PDF
一体化储层精细分类方法在非均质储层定量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希濮 杨小丽 +2 位作者 刘钧 房磊 邹婧芸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为解决东非裂谷H油田强非均质储层难以精细分类及难以实现三维定量表征的问题,基于36.5 m岩心和399样次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岩心描述、物性分析、薄片分析、扫描电镜以及毛管压力分析等,对储层进行了精细分类。结果表明:综合岩性、物性、... 为解决东非裂谷H油田强非均质储层难以精细分类及难以实现三维定量表征的问题,基于36.5 m岩心和399样次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岩心描述、物性分析、薄片分析、扫描电镜以及毛管压力分析等,对储层进行了精细分类。结果表明:综合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和渗流能力等,将储层精细划分为4类;在储层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岩-电关系,筛选出储层电性参数,即泥质含量和密度,并依据电性参数及界限值完成了单井上的储层分类;利用流动带指数和喉道半径这2个关键参数及界限值,构建了精细储层地质模型。最终实现了储层三维定量表征,为编制开发方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精细分类 流动带指数 喉道半径 东非裂谷 Albert盆地
下载PDF
利用流动单元指数进行储层分类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楚吟 陈维华 +1 位作者 付崖梅 Tony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10期40-43,共4页
南海深水某气田是由一系列线状的水道复合砂体组成,储层非均质性强,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比较分散,若给定岩石的任一孔隙度后,渗透率变化范围很大,孔隙度相近的不同地层,渗透率可以相差1~2个数量级,用传统的岩心样品孔隙度和渗透率... 南海深水某气田是由一系列线状的水道复合砂体组成,储层非均质性强,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比较分散,若给定岩石的任一孔隙度后,渗透率变化范围很大,孔隙度相近的不同地层,渗透率可以相差1~2个数量级,用传统的岩心样品孔隙度和渗透率建立关系式来估算储层渗透率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采用取心井岩心,实验室分析孔隙度、渗透率、毛管压力等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法和Winland孔喉半径(r35)分类法,将储层分为四级流动单元,将流动单元指数分类法推广到无取心井和储层段,计算出的储层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比较接近,取得较满意的结果。同时,通过流动单元分类,搭建起储层岩性、物性与孔隙喉道半径之间的关系,为储层评价提供了一种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储层参数的解释精度。利用流动单元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为地质建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储层 流动单元 流动单元指数 渗透率 孔喉半径 储层分类 储层评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低阻低渗储层测井渗透率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玉楠 钟华明 +2 位作者 骆玉虎 肖大志 吴一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11期28-34,共7页
为了解决南海西部海域珠江口盆地低阻低渗油藏渗透率评价的难题,详实调研了国内外低阻低渗储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珠江口盆地低阻低渗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孔喉半径是导致渗透率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基于岩心资料,采... 为了解决南海西部海域珠江口盆地低阻低渗油藏渗透率评价的难题,详实调研了国内外低阻低渗储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珠江口盆地低阻低渗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孔喉半径是导致渗透率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基于岩心资料,采用FZI法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6类流动单元,通过建立每一类流动单元的精细渗透率模型求取低阻低渗储层渗透率参数。结果表明,使用流动单元渗透率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渗透率计算的精度,目前该方法已在南海西部海域各区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低渗储层 孔喉半径 流动单元 渗透率预测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低饱和度油层成因分析--以留62断块ES1下Ⅰ-3小层为例
15
作者 门南方 洪秀娥 +1 位作者 李楚楚 赵苗苗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15期120-122,共3页
留62断块ES1下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部分小层为低饱和度油层,低饱和度油层位于构造高部位,饱和的纯油层处于低部位。针对特殊的油水分布规律,本文利用压汞、试油、岩心渗透率实验等资料,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最小流动孔喉半径等进行... 留62断块ES1下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部分小层为低饱和度油层,低饱和度油层位于构造高部位,饱和的纯油层处于低部位。针对特殊的油水分布规律,本文利用压汞、试油、岩心渗透率实验等资料,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最小流动孔喉半径等进行研究,建立了渗透率与最小流动孔喉半径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试油资料确定出有效储集层渗透率下限,依据渗透率与最小流动孔喉半径的关系、薄膜水厚度校正得到油藏的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根据确定的油藏高度、原油密度,利用原油运移动力和毛细管力公式得出原油能进入的孔喉半径界限,为分析低饱和度油层的成因奠定基础。研究表明:沉积微相对低饱和度油层具有控制作用,中、低渗透率席状砂和漫滩砂岩易形成低饱和度油层。原油密度大时运移动力小,易形成低饱和度油层。席状砂岩位于构造高部位时,容易形成低饱和度油层。经验证明,处于构造低部位的河道砂岩孔喉半径大于0.276μm,渗透率大于10mD,试油结果为产油不产水;高部位的席状砂孔喉半径在0.276μm左右,渗透率3~10mD,试油结果为油水同出;渗透率小于3mD的储层为干层或低产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渗透率 孔隙结构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 低饱和度油层
下载PDF
恒速压汞技术在大港油田孔南储层流动单元微观孔隙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翊超 王怀忠 +2 位作者 李炼民 于新 庄红妹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5-339,共5页
恒速压汞技术不仅可测量喉道数量,而且能同时得到孔道与喉道的信息。利用恒速压汞实验对冲积环境储层不同流动单元微观孔隙特征进行了研究。恒速压汞分析表明:不同流动单元喉道半径和有效喉道体积差别明显;储层孔隙半径差距明显;有效孔... 恒速压汞技术不仅可测量喉道数量,而且能同时得到孔道与喉道的信息。利用恒速压汞实验对冲积环境储层不同流动单元微观孔隙特征进行了研究。恒速压汞分析表明:不同流动单元喉道半径和有效喉道体积差别明显;储层孔隙半径差距明显;有效孔隙体积差异并不明显;储层孔喉半径比差异明显;相对而言Ⅲ类流动单元有效孔隙喉道数更多。对于中孔中渗储层来说,影响流体流动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喉道大小。因此在油气田开发中,应根据不同流动单元的不同微观孔隙结构特征,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应用该方法在孔南地区官195断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压汞 储层流动单元 孔隙结构特征 流动单元 喉道半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