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ional Study on Economical Support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1
作者 Li Yujiang Chen Pei'a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3,共6页
Taking the land resources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basic data, the article studied on the economical support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in terms of the effect of land on economy. The author classifi... Taking the land resources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basic data, the article studied on the economical support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in terms of the effect of land on economy. The author classified 17 c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into four types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al support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by quantitatively estimating the evaluation indices of the total amount of land resources, the potential of urban and other nonagricultural land, and the integrated economical sup- port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etc.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questions requiring further study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resources economical supporting capacity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Shandong Province
下载PD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their associated factors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被引量:1
2
作者 Deng-Xin He Ming-Hao Pan 《Frontiers of Nursing》 2021年第4期389-397,共9页
Objectives:Depressive symptoms are common in heart failure(HF)patients and they may exacerbate the progression of HF.Thus,identifying association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is essential to develop effective interventio... Objectives:Depressive symptoms are common in heart failure(HF)patients and they may exacerbate the progression of HF.Thus,identifying association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is essential to develop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alleviate patients’depressive symptoms.Therefore,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HF patients’depressive symptoms.Methods:Potential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a university-affiliated hospital by convenience sampling.This study included 321 HF patients who had completed information about depressive symptoms,functional capacity,social support,dispositional optimism,self-care confidence,and health literacy.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ample.Independent group t-tests an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 in depressive symptoms score in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while Pearson’s correlation was used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s among continuous variables.Results:The scores for functional capacity,social support,dispositional optimism,self-care confidence,and health literacy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core for depressive symptoms.The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functional capacity and the dispositional optimism on depressive symptoms was significant.Conclusions:Interventions targeted improving the above-mentioned factors may be beneficial to reduce depressive symptoms in H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ve symptoms dispositional optimism functional capacity heart failure social support
下载PDF
Mental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of Portuguese Subjects in a Situation of Economic Insufficiency
3
作者 Eduardo Goncalves Emanuel Marco Moniz Saul Neves de Jesus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5年第4期374-385,共12页
Economic insufficiency causes stress and negative affects. Poverty is self-perpetuated, also due to a particular pattern of economic behaviors induced by negative affects and stress. Often, loneliness occurs together ... Economic insufficiency causes stress and negative affects. Poverty is self-perpetuated, also due to a particular pattern of economic behaviors induced by negative affects and stress. Often, loneliness occurs together with economic insufficiency. For this study, it has been selected a sample of convenienc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nxiety/depression and negative affects is presented. Dispositional optimism and social support,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 to health, serve as buffers, in negative correlation,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negative affects, due to financial restraint, on health.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ack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cardiovascular dysfunction correlates positively with loneliness, in this study. Positive affects correlate positively with resilience skills, which correlate negatively with depression. Within this context, psychobiologica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nd psychotherapy, which also target psychological dysfunction related to economic behavior of persons in a situation of poverty, would be benefic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VERTY Stress AFFECTS Depressi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social support Resilience economic Behavior
下载PDF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the Zaozhuang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in China 被引量:2
4
作者 LIU Binsheng ZHANG Xiaohui +3 位作者 TIAN Junfeng CAO Ruimin SUN Xinzhang XUE Bin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3年第4期390-404,共15页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entral theme of modern global developmen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urban era,the vulnerability and instability of rural areas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entral theme of modern global developmen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urban era,the vulnerability and instability of rural areas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aces serious challenges.To address these issues,the study took the Zaozhuang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in China under the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 as a case,combined with economic,social and land use data during 2016-2020,and applie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method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athways of“innovation-driven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displayed a trend of synergistic change,with“explosive”growth from 2018 to 2020.The social sustainability steadily increased from 2016 to 2020.Ecological and spatial sustainability continuously declin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Moreover,the rural innovation capacity of the Zaozhuang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displayed rapid growth during 2016-2020.Although the rural innovation capacity of the Zaozhuang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has rapidly improved,it has a weak driving effect on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There are two primary challenges that must be overcome to ensure the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Zaozhuang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The first challenge is the imbalance among the multi-dimensi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the second challenge is the weakening of rural innovation capacity to drive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o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this study proposed a systematic pathway for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Zaozhuang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from multidimensions,such as policy actions,technologies,projects,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and formed a universal and representative“Zaozhuang model”.This study expand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for innovation-driven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ural innovation capa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social sustainability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Zaozhuang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下载PDF
领悟社会支持在护士应急能力与心理负荷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洪 王佳琳 +3 位作者 袁中清 滕梅 任黔黔 蔚萌 《护理学报》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目的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在护士应急能力与心理负荷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5—12月选取成都市5所综合医院的605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NASA任务负荷指数量表、护士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 目的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在护士应急能力与心理负荷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5—12月选取成都市5所综合医院的605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NASA任务负荷指数量表、护士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构建并检验中介模型。结果 本组护士心理负荷所有条目均分为(57.41±14.50)分,应急能力总分为(64.59±13.49)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58.60±15.77)分。护士心理负荷条目均分与应急能力总分(r=-0.356)和领悟社会支持总分(r=-0.341)均呈负相关(均P<0.01)。领悟社会支持在护士应急能力与心理负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39,效应占比为26.8%。结论 本组护士心理负荷、应急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在护士应急能力与心理负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护理管理者及家庭从多方面予以护士支持,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进而降低其心理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心理负荷 应急能力 领悟社会支持 中介作用
下载PDF
重塑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岭 池耀先 唐昱茵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3期11-22,共12页
国家能力在经济长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深刻认识国家能力是探索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力的钥匙,也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然而,已有关于国家能力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政治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展开,陷入了经验研究... 国家能力在经济长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深刻认识国家能力是探索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力的钥匙,也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然而,已有关于国家能力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政治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展开,陷入了经验研究冗余而理论化不足的困境。关于国家能力的构成,理论界涌现出“二因素”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和更冗杂的“N因素”论,分歧多于共识,导致国家能力理论化程度严重不足。本文通过批判已有文献和重新发掘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价值,提出了崭新的国家能力概念结构,它包括强制能力、财政能力、行政能力和意识形态能力等四个维度。已有国家能力文献极大地低估了国家意识形态能力维度的重要性,本文首次重申把意识形态能力纳入国家能力理论的必要性,拓展了国家能力“四因素”论的内涵。本文还进一步把国家能力引入鲍尔斯等人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重构了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相比新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野的国家能力理论对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有更强的解释力,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能力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意识形态能力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经济毒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李春燕 尹丽娟 +3 位作者 刘文淑 谯丹 李艳 程悦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6期2980-2985,共6页
目的:调查未透析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经济毒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0月—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长期随访的未透析肾功能不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病人报告结局的经济... 目的:调查未透析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经济毒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0月—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长期随访的未透析肾功能不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病人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76份,经济毒性得分为(19.02±8.95)分,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存在经济毒性。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平均月收入、目前工作状态、社会支持总分、恐惧疾病进展总分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经济毒性的影响因素(P<0.05),模型可解释总变异的61.1%。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未透析病人经济毒性的发生率较高,提示临床医护人员需要精准识别高风险经济毒性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进而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降低经济毒性的有效策略,对缓解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经济毒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未透析病人 经济毒性 影响因素 社会支持 恐惧疾病进展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吕啸 赵双红 +4 位作者 周冬梅 高雅娟 陈建坤 马静 朱小燕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36-46,共11页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渭河流域的生态可持续性以及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时段内,渭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均呈增长趋势,其中生态足迹的增速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增速,导致生态赤字持续增加,反映出该地区资源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生态足迹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增加,反映出该区域存量资本被过度利用,且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对资源流量的占用水平上升,而水域和草地的占用水平下降。此外,生态足迹的变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其中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各产业产值与之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区域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已从基本平衡转变为轻度不可持续状态,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适度人口比例实际人口的比例下降,人口增长空间减小,使得生态可持续性难以稳定保障。本研究为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省公顷 渭河流域甘肃段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资源供需 环境经济 社会影响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迎新 张娟 《老年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1月—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东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3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34例老... 目的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1月—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东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3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3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25.34±10.59)分,身体负担维度得分为(4.95±2.13)分,经济负担维度得分为(5.29±2.40)分,情感负担维度得分为(15.10±6.68)分;无明显自我感受负担者39例(29.10%),轻度自我感受负担者49例(36.57%),中度自我感受负担者33例(24.63%),重度自我感受负担者13例(9.70%)。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情况、病程、主要照顾者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调整后R2=0.444,F=22.200,P<0.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轻中度水平,医护人员应关注经济压力大、病程长及照顾者健康状况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其制定针对性、有效的干预方案,改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进而降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感受负担 社会支持 老年人 经济压力 照顾者健康状况
下载PDF
家长心理支持联合肺康复锻炼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社会行为能力及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彭海艳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1期4067-4070,共4页
目的:探讨家长心理支持联合肺康复锻炼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社会行为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家长心理支持联合肺康复锻炼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社会行为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家长心理支持联合肺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效果、社会行为能力[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生活质量[哮喘儿童生活质量问卷(PAQLQ)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1、3个月后两组患儿CBCL量表中社会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行为问题评分均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1、3个月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值及PAQLQ总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家长心理支持联合肺康复锻炼能够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疾病控制效果,增强其社会行为能力,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心理支持 肺康复锻炼 支气管哮喘 社会行为能力 肺功能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11
作者 钱海英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9-83,共5页
为探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采用自尊量表(SES)、生命意义感量表(ML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情绪智力量表(WLEIS),对110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发现:自尊、领悟社会支持、情... 为探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采用自尊量表(SES)、生命意义感量表(ML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情绪智力量表(WLEIS),对110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发现:自尊、领悟社会支持、情绪智力和生命意义感两两正相关;自尊正向预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命意义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智力在自尊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自尊除了直接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之外,还通过领悟社会支持与情绪智力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生命意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自尊 生命意义感 领悟社会支持 情绪智力
下载PDF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能力分区研究——以辽宁省辽河流域为例
12
作者 詹红霞 李志东 +2 位作者 王贺 杜烜锋 董翔宇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0期49-53,共5页
为实现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控,对流域进行分区分类可提高区域空间管理效率。通过对研究区污染源调查、流域现状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筛选出17个指标构建辽宁省辽河流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能力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 为实现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控,对流域进行分区分类可提高区域空间管理效率。通过对研究区污染源调查、流域现状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筛选出17个指标构建辽宁省辽河流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能力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赋权重再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流域水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分区情况。划分出5种支撑区类型并提出相应的管控要求和防治措施,为流域水环境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支撑能力 经济发展 辽河流域 辽宁省
下载PDF
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 被引量:60
13
作者 白中科 师学义 +3 位作者 周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研究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 研究目的:基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研究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等。研究结果:(1)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国际语境分析为基础,科学诠释中国新时期人工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内涵与外延;(2)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分析与科学论证为基础,在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等各阶段均植入生物多样性的理念,能有效提升人工支持引导自然修复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3)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角度,提出了根据现状调查、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结果、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及标准等,确定"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等为主的生态保护修复单元类型,以及可选取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模式;(4)从国情与国土空间地理格局、生活与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角度,提出了通过土地整治和生物措施提高自然修复速率与效果的人工支持引导路径和关键方法。研究结论:人工支持引导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速率和效果,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因此,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中应考虑人工支持引导措施并验证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自然修复 人工协助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46
14
作者 张传国 方创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绿洲系统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与生活承载力3种承载力相互耦合的产物。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主要通过水资源、投资和人口三大核心因子的驱动进行,实现水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绿洲系统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与生活承载力3种承载力相互耦合的产物。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主要通过水资源、投资和人口三大核心因子的驱动进行,实现水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决定着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的最佳组合方式。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约束下,投资分配的最佳比例取决于单位投资效益的差异。人口通过改变核心驱动因子———水资源与投资的稀缺程度,在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驱动机制中起着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系统 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 驱动机制 干旱区 相互作用 水资源 投资分配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代际经济支持内生性视角的再检验 被引量:58
15
作者 郑志丹 郑研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76,共14页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本文在IV-Oprobi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子女数量和城镇居民平均工资作为工具变量以克服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社会养老"模式和"养儿防老&qu...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本文在IV-Oprobi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子女数量和城镇居民平均工资作为工具变量以克服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社会养老"模式和"养儿防老"模式如何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替代或者协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由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决定,并且两者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它还将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积极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家庭代际经济支持对高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发挥了增益作用,而低龄老年人所获得的家庭经济供养则与其健康状况负相关;此外,子女的日常照料使得父母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双双提升;社会正式支持中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而参加新农保和新医保将会显著提升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水平,从而间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由此可见,"养儿防老"和"社会养老"呈现出协同促进效应,而非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儿防老 社会养老 代际经济支持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精神卫生因素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文菁 林海程 +3 位作者 林勇强 贾福军 钟梅 杨一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经济发达地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照顾者及健康人群在精神卫生知识需求、态度及一般心理状况的差异。方法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照顾者及健康人群共534人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精神疾病的体验与看法问卷、精神卫生知识需求... 目的了解不同经济发达地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照顾者及健康人群在精神卫生知识需求、态度及一般心理状况的差异。方法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照顾者及健康人群共534人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精神疾病的体验与看法问卷、精神卫生知识需求与态度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并按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经济发达地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照顾者、健康人对精神卫生知识需求更多,态度更正面;经济发达地区的患者对支持利用更多,得到的支持更多,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欠发达地区患者的抑郁情绪更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照顾者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采用较多,抑郁情绪也更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健康人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应对,支持利用更多;经济发达地区的照顾者不安全感更明显,想让患者长住院的想法更突出。结论经济因素对地区精神卫生状况产生影响;照顾者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经济发达 知识 态度 抑郁 社会支持 应对
下载PDF
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 被引量:27
17
作者 叶文 王会肖 +3 位作者 许新宜 王红旗 王红瑞 王国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61-1072,共12页
在全国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生态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区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当地发展特点,在ES... 在全国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生态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区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当地发展特点,在ESI模型和状态空间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对区域的生态现状承载情况及资源开发利用与污染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从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区域环境健康状况;采用2010年的区域统计相关数据分析了其空间序列的资源环境承载分布情况,探讨了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承载力指数最低的县市只有0.135;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中南部生态承载力指数较高,最大值为0.795;水源涵养能力和固碳吐氧能力是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的主控因子。研究区社会经济压力指数较高,最高地区达到0.517,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大;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区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社会经济压力指数的主控因子是单位面积工业三废排放量、人口密度、能耗指数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南部较大,少数"超载"区域指数值高达6.790,承载力分布特点总体中部好于周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脱钩指数分析显示生态或社会经济发展单方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为"相对脱钩";发展压力受植被覆盖度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影响大,但是总体仍处发展稳定阶段,需要分区域制定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水源涵养区 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 社会经济压力 ESI模型 脱钩指数
下载PDF
区域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与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红 王亚东 岳晓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129,共4页
区域经济规模的合理性取决于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否在环境容量的限度内,因此,环境容量大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以环境容量这个表征环境系统健康与否的关键指标为限制因素,运用数理经济学方法,应用广义福利概... 区域经济规模的合理性取决于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否在环境容量的限度内,因此,环境容量大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以环境容量这个表征环境系统健康与否的关键指标为限制因素,运用数理经济学方法,应用广义福利概念建立环境经济承载力的分析模型,并用动态规划方法来求解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优)经济规模,以此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最大经济规模 区域环境承载力 环境经济承载力 山东省
下载PDF
不同层级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平 牟善芳 +4 位作者 刘淑娟 张爱莲 崔霞 包月 商楠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层级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层级管理策略,提高护士执行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调查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95名护士、17... 目的探讨不同层级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层级管理策略,提高护士执行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调查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95名护士、17名护士长及9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层级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存在差异(P<0.01或P<0.05);不同层级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存在差异(P<0.01或P<0.05);学历、护士层级、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是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层级护士执行力水平的提升应从提高护士学历、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等方面实现,护理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层级管理理念,培养护理人才,从而提高护理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层级管理 中医护理模式 执行力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能力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菊翠 仵彦卿 +3 位作者 党碧玲 胡安焱 杨磊 杨海燕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在阐述水资源支持能力涵义的基础上,计算了关中地区生态需水量、75%保证率时可利用水量、75%保证率时总需水量以及水资源支持能力的供需平衡指数。结果表明:关中地区生态需水量2005年为43.699×108m3,2010年为44.119×108m,201... 在阐述水资源支持能力涵义的基础上,计算了关中地区生态需水量、75%保证率时可利用水量、75%保证率时总需水量以及水资源支持能力的供需平衡指数。结果表明:关中地区生态需水量2005年为43.699×108m3,2010年为44.119×108m,2015年为44.394×108m3;2005年75%保证率时可利用水量为49.885×108m3,2010年为49.466×108m3,2015年为49.190×108m3;2005年75%保证率时总需水量为94.26×108m3,2010年为86.63×108m3,2015年为84.22×108m3。最后计算水资源支持能力的供需平衡指数,2005、2010、2015年,供需平衡指数小于0,说明流域可供的水资源量不具备对这样规模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流域水资源对应的人口及经济规模是不可承载的,供需平衡的差值主要靠侵占河道内的生态需水量来实现的,河道内的生态破坏就是很好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社会经济需水量 可利用水资源量 支持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