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源地区典型道路沿线野生动物监测研究
1
作者 吴世红 钟闻华 +6 位作者 李广涛 韩晓芳 曾晓明 葛丽燕 许刚 李东昌 李皑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64-67,共4页
通过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等方式,选取三江源地区共玉高速和S308省道2条典型公路的部分路段,开展沿线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共玉高速沿线分布的野生动物有兽类8种,鸟类35种,其中国家省级保护动物18种,占比41.86%,相对多... 通过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等方式,选取三江源地区共玉高速和S308省道2条典型公路的部分路段,开展沿线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共玉高速沿线分布的野生动物有兽类8种,鸟类35种,其中国家省级保护动物18种,占比41.86%,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为赭红尾鸲(1.59);S308沿线有兽类12种,鸟类8种,其中国家省级保护动物13种,占比65.00%,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为藏狐(5.81);2条道路桥涵中的大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中小桥和涵洞,从通道利用率情况看,桥涵通道被利用主要出现在早晚2个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红外相机监测 动物通道利用率 相对多度指数 三江源地区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区高寒冰缘植物化学元素的含量特征 被引量:31
2
作者 安黎哲 刘艳红 +2 位作者 冯虎元 冯国宁 程国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063-1069,共7页
分析了乌鲁木齐河源区 35种冰缘植物 1 6个元素含量的特征。含量 >50 0 0μg/g的元素为 Ca,在 1 0 0 0~ 50 0 0 μg/g之间的元素有 K、Mg、Na、Fe,在 1 0~ 2 0 0 μg/g之间的元素有 Zn、Mn、Sr、Cr、Pb,含量 <1 0 μg/g的元素有... 分析了乌鲁木齐河源区 35种冰缘植物 1 6个元素含量的特征。含量 >50 0 0μg/g的元素为 Ca,在 1 0 0 0~ 50 0 0 μg/g之间的元素有 K、Mg、Na、Fe,在 1 0~ 2 0 0 μg/g之间的元素有 Zn、Mn、Sr、Cr、Pb,含量 <1 0 μg/g的元素有 Cu、Ag、Co、L i、Cd、Ni。元素含量特点是 Ca>K型。大多数冰缘植物的 Fe、Sr、Mn、Cr、Cd的含量高于一般的自然含量 ,但 Cu的含量低于陆生植物必需浓度。不同的植物元素含量变异较大。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高山流石堆植物 3个垂直分布带的冰缘植物吸收各元素含量的趋势基本一致 ,顺序为 Ca>K>Na>Mg>Fe>Mn>Zn>Sr,高山流石堆植物的 Ca、Na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 ,而 K的平均含量低于这 2个植被带的植物 ,这 3个植被带的植物吸收各元素的含量的差异 ,反映了冰缘植物与高寒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植物 植物元素含量 化学元素 含量特征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区植被及表土花粉 被引量:26
3
作者 闫顺 贾宝全 +1 位作者 许英勤 杨云良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64-273,共10页
乌鲁木齐河源区植被有高山草甸和高山垫状植被两个垂直带。主要植物群系包括苔草草甸、嵩草草甸、高山莓群系、高山红景天群系、柔籽草群系等,有17类植物群落。区内表土花粉组合较好地反映了高山草甸和高山垫状植被两个垂直带,但难以准... 乌鲁木齐河源区植被有高山草甸和高山垫状植被两个垂直带。主要植物群系包括苔草草甸、嵩草草甸、高山莓群系、高山红景天群系、柔籽草群系等,有17类植物群落。区内表土花粉组合较好地反映了高山草甸和高山垫状植被两个垂直带,但难以准确反映不同植物群系间的区别。云杉属、麻黄属、蒿属、藜科花粉在此区明显是超代表性花粉,而多数建群草本植物花粉R值远小于1,是低代表性花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区 植被 表土花粉
下载PDF
乌鲁木齐-昌吉地区重金属元素大气干沉降通量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魏振山 涂其军 +1 位作者 张秀梅 赵雪娇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F12期36-40,共5页
研究区是新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开展重金属元素大气干沉降通量及来源研究,对研究土壤重金属来源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具重大意义。从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采用被动方式同时采集乌鲁木齐-昌吉地区大气干沉降样品共... 研究区是新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开展重金属元素大气干沉降通量及来源研究,对研究土壤重金属来源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具重大意义。从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采用被动方式同时采集乌鲁木齐-昌吉地区大气干沉降样品共计11件。分析干沉降样品中Cd,Hg,Pb,As,Zn,Cu,Cr,Ni元素的含量,分别计算出各元素的年沉降通量。其中,重金属元素Zn,Pb,Hg,Cd,As的年沉降通量平均值分别为74.60 kg/km2· a-1、5.66 kg/km2· a-1、0.014 kg/km2· a-1、0.100 kg/km2· a-1、2.40 kg/km2· a-1。对比后发现,研究区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年沉降通量及元素含量分布特征与采样点的工业产业布局模式具较好对应关系,其中,昌吉、八钢和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程度较突出。研究区元素的大气沉降通量与同点位的土壤元素相关分析表明,Cu和Cd在两种介质中相关性显著,说明土壤中Cu和Cd积累与大气干沉降具密切关系,其他元素来源更为复杂。通过初步分析,得出研究区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来源主要为燃煤企业、冶炼厂、汽车尾气和建筑厂地排放的烟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昌吉地区 大气干沉降 沉降通量 重金属元素 来源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区12种藓类植物叶尖的微形态结构 被引量:9
5
作者 王虹 艾菲热.阿布都艾尼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331,共9页
对乌鲁木齐河源区生长的12种藓类植物叶尖的顶端细胞,以及与其相邻的其他叶尖细胞表面的小孔、乳突、角质层纹饰等微结构,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为高山冻原区苔藓植物的结构、分类及生理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多... 对乌鲁木齐河源区生长的12种藓类植物叶尖的顶端细胞,以及与其相邻的其他叶尖细胞表面的小孔、乳突、角质层纹饰等微结构,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为高山冻原区苔藓植物的结构、分类及生理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多数藓类植物叶尖的顶端细胞透明,但形态各异,细胞比叶片细胞长,干时细胞壁有的收缩凹陷,有的并不收缩,细胞壁表面有不规则细纹及细小的颗粒;叶尖在干时边缘内卷或拧卷、细胞壁厚、表面有较多的小孔,这些特征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及抵御长期寒冷、反射太阳辐射对其伤害而适应环境所形成的生存策略。叶尖的类型对苔藓植物科、属级的分类意义不大,但其微形态如叶尖顶端细胞及其他细胞的形状、数目、细胞壁的凹陷程度以及其上角质层纹饰、乳突、粗疣及小孔等微形态结构特征,在同属的不同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区 藓类植物 扫描电镜 叶尖 微形态结构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区与南郊山区颗粒物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朱翠云 何清 +2 位作者 赵竹君 刘新春 普宗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073-4085,共13页
利用2017年10月~2018年8月的PM_(10)、PM_(2.5)、PM_(1)质量浓度数据以及NCEP全球再分析气象资料,分析乌鲁木齐市区和南郊山区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以及浓度权重轨迹分析(CWT)分析市... 利用2017年10月~2018年8月的PM_(10)、PM_(2.5)、PM_(1)质量浓度数据以及NCEP全球再分析气象资料,分析乌鲁木齐市区和南郊山区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以及浓度权重轨迹分析(CWT)分析市区颗粒物潜在源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市区PM_(2.5)的超标天数为26d,南郊山区无PM_(2.5)超标,市区PM_(10)的超标天数是南郊山区的3.5倍,市区日均值及月均值质量浓度是南郊山区的2~7倍,市区呈现冬高夏低的季节特征,南郊山区春季最高;②乌鲁木齐市区PM_(10)日变化存在3个峰值,PM_(2.5)、PM_(1)为双峰型分布,南郊山区均呈双峰分布;并存在季节性周末效应;③长短两支聚类气流轨迹对乌鲁木齐市区颗粒物浓度影响较大,春夏气流来自中亚,秋冬来源于北疆周边地区;④颗粒物潜在源区分布季节特征显著,高值区主要为昌吉、巴州、吐鲁番等周边地区,西北部中亚地区也是颗粒物重要来源区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乌鲁木齐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潜在源区贡献分析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PM2.5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upper-reaches of Thurumqi River in the past 10,000 years,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
7
作者 ZHAO Lin QIU Guoqing JIN Huijun 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S1期205-210,共6页
The sediments, at bore-hole T-3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Urumqi River, are 10.7 mthick, and are composed mainly of till, slope-washed materials, solifluction and glacial-waterdeposits. The borehole can be divided i... The sediments, at bore-hole T-3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Urumqi River, are 10.7 mthick, and are composed mainly of till, slope-washed materials, solifluction and glacial-waterdeposits. The borehole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sections based on the pollen distribution, magneticsusceptibility , δ<sup>13</sup>C determinations and the diatoms distribution. There were three cold and dryperiods during the past 10.0 Ka (10<sup>3</sup> years): before 9.3 KaBP, from 8.1 to 5.6 KaBP and 3.0 to 1.0KaBP. The three warmer periods were from 9.3 to 8.1 KaBP, 5.6 to 3.0 KaBP and since 1.0 KaBP.The Holocene maximum was between 5.6 and 3 KaBP. However, the vegetation compositions,mainly C<sub>3</sub> plants,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the δ<sup>13</sup>C were little changed in the study region inthe past 10 Ka. Indications are that the climate was relatively cold and stable during the past 10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area of urumqi rivER pollen-spore distributio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xygen isotope environmental change
原文传递
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的“乌—昌—石”区域生活源锅炉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丁咚 祝婕 +1 位作者 田世英 杨静 《新疆环境保护》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乌—昌—石”区域生活源锅炉污染物排放清单,运用CALPUFF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三种减排情景模式下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预测结果表明:对生活源锅炉进行“煤改气”可以有效降低区域颗粒物浓度... 通过对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乌—昌—石”区域生活源锅炉污染物排放清单,运用CALPUFF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三种减排情景模式下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预测结果表明:对生活源锅炉进行“煤改气”可以有效降低区域颗粒物浓度,对降低区域SO_(2)浓度有明显作用,但对于降低NO;作用有限。由此探讨不同减排情景下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改善情况,为今后“乌—昌—石”区域大气环境改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乌—昌—石”区域 生活源锅炉 CALPUFF模型 大气污染物
下载PDF
高山寒区径流预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以乌鲁木齐河源区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牟丽琴 田富强 胡和平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7,共6页
开展高山寒区径流预报对合理开发利用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有重要意义,由于恶劣自然环境造成的观测困难、干扰因素较多等问题,建立简单有效的径流预报模型是研究高山寒区水文规律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 开展高山寒区径流预报对合理开发利用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有重要意义,由于恶劣自然环境造成的观测困难、干扰因素较多等问题,建立简单有效的径流预报模型是研究高山寒区水文规律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水文预报,但在冰川融雪为主的流域径流预报中的应用较少,本文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山寒区冰川作用区径流预报的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ANN)。通过1号冰川水文站各水文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初步确定网络的输入,以Nash效率系数最大等为目标函数,优选网络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所优选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及模型预见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寒区水文 径流预报 BP神经网络 乌鲁木齐河源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