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imit properties of spatial coherence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1
作者 王君杰 陈玮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7年第2期95-100,共6页
The limit properties of spatial coherence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 between rotation and translation in elastic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irical mathematical mo... The limit properties of spatial coherence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 between rotation and translation in elastic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iric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spatial coherence must satisfy som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key problem to estimate rotational power spectrum densities is to obtain precisely the two order derivative of spatial coh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spatial variation COHERENCE ROTATION limit property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multi-support depth-varying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within heterogeneous onshore and offshore sites 被引量:6
2
作者 Li Chao Li Hongnan +2 位作者 Hao Hong Bi Kaiming Tian L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8年第3期475-490,共1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to model and simulate the multi-support depth-varying seismic motions(MDSMs) within heterogeneous offshore and onshore sites.Based on 1 D wave propagation theory,the three-dime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to model and simulate the multi-support depth-varying seismic motions(MDSMs) within heterogeneous offshore and onshore sites.Based on 1 D wave propagation theory,the three-dimensional ground motion transfer functions on the surface or within an offshore or onshore site are derived by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seawater and porous soils on the propagation of seismic P waves.Moreover,the depth-varying and spatial variation properties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s are considered in the ground motion simulation.Using the obtained transfer functions at any locations within a site,the offshore or onshore depth-varying seismic motions are stochastically simulated based on the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method(SRM).Th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for simulating spatially varying ground motions are improved and extended to generate MDSMs within multiple offshore and onshore sites.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SD functions and coherency losses of the generated MDSMs are compatible with respective target values,which fully valid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imulation method.The synthesized MDSMs can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precise seismic response prediction and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of both offshore and onshore large-spa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motion simulation onshore and offshore sites ground motion spatial variation depth-varying motions transfer function
下载PDF
A coherency function model of ground motion at base rock corresponding to strike-slip fault 被引量:4
3
作者 丁海平 刘启方 +1 位作者 金星 袁一凡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4年第1期64-69,共6页
At present, the method to study spatial variation of ground motions is statistic analysis based on dense array re-cords such as SMART-1 array, etc. For lacking of information of ground motions, there is no coherency f... At present, the method to study spatial variation of ground motions is statistic analysis based on dense array re-cords such as SMART-1 array, etc. For lacking of information of ground motions, there is no coherency function model of base rock and different style site. Spatial variation of ground motions in elastic media is analyzed by deterministic method in this paper. Taking elastic half-space model with dislocation source of fault, near-field ground motions are simulated. This model takes strike-slip fault and earth media into account. A coherency func-tion is proposed for base rock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media spatial variation of ground motion coherency function strip-fault stochastic vibration
下载PDF
An extended multiple-support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incorporating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or seismic analysis of deep-water bridges
4
作者 Wu Kun Li Ning Li Zhongxia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211-223,共13页
The effects of ground motion spatial variability(GMSV)or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on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deep-water bridg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examined.However,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seismic perfo... The effects of ground motion spatial variability(GMSV)or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on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deep-water bridg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examined.However,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ridges considering GMSV and FSI effects simultaneously.In this study,the original multiple-support response spectrum(MSRS)method is extended to consider FSI effect for seismic analysis of deep-water bridges.The solution of hydrodynamic pressure on a pier is obtained using the radiation wave theory,and the FSI-MSRS formulation is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vibration theory.The influence of FSI effect on the related coefficients is analyzed.A five-span steel-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is adopted to conduc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Different load conditions a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of the bridge responses when considering the GMSV and FSI effec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oherence effect and wave passage effect decrease the bridge responses with a maximum percentage of 86%,while the FSI effect increases the responses with a maximum percentage of 26%.The GMSV and FSI effect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eismic design of deep-water brid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seismic response of bridge ground motion spatial variability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rdiation wave theory
下载PDF
Generation of endurance time excitation functions using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method
5
作者 Parsa Parvanehro Mohammad Saf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441-452,共12页
In this study,application of the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method for generation of endurance time excitation functions is introduced.Using this method,the intensifying acceleration time series is generated so that its ... In this study,application of the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method for generation of endurance time excitation functions is introduced.Using this method,the intensifying acceleration time series is generated so that its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in any desired time duration is compatible with a time-scaled predefine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For this purpose,simulated stationary acceleration time series is multiplied by the time dependent linear modulation function,then using a simple iterative scheme,it is forced to match a target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It is shown that the generated samples have excellent conformity in low frequency,which is useful for nonlinear endurance time analysis.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study,it is shown that this procedure can be extended to generate a set of spatially correlated endurance time excitation functions.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long structures under multi-support seismic excitation using endurance tim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urance time analysis endurance time excitation functions spatial variation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s multi-support excitation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method
下载PDF
跨断层工程输入地震动模拟及地震响应
6
作者 胡进军 盛兆琦 +1 位作者 谢礼立 邹育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解决跨断层结构输入地震动的问题,揭示其地震响应规律,基于断层物理模型并引入等效脉冲函数,构建考虑地震动空间变化特征的转换矩阵,提出一种高、低频叠加的混合模拟方法,实现断层两侧输入地震动的模拟。首先,依据建立的桥址场地断层... 为解决跨断层结构输入地震动的问题,揭示其地震响应规律,基于断层物理模型并引入等效脉冲函数,构建考虑地震动空间变化特征的转换矩阵,提出一种高、低频叠加的混合模拟方法,实现断层两侧输入地震动的模拟。首先,依据建立的桥址场地断层模型,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方法生成目标点位的高频地震动;再由走滑断层两侧地震动的脉冲效应和永久位移的特征,采用不同的等效脉冲模型分别模拟断层平行向和法向的低频脉冲分量,两者在截止频率处采用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高通和低通滤波,依据场地模型以及走滑断层两侧地震动的空间相干性,建立转换矩阵以模拟其空间变异性,最终将匹配滤波后的高、低频分量在时域叠加得到断层两侧的输入地震动。从时程、频谱以及结构响应三方面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以实际的跨断层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基于OpenSees建立全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模拟的断层两侧地震动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梁跨断层的角度和位置,以及永久位移幅值对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较大的残余内力和残余位移是造成跨断层桥梁破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工程 断层地震动 地震动模拟 脉冲模型 地震动空间变化
下载PDF
融合时频空间特征的土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改进MLP模型研究
7
作者 王晓玲 李清梦 +3 位作者 刘宗显 余佳 余红玲 王昊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3,共11页
针对现有地震易损性分析中采用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等地震动指标未能充分反映地震动复杂的时频空间特征,且现有基于对数空间线性函数关系假设的地震需求模型难以揭示地震动指标与地震响应间复杂非线性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频空... 针对现有地震易损性分析中采用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等地震动指标未能充分反映地震动复杂的时频空间特征,且现有基于对数空间线性函数关系假设的地震需求模型难以揭示地震动指标与地震响应间复杂非线性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频空间特征的土石坝地震易损性改进多层感知机(Multi Layer Perceptron,MLP)模型。该模型利用胶囊网络(Capsule Network,CapsNet)能够充分捕捉和表征目标特征空间位置分布的优势,从地震动小波时频图中提取反映地震动时频空间分布的深层特征,并以特征拼接的方式与既有特征进行融合,构建地震动融合指标;进一步地,采用树形Parzen优化算法(Tree structured Parzen Estimator,TPE)对MLP的神经元数量、学习率等超参数进行优化,提出基于TPE-MLP的土石坝地震需求模型,以反映地震动融合指标与地震响应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进而实现土石坝地震易损性的可靠分析。案例分析表明,相比于既有地震动指标,基于地震动时频空间特征融合指标的土石坝地震需求模型的MAE降低了40.5%,表明了所提模型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地震易损性 地震动时频空间特征 地震需求模型 胶囊网络 多层感知机 小波变换
下载PDF
不同地震作用输入模式的跨断层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8
作者 李小军 孙静怡 +2 位作者 王宁 荣棉水 董青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14,共12页
大地震在近断层场地产生强烈地震动的同时,还会由于断层错动直接导致基岩甚至上覆土层破裂,在断层两侧产生显著差异性永久位移,造成位于断层附近或跨越断层的工程结构破坏。因此,跨断层桥梁面对的地震作用是断层两侧桥墩处场地的不同地... 大地震在近断层场地产生强烈地震动的同时,还会由于断层错动直接导致基岩甚至上覆土层破裂,在断层两侧产生显著差异性永久位移,造成位于断层附近或跨越断层的工程结构破坏。因此,跨断层桥梁面对的地震作用是断层两侧桥墩处场地的不同地震动,包括存在永久性位移的地震动。本文以垂直跨越走滑断层的多跨简支梁桥为例,基于OpenSees有限元模拟平台建立了桥梁结构的三维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地震作用输入模式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及其差异。考虑的地震作用模式包括:(1)断层两侧场地的地震作用视为相同的无永久位移的地震动,即无永久位移的一致地震动作用模式;(2)断层主动盘一侧场地的地震作用具有永久位移地震动,被动盘一侧采用无永久位移地震动,即具有永久位移的非一致地震动作用模式;(3)在断层主动盘一侧场地以静力方式施加断层错动位移,而被动盘一侧场地固定不动,即断层错动位移静力作用模式。计算结果分析表明,不考虑永久位移的一致地震动作用模式的地震动输入会导致严重低估桥梁反应计算结果,这也说明地震动的断层两侧永久性位移差异会显著增大桥梁结构反应;而一致地震动作用叠加断层错动永久位移静力作用的结果与非一致地震动作用模式的结果非常接近。为此,在某种程度上说,跨断层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可采用一致地震动作用叠加断层错动位移静力作用的桥梁结构反应来近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桥梁 地震反应 地震动空间差异 永久位移 地震作用模式
下载PDF
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99
9
作者 范立础 王君杰 陈玮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8-363,共6页
基于平稳随机地震动场理论 ,研究了地震动空间变化 ,包括行波效应、相干损失和局部场地条件 ,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采用虚拟激励方法计算结构的随机响应。计算的响应量包括塔顶位移、塔底弯矩、辅助墩底弯矩等 ,得到的主... 基于平稳随机地震动场理论 ,研究了地震动空间变化 ,包括行波效应、相干损失和局部场地条件 ,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采用虚拟激励方法计算结构的随机响应。计算的响应量包括塔顶位移、塔底弯矩、辅助墩底弯矩等 ,得到的主要结论是 :与一致地震激励相比 ,地震动空间变化可以使斜拉桥的地震反应改变达 4 0 % ,仅考虑行波效应可以得到响应的偏于保守的估计值 ;局部土场地条件对斜拉桥的地震反应有重要影响 ,当各塔、墩处的土质条件差异较大时需进行详细的抗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地震动 空间变化 随机响应
下载PDF
跨断层桥梁抗震综述 被引量:17
10
作者 贾宏宇 杨健 +2 位作者 郑史雄 赵灿晖 杜修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5-1093,共19页
在交通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公路、铁路网的发展使得跨越断层修建桥梁不可避免,川藏铁路的规划、设计和修建更让这个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公路和铁路抗震规范采用避让断层造桥的规定与无法避让造桥的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也日... 在交通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公路、铁路网的发展使得跨越断层修建桥梁不可避免,川藏铁路的规划、设计和修建更让这个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公路和铁路抗震规范采用避让断层造桥的规定与无法避让造桥的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在地震作用下跨越活动断层的桥梁比非跨越断层桥梁具有更复杂的受力特点、破坏形式和破坏机理,我国对跨断层桥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工程实例以及抗震设计规范缺乏.为了确保跨断层桥梁的安全性,基于国内外对跨断层桥梁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活动断层特征、断层处地震动、跨断层桥梁的破坏特征、跨断层桥梁分析方法以及跨断层桥梁概念设计措施.梳理了当前跨越断层桥梁抗震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跨断层桥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断层地震空间性、跨断层桥梁破坏机理、多灾害对跨断层桥梁的影响、跨断层桥梁快速抢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跨断层桥梁抗震中的应用将是未来发展方向,为未来跨断层桥梁抗震设计、性能评估和规范拟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桥梁 抗震设计 断层地震动 地震动空间性 活动断层
下载PDF
考虑地震动空间非一致性的岩体地下洞室群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海波 朱莅 +3 位作者 吕涛 杨建宏 夏祥 刘亚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57-1766,共10页
阐述人工合成考虑空间非一致性的多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步骤,提供合理的空间非一致地震动输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大型地下洞室群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一致与非一致两种地震动输入情况下该地下洞室群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洞... 阐述人工合成考虑空间非一致性的多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步骤,提供合理的空间非一致地震动输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大型地下洞室群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一致与非一致两种地震动输入情况下该地下洞室群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洞室群地震响应与激振源的位移时程曲线形式接近,表明围岩的惯性效应可以忽略;地震波幅值对于地下洞室地震响应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地震动的空间非一致特性对于讨论的轴向长度水平(轴线长度尺寸为300~400 m)的地下洞室的破坏未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类似的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动安全评价时可以不考虑地震动空间非一致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震动空间非一致性 水电站 地下洞室 地震反应 地震安全评价
下载PDF
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城市高架桥梁地震碰撞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忠献 岳福青 +1 位作者 周莉 刘旭锴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8-943,共6页
分析了地震动空间效应对城市高架简支梁桥和多跨连续梁桥地震碰撞响应的影响.拟合了与规范反应谱相一致且考虑空间效应的人工地震波;建立了两种桥型的有限元模型;数值仿真并比较分析了一致激励以及仅考虑行波效应、仅考虑部分相干效... 分析了地震动空间效应对城市高架简支梁桥和多跨连续梁桥地震碰撞响应的影响.拟合了与规范反应谱相一致且考虑空间效应的人工地震波;建立了两种桥型的有限元模型;数值仿真并比较分析了一致激励以及仅考虑行波效应、仅考虑部分相干效应和同时考虑行波效应与部分相干效应的非一致激励等4种激励情况下,两种桥型的非线性地震碰撞响应.结果表明: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桥梁地震碰撞响应的影响显著,且对连续梁桥的影响更为明显;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会使桥梁的撞击力明显增大,同时考虑行波效应与部分相干效应时增幅最大;随着视波速的提高,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弱.因此,在城市高架桥梁地震碰撞响应分析中,必须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架桥梁 简支梁桥 连续梁桥 地震响应 碰撞 地震动 空间效应 人工地震波
下载PDF
基岩地震动的一个相干函数模型——倾滑断层情形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丁海平 刘启方 +1 位作者 金星 袁一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本文研究了基岩随机地震动的空间变化规律,考虑了震源破裂速度、子源个数、震源深度和介质传播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应于每个样本,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采用震源位错模型的弹性半空间近场地震动场,最后通过统计方法给出了一个倾滑断层... 本文研究了基岩随机地震动的空间变化规律,考虑了震源破裂速度、子源个数、震源深度和介质传播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应于每个样本,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采用震源位错模型的弹性半空间近场地震动场,最后通过统计方法给出了一个倾滑断层情形下的近场基岩地震动的相干函数模型。这一方法可以补充常用的统计方法因观测资料有限而导致的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 地震动 相干函数模型 震源破裂速度 震源深度 介质传播速度 数值模拟 统计方法 断层
下载PDF
地震动空间效应与土-基础相互作用效应对隔震桥梁临界碰撞间隙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忠献 周莉 岳福青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5-90,共6页
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和虚拟激励法,研究了地震动空间效应与土-基础相互作用效应对隔震梁桥临界碰撞间隙的影响。建立了临界碰撞间隙计算方法,分别研究了仅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仅考虑土-基础相互作用和同时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与土-基础相... 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和虚拟激励法,研究了地震动空间效应与土-基础相互作用效应对隔震梁桥临界碰撞间隙的影响。建立了临界碰撞间隙计算方法,分别研究了仅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仅考虑土-基础相互作用和同时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与土-基础相互作用三种情况下各参数对临界碰撞间隙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地基土剪切波速较小且部分相干效应不显著时,临界碰撞间隙随地基土剪切波速减小而减小;当地基土剪切波速较大时,不论是否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地基土剪切波速对临界碰撞间隙的影响很小;行波效应与部分相干效应对临界碰撞间隙的影响不能忽视,且部分相干效应的影响更突出,部分相干效应越显著,临界碰撞间隙越大;临界碰撞间隙随隔震支座阻尼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当部分相干效应显著时,随隔震支座周期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桥梁 地震碰撞 临界碰撞间隙 地震动空间效应 土-基础相互作用 虚拟激励法
下载PDF
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对大跨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史小伟 李黎 +1 位作者 杨军 夏正春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0,共5页
导致地震动空间变异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几何不相干性效应和行波效应。文章首先根据O.Ramadan等人提出的方法合成地震位移波,然后对沪蓉国道上龙潭河大桥进行了抗震时程计算,对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各个主要因素的单独影响、综合影响分别进行... 导致地震动空间变异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几何不相干性效应和行波效应。文章首先根据O.Ramadan等人提出的方法合成地震位移波,然后对沪蓉国道上龙潭河大桥进行了抗震时程计算,对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各个主要因素的单独影响、综合影响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一致激励相比较,地震动的空间变异性对龙潭河大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的空间变异性 几何不相关性 行波效应 地震波拟合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对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帅 王景全 +1 位作者 颜晓伟 冯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104,共11页
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对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地震动为研究对象,根据台站与断层的空间相对位置,将近场波分为破裂前方区域(Forward District,FD)、破裂区域(Middle District,MD)和破裂后方区域(Back... 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对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地震动为研究对象,根据台站与断层的空间相对位置,将近场波分为破裂前方区域(Forward District,FD)、破裂区域(Middle District,MD)和破裂后方区域(Backward District,BD)三类波,对其进行频谱分析表明,MD区域和FD区域地震动低频成分显著而BD区域高频成分显著。以某主跨为406m的斜拉桥为依托工程,对三个区域地震动作用下地震响应规律进行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三个区域地震响应规律和量值均有显著差异,不同区域结构动力响应与地震动特征参数相关程度迥异。MD区域塔顶纵向位移较BD区域增加3.03倍,塔底弯矩和剪力增加1.0倍;FD区域塔顶纵向位移较BD区域增加1.06倍,塔底弯矩和剪力较BD区域却分别下降了35.5%和32.2%。基于上述结果,建议对于位于破裂区域的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须同时提高强度与变形需求,采用PGV及PGA作为结构动力响应参数的评估指标,还应选择合理地震动方向;对于破裂前方区域,结构动力响应受输入能和PGA影响显著,须重点控制结构的变形;对于破裂后方区域,应着重提高结构的强度需求,首选断层距及PGV作为地震动输入的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方向性效应 空间分布特征 斜拉桥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基于特征正交分解的空间变异地震动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亮 李黎 樊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5-689,695,共6页
结合模态截断技术,导出了特征正交分解型谱表示法的随机模拟公式.给出了空间变异地震动的随机描述,并通过引入对地震动谱矩阵的预分解,导出了用于平稳空间变异地震动随机模拟的简化计算公式,避免了较耗时的对复矩阵求特征值的运算.简化... 结合模态截断技术,导出了特征正交分解型谱表示法的随机模拟公式.给出了空间变异地震动的随机描述,并通过引入对地震动谱矩阵的预分解,导出了用于平稳空间变异地震动随机模拟的简化计算公式,避免了较耗时的对复矩阵求特征值的运算.简化公式同样可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加速,较之原有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最后,模拟了龙潭河特大桥桥址处的空间变异地震动,说明了所推导的方法是正确的,同时形象地说明了地震动特征正交分解模态的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性 地震动 谱表示法 特征正交分解(POD)
下载PDF
断层地震动对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怀宇 李建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4-1152,共9页
以一跨断层简支桥梁为工程背景,根据已有脉冲模型,生成了模拟断层效应的地面运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跨断层桥梁空间有限元模型,应用非一致激励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断层断裂效应对隔震桥梁的影响.还分别针对采用铅芯橡胶支座和... 以一跨断层简支桥梁为工程背景,根据已有脉冲模型,生成了模拟断层效应的地面运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跨断层桥梁空间有限元模型,应用非一致激励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断层断裂效应对隔震桥梁的影响.还分别针对采用铅芯橡胶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两种支座系统,研究了考虑和不考虑断层跨越效应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效应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非常大,会较大地增加结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近断层地面运动 断层跨越 空间变化 隔震
下载PDF
地震空间变化性对高墩铁路桥碰撞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康锐 郑凯峰 +2 位作者 李晰 贾宏宇 郑史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3-491,499,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地震动参数对高墩铁路桥碰撞的影响,以一座典型高墩铁路桥为例,基于Open Sees平台采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其在一致激励及多点激励下的碰撞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采用Hertzdamp模型充分考虑了结构在碰撞过程中的能... 为了研究不同地震动参数对高墩铁路桥碰撞的影响,以一座典型高墩铁路桥为例,基于Open Sees平台采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其在一致激励及多点激励下的碰撞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采用Hertzdamp模型充分考虑了结构在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和刚度变化;其次,依据中国桥梁抗震规范并基于"谱兼容"的方法选取了符合不同场地条件的天然地震记录;最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考虑行波效应和场地效应的高墩桥碰撞响应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的空间变化性不但会对桥梁结构的内力产生显著影响,还会增大结构的振幅或加剧相邻结构之间的不同步振动,从而显著增大碰撞发生的概率和碰撞力的大小,在桥梁的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其对桥梁结构碰撞产生的影响,否则会错误的估计结构的响应;行波效应会改变地震动的相位角,对梁-梁处的碰撞影响更为显著,特别是视波速较小时,而场地效应会增大地震动的幅值,对梁-桥台处的碰撞影响更为显著,在进行防撞减撞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地震动的空间效应,还应充分考虑导致结构不同部位发生碰撞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合适的减撞措施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墩桥梁 碰撞 地震动的空间变化性 行波效应 场地条件
下载PDF
震源参数对地震动相干函数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海平 宋贞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18,74,共4页
基于运动学震源模型,以弹性半空间作为传播介质模型,采用显式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强地面震动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考察了震源深度、断层破裂子源大小、破裂速度和断层走向等震源参数对地震动相干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震源深度和断... 基于运动学震源模型,以弹性半空间作为传播介质模型,采用显式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强地面震动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考察了震源深度、断层破裂子源大小、破裂速度和断层走向等震源参数对地震动相干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震源深度和断层走向对相干函数的影响较大。并根据统计结果给出了一个基岩地震动的相干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参数 弹性介质 地震动空间变化 相干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