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弹一星”精神生成的现实与精神逻辑——兼论与中国航天精神之关系
1
作者 庾虎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17-22,共6页
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两弹一星”的打造是对抗美援朝这一历史事件反思的直接结果。抗美援朝精神成了“两弹一星”精神生成的一股重要的精神推力。从社会意识的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角度来看,“两弹一星”精神的生成主要有三个维度的精... 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两弹一星”的打造是对抗美援朝这一历史事件反思的直接结果。抗美援朝精神成了“两弹一星”精神生成的一股重要的精神推力。从社会意识的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角度来看,“两弹一星”精神的生成主要有三个维度的精神来源:伟大建党精神、维护世界和平理念、中华民族奋斗精神。“两弹一星”的实现源于伟大建党精神在新中国的具象化、现实化、时代化要求,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成功转化。中国共产党人的维护世界和平理念是“两弹一星”得以实现、“两弹一星”精神得以生成的另一重要的精神推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深植于“两弹一星”人的心中,是“两弹一星”人的精神基因。“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等一脉相承,“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航天精神生成的直接源头,其他成员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扬与光大。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中国航天精神也将不断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弹一星”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航天精神 逻辑
下载PDF
“两弹一星”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谱系关系及弘扬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庾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14,共6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源和根,“两弹一星”精神则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建党的历史使命是进行社会革命、重建国家,“两弹一星”则具有保卫新中国、强盛新中国的历史使命。“为国”“为命”“为业”“为民”是伟大建党精... 伟大建党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源和根,“两弹一星”精神则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建党的历史使命是进行社会革命、重建国家,“两弹一星”则具有保卫新中国、强盛新中国的历史使命。“为国”“为命”“为业”“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的共同意蕴。“两弹一星”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实践样态,“两弹一星”持续于巩固新生政权与推进新中国的影响力、力争于维护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聚焦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业。学习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要求人们汲取其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力量、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以及汲取其伟大的创新精神、科技强国的先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精神谱系
下载PDF
中国梦,华龙情——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传承与发扬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国才 《中国核电》 2019年第5期481-485,共5页
20世纪60年代,老一辈核工业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攻坚克难,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为中国奠定了核大国的地位,叙写了“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80年代开始自主建设“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发展完善了中国的核... 20世纪60年代,老一辈核工业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攻坚克难,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为中国奠定了核大国的地位,叙写了“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80年代开始自主建设“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发展完善了中国的核工业产业链,也促进国内新一轮核电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新时代,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突破重重困难,工程开工建设4年多来,四大控制一直受控,堪称核电工程建设奇迹。这是对“两弹一星”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奏响了中核集团新时代强核梦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弹一星 核工业 华龙一号 精神 传承
下载PDF
“两弹一星”工程中“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昱东 曾华锋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4-78,共5页
"两弹一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政治+行政+技术"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由于政治要素介入管理,该体制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体现出中国独有的特色。在今天的国防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中,应充分... "两弹一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政治+行政+技术"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由于政治要素介入管理,该体制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体现出中国独有的特色。在今天的国防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中,应充分借鉴和发扬这一卓有成效的管理模式,重视和加强政治的主导性,建立灵活高效、独立运行的研发机制,充分发扬集体领导、民主集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弹一星”工程 “三位一体”管理体制 大科学工程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工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艳琼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3-1013,共11页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石。从1955年我国决定发展原子能,到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承担了与核弹、导弹相关的大量配套科技任务,负责整个卫星系统的技术抓总,完成卫星本...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石。从1955年我国决定发展原子能,到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承担了与核弹、导弹相关的大量配套科技任务,负责整个卫星系统的技术抓总,完成卫星本体的研制,并建立地面测控系统。中国科学院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弹 导弹 卫星 中国科学院 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