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engthen the Four Confidences: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1
作者 Cai Yangbo Xu Sumi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0-218,共9页
The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a’s self-confidence in its path,political system,guiding theories,and culture.This spirit,which conceived the choice of socialist path,has become the... The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a’s self-confidence in its path,political system,guiding theories,and culture.This spirit,which conceived the choice of socialist path,has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confidence in the socialist pa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Marxist theory contained in the spirit is the core of the theoretical self-confidence of socialism;the socialist system bred by the spirit has borne the fruit of confidence in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produced by the spirit is the thrust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spirit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the new era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 the Four Confid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Four Confidence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MARXISM
下载PDF
Wusi Street:Birthplace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2
作者 Liu Jian 《ChinAfrica》 2011年第7期52-52,共1页
NORTH of the Forbidden City and east of Jingshan Park lies Beijing’s Wusi Street or May Fourth Street.Its name originates with the May Fourth Movement,a pivotal anti-imperialist,cultur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 that b... NORTH of the Forbidden City and east of Jingshan Park lies Beijing’s Wusi Street or May Fourth Street.Its name originates with the May Fourth Movement,a pivotal anti-imperialist,cultur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 that began on May 4,1919. On that historic day,Peking University students departed from Hong Lou (Red Building),which was built in 1918 to house the university’s library and l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si Street:Birthplace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下载PDF
May Fourth Movement in China-language Planning and Innovation
3
作者 范丽颖 程静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0期201-202,共2页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a clear comprehension and discernment of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the languageplanning field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and differences from innovation and change.It focuses on f...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a clear comprehension and discernment of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the languageplanning field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and differences from innovation and change.It focuses on five aspects:a new language policyadopted in the period of late Qing;the status of classic Chinese in ancient times and the new vernacular in modern Chinese;the ori-gins of new vernacular;the problem that appeared alongside the new vernacularand the influence of May Fourth Movement in soci-ety and in educatio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 fourth movement LANGUAGE PLANNING LANGUAGE policy status PLANNING CORPUS PLANNING
下载PDF
From Academic Nitpicking to a =New Culture Movement': How Newspapers Turned Academic Debates into the Center of ~May Fourth" 被引量:1
4
作者 Elisabeth Forster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4年第4期534-557,共24页
Abstract In early 1919, people like Hu Shi and Chen Duxiu were regarded as members of an ivory-tower "academic faction" (xuepai), embroiled in a debate with an opposing "faction." After the May Fourth demonstrat... Abstract In early 1919, people like Hu Shi and Chen Duxiu were regarded as members of an ivory-tower "academic faction" (xuepai), embroiled in a debate with an opposing "faction." After the May Fourth demonstrations, they were praised as the stars of a "New Culture Movement." However, it was not obvious how the circle around Hu Shi and Chert Duxiu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May Fourth demonstrations. This link hinged on the way in which newspapers like Shenbao reported about the academic debates and the political events of May Fourth. After compartmentalizing the debating academics into fixed xuepai, Shenbao ascribed warlord-political allegiances to them. These made the Hu-Chen circle look like government victims and their "factional" rivals like the warlords' allies. When the atmosphere became hostile to the government during May Fourth, Hu Shi's "faction" became associated with the equally victimized May Fourth demonstrators. Their ideas were regarded as (now popular) expressions of anti-government sentiment, and soon this was labeled the cor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idea and rhetoric of China's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is way emerged out of the fortuitous concatenation of academic debates, newspaper stories, and political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 fourth movement New Culture movement Shenbao academicfactions (xuepai) Chinese newspapers
原文传递
The Partition of the West: Inter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Chinese Mind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5
作者 罗志田 Zhang Guangyuan +1 位作者 Lin Hong Su Xuetao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0年第3期142-150,共9页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Chinese Mind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Partition of the West
原文传递
1920年代的《娜拉》演出与五四精神传导
6
作者 王桂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5,共10页
易卜生的名剧《娜拉》经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洗礼,成为五四精神的象征,《娜拉》的舞台演出即是五四精神向社会传导的过程。1920年代,承载着个性解放思想和新兴话剧样式双重内涵的《娜拉》演出,从案头到舞台、从学校到社会、从... 易卜生的名剧《娜拉》经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洗礼,成为五四精神的象征,《娜拉》的舞台演出即是五四精神向社会传导的过程。1920年代,承载着个性解放思想和新兴话剧样式双重内涵的《娜拉》演出,从案头到舞台、从学校到社会、从禁演到公演、从女扮男装到男扮女装、从同性登台到男女合演,经历了曲折而繁难的过程,而在观演之间更是激发了有关中国观众配不配看新剧、易卜生是否适合中国、娜拉该不该出走等问题的论争。由1920年代的四种《娜拉》演出,我们可以清晰地透视五四精神向社会传导的路径及效果,进而重审五四精神的丰富性和启蒙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娜拉》演出 1920年代 五四精神 社会传导 启蒙限度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域下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情感演化研究——以《新青年》杂志为例
7
作者 程秀峰 李金蔓 《晋图学刊》 2024年第4期1-15,共15页
文章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以《新青年》杂志为例,分析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情感演化历程及外部动因,为研究特定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提供研究思路与案例支持。基于已有的分类框架,本研究将《新青年》杂志1915—1922年所... 文章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以《新青年》杂志为例,分析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情感演化历程及外部动因,为研究特定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提供研究思路与案例支持。基于已有的分类框架,本研究将《新青年》杂志1915—1922年所刊发的文章划分为“政治文化”“哲学思潮”“社会教育”“语言文学”共4个类目,对每个类目的文章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取了文章作者、发文时间、主题词、涉及人物等基本数据以及文章的情感极性和强度。然后分别对每个类目所涉人物进行聚类,并从群体(类目总体情感演化)和个体(代表性人物的跨类目比较)两个角度分析了五四运动前后人物情感演化过程及特征。最后,结合文章主题和具体历史事件探讨了人物情感演化的外部动因,从而对该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及社会变迁进行客观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新文化运动时期 五四运动 情感分析
下载PDF
论五四时期安徽省立“二农”在芜湖学生运动中的作用
8
作者 李超 金根木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1919年5月5日凌晨,北京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至芜湖,芜湖学界积极响应。在高语罕等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下,芜湖师生发起了一系列爱国运动。安徽省立“二农”表现突出,其以有利的地理条件成为游行请愿的集结地,作为核心力量发起成立芜湖... 1919年5月5日凌晨,北京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至芜湖,芜湖学界积极响应。在高语罕等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下,芜湖师生发起了一系列爱国运动。安徽省立“二农”表现突出,其以有利的地理条件成为游行请愿的集结地,作为核心力量发起成立芜湖学生联合会,对五四时期芜湖学生运动的深入持续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日后安徽民主革命的兴起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安徽省立“二农” 芜湖学生联合会 高语罕
下载PDF
18世纪法国的书籍生产与思想转变再思考
9
作者 洪庆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18世纪是书籍出版趋向繁荣的时代,包括小册子在内的大量印刷读物进入法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此在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学术史中,长期以来一直普遍认为,启蒙书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 18世纪是书籍出版趋向繁荣的时代,包括小册子在内的大量印刷读物进入法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此在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学术史中,长期以来一直普遍认为,启蒙书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但是如果转换历史观察的视角,从社会政治面相角度透视18世纪中期的法国,此时启蒙大潮方兴,而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可能的实情是,启蒙时代理性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成长,并非启蒙书籍流播教化的产物,而是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欧文明史一种持续性发展趋势的结果。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乃至启蒙运动,只是这一进程中一个个突出而显见的节点而已。18世纪来临的书籍时代与启蒙大潮,只能说是在广度上扩展、在高度上提升了该趋势。由于革命主角们从此前时代的著作及其倡导的思想原则中寻找话语来源,让人感觉是启蒙制造了革命,但实际上,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近代法兰西国家建构中留下的政治性和制度性的积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阅读史 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 欧洲文明进程
下载PDF
呼应“五四”的《劳工之爱情》:底层浪漫、上海想象与影业拓展
10
作者 张春 孙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1922年,由明星公司出品的《劳工之爱情》是我国现存可以观看的最早电影。重温这部百年前的电影短片,可以感受到明星公司顺应时势,在电影制作方面呼应“五四”,不断强化“劳工+爱情”的故事表达,隐喻阶层固化和传统礼俗的逐渐坍塌。上海... 1922年,由明星公司出品的《劳工之爱情》是我国现存可以观看的最早电影。重温这部百年前的电影短片,可以感受到明星公司顺应时势,在电影制作方面呼应“五四”,不断强化“劳工+爱情”的故事表达,隐喻阶层固化和传统礼俗的逐渐坍塌。上海作为早期电影的主要故事场所,也被传播成为“十里洋场”繁华与蛮荒共存的合成符号。明星公司的商业探索,还突出地表现在精准服务大众,注重雅俗共赏,而这也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电影创作提供了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之爱情》 明星公司 五四运动 底层突围 商业探索
下载PDF
工运先驱邓培的历史主动精神探赜
11
作者 李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邓培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为中国工人运动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他的思想和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他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彰显尊重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他对无产阶级地... 邓培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为中国工人运动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他的思想和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他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彰显尊重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他对无产阶级地位具有清晰认知和科学判断,彰显尊重人民的主体精神;他勇挑革命重担,对党和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有着清醒的认知,彰显清醒自觉的主动精神;他投身革命工作有着务实巧妙的工作方法,彰显未雨绸缪的预见精神;他大义凛然、不惧牺牲,彰显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培 工人运动先驱 历史主动精神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形式、特质与价值
12
作者 陈殿林 程湘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五四运动纪念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纪念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时代,党围绕五四运动开展了多元化的纪念活动,除了传统的集会形式,还创新性地引入回信交流、主题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这些纪念活动展现出三个显著特点:首先,它们延续... 五四运动纪念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纪念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时代,党围绕五四运动开展了多元化的纪念活动,除了传统的集会形式,还创新性地引入回信交流、主题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这些纪念活动展现出三个显著特点:首先,它们延续了五四运动纪念活动中所蕴含的五四精神核心;其次,活动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最后,通过结合青年群体的实际情况,实现了话语体系的创新。新时代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在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引导青年成长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纪念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时代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以其多样化的形式和新的特质,赋予了纪念史更为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纪念活动
下载PDF
汉代盘鼓舞中的身体观探赜
13
作者 李晓鸥 梅榆昆 《中国舞蹈学》 2024年第1期119-126,354,355,共10页
盘鼓舞是我国汉代舞蹈中的一种类型,此舞不仅以高超的舞技流传千古,更以意蕴深长的表演境界震撼人心。汉代盘鼓舞精湛的舞蹈技艺背后,体现着我国传统道教所倡导的身体观。本文通过对汉代盘鼓舞动作技术以及表演的分析,窥探其中体现的身... 盘鼓舞是我国汉代舞蹈中的一种类型,此舞不仅以高超的舞技流传千古,更以意蕴深长的表演境界震撼人心。汉代盘鼓舞精湛的舞蹈技艺背后,体现着我国传统道教所倡导的身体观。本文通过对汉代盘鼓舞动作技术以及表演的分析,窥探其中体现的身体技艺观。提出要练就此舞,舞人需要修炼“气炁技术”“反胴动律”的身体技术,从而达到“形神相守”的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鼓舞 道教 身体观 气炁技术 反胴动律 形神相守
下载PDF
The May Fourth Spirit:Re-evaluate or Reiterate?─Comments on a Seminar on the May Fourth Spiri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14
作者 李登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6年第3期164-167,192,共5页
关键词 the may fourth spirit Comments on a Seminar on the may fourth spiri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原文传递
Spirit of May Fourth Movement
15
《Women of China》 2019年第6期7-9,共3页
This year mark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Xi Jinping,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stressed that studies of the movement, and its spirit, must ... This year mark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Xi Jinping,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stressed that studies of the movement, and its spirit, must be enhanced, to guide Chinese youth to work tirelessly to secure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o strive for the great succes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and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it may fourth movement 100th ANNIVERSARY
原文传递
基于“因病致郁”与“因郁致病”探讨胃癌伴抑郁状态的诊疗思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逸杨 张海航 +2 位作者 徐晓楠 陈滨海 张光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从中医“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角度论述胃癌伴抑郁状态的产生和加重,以期为其中医治疗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搜集部分医家关于胃癌“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理论的学术观点,并结合临床实践... [目的]从中医“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角度论述胃癌伴抑郁状态的产生和加重,以期为其中医治疗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搜集部分医家关于胃癌“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理论的学术观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探讨胃癌伴抑郁状态的诊疗。[结果]胃癌伴抑郁状态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方面:中气失运,升降乖戾为其根;瘀毒胶结,七情失常为其本;瘤结局部,毒溢血脉,病郁交夹为其标,据此胃癌伴抑郁状态的治疗应斡旋中气,畅脾胃之气化;调气开郁,调人体之升降出入;化瘀解毒,通人体之气血津液;形神同调,复人体五脏之元真。[结论]瘀、毒、郁均是影响胃癌伴抑郁状态发生、发展与转归的重要病理因素,这三个因素常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从“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的角度对胃癌伴抑郁状态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完善胃癌伴抑郁状态的病因病机理论,也有助于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伴抑郁状态 因病致郁 因郁致病 气机升降 瘀毒胶结 形神一体
下载PDF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每周评论》为中心的考察
17
作者 龙国存 刘维荣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每周评论》是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媒介。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环境,《每周评论》逐步认可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广泛报道十月革命和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关注劳农阶级,鼓励工人阶... 《每周评论》是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媒介。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环境,《每周评论》逐步认可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广泛报道十月革命和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关注劳农阶级,鼓励工人阶级组织起来进行阶级斗争,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周评论》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
18
作者 张含笑 李陈亚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23-26,共4页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运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五四精神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运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五四精神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举措,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高校应当充分挖掘五四精神教育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推动创新信息化五四精神教育载体,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多元化;持续促进五四精神转化为实践行动,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从而更好地激励青年大学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精神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五四运动在江苏
19
作者 李雨畅 张加华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5期98-103,共6页
1919年,从北京首先爆发的五四运动迅速席卷到江苏,江苏各界人士立刻响应积极声援,通过举办国民大会和游行演说、筹建各界联合会等爱国团体、全面开展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尤其是罢课、罢工、罢市斗争等实际行动,参与到五四浪潮中,掀起... 1919年,从北京首先爆发的五四运动迅速席卷到江苏,江苏各界人士立刻响应积极声援,通过举办国民大会和游行演说、筹建各界联合会等爱国团体、全面开展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尤其是罢课、罢工、罢市斗争等实际行动,参与到五四浪潮中,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巨浪。这一时期,新文化思潮在江苏各地广泛传播,一些地方开始兴办教育事业,成立进步团体,发行文化刊物,使广大民众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的革命实践中迅速成长,他们深入到工人群体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江苏地区早期中共组织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江苏党组织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五四运动在德州及其划时代的影响
20
作者 谈家水 刘振起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五四运动爆发后,德州人民立即响应,迅速汇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五四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推动了德州新文化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德州地方党组织和革命锻炼了一批骨干力量,促进了德州民众的觉醒和妇女解... 五四运动爆发后,德州人民立即响应,迅速汇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五四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推动了德州新文化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德州地方党组织和革命锻炼了一批骨干力量,促进了德州民众的觉醒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五四运动孕育形成了伟大的五四精神,新时代,德州青年要大力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奋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德州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德州 影响 新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