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ory of National Horsemanship Champion Yu Hong
1
作者 BALSANG CERING 《China's Tibet》 2001年第3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story of National Horsemanship Champion yu Hong
下载PDF
清代孤本戏曲三种述略
2
作者 李志远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清代戏曲还有很多孤本尚未被学界充分发掘,且学界现有的叙述也会存在一些讹误,清代前中期创作的《古其风留人眼小说》《齐人记》和《双奇遇传奇》就是这样的孤本戏曲。现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的这三部戏曲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后... 清代戏曲还有很多孤本尚未被学界充分发掘,且学界现有的叙述也会存在一些讹误,清代前中期创作的《古其风留人眼小说》《齐人记》和《双奇遇传奇》就是这样的孤本戏曲。现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的这三部戏曲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后,考证了学界有关叙述的讹误,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三部戏曲作品的文献形态和故事情节,探讨了《双奇遇传奇》以友朋入戏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本 《古其风留人眼小说》 《齐人记》 《双奇遇》
下载PDF
“故事”“抒情”与短篇小说的新可能——班宇小说创作论
3
作者 张楚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班宇以多样化的故事取材和出色的叙事能力,展现了故事的独特魅力,故事具有为小说提供意义的功能与价值。班宇小说中流淌着的诗意之美,在于其传递的现实关怀、人性探索及情感力量,这是抒情价值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延续,它使得... 班宇以多样化的故事取材和出色的叙事能力,展现了故事的独特魅力,故事具有为小说提供意义的功能与价值。班宇小说中流淌着的诗意之美,在于其传递的现实关怀、人性探索及情感力量,这是抒情价值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延续,它使得小说既有谋篇布局上的巧思,又有逻辑链条之外的美学意味。班宇对短篇小说的坚守、探索与创新,不仅勾连起人们对短篇小说现实与历史、长短盛衰及公共性问题的思考,更丰富了当代短篇小说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宇 故事 抒情 短篇小说
下载PDF
俳谐的沉浮:韩愈《毛颖传》的经典化历程
4
作者 李三卫 《天中学刊》 2023年第6期91-100,共10页
《毛颖传》经典化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中唐到五代时期,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时代文学语境,使其遭受苛酷的嘲讽,但是柳宗元等人的称许和仿作的出现,则是其经典化的逐渐开始;从宋到元,随着宋代古文运动的开展、韩愈地位提升和宋人开放的艺术襟... 《毛颖传》经典化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中唐到五代时期,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时代文学语境,使其遭受苛酷的嘲讽,但是柳宗元等人的称许和仿作的出现,则是其经典化的逐渐开始;从宋到元,随着宋代古文运动的开展、韩愈地位提升和宋人开放的艺术襟怀,《毛颖传》在不断讨论、模拟、典故化中,被精英文人推上了文章经典的地位;明清两代,通过选本的传播、评点的文章学阐释和文人学者的进一步抉发,《毛颖传》在中下层知识分子中也确立了经典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毛颖传》 以文为戏 经典化
下载PDF
“范张故事”明代改写下的疫病文化探析
5
作者 刘炜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范张故事”主要歌颂东汉范式与张劭死生相交的友谊,自东汉末年起广为流传,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丰富的记载。“范张故事”自明代前后发生了主角由染病至染疫的转变,这一情节的改编与明代疫情的频发有关,从人们对疫情的认识、医疗... “范张故事”主要歌颂东汉范式与张劭死生相交的友谊,自东汉末年起广为流传,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丰富的记载。“范张故事”自明代前后发生了主角由染病至染疫的转变,这一情节的改编与明代疫情的频发有关,从人们对疫情的认识、医疗救助方面可窥明代社会下的疫病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张故事 明代改写 《喻世明言》 疫病文化
下载PDF
论后百回本时代“西游故事”的场上传播——以清代“牛魔王家族故事”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毓龙 胡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117,共6页
"西游故事"在后百回本时代的传播渠道可分为"案头"与"场上"两种。以戏曲、说唱为代表的场上文学在传播故事时,未必亦步亦趋地敷演原著。一方面,它们选择吸收原著中具有"场上适用性"的成分,另... "西游故事"在后百回本时代的传播渠道可分为"案头"与"场上"两种。以戏曲、说唱为代表的场上文学在传播故事时,未必亦步亦趋地敷演原著。一方面,它们选择吸收原著中具有"场上适用性"的成分,另一方面,又结合场上文学的艺术成规和经验传统来改造故事。清代"牛魔王家族故事"就是典型一例。与原著相比,戏曲、说唱更侧重"火焰山故事",尤其放大"摩云洞"一节,尽意渲染,使之成为重要戏点。这与场上文学的传播需要和清代通俗文艺的审美风尚有密切关系。以往将这类现象笼统归入百回本"影响研究"是有失偏颇的。这提醒我们:对后百回本时代"西游戏"与"西游说唱"的考察,应从其场上传播的本体性出发,而非将之笼统归入百回本"影响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故事 牛魔王家族 西游戏 西游说唱 场上传播
下载PDF
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欧梵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9,共9页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引来的浪漫主义作品。其中的小说《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包含大量的对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作品的引用。与一般五四作家引用西方文学不同,郁达夫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引证上,或认同西方作家并以...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引来的浪漫主义作品。其中的小说《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包含大量的对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作品的引用。与一般五四作家引用西方文学不同,郁达夫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引证上,或认同西方作家并以此为榜样,而是把他喜爱的西方文学作品注入自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中。虽然郁达夫没能把西方文学的文本放进他的小说后作进一步的创造性转化,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开出另一个现代主义写作传统,但是,他的这种史无前例的西方文学的文本引用,至今看来依然可圈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小说 《沉沦》 西方文学 浪漫主义 文本引用
下载PDF
文化前结构与翻译的创造性误读——林语堂英译《中国传奇》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翻译的创造性误读是指译者对原作进行的有意识的改变和重写。从著名翻译家林语堂的英译本《中国传奇》出发,作者分析了翻译的创造性误读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前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创造性误读并非是对原作和文化的亵渎,而是文学生产和文... 翻译的创造性误读是指译者对原作进行的有意识的改变和重写。从著名翻译家林语堂的英译本《中国传奇》出发,作者分析了翻译的创造性误读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前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创造性误读并非是对原作和文化的亵渎,而是文学生产和文化接受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对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误读 文化前结构 翻译 《中国传奇》 林语堂 文化接受
下载PDF
论鲁迅和余华小说的精神同构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吉鹏 赵月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9-13,共5页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鼻祖仍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坛。在直面人生、社会的价值问题和精神溯源的过程中,一代代的文人与鲁迅不期而遇了,新时期的余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的小说创作在认识论与价值观方面,在思想理念及深层的精神领域...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鼻祖仍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坛。在直面人生、社会的价值问题和精神溯源的过程中,一代代的文人与鲁迅不期而遇了,新时期的余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的小说创作在认识论与价值观方面,在思想理念及深层的精神领域,在思维方式以及文学的表现方式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惊人的同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余华小说 精神同构性
下载PDF
林语堂与《红楼梦》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兆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122,共7页
在中国现代作家整体崇尚西方和批判传统的情况下,《红楼梦》恐怕是少有的例外,它普遍受到关注、热爱和崇拜。林语堂也不例外,他平生的最爱是《红楼梦》。《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塑造、家庭文化叙事,尤其是其精神血脉已浸润于林语堂的文学... 在中国现代作家整体崇尚西方和批判传统的情况下,《红楼梦》恐怕是少有的例外,它普遍受到关注、热爱和崇拜。林语堂也不例外,他平生的最爱是《红楼梦》。《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塑造、家庭文化叙事,尤其是其精神血脉已浸润于林语堂的文学人生之中,也深入了林语堂的精神和灵魂,这自然提升了林语堂的审美境界和艺术品位。不过,由于过于崇拜《红楼梦》,一味沉溺于模仿,缺乏超越性意向,这是林语堂的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红楼梦》 女性形象 家庭文化叙事
下载PDF
死而复生观念与“鲧腹生禹”故事的历史根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国江 宁稼雨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鲧腹生禹"故事是鲧禹治水神话的发端。鲧禹实为同一神话人物经由死而复生过程演变而成的两个人物。这一传说与上古巫教王位继承仪式相伴而生,上古先民认为世世代代王的死亡与新王的即位都是同一神明的死而复生,而"鲧腹... "鲧腹生禹"故事是鲧禹治水神话的发端。鲧禹实为同一神话人物经由死而复生过程演变而成的两个人物。这一传说与上古巫教王位继承仪式相伴而生,上古先民认为世世代代王的死亡与新王的即位都是同一神明的死而复生,而"鲧腹生禹"故事实际上是这一习俗的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而复生 鲧腹生禹 历史根源
下载PDF
对爱情真谛的本质诠释——论《红楼梦》宝玉黛玉的爱情观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乃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5-69,共5页
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没有生物学意义上天经地义的占有色彩;没有社会学意义上地义天经的功利色彩。他们所追求的是真心相许,纯情相依。这种爱情观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几可称之空前绝后,在古今社会生活实际中亦属理想境界。然而,这却符... 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没有生物学意义上天经地义的占有色彩;没有社会学意义上地义天经的功利色彩。他们所追求的是真心相许,纯情相依。这种爱情观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几可称之空前绝后,在古今社会生活实际中亦属理想境界。然而,这却符合人类本性的发展方向,是对爱情真谛的本质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林黛玉 爱情真谛 本质诠释
下载PDF
论汉匈关系中的三种“故事”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圣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86-91,共6页
在汉匈关系史上,冒顿、呼韩邪、南单于比时期与汉朝构筑了三种不同的关系模式。这些模式成为三种故事,为后世汉匈处理彼此关系所因循或借鉴。故事的产生与维系需要多种条件。当条件发生变化时,汉匈会要求更改当前故事而重新选择新的故... 在汉匈关系史上,冒顿、呼韩邪、南单于比时期与汉朝构筑了三种不同的关系模式。这些模式成为三种故事,为后世汉匈处理彼此关系所因循或借鉴。故事的产生与维系需要多种条件。当条件发生变化时,汉匈会要求更改当前故事而重新选择新的故事。此时,双方均会坚持或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故事。三种故事的存在使汉匈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对双方处理彼此关系起到了参考作用,同时也使得转型期汉匈关系的确立变得尤为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汉匈关系 匈奴单于 故事
下载PDF
李渔话本戏曲改编的风格与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承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86,共5页
在李渔创作的三十篇话本小说中有四篇情节新奇,于是将之改编为传奇。按照传奇生旦排场的要求,李渔对部分话本的主要人物作了调整和改写,重新确立了男女主人公。基于传奇篇幅和容量的增加,李渔采用双线结构,补写了部分情节,又从舞台艺术... 在李渔创作的三十篇话本小说中有四篇情节新奇,于是将之改编为传奇。按照传奇生旦排场的要求,李渔对部分话本的主要人物作了调整和改写,重新确立了男女主人公。基于传奇篇幅和容量的增加,李渔采用双线结构,补写了部分情节,又从舞台艺术效果出发,设置了新的戏剧冲突,增写了武戏。根据戏曲集中性的特点,李渔将话本中人物进行了删减与合并,减少出场人数,压缩故事时间,形成了其戏曲改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话本小说 传奇 改编
下载PDF
有欲无情的爱情——“三言”爱情描写的重大缺陷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承洲 张晶晶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74-79,共6页
“三言”中的爱情描写与真正的爱情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它们或过度强调了外貌在爱情中的作用,或过分关注了爱情关系中的情欲行为,或在爱情中掺和了一些非爱情的杂质。产生这种现象,有历史传统的影响,也有编纂者冯梦龙及其时代的原因。
关键词 “三言” 爱情小说 缺陷 原因
下载PDF
内外皆宜 两全其美——从三篇爱尔兰小说的翻译看郁达夫的翻译选材动机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婷婷 张德让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5-39,共5页
从动机论的角度出发 ,从动机的内在要求、外在诱因及自我调节等三要素探讨郁达夫翻译爱尔兰小说的原因 ,认为郁达夫翻译爱尔兰小说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及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内在的自我调节后产生的行为活动。从动机论探讨个人的... 从动机论的角度出发 ,从动机的内在要求、外在诱因及自我调节等三要素探讨郁达夫翻译爱尔兰小说的原因 ,认为郁达夫翻译爱尔兰小说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及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内在的自我调节后产生的行为活动。从动机论探讨个人的翻译活动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翻译者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论 郁达夫 爱尔兰小说翻译
下载PDF
李渔小说词语选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晖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8-79,共2页
本文训释李渔小说词语五条。大致可分两类:一、意义权威字典辞书无载;二、虽见于字典辞书,但释义不确。[
关键词 李渔 小说 古代词汇 词义
下载PDF
春秋及其以前舜帝传说新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尤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41-45,共5页
考察孔子同时或以前的人物的言论,可以看出春秋以前的舜帝传说情况,主要是:至迟在西周穆王时已有人谈论舜帝,而舜帝传说其实在周武王时已经兴盛,而且此前还隐约可考,它与舜裔的势力兴衰和世系的详略成正比关系;虞幕是有虞氏之祖,应是颛... 考察孔子同时或以前的人物的言论,可以看出春秋以前的舜帝传说情况,主要是:至迟在西周穆王时已有人谈论舜帝,而舜帝传说其实在周武王时已经兴盛,而且此前还隐约可考,它与舜裔的势力兴衰和世系的详略成正比关系;虞幕是有虞氏之祖,应是颛顼之后,舜帝后裔自认黄帝为高祖的铭文可作确证;舜帝已是明德圣君形象,受三代王朝尊崇,禅让说和逼篡说都未出现,但禅让说更符合传说的原貌;九疑山舜陵在春秋时已经存在,其形制为楚章华台所仿照,与《山海经》和马王堆地图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舜帝 传说 春秋以前 虞幕 舜陵
下载PDF
也谈《世说新语》的文体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雪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7-18,88,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对《世说新语》文体的讨论,指出这一现象折射出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向传统回归的趋向。同时认为要弄清这一问题既需考虑历史和小说两种文体自身的发展演变,也要考虑古今、中西文学观念的不同。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历史、小说 文体演变 文学观念
下载PDF
李渔话本议论的求新与尚趣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承洲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3,共5页
李渔是一个极具创新意识的作家,他创作的话本与众不同,其议论之多,在话本小说乃至白话小说中首屈一指,不仅在入话、结尾处大发议论,在正话中也经常出面品头论足,话本结构也带有明显的议论文特点。李渔话本的议论立论大胆,新颖别致,常发... 李渔是一个极具创新意识的作家,他创作的话本与众不同,其议论之多,在话本小说乃至白话小说中首屈一指,不仅在入话、结尾处大发议论,在正话中也经常出面品头论足,话本结构也带有明显的议论文特点。李渔话本的议论立论大胆,新颖别致,常发前人所未发,发前人所不敢发,甚或有标新立异之嫌。李渔经常借议论抒发人生感慨,大谈文人雅趣。李渔话本的议论"贵浅显"、"重机趣",写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话本小说 议论 新奇 机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