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hmud Abbas:the Future of Palestine
1
《英语自学》 2005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struggle ELECTION minister SPOKEN LEADERSHIP circu
下载PDF
Such a King
2
作者 赵亮东 《语言教育》 1998年第11期38-38,共1页
Long ago a Polish monarch (君主) disappeared whilehunting.After a frantic search,his ministers found him in anearby village.Dressed in coarse garb (服装),he was workingas a porter.
关键词 PORTER POLISH village coarse SUCH a king minister 东选 BURDEN return
下载PDF
明代勋爵承袭与勋臣宗族活动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秦博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4,共8页
明代公、侯、伯勋爵承袭遵照一套完整的勘验制度,以诰券、宗图为准,由五府、吏部执行。在这种制度的整肃下,勋贵家族组织在形式上向上古封建宗法礼制靠拢,部分族众的宗族意识不断提高,明皇朝的统治秩序与政权合理性亦借此彰显。但随着... 明代公、侯、伯勋爵承袭遵照一套完整的勘验制度,以诰券、宗图为准,由五府、吏部执行。在这种制度的整肃下,勋贵家族组织在形式上向上古封建宗法礼制靠拢,部分族众的宗族意识不断提高,明皇朝的统治秩序与政权合理性亦借此彰显。但随着明代中后期勋臣家族生齿日繁,兼之勋爵袭封制度出现纰漏与畸变,勋贵子弟争袭爵位的现象频繁发生,宗族的秩序性受到冲击,勋臣宗族组织僵化复古,依附于国家强权而缺乏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暴露无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勋爵承袭 勘验制度 宗图 勋臣宗族 争袭爵位
下载PDF
《雨王亨德森》的一种加缪式的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燕 区林 刘开富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雨王亨德森》体现了加缪哲学的"荒谬——个人反抗——集体反抗——和谐"的整体脉络,主人公亨德森所体验的异化感、死亡意象、荒谬处境、反抗和对和谐的渴求表征了加缪哲学思想中的"荒谬"概念,其"异化——寻... 《雨王亨德森》体现了加缪哲学的"荒谬——个人反抗——集体反抗——和谐"的整体脉络,主人公亨德森所体验的异化感、死亡意象、荒谬处境、反抗和对和谐的渴求表征了加缪哲学思想中的"荒谬"概念,其"异化——寻求——回归"的人生路是现代人荒谬处境的极好映射。亨德森在焦虑和质疑中踏上了反抗荒谬的漫漫征程,努力在荒谬的世界上探寻和创造存在的意义,并在困境中寻求一条融于现实但又保持着个人存在的道路是作者索尔.贝娄对加缪"荒谬"存在的极好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王亨德森》 加缪 荒谬 反抗 和谐
下载PDF
还历史本来面目——重新审视日本明治维新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跃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6年第5期76-82,共7页
发生在日本近代的明治维新,一开始并不是所谓主张进步的维新志士企图推翻落后保守的幕府政权的革命,而是一场围绕着开国与锁国的政治斗争。对立双方的主角,一方是主张对外开放的幕府政权,另一方则是部分主张复古排外的雄藩武士。这批武... 发生在日本近代的明治维新,一开始并不是所谓主张进步的维新志士企图推翻落后保守的幕府政权的革命,而是一场围绕着开国与锁国的政治斗争。对立双方的主角,一方是主张对外开放的幕府政权,另一方则是部分主张复古排外的雄藩武士。这批武士与大权旁落很久的朝廷结盟,最终逼迫幕府“奉还大政”,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明治政权。由于没有治国经验,新政权建立后不久即派出级别很高的岩仓使节团对欧美各先进国家进行全面考察。使节团回国后,日本政府迅速调整政策,全面学习西方,终于走上了近代资本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川幕府 明治维新 尊王攘夷 殖产兴业 岩仓使节团 改革
下载PDF
清代前期颇罗鼐总理藏政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志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75,共7页
颇罗鼐总理藏政的实质是藏王制,这在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职官设置、权力体系以及日常行政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颇罗鼐统治时期的藏王制运作是很成功的,颇罗鼐藉此建立了稳固的政治统治,并在军事、宗教、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辉... 颇罗鼐总理藏政的实质是藏王制,这在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职官设置、权力体系以及日常行政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颇罗鼐统治时期的藏王制运作是很成功的,颇罗鼐藉此建立了稳固的政治统治,并在军事、宗教、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政绩。颇罗鼐的藏王统治是高度极权的,但这并非是对西藏早已形成的与中国的领土主权隶属关系的否定,相反许多有力的事实充分证明藏王制只是清朝前期治藏的一种地方政府管理体制,颇罗鼐的藏王统治的成功运作也为清朝逐步加强对西藏的直接影响与控制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政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期 藏王制 颇罗鼐
下载PDF
论元杂剧《汉宫秋》中君王、臣子、贤妃形象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秋娟 《韶关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6-59,共4页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创作的元杂剧《汉宫秋》具有浓厚的悲剧意味。作者剧中着力塑造的君王、臣子、贤妃三个人物形象,寄托了作家本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了忧国伤君的情怀、壮志难酬的失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成就。
关键词 君王 臣子 贤妃 形象
下载PDF
试析岑仲勉《隋唐史》对陈寅恪隋唐史研究的批评 被引量:1
8
作者 宋社洪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隋唐史》是岑仲勉在隋唐史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书中对陈寅恪隋唐史研究的观点多有批评,主要集中在关陇集团、隋唐制度渊源和牛李党争等问题上。二者观点相异的原因,在于岑氏《隋唐史》和陈氏"二稿"在编撰目的及体例上不同;二... 《隋唐史》是岑仲勉在隋唐史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书中对陈寅恪隋唐史研究的观点多有批评,主要集中在关陇集团、隋唐制度渊源和牛李党争等问题上。二者观点相异的原因,在于岑氏《隋唐史》和陈氏"二稿"在编撰目的及体例上不同;二者立说的视野、侧重点亦相异。陈、岑二氏在隋唐史研究领域的各自建树乃至局限,恰恰构成后来研究者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仲勉《隋唐史》 陈寅恪 关陇集团 隋唐制度渊源 牛李党争
下载PDF
王逸评屈原“同姓无相去之义”的历史文化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5-61,共7页
屈原在"君臣以义合,不合则去"的历史环境中,本不受"同姓无去国之义"的道德约束,而以其屡谏不入遭疏放却不去国的行事,树立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宗亲之忠和母国之怀"睠顾楚国,系心怀王"的自觉的特例。东汉王... 屈原在"君臣以义合,不合则去"的历史环境中,本不受"同姓无去国之义"的道德约束,而以其屡谏不入遭疏放却不去国的行事,树立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宗亲之忠和母国之怀"睠顾楚国,系心怀王"的自觉的特例。东汉王逸为回应贾谊、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评论屈原去就取向的异见,把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中央集权统治需要建立的《春秋》"公子无去国之义"改造为"同姓无去国之义",以对中央朝廷的向背作为标准评说屈原的独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例 屈原行为 大一统 人臣事君 忠君爱国
下载PDF
正确理解儒学的几个重要概念
10
作者 丁为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现实生活中,"人治"、"君君臣臣"、"为己"、"爱人"等儒学概念往往被人们从负面的角度加以理解。实际上,无论是"人治"还是"君君臣臣",其原初含义都是一种正面指谓。比如,&... 在现实生活中,"人治"、"君君臣臣"、"为己"、"爱人"等儒学概念往往被人们从负面的角度加以理解。实际上,无论是"人治"还是"君君臣臣",其原初含义都是一种正面指谓。比如,"人治"源于《中庸》的"以人治人",是指以人道的方式对治人的过错,所以朱熹才将其注解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治"往往被理解为完全出于一己之私的"其人之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则往往被理解为"专门以你的方法对付你"。再如,"君君臣臣"本来是孔子对人由不同职务所决定之不同职分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则往往被理解成对特权等级制度的维护与肯定;至于"为己"、"爱人",本来都是出于道德角度的严格要求,现在则全然被理解为所谓"自利"与"偏私"。所有这些古今异俗乃至完全相反的指谓,都是一种值得深入分析的语言衍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人治 君君臣臣 为己 爱人
下载PDF
帝王猜忌下中国古代官员的避祸之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开镜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6-71,共6页
中国古代帝王猜忌下官员的避祸方式有逃隐、自污、贪财、酒色、外镇、屏退、舍亲、愚子、投入太子集团、反抗等多种。古代帝王猜忌臣子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最高权力的私有化。帝王猜忌下臣子的避祸方式产生了人才的浪费、社会的动乱、人... 中国古代帝王猜忌下官员的避祸方式有逃隐、自污、贪财、酒色、外镇、屏退、舍亲、愚子、投入太子集团、反抗等多种。古代帝王猜忌臣子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最高权力的私有化。帝王猜忌下臣子的避祸方式产生了人才的浪费、社会的动乱、人民的死亡、国力的削弱、敌国的得益以及政治环境的恶化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臣关系 帝王猜忌 中国古代 官员 避祸
下载PDF
《书》《表》异同及其语用学启迪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栾生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8-50,共3页
《谏逐客书》和《陈情表》在表达处境、对方身份和表达结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观点提出有先后之分、用事角度有公私之别、说服策略有忠孝之差和表达节奏有盛婉之异的原因在于:表达的具体“对象”和“目的”不同。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正... 《谏逐客书》和《陈情表》在表达处境、对方身份和表达结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观点提出有先后之分、用事角度有公私之别、说服策略有忠孝之差和表达节奏有盛婉之异的原因在于:表达的具体“对象”和“目的”不同。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正是李斯和李密在其所置身的“人文网络”中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也证明了“看准对象、有的放矢”是言语表达的铁的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谏逐客书》 《陈情表》 言语表达 语用学
下载PDF
《周易》“鼎”卦政治思想探微
13
作者 高旭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490-497,共8页
"鼎"是《周易》中特殊的政治意象,而"鼎"卦之中蕴含着深刻的"为君之道"思想,反映出西周政治文化所追求的养贤保民、任贤而治的"贤君政治"理念。君臣观是"鼎"卦的核心内涵所在,从&qu... "鼎"是《周易》中特殊的政治意象,而"鼎"卦之中蕴含着深刻的"为君之道"思想,反映出西周政治文化所追求的养贤保民、任贤而治的"贤君政治"理念。君臣观是"鼎"卦的核心内涵所在,从"尊君"的政治立场出发,强调尚贤、养贤、用贤与君臣共济的政治实践,在"任贤而治"中达到君臣关系之和谐,实现理想的"贤人政治"。以"贤人政治"为用,以"贤君政治"为本,充分发挥统治者以"柔"驭臣之治术,在"旧邦维新"的政治思考中构建以德治国,君尊臣辅的理想的君、臣关系,实现王朝政治发展的稳定性、正当性和有效性,这是"鼎"卦的根本的政治理想,其深刻折射出西周政治文化的思想内涵及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鼎”卦 君臣观 贤人政治 贤君政治
下载PDF
莎士比亚式的荒诞剧——读尤内斯库的《国王正在死去》
14
作者 黄晋凯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死亡和爱情一样属永恒的主题。尤内斯库视死亡为最可怕、最荒诞的事。《国王正在死去》以雄浑的风格、浓郁的诗意和苦涩的幽默,探讨了人在死亡面前的困惑感和荒诞感,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美妙结合,成为一部莎士比亚式的荒诞剧。
关键词 荒诞的死亡 生死之争 国王之死 死亡仪式 莎翁式“新经典”
下载PDF
相权、儒术、勋旧的三重奏——赵普与卢多逊之争探论
15
作者 庞明启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7,共12页
赵普和卢多逊是宋初的著名权相,双方进行了一场持久、曲折、激烈的斗争,政治动因复杂、涉及层面广泛,可谓宋初两朝政治风云的缩略图景。赵、卢之争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最后以赵胜卢败收场。究其原因,首先,皇帝集权与宰相集权之间存在... 赵普和卢多逊是宋初的著名权相,双方进行了一场持久、曲折、激烈的斗争,政治动因复杂、涉及层面广泛,可谓宋初两朝政治风云的缩略图景。赵、卢之争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最后以赵胜卢败收场。究其原因,首先,皇帝集权与宰相集权之间存在冲突;其次,卢多逊以过人的学识、谋略、功业取代赵普,升任宰辅,是"宰相须用儒者"的"祖宗家法"的成型及初步实践;第三,赵普能够保存政治资本,并抓住契机投靠太宗、恢复相位、打垮对手,全凭拥有卢多逊所没有的皇室勋旧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普 卢多逊 相权 儒术 勋旧
下载PDF
先秦记言制的形成及其演变
16
作者 宁登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7,共6页
先秦时代是一个崇尚立言也善于记言的时代。商周时代君权神授的政治形态及初具规模的汉字和"作册"史官的产生,共同促生了以"代天立言"为主要特征、以人神卜问和君臣诰命为主要内容"记言"制的正式形成与兴... 先秦时代是一个崇尚立言也善于记言的时代。商周时代君权神授的政治形态及初具规模的汉字和"作册"史官的产生,共同促生了以"代天立言"为主要特征、以人神卜问和君臣诰命为主要内容"记言"制的正式形成与兴盛;春秋时期以承传王官之学为使命的各国有识之士以其积极的参政议政、献言献策等立言匡政方式对当时现实政治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从而显称于世,由此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另一突出特征,即"君子弘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言制度 人神问对 君臣诰命 君子弘道
下载PDF
孟知祥之顾命大臣的政治命运及后主前期的政争
17
作者 田玉英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后蜀高祖孟知祥临终时,选择了勋臣赵季良、赵廷隐、王处回、张公铎、李仁罕、侯弘实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尚当冲龄的幼君孟昶,此6人均曾为后蜀的建国立过不世之功。但孟昶即位后为了加强皇权,和旧臣展开了持久的权力争夺,导致了旧臣们政治... 后蜀高祖孟知祥临终时,选择了勋臣赵季良、赵廷隐、王处回、张公铎、李仁罕、侯弘实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尚当冲龄的幼君孟昶,此6人均曾为后蜀的建国立过不世之功。但孟昶即位后为了加强皇权,和旧臣展开了持久的权力争夺,导致了旧臣们政治命运的升降沉浮。他们或被杀或被罢(当然也有的得以善终),直至完全淡出政治舞台;而孟昶则起用了一批毫无政治远见的新贵,他们的一连串的决策失误无疑加速了后蜀的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蜀 孟知祥 顾命大臣 孟昶 政争
下载PDF
《尚书·冏命》的官箴价值及其现代警示意义
18
作者 陈云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67-74,共8页
周穆王任命伯冏为太仆正的同时,告诫他要谨慎地选择部属,只能选用品德高尚的君子作为群仆近臣,因为君王有德在于臣下,君主失德也在于臣下,切不可选用那些巧言令色、阿谀奉承的小人服侍君王左右。这种官箴在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中,仍有重... 周穆王任命伯冏为太仆正的同时,告诫他要谨慎地选择部属,只能选用品德高尚的君子作为群仆近臣,因为君王有德在于臣下,君主失德也在于臣下,切不可选用那些巧言令色、阿谀奉承的小人服侍君王左右。这种官箴在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中,仍有重要的观念及制度的借鉴价值;对当代世界范围内如何克服"亲信干政"之类的"亲信政治"和"家族政治"的弊病以及进一步完善现代民主政治也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德惟臣 不德惟臣 慎简乃僚 亲信干政 民主政治
下载PDF
《左传》对季平子的态度——兼论左氏的尊“礼”观
19
作者 陈奕奕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0-65,共6页
司马迁《史记》关于季平子的记载具有"尊君抑臣"的倾向。《左传》记载季平子的事迹,既体现了左氏对季平子的维护,又表现了他对平子失德、失礼行为的批判,呈现出一种客观的态度。左氏理性的评价与礼坏乐崩的时代背景及他对&qu... 司马迁《史记》关于季平子的记载具有"尊君抑臣"的倾向。《左传》记载季平子的事迹,既体现了左氏对季平子的维护,又表现了他对平子失德、失礼行为的批判,呈现出一种客观的态度。左氏理性的评价与礼坏乐崩的时代背景及他对"礼"的推崇不可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史记》 季平子 史官 尊君抑臣
下载PDF
探寻岭·格萨尔及其诸将相城堡遗址 被引量:3
20
作者 苍王.耿登丹巴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8,共10页
《格萨尔王传》是青藏高原上口耳相传的英雄史诗,后来被文人学者们将其付之笔端,成为藏文古典文献的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研究成果更多地关注其神话和文学性特征,而藏区随处可见的格萨尔及其相关的历史遗迹的考证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格萨尔王传》是青藏高原上口耳相传的英雄史诗,后来被文人学者们将其付之笔端,成为藏文古典文献的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研究成果更多地关注其神话和文学性特征,而藏区随处可见的格萨尔及其相关的历史遗迹的考证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依据藏文史籍提供的历史线索,在川藏青交汇处实地调查发现,岭·格萨尔王出生地古斯贡、嘉查协噶的城堡遗址·傲群超宗、察象·丹玛向查的城堡遗址夏尔隆日洲、色尔巴·尼本达雅的城堡遗址三洲本凸宗等历史遗迹。这些遗迹不仅至今仍可目睹,还与史诗中的叙述比较吻合。由此看来,《格萨尔王传》绝非纯粹虚构的神话,而其中很多事件是可资探寻的史实。并且,通过历史遗址的调查和史诗文本的甄别,进行系统研究将有助于建构11世纪前后格萨尔史诗在多康地区比较模糊的历史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格萨尔王 诸将相 城堡遗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