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1
作者 郭英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82-89,共8页
美国亚裔文学在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中历经“沉默”“觉醒”,走向“发声”,见证了美国亚裔族群的沉浮兴衰,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学界对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尤其是将其当作一个整体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基于此,应... 美国亚裔文学在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中历经“沉默”“觉醒”,走向“发声”,见证了美国亚裔族群的沉浮兴衰,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学界对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尤其是将其当作一个整体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基于此,应在界定美国亚裔文学的基础上,阐明研究美国亚裔文学,特别是在中国语境下研究美国亚裔文学的必要性,进而梳理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展望其光明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亚裔文学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 美国华裔文学 历史 现状 未来
下载PDF
非裔美国文学的旅行书写:反思族裔性,重构精神家园
2
作者 骆洪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7期75-83,共9页
旅行文学是描写时空移动的文学,记录人物的动态位移与心路历程,凸显旅行的地理空间位移和精神体验两个层面。非裔美国文学的旅行书写突出人物在旅行中反思族裔性和种族关系,聚焦自我定义、身份认同、历史“重构”和“家园”重建等主题,... 旅行文学是描写时空移动的文学,记录人物的动态位移与心路历程,凸显旅行的地理空间位移和精神体验两个层面。非裔美国文学的旅行书写突出人物在旅行中反思族裔性和种族关系,聚焦自我定义、身份认同、历史“重构”和“家园”重建等主题,带有明显的社会政治动机,常以小说、诗歌、戏剧等范式呈现,具有虚构性、想象性和反思性特征,但不乏真实位移记录和事实描写。这样的书写,即是文学领域对美国非洲流散族裔社会经历的反映,是非裔美国人批判西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的体现,是其探寻自我、重构精神家园的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裔美国文学 旅行书写 族裔性 精神家园 社会政治动机
下载PDF
中国文学外译英美受众分析与选材研究
3
作者 张莹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2期83-90,148,共9页
中国文学的海外译介和传播效果与译介学密切相关。影响中国文化文学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译入和译出翻译方向的准确把握和捕捉。目前,中国文学的英美读者大致分为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专业读者,受过一定教育对文学感兴趣和对... 中国文学的海外译介和传播效果与译介学密切相关。影响中国文化文学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译入和译出翻译方向的准确把握和捕捉。目前,中国文学的英美读者大致分为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专业读者,受过一定教育对文学感兴趣和对中国社会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基于英美受众分析的中国文学外译选材:语言通俗易懂,文化专有项少的作品;故事情节简洁明快的作品;主题为人类普遍问题的作品;反映中国当代与地域及民族特色文化的作品;满足英美受众现实需求的作品;兼具东西方文化特质的作品;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修辞高超的作品;选材以小说为主,其他文学样式辅助;其他成长类、实用类文学作品;由外籍作家创作的书写中国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外译 译介学 英美受众 选材
下载PDF
美国汉学家薛爱华的道教研究
4
作者 田语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2期65-73,157,共10页
薛爱华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道教研究的开拓者与重要人物。缘于个人兴趣、裨补学术阙漏的动机,以及欧洲学者的影响,薛爱华于20世纪70年代步入道教研究之门。几十年间,薛爱华对美国道教研究贡献甚巨。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文献译注、名物考证... 薛爱华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道教研究的开拓者与重要人物。缘于个人兴趣、裨补学术阙漏的动机,以及欧洲学者的影响,薛爱华于20世纪70年代步入道教研究之门。几十年间,薛爱华对美国道教研究贡献甚巨。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文献译注、名物考证、名山研究(《唐代的茅山》)、道教文学研究等领域的成果上,还体现在他以人类学“文化区域”研究为特点的道教研究范式、对道教文学研究这一新领域所做的奠基,以及道教教学和弟子的培养上。总体上看,薛爱华通过科研与教学活动开辟了美国道教研究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爱华 道教研究 文化区域 道教文学 美国汉学
下载PDF
屯堡研究文论及现状解构
5
作者 王文杰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1,6,共6页
目前学术界关于屯堡研究的论著,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前沿研究、历史社会探究、乡土族群溯源、文化认同考证、文论统计解析等五个方面。今后的屯堡研究还应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串联屯堡历史脉络与文化基因;二是如何规避重复... 目前学术界关于屯堡研究的论著,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前沿研究、历史社会探究、乡土族群溯源、文化认同考证、文论统计解析等五个方面。今后的屯堡研究还应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串联屯堡历史脉络与文化基因;二是如何规避重复性研究问题的思考;三是如何解决屯堡文化传承的时空困境;四是如何构建“屯堡学”未来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堡研究 文论 乡土族群 文化认同
下载PDF
Can Joy And Luck Persist?——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 to The Joy Luck Club
6
作者 王炜琳 《科技视界》 2012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This paper chooses The Joy Luck Club,written by Amy Tan,an Americanized daughter of a Chinese-immigrant couple,analyzes it from cultural studies' perspective,to discover that some of the details implied that the j... This paper chooses The Joy Luck Club,written by Amy Tan,an Americanized daughter of a Chinese-immigrant couple,analyzes it from cultural studies' perspective,to discover that some of the details implied that the joy and luck will not last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下载PDF
Back to Simplicity and Nature: The Spiritual Bond Between Thoreau and Chuang Tzu
7
作者 YAN Xiao-chuan WANG Ying-ho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1年第12期797-801,共5页
Henry David Thoreau, an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t of 19th century, surprisingly share profound affinities with Chuang Tzu, a legendary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in many respects. Of all the similarities, simplicity... Henry David Thoreau, an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t of 19th century, surprisingly share profound affinities with Chuang Tzu, a legendary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in many respects. Of all the similarities, simplicity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advocacy they both strive to preach. They both believe the sensual desires and spiritual qualities existed in an opposing relationship. They both agreed that aiming for simplicity is to obtain spiritual wealth. They both claim that simplicity purifies one's material life and helps turn one's vision inward. Simplicity is a necessary aspect of the path to spiritual freedom. Nature is an indispensable realm to reconcile their spiritual and pract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EAU Chuang Tzu american literature comparative study
下载PDF
The Bitter Butter Knife" Puttermesser's Problematic Paradise
8
作者 Devona Mallory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3期397-403,共7页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themes of magical realism and female divinity intersect in the novel The Puttermesser Papers (1997) by Cynthia Ozick.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writer defines magical realism and discu...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themes of magical realism and female divinity intersect in the novel The Puttermesser Papers (1997) by Cynthia Ozick.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writer defines magical realism and discusses its connections to Women's Studies. The next section, "The Bitter Butter Knife", discusses the protagonist's (Ruth Puttermesser) boring existence and pathetic attempts to connect to her Jewish ancestry. In "The Problematic Paradise", the author focuses on Puttermesser's attempts to take control of her life by creating the first female golem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paradise. This author argues that the female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 utilizes magical realism as a tool of empowerment over personal op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nthia Ozick magical realism Women's Literature Women's Studies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
下载PDF
论北美亚裔少儿文学的食物书写与伦理建构
9
作者 谈凤霞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食物作为一种具象的日常生活符号和抽象的文化能指符号,普遍存在于世界儿童文学。在北美亚裔(尤其是华裔)少儿文学中,具有民族性的食物书写更是一种突出现象。食物不仅呈现为一种文化遗产和景观,而且联结着人物的文化取向、国族身份认... 食物作为一种具象的日常生活符号和抽象的文化能指符号,普遍存在于世界儿童文学。在北美亚裔(尤其是华裔)少儿文学中,具有民族性的食物书写更是一种突出现象。食物不仅呈现为一种文化遗产和景观,而且联结着人物的文化取向、国族身份认同等问题,且常纽结族群历史、家庭代际、性别地位中的伦理问题。以不同时代和场域空间为背景的亚裔少儿文学的食物书写,呈现出特有语境中的文化侧重和伦理取向,作家在东西方文化坐标系中对东西方伦理文化进行比照,有亲和、批判、承续或蜕变。以食物为主题的当代北美亚裔儿童文学总体上呈现出对于摒除种族歧视、互尊互重、平等友善、理解包容等伦理价值的标举,旨在引导不同国族的儿童读者内化合理的伦理观念,建构多元文化共存共享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儿文学 北美亚裔 族裔身份 食物书写 伦理取向
下载PDF
从“重写鲁迅”到“弑父”——对美国华人学者鲁迅批评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0,共9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华人学者的鲁迅批评经历了审美批评、传记批评到解构批评的范式变化,与美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形成了同构关系。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后殖民思潮影响下,美国华人学者的鲁迅批评呈现出一种理论化趋势,对源头、总...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华人学者的鲁迅批评经历了审美批评、传记批评到解构批评的范式变化,与美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形成了同构关系。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后殖民思潮影响下,美国华人学者的鲁迅批评呈现出一种理论化趋势,对源头、总体性的批判性审视,使其普遍表现出极端的“弑父”倾向。在批评策略上,他们将“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视为国族主义的象征符号,并以怀疑主义的态度不断解构鲁迅的作者意图,从而颠倒了作家与批评家之间的权力关系。事实上,全球化的理论扩张尽管不断推动美国华人学者鲁迅批评的理论化和多元化,但也导致批评权力的独断,以及过度阐释、理论同质化、忽视文学事实等弊端,需要从认识论层面对之进行批判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批评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鲁迅 解构主义批评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实践——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辽金元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李世忠 邓浩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0-54,共5页
2023年6月17日,由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喀什大学共同主办,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辽金元文学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会议上,学者围绕文学视域下的辽金元民族融合问题,辽金元文学作品的阐释,以及从文学... 2023年6月17日,由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喀什大学共同主办,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辽金元文学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会议上,学者围绕文学视域下的辽金元民族融合问题,辽金元文学作品的阐释,以及从文学地理学角度开展辽金元文学研究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使得本次学术年会成为贯彻落实中央“文化润疆”战略方针背景下举行的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学术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辽金文学会 辽金元文学 民族融合 文学研究
下载PDF
古代少数民族文人汉诗研究之意义何在?——读米彦青《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12
作者 李珊珊 《励耘学刊》 2023年第2期293-302,311,共11页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以文献考证为基础,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发展轨迹及独特面貌,并阐释了蒙古族汉诗创作与汉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汉诗研究在方法、理论上的成熟。文章围绕著作主...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以文献考证为基础,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发展轨迹及独特面貌,并阐释了蒙古族汉诗创作与汉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汉诗研究在方法、理论上的成熟。文章围绕著作主要思路并结合具体内容,论及少数民族汉诗写作缘由、诗作特质、研究根本,将少数民族汉诗置于恰当的历史地位,以进一步明晰它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汉诗创作 文学交融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下载PDF
社会翻译学视角下民族文学对外传播——以《百年血脉》为例
13
作者 吴浩然 郑春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7期170-176,共7页
社会是语言和文化的终极归宿,翻译学研究历经语言和文化转向后,回归社会研究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呈现出繁荣景象,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真实记录和反映了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国家适时启动“少数民... 社会是语言和文化的终极归宿,翻译学研究历经语言和文化转向后,回归社会研究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呈现出繁荣景象,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真实记录和反映了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国家适时启动“少数民族作家海外推广计划”,多语种翻译和传播反映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精神气质和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百年血脉》作为该计划的主推作品,其外译和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文基于社会翻译学理论,考察《百年血脉》的译介过程和行为者角色,并结合海外销量及海内外书评探究小说的译介与传播效果。研究发现,《百年血脉》项目发起网络和翻译生产网络运行良好,但出版发行网络缺失,后续的图书营销和推介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少数民族文学 译介与传播 《百年血脉》 文学外译 少数民族作家海外推广计划
下载PDF
何处是家园——从美国文学的少数族裔研究说起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琼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5,共6页
研究少数族裔文学是建构整体文化的一种行为 ,但是其间存在着一些复杂的关系。少数族裔文学产生于一个系统化的语境中 ,它自身就是文化间相互发生作用下的产品 ,是关乎文学历史、政治策略的文学创作。美国社会的自我适应能力使主流文化... 研究少数族裔文学是建构整体文化的一种行为 ,但是其间存在着一些复杂的关系。少数族裔文学产生于一个系统化的语境中 ,它自身就是文化间相互发生作用下的产品 ,是关乎文学历史、政治策略的文学创作。美国社会的自我适应能力使主流文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 ,修正一些内在的结构性的文化矛盾。因此 ,美国的少数族裔文学发展和研究给予其他国家带来了一些借鉴和反思。我们从美国少数族裔研究趋势、方式、发展的情况中 ,应该更多汲取其理论态度 ,并理解族裔文化发展表象下的深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族裔文学 美国文学 文学历史 家园 文学创作 自身 主流文化 应该 存在 自我适应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文学断代史研究之我见 被引量:12
15
作者 虞建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29,共5页
本文的第一部分讨论外国文学断代史研究的特点、重要性和可行性 ,指出文学断代史研究既提供了一个认识作家和作品的大框架 ,又能通过切片观察和分析加深对整个文学史的理解 ,具有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视野和优势。但是 ,断代史的研究在我... 本文的第一部分讨论外国文学断代史研究的特点、重要性和可行性 ,指出文学断代史研究既提供了一个认识作家和作品的大框架 ,又能通过切片观察和分析加深对整个文学史的理解 ,具有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视野和优势。但是 ,断代史的研究在我国外国文学界仍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广阔领域。文章的第二部分以笔者关于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文学的新作《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一书为例 ,将撰写这部断代史的选题范围、理性基点、编排设想、讨论方法等 ,做一简要归纳 ,从而强调外国文学断代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断代史 美国文学 文学史 作家 繁荣 作品 理性 价值 归纳
下载PDF
梭罗作品中的道家思想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颜晓川 付玲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指出19世纪美国文学家梭罗的思想在许多方面同道家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梭罗热爱自然,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正与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吻合;梭罗厌恶奢侈的生活方式,提倡简朴的生活,这正好与老庄主张的... 指出19世纪美国文学家梭罗的思想在许多方面同道家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梭罗热爱自然,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正与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吻合;梭罗厌恶奢侈的生活方式,提倡简朴的生活,这正好与老庄主张的减少贪欲、返朴归真的观念相一致;梭罗崇尚个人自由,反对政府剥夺个人的权利,这正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同出一辙。通过对梭罗与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认为饱读东方哲学著作的梭罗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老子 道家思想 美国文学 文化比较
下载PDF
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 被引量:20
17
作者 曾理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2年第1期9-15,共7页
尽管美国学术界已对一批美籍华裔作家创作的文艺作品给予了特定的关注 ,但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没能成为美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大多数美国读者还是把这些作品视为“局外人”或“另类人”的故事。本文试图从审视海外华文文学的角度 ,对这批... 尽管美国学术界已对一批美籍华裔作家创作的文艺作品给予了特定的关注 ,但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没能成为美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大多数美国读者还是把这些作品视为“局外人”或“另类人”的故事。本文试图从审视海外华文文学的角度 ,对这批作品中的两篇著名小说做一些探讨。本文所讨论的两篇作品分别是谭恩美的长篇小说《喜福会》和汤婷婷的长篇小说《顽猴爷的赝书》。在讨论中 ,本文将专注于两篇小说所反映的一个海外华人共有的问题 ,即“文化认同”问题。作为华人移民的第二代 ,谭恩美和汤婷婷都在其小说中着重表现了中国移民的母体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对峙 ,居美华人与其他族群的冲突 ,以及居美华人自身男女之间、两代人或几代人之间的矛盾。“文化认同”的问题就存在或产生于这类对峙、冲突和矛盾中。本文认为 ,两篇小说不仅揭示了以上种种的矛盾和冲突 ,而且还都努力为居美华人走出“文化认同”的危机指出了方向 ,当然两位作者所采用的视点和处理手法很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华裔文学 华人 文化认同 《喜福会》 《顽猴爷的赝书》
下载PDF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龙海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4,共4页
本文首先梳理美国华裔文学及其研究在美国的初现和发展情况,接着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罗列出详细的数据,从研究的规模、研究队伍的状况、期刊报纸的刊登情况,以及研究中出现的不平衡等方面详细分析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初现和发展.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研究 中国
下载PDF
族裔性对美国华裔文学接受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增美 陈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83,共5页
族裔文学是相对主流文学而言的,族裔性作为族裔文学的根本属性是一种"差异"符号,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具有双重影响,它可以促进族裔文学的接受,也可以导致族裔文学的独白。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的接受是伴随着"族裔性"... 族裔文学是相对主流文学而言的,族裔性作为族裔文学的根本属性是一种"差异"符号,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具有双重影响,它可以促进族裔文学的接受,也可以导致族裔文学的独白。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的接受是伴随着"族裔性"减弱而进行的,而华裔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却是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彰显了华裔文学的族裔性。尽管我国学者的"中国文化情结"深化了华裔文学的研究,但对的族裔性的过分关注却限制了华裔文学接受范围的扩大,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族裔性 接受 影响
下载PDF
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在中国 被引量:8
20
作者 石平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8-104,共7页
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致力于研究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评述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在中国的现状之后,指出中国生态批评界存在忽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及其生态思想的缺憾,并对照美国国内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致力于研究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评述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在中国的现状之后,指出中国生态批评界存在忽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及其生态思想的缺憾,并对照美国国内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及中国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现状,深入分析造成这一缺憾的根源,强调推进国内外的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对于发展中国、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批评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 中国生态批评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