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f song characteristics and hearing in the bushcricket Gampsocleis gratiosa
1
作者 SHEN Junxian and TANG Huan(Institute of Biophysics, Academia Sinica, Beijing 100080)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1991年第4期359-366,共8页
The structure, power spectrum and temporal parameters of the calling song of the bushcricket Gampsocleis gratiosa were studied with acoustic analysis techniques. The bushcricket uses an elytro-elytral mechanism in sou... The structure, power spectrum and temporal parameters of the calling song of the bushcricket Gampsocleis gratiosa were studied with acoustic analysis techniques. The bushcricket uses an elytro-elytral mechanism in sound production: the denticulated vein ( file ) on the under-surface of the left elytron is rubbed by the insider edge of the right elytron ( plectrum ). The file-train of pulses is composed of one elytra-opening pulse and 6 - 7 elytra-closing tooth pulses. The power spectrum of the song covers a wide frequency band. The acoustic energy is mainly distributed over the frequency range between 3 and 35 kHz. The predominant peak lies near 7.5 kHz and the next one around 4.0kHz. The song intensity is measured of about 105 dB SPL at a distance of 10 cm from the animal. The temporal parameters of the song are dependent o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pectrograms of the song show its dynamic changes of the energy peaks. The bushcricket is very sensitive to acoustic stimuli and its thresholds are less than 30 dB SPL in the frequency range from 7 to 18 kHz, which corresponds to dominant energy zone. The auditory neurons of the bushcricket can code the temporal parameters of the calling so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study of song characteristics and hearing in the bushcricket Gampsocleis gratiosa
原文传递
2021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
2
作者 方铭 史凤云 《云梦学刊》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屈原及楚辞的学术研究历史悠久,2021年继续呈现出持久生命力,各类专著、学术论文等成果迭出,涉及屈原精神与文化影响研究、楚辞文本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楚辞海外传播与翻译接受研究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 屈原 楚辞 楚辞学史 宋玉 楚辞传播
下载PDF
南宋西湖昭庆寺研究与复原想象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一铭 沈实现 +1 位作者 晋亚日 杜陈沁 《园林》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杭州昭庆寺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珍贵遗存,作为南宋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借助于历史文献资料,梳理昭庆寺的兴衰变迁,结合建筑遗迹和实地勘察,建立起对昭庆寺在南宋时期的整体呈现。综合研究昭庆寺... 杭州昭庆寺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珍贵遗存,作为南宋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借助于历史文献资料,梳理昭庆寺的兴衰变迁,结合建筑遗迹和实地勘察,建立起对昭庆寺在南宋时期的整体呈现。综合研究昭庆寺历史沿革、南宋时期建筑布局、植被景观以及园林活动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复原昭庆寺的建筑风貌和园林景观,揭示寺庙开放式空间为园林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以期推动南宋园林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今后类似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昭庆寺 复原研究 园林景观 文化遗产
下载PDF
近十余年来南宋名臣周必大研究的新进展
4
作者 何川 邹锦良 《地方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86-92,共7页
周必大是南宋历史、文学和思想研究的重要对象,近十年来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周必大文学、生平研究的继续深化;周必大研究基础史料整理实现突破,包括《周益国公集》整理点校和《年谱》出版;开始有了系统研究周必大的专... 周必大是南宋历史、文学和思想研究的重要对象,近十年来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周必大文学、生平研究的继续深化;周必大研究基础史料整理实现突破,包括《周益国公集》整理点校和《年谱》出版;开始有了系统研究周必大的专著,较为立体地展现了周必大的历史、文学和思想世界。总体而言,学界大致完成了周必大文献整理的基础性工作,但在周必大日记具体内容、周必大对区域的影响上,尚有不少值得探讨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十年 宋史 周必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南宋襄阳王之望的经学观——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
5
作者 李金茗 邱奎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6-21,共6页
王之望的经学观主要体现在他的议论文和经筵讲义中,表达了他对一些经学问题的态度和见解,具有强烈的宗经、征圣意识,其中又以对《诗经》的阐发最为突出。他将宋代蓬勃发展的诗学理论引入《诗经》,以《诗经》“温柔敦厚”的风格作为文人... 王之望的经学观主要体现在他的议论文和经筵讲义中,表达了他对一些经学问题的态度和见解,具有强烈的宗经、征圣意识,其中又以对《诗经》的阐发最为突出。他将宋代蓬勃发展的诗学理论引入《诗经》,以《诗经》“温柔敦厚”的风格作为文人诗歌创作、批评的重要原则,体现了经学和文学相融合的治学风格,并且善于借助《诗经》宣讲自己的为政理念。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考察,对进一步观照南宋初年经学发展、研究风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之望 经学观 《诗经》
下载PDF
宋代休宁吴氏园亭空间复原及造园特征研究
6
作者 夏舒婷 严敏 +2 位作者 李早 成庚 杨箫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竹洲吴氏园亭是南宋文人吴儆的私家园林,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由于宋代徽州园林的遗存较少,个案研究有所局限,因而园林文献记载成为研究宋代徽州园林的重要来源。以吴儆所写园记《竹洲记》为引,结合县志、文集等历史资料,首先考... 竹洲吴氏园亭是南宋文人吴儆的私家园林,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由于宋代徽州园林的遗存较少,个案研究有所局限,因而园林文献记载成为研究宋代徽州园林的重要来源。以吴儆所写园记《竹洲记》为引,结合县志、文集等历史资料,首先考证并推断吴氏园亭的位置;再结合园记中的园林记述,提炼建筑、植物等造园要素及园林活动信息;进而推衍吴氏园亭的空间布局,得出空间结构拓扑图;最后,总结竹洲吴氏园亭的功能、流线,分析造园特征,还原文人造园的思想与手法。研究表明,竹洲吴氏园亭是宋代徽州文人园林的代表,扩充了江南造园史中宋代园林的研究案例,丰富了徽州园林的研究内容,为徽州园林案例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宋代徽州园林 文人园 竹洲吴氏园亭 《竹洲记》 复原研究
下载PDF
科技与伦理交叉视域下李觏思想研究
7
作者 霍君 吕变庭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8期144-147,共4页
基于科技与伦理交叉视域观照李觏的思想就会发现:其以物质第一性为基础构筑自己的世界观,坚持彻底的经验论;在创造性地构建自己的“礼论”体系下有条件地肯定了利和欲,并强调了情的作用;在“礼”与“学”的加持下李觏认为,人“性”的境... 基于科技与伦理交叉视域观照李觏的思想就会发现:其以物质第一性为基础构筑自己的世界观,坚持彻底的经验论;在创造性地构建自己的“礼论”体系下有条件地肯定了利和欲,并强调了情的作用;在“礼”与“学”的加持下李觏认为,人“性”的境界可以提升、与“命”得以相宜;以唯物的科学思维和中正观为基础,李觏阐述了“人事”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强调了在中正之上的“权宜”性。宋代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峰,李觏等人的天和人相和谐的本质和精髓仍值得现代社会借鉴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与伦理 宋学 李觏
下载PDF
《春秋》“雨木冰”异象书写的汉、宋学诠释进程
8
作者 何潇 刘明坤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春秋》为灾异言说之肇始,而异常气象是灾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雨木冰”为例,《春秋》三传起初目的是正人事仪则,而汉儒通过“天人感通”之说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加强了灾异的神秘感验性,更以京氏易等术数思想使得神异的主观随意性解说... 《春秋》为灾异言说之肇始,而异常气象是灾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雨木冰”为例,《春秋》三传起初目的是正人事仪则,而汉儒通过“天人感通”之说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加强了灾异的神秘感验性,更以京氏易等术数思想使得神异的主观随意性解说变得固定化和学理化,从而形成了后代“木冰兆凶,应验在大臣”的固定认知,透露着汉代的类感思维与灾异说“以果觅因”的特质。宋人之学重义理,对于雨木冰现象有了较为合理的认识,更掀起对“正朔”问题的讨论,体现出理学的正面影响。但宋学穿凿义理之弊,又造成了异象诠释变得支离。在汉、宋之学的共同影响下,雨木冰的诠释既有符合万物之理的一面,又长期未脱离占验的神秘化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雨木冰 灾异说 天人感通 京房易学 汉宋之学
下载PDF
守正创新:苏轼的《诗经》学思想新探
9
作者 李金茗 邱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苏轼在《问<小雅>周之衰》和《既醉备五福论》中间接表达了基于《诗经》学术问题而形成的观点,其思想兼具守正与创新。在汉唐学说影响下的苏轼形成了对《诗经》基本性质、重要命题等内容的理解,而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这部分。苏... 苏轼在《问<小雅>周之衰》和《既醉备五福论》中间接表达了基于《诗经》学术问题而形成的观点,其思想兼具守正与创新。在汉唐学说影响下的苏轼形成了对《诗经》基本性质、重要命题等内容的理解,而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这部分。苏轼文章善发议论,高倡“人情”,强调《诗经》的文学属性和通经致用的儒家传统,既是“三苏”经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出在北宋初年新旧学术交流碰撞的浪潮下文人学者的思想变化,为研究当时《诗经》传播、接受等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以《既醉备五福论》为代表的议论文章也具有独特的《诗经》学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诗经》学 《问<小雅>周之衰》 《既醉备五福论》
下载PDF
浅析新见辽宋金元碑刻文字简化符号替代现象
10
作者 杨雨环 何山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
辽宋金元碑刻虽时代靠后,但资料仍很丰富,传承异体字较多,因其特殊记录方式,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文字本真样貌,能直观反映近代汉字阶段发展状况。全面考察新见辽宋金元碑刻隶楷书汉字,可发现其中很多俗字都体现出简化倾向。汉字简化有多种... 辽宋金元碑刻虽时代靠后,但资料仍很丰富,传承异体字较多,因其特殊记录方式,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文字本真样貌,能直观反映近代汉字阶段发展状况。全面考察新见辽宋金元碑刻隶楷书汉字,可发现其中很多俗字都体现出简化倾向。汉字简化有多种方式,符号替代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辽宋金元碑刻隶楷书简体字料有多种简化符号替代方式,其过程具有同一构件用不同符号替代、同一符号替代不同构件、跨构件替代等替代机制,具备与行草书相关、类推性、区别性、结构一致性、固定化、记号化的特征,替代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汉字工具性特点、受书写材料与书体影响和书刻者的主观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宋金元碑刻 字形简化 符号替代 近代汉字研究
下载PDF
婚嫁喜歌中的《诗经》元素略论
11
作者 张新朋 林朗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8-103,106,108,共8页
婚嫁喜歌是民间流行的与婚礼相伴而行的意在祝颂、祈福的歌谣。喜歌虽主要通行于民间,但它同样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其中对于传统经典《诗经》屡屡引用是一显著特色。本文即以婚嫁喜歌中所融合的《诗经》元素为研究对象,就婚嫁喜歌援引... 婚嫁喜歌是民间流行的与婚礼相伴而行的意在祝颂、祈福的歌谣。喜歌虽主要通行于民间,但它同样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其中对于传统经典《诗经》屡屡引用是一显著特色。本文即以婚嫁喜歌中所融合的《诗经》元素为研究对象,就婚嫁喜歌援引《诗经》的情境、所引《诗经》文句的类型与篇目、《诗经》元素融入的方式、融入《诗经》元素的原因、所融《诗经》元素的价值等方面展开探讨,展现经典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互动,探究民间小传统的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嫁喜歌 《诗经》元素 融合 探究
下载PDF
宋辽金墓葬二十四孝图中的男性孝子服饰研究
12
作者 赵翠婷 李甍 《西部皮革》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文章以宋辽金时期墓葬壁画中的男性孝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男性孝子所穿着的服饰类别。研究发现,宋辽金时期男性孝子服饰分为首服与身服,首服分别是束发巾(带)、幅巾、幞头、东坡帽等,身服主要是圆领袍服、交领袍服和裤等。其中幞头始... 文章以宋辽金时期墓葬壁画中的男性孝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男性孝子所穿着的服饰类别。研究发现,宋辽金时期男性孝子服饰分为首服与身服,首服分别是束发巾(带)、幅巾、幞头、东坡帽等,身服主要是圆领袍服、交领袍服和裤等。其中幞头始于隋唐,发展至宋也不断涌现出新的形制,出现了具有典型宋代特征的东坡帽,以及具有辽金代表性的幅巾。在宋辽金时期墓葬壁画二十四孝图中有官员和平民两种身份的人物形象,日常生活的平民大都束髻,着圆领或交领长袍,而在田间劳作的平民则身着短袍;官员主要佩戴幞头,身着圆领大袖长袍,在腰间装饰玉革带。二十四孝图将服饰与其他元素相结合,成功塑造了孝子人物的忠孝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金 二十四孝 服饰研究
下载PDF
日本的“中国音乐史学”特征及其影响
13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共12页
从学理基础、研究方向和具体成果看,东洋史学与东洋音乐研究、近代日本音乐教育、日本民族音乐学、日本的“中国音乐史学”等,对中国音乐史学具有重要影响。这促使中国音乐史学界从反思中认知日本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从反思的认知中构建... 从学理基础、研究方向和具体成果看,东洋史学与东洋音乐研究、近代日本音乐教育、日本民族音乐学、日本的“中国音乐史学”等,对中国音乐史学具有重要影响。这促使中国音乐史学界从反思中认知日本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从反思的认知中构建中国的音乐学术,从而促进中国音乐史学迈向新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洋史学 东洋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史学 学堂乐歌
下载PDF
区域性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文本转译的理论基础
14
作者 杨思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59,100,共7页
在积极建构中国当代建筑理论体系的背景下,以提供区域性的基础支持为目的,对区域性当代建筑进行以省域为单位的深入化、特性化理论研究。针对这种研究的路径,以及研究中建筑作品与建筑理论转译的理论基础展开探讨,借鉴微观史学的研究、... 在积极建构中国当代建筑理论体系的背景下,以提供区域性的基础支持为目的,对区域性当代建筑进行以省域为单位的深入化、特性化理论研究。针对这种研究的路径,以及研究中建筑作品与建筑理论转译的理论基础展开探讨,借鉴微观史学的研究、叙事路径及诠释学、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以文字文本、建筑作品、建筑观念为研究对象的深入化、特性化研究路径,明确了建筑作品与建筑理论之间转译的诠释学、图像学基础。提出了转译中应注意的建筑图像文本的阐释具有多样性、图像文本的客体解读具有与主体信息不同的可能性、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的建筑理论诠释方式等三个问题,为以省域为单位的区域性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明确了研究路径,阐明了转译问题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建筑理论 区域性 研究路径 文本转译
下载PDF
刘绍攽《诗经》学阐释思想初探
15
作者 张煜婧 冯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刘绍攽《诗逆志》作为其研究《诗经》的主要著作,其《诗》学以“陶性情,劝善恶”的儒学传统诗教为要旨,中和汉宋二家,旁举博征清人论说,体现出汉宋兼采的审慎态度。同时刘绍攽以训诂音义来疏解文本表义,并以考据史实与探阐义理来挖掘圣... 刘绍攽《诗逆志》作为其研究《诗经》的主要著作,其《诗》学以“陶性情,劝善恶”的儒学传统诗教为要旨,中和汉宋二家,旁举博征清人论说,体现出汉宋兼采的审慎态度。同时刘绍攽以训诂音义来疏解文本表义,并以考据史实与探阐义理来挖掘圣人深旨,以文本语境与历史语境的双重考证来深化《诗经》教化育人、移风易俗的社会性功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解《诗》非“汉”即“宋”的偏颇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绍攽 《诗经》学 《诗逆志》
下载PDF
严复“究心赵宋一代历史”观念探讨——兼论严复对王安石变法之态度
16
作者 余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
严复曾对弟子熊育钖称其对中国历史的基本态度是“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这被认为是近代学界重新认识宋史独特价值的宣言。严复对宋史并无甚深造诣,但全面检讨他的相关著作可发现,他对王安石有着异乎寻常的关... 严复曾对弟子熊育钖称其对中国历史的基本态度是“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这被认为是近代学界重新认识宋史独特价值的宣言。严复对宋史并无甚深造诣,但全面检讨他的相关著作可发现,他对王安石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不仅钟情于王安石诗词,还曾手批《荆公文集》,对王安石变法也有颇多论述。结合严复的相关文字,发现其所言“究心赵宋一代历史”主要指的是研究“王安石变法”,而这一“究心”既有“变法救亡”的现实关怀,又受到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反映出近代思想先驱严复将海外理论与中国历史现实相结合的社会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宋史研究 王安石变法 熊育钖
下载PDF
法国当代宋史研究:跨学科趋势及启示
17
作者 戎恒颖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6期119-127,154,共10页
国内学界对英、美、日、韩的宋史研究成果引进较为系统,研究也较为充分,但对法国当代宋史研究引介相对不足,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足够关注。法国宋史研究继承了雷慕沙以来法国专业汉学的传统,又兼有白乐日以来的年鉴史学传统,同时受法国... 国内学界对英、美、日、韩的宋史研究成果引进较为系统,研究也较为充分,但对法国当代宋史研究引介相对不足,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足够关注。法国宋史研究继承了雷慕沙以来法国专业汉学的传统,又兼有白乐日以来的年鉴史学传统,同时受法国文学、史学、哲学等多学科影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其紧密的团队合作与深入的跨学科对话。本文回溯法国宋学的学术渊源,并对当代重要学者、代表作品及其跨学科协作研究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宋史研究 白乐日 蓝克利 费飏 年鉴史学
下载PDF
隐显之间:戴震对汉宋之学的态度变更
18
作者 肖芬芳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8-86,共9页
近代以来,在戴震研究中形成的一个经典判断是戴震思想有从宗程朱到反宋学的转变,但因为对戴震和考据学派关系的不同判断,学者将戴震思想转变的原因或系于颜李学派,或归于考据学派诸如惠栋的影响。近年来,有学者聚焦戴震独特的学习经历... 近代以来,在戴震研究中形成的一个经典判断是戴震思想有从宗程朱到反宋学的转变,但因为对戴震和考据学派关系的不同判断,学者将戴震思想转变的原因或系于颜李学派,或归于考据学派诸如惠栋的影响。近年来,有学者聚焦戴震独特的学习经历和学术方法,指出戴震早年并不服膺程朱,也没有受到惠栋的深刻影响。但这还没有解答戴震在不同时期对汉宋之学的态度差异问题以及戴震和考据学派的具体关系问题。通过仔细辨析戴震的思想文献,发现他一直都在判别汉宋学术,但因为其思想和学术环境之间具有紧张关系,所以其中存在“隐”“显”之别。戴震不仅早年在徽学环境中隐晦地反对程朱,中年以考据为职业后依然隐晦地指摘惠栋及其门人的治经方法是有缺陷的,认为惠栋“由汉代训诂以通义理”的治经方法,缺乏“由文字以通训诂”的小学方法。而戴震面对汉宋学术存在的“傅会凿空”之“私”“蔽”,力图用新的学术方法和构建新义理的闻道志向来补救汉宋学术之失,从而树立超越汉宋之学的学术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汉宋观 惠栋 隐显 私蔽
下载PDF
宋元时期淄博窑和磁州窑比较研究
19
作者 邢姗姗 《陶瓷》 CAS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笔者对宋元时期淄博窑和磁州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两窑的典型器物黑釉粉杠瓷和白地黑花瓷比较后,认为宋元时期的淄博窑的生产受到了磁州窑系的影响,并从其产品上体现了出来,淄博窑生产的黑釉凸线纹瓷在质量上甚至超过了磁州窑。
关键词 宋元时期 淄博窑 磁州窑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文献丰富,义理淹洽,经集互证之典范——评王思豪《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
20
作者 欧阳一锋 《阴山学刊》 2024年第5期20-25,共6页
王思豪《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一书,深刻分析了汉赋与诗经学之间的复杂关系,论证扎实,文献详赡,合理利用量化统计,充分挖掘文字表述背后的丰富意蕴,具有辩证思维,且注重还原文学生态,剥离层累积淀,揭橥了理论范畴的原始涵义... 王思豪《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一书,深刻分析了汉赋与诗经学之间的复杂关系,论证扎实,文献详赡,合理利用量化统计,充分挖掘文字表述背后的丰富意蕴,具有辩证思维,且注重还原文学生态,剥离层累积淀,揭橥了理论范畴的原始涵义与时代新变,对赋学、诗经学、乃至古代文论、文体学研究皆极具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思豪 《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 互证 学术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