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itish Marxism Studies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1
作者 WU Ka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9年第11期1212-1220,共9页
The studies of British Marxis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he upsurge period (1980s-1990s) and thedeepening development period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 to now). The studies mainly feature expansions ofrese... The studies of British Marxis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he upsurge period (1980s-1990s) and thedeepening development period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 to now). The studies mainly feature expansions ofresearch scopes, disputes in its definition and boundaries, and transformations from case studies to comprehensiveresearch. There are reasons to expect its future prosperity, if research work can fulfill the following three tasks:strengthening basic studies with literature collections and material analyses, changing logical perspectives byadhering to a holistically structured system, and with an orientation to the practical issues in China, conductingBritish Marxism studies under the context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TISH marxism LITERATURE studies HOLISTIC perspective practical issues in china
下载PDF
A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Local Resident Organization in China's Urbanized Society
2
作者 Liu Zhuyuan 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o Zhiwen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1989年第1期39-45,共7页
To set up self-rule organizations forsocial life of the mass at city’s local level isnot uncommon in other countries.But toset up a resident committee of completestructure and with overall functions thatserves as an ... To set up self-rule organizations forsocial life of the mass at city’s local level isnot uncommon in other countries.But toset up a resident committee of completestructure and with overall functions thatserves as an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local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family units issomething peculiar to China.T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area A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Local Resident Organization in china’s Urbanized Society ORGANIZATION
原文传递
数字中国的传播学理论表述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连水兴 陈经伟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5,共13页
传播学的本土化自引进之初即是中国学界的核心命题与使命任务,传播学的发展与实践也始终绕不开中西语境的二元互构。通过梳理既往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文章认为需要跳脱出“本土路径—世界体系”与“世界视野—本土路径”两种探索理路... 传播学的本土化自引进之初即是中国学界的核心命题与使命任务,传播学的发展与实践也始终绕不开中西语境的二元互构。通过梳理既往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文章认为需要跳脱出“本土路径—世界体系”与“世界视野—本土路径”两种探索理路,意识到数字中国所催生的新传播语境与历史使命,进而在“去陌生化”的视野中开辟“再陌生化”的向度,以数字中国为背景谱写学科本土化的实践。首先,在厘清数字地球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廓清数字中国的结构意涵,建构数字世界的中国样本。其次,明晰数字中国中传播学的两重“基底性”定位,把握数字时代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人民性核心,主动推进从学科互涉到学科共振。最后,以数字时代中人的境况为轴心,考察数字中国传播语境下“物质基底”“文化基底”“治理基底”的三位一体,也就成为探索“中国路径”、建构“中国话语”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传播学 本土化 中国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路向——基于“脱嵌”与“祛魅”的理论视域
4
作者 涂小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7-222,323,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没有否定或削弱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坚持了实事求是、坚持了文化自信的结果,蕴含着独特的逻辑路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没有否定或削弱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坚持了实事求是、坚持了文化自信的结果,蕴含着独特的逻辑路向:“脱嵌”与“祛魅”。“脱嵌”即脱教条主义之“嵌”,深化对实事求是原则的实践;“祛魅”即祛固守传统社会主义个别观点、个别论断之“魅”,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其中,在理论逻辑路向上,“脱嵌”与“祛魅”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活的灵魂;在历史逻辑路向上,“脱嵌”与“祛魅”体现了实事求是原则的时代升华;在实践路向上,“脱嵌”与“祛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回归马克思主义常识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与价值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逻辑路向 “脱嵌”与“祛魅”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理论演进及其立新开局
5
作者 刘志欣 张琰第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旨在转变中国经济落后面貌、跟上并引领时代步伐的发展过程,其意蕴包括实践探索、理论演进两个层面,其方位包括历史回顾、现实关照、立新开局三个向度。在实践探索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四个现代化”的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旨在转变中国经济落后面貌、跟上并引领时代步伐的发展过程,其意蕴包括实践探索、理论演进两个层面,其方位包括历史回顾、现实关照、立新开局三个向度。在实践探索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四个现代化”的探索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改革与奋进、新道路创新的推进与拓展等三个阶段。在理论演进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于中国化探索过程,连续而渐进性地产生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持续印证时代价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立新开局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将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不断开拓新境界,在社会主义方向、国家主体性意识、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式话语内涵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未来发展、世界意蕴、话语体系立新开局,持续助推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不断增强人类文明新形态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立新开局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机理——基于诠释学视角分析
6
作者 程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11,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问题。文章从诠释学的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探讨作为感性活动的主体,以不同视域之间的融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内在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问题。文章从诠释学的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探讨作为感性活动的主体,以不同视域之间的融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内在机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不断丰富其意义域,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结合机理 诠释学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本领意识”的历史演进、主要源泉和强化举措
7
作者 李宇征 李书喃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基于“忧患意识”“问题意识”基础上的“本领意识”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基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任务,对党当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概括,并相应地提出了... 基于“忧患意识”“问题意识”基础上的“本领意识”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基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任务,对党当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概括,并相应地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本领意识”产生、发展和解决的重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本领意识 自我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两个结合”的生成机理、历史演变与实践聚焦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大伟 杨佩 李鸿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两个结合”生发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观照于实现中华... “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两个结合”生发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观照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际遇。“两个结合”发轫、发展并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在不断与时俱进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要践行“两个结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立足中国实际和顺应世界潮流相统一及批判继承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在实践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与实践基点——基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林霁月 汪盛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4-30,共7页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总结。考察《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可以发现,“两个结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坚持斗争精神...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总结。考察《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可以发现,“两个结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坚持斗争精神,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新的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以史为鉴,为“两个结合”寻求动力源,探寻着力点,优化出场路径,提供现实支撑,从而实现理论创新的自我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及实现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超群 马洪彦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6期31-34,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现在我国已经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线,锚定和实现共同富裕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共同富裕理论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现在我国已经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线,锚定和实现共同富裕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共同富裕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在明晰共同富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在剖析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主要是从党的领导、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三个原则性维度探索实现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 逻辑理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觉醒与重塑: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革命观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11
作者 李超群 《苏区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85-102,共18页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主要体现在划定和认清工农联盟是革命主体力量、推翻“三座大山”是革命主要对象、中国革命应走俄国式革命道路、阶级斗争和...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主要体现在划定和认清工农联盟是革命主体力量、推翻“三座大山”是革命主要对象、中国革命应走俄国式革命道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是革命主要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革命前途等方面。这一革命观转向的历史缘由主要涵盖革命实践失败的验证省思、社会思潮论争的客观深化、马克思主义著作观点的译介、国际政治事件影响以及个人职业和知识背景等主客观因素。革命观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认知先导,为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 思想史 革命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座丰碑——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
作者 普布次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文章从实践基础、原创性理论贡献、胸怀与世界意义等七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丰碑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安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宣传
13
作者 孙伟 周易易 《萍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14,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安源工人运动期间,通过教材、演讲、歌谣、戏剧等宣传形式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符合劳工群体认知水平的话语。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人的重视与躬行下,契合广大工人的文化水...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安源工人运动期间,通过教材、演讲、歌谣、戏剧等宣传形式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符合劳工群体认知水平的话语。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人的重视与躬行下,契合广大工人的文化水平以易于革命理念传播,采取灵活宣传策略以减少阻力,在促进本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团体意识感、增加集体记忆、加速群体身份认同以及开启工人智慧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也存在教员不足、教材短缺、工人疲惫等问题。中共在安源对工人阶级宣传动员的开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开启,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源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民国新编郡邑词征及其词学批评价值
14
作者 蒋昕宇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1-108,共8页
中国古代的词学流派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编纂郡邑词征是词学流派扩大影响力、建构地方词学传统的重要方式。民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传统文学观念备受冲击,当时新编出版的郡邑词征多是传统文人为保存文化而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晶。民国... 中国古代的词学流派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编纂郡邑词征是词学流派扩大影响力、建构地方词学传统的重要方式。民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传统文学观念备受冲击,当时新编出版的郡邑词征多是传统文人为保存文化而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晶。民国郡邑词征从展示地方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及其对地域词创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广泛搜求地方词学资源以丰富地方词史的发展脉络,继承并发扬传统词学主张,反驳前人对当地词学的偏见并挖掘新生质素等方式为地方词学争取社会关注和认同。民国郡邑词征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文献资源,其中呈现出的编纂经验和词学批评方式也值得研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郡邑词征 词选 地方词学传统
下载PDF
Remembering Raymond Williams:His Theoretical Heritage to China’s World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15
作者 Ning Wang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22年第2期88-98,共11页
Raymond Williams,the eminent British Marxist literary theorist,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late 1980s.and his theories have since been increasingly attractive to China’s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He not only t... Raymond Williams,the eminent British Marxist literary theorist,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late 1980s.and his theories have since been increasingly attractive to China’s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He not only touched upon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issues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such as ideology,culture,hegemony and aesthetics,but also developed it with his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a sort of cultural materialism,thus bridging between Marxist socio-historical and aesthetic criticism and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factors.While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is in decline in the West,Williams’s legacy is still appreciated in international circles,which ought to be cherished and inherited by us Chinese scholars in our studies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mond William marxism and Literature world literature literary theory cultural studies china
原文传递
延安时期红色体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史进 马菊霞 +1 位作者 杨芳 马倩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达到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红色体育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的实践成果之一。从红色体育的视域出发,探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特点,阐述红色体育在这...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达到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红色体育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的实践成果之一。从红色体育的视域出发,探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特点,阐述红色体育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实践活动。延安时期红色体育直接服从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高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同时有力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群众体育开展和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与提高。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继续发扬红色体育精神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红色体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践性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再思考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越芬 王馨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共3页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范畴的研究,还不是很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两个主体缺一不可,是两个主体的共存与互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应该提升两个主体...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范畴的研究,还不是很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两个主体缺一不可,是两个主体的共存与互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应该提升两个主体的素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 人民群众
下载PDF
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婷婷 李国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2,共7页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得益于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把握,对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继承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懈追求。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主要从以人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得益于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把握,对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继承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懈追求。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主要从以人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等方面作了阐发;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原原本本地学习而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契合,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思维的鲜明体现和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构成,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观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治国理政
下载PDF
我国地方学发展概况及对北京学的再认识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宝秀 成志芬 马慧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9-84,共6页
我国出现较早的地方学是敦煌学、徽学、藏学"三大显学"。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地方学研究方兴未艾,相关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比较活跃的地方学研究机构已有数十个,各地的地方学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我国... 我国出现较早的地方学是敦煌学、徽学、藏学"三大显学"。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地方学研究方兴未艾,相关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比较活跃的地方学研究机构已有数十个,各地的地方学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我国地方学研究机构之一、中国地方学现任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学研究所",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为宗旨,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行再认识,并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方学 地方文化 北京学 再认识
下载PDF
人本法律观: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龙 魏腊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7,共5页
人本法律观揭示了一条规律,即法律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论证了一条原理,即“人是法律之本”;解决了一个困惑,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解读;回答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即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人本法律观既是对人类法律文化... 人本法律观揭示了一条规律,即法律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论证了一条原理,即“人是法律之本”;解决了一个困惑,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解读;回答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即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人本法律观既是对人类法律文化遗产的科学总结,也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法律领域的具体运用,人本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法学 中国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