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ultiple case study on the cooperative governance model of treating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1
作者 Sheng Li Hu Jian +1 位作者 Ling Zhou Li Qiu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1年第1期56-64,共9页
Managing the acut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due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modern China is necessary.Using three case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procedure-structure,this study explored how envir... Managing the acut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due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modern China is necessary.Using three case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procedure-structure,this study explored how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is governed in three circumstances.Research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 pattern to treat the worsening environment is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individual-specific circumstances,and thus three patterns of governance are developed:bureaucratic,contractual,and network-based cooperatives.The cases and the results are describ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odels are discussed.Suggestions on how to more effectively manage these urgent problems are as follows:first,the governance must fit the circumstance,namely,its physical,biological,and social attributes;second,the regulations and conditions regarding the government-dominated pattern are came u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ga-governance,mutual trust contracts,benefit sharing,and social capital;and third,the government should abandon the pattern based on the single subject and adopt a plural subject governance model to integrate all the relevant forces to facilitate the attainment of benig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edure-structure environmental cooperative governance Model Multiple case study
下载PD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rom the Poin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2
作者 ZHANG Hu-biao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2年第3期65-68,共4页
Taking cadmium pollution in X River as an exampl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local government was de- scribed.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transforms its role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ith ... Taking cadmium pollution in X River as an exampl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local government was de- scribed.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transforms its role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ith the help of several deputies to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was expounded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which also enlightened the way to build a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onstruction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Local government Environment treatment Transformation China
下载PDF
Implications of Declining Ground Water and Water Quality in the US Southeastern Coastal Plain Ecoregion and Areawide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Required for Mining in the Greater Okefenokee Swamp Basin—Part 1
3
作者 Sydney T. Bacchus Sergio Bernardes Marguerite Madden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3年第3期201-276,共76页
Karst aquifers occur worldwide and exhibit groundwater flow responses that differ considerably from aquifers lacking fractures, bedding planes, and other karst conduits where significant and rapid groundwater flow can... Karst aquifers occur worldwide and exhibit groundwater flow responses that differ considerably from aquifers lacking fractures, bedding planes, and other karst conduits where significant and rapid groundwater flow can occur. The regional, karst Floridan aquifer system underlies the United States (US) Southeastern Coastal Plain Physiographic Region and exhibits hydrologic interconnections with overlying surficial aquifers and throughout other zones of the aquifer system, as is characteristic of other karst aquifer systems. Anthropogenic groundwater declines in this regional karst aquifer system have been documented in published literature for decades, but the impacts of those declines in this coastal plain region and the embedded ecosystems that provide essential and critical habitat for native, endemic, and federally endangered and threatened species have not been considered previously. Those anthropogenic groundwater declines reduce surfacewater levels and flows due to the capture of both groundwater and overland flow of surfacewater, resulting in induced recharge through semi-confining zones and interbasin flow through fractures and other karst conduits. This case study identifies examples from the Greater Okefenokee Swamp Basin study area and comparison areas of how those declines result in loss of historic base flow to surface waters and other capture of surface waters, ultimately increasing saltwater intrusion. Those results alter and degrade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integrity of the nation’s waters, in violation of the US Clean Water Act (CWA) of 1972. Historic groundwater declines from mining and other anthropogenic groundwater withdrawals from this regional karst aquifer system already threaten the survival and recovery of federally endangered and threatened species, as well as existing and proposed critical habitat for those species within this regional extent, in violation of the Endangered Species Act (ESA) of 1973. This case study and its companion publication (Part 2) appear to be the first to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this regional karst aquifer system as the unifying factor in habitat responses to irreversible groundwater impacts on aquatic and marine ecosystems. These adverse impacts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e extent of the regional Floridan aquifer system should be designated as the Southeastern Coastal Plain Ecoregion for the purpose of managing natural resources. Mining activities continue to expand in our study area, which is the Greater Okefenokee Swamp Basin. Despite that fact, no comprehensive Areawide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AEIS), similar to the AEIS required for phosphate mining within the Central Florida Phosphate District (CFPD) approximately a decade ago has been conducted for any of the numerous mining projects that are occurring and are proposed within the Greater Okefenokee Swamp Basin. This case study also provides examples of why a comprehensive AEIS is essential to consider all of the adverse direct, indirect, and cumulative impacts of those mining activities to the CWA, the ESA, and the irreversible losses to local economies, because federal agencies responsible for considering those adverse impacts rely on public comments to identify those adverse impacts. The mining activities authorized throughout the regional Floridan aquifer system under Category 44 Nationwide Permits (NWP) result in the same type of adverse impacts as the mining activities evaluated under Individual Permits in that region. Therefore, those Category 44 NWP mining activities also should be required to obtain Individual Permits and be evaluated under an AEIS in the Greater Okefenokee Swamp Basin. This case study also describes how Florida’s assumption of the CWA Section 404 regulatory authority in 2020 severs four sub-basins within the Greater Okefenokee Swamp Basin study area at the state line between Florida and Georg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4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Report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Abuse of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Laws and Regulations Okefenokee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Resource Sustainability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功能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时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5-93,共9页
自然保护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体现。我国的自然保护地既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的关键区域,又是开展科学研究、实施环... 自然保护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体现。我国的自然保护地既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的关键区域,又是开展科学研究、实施环境教育、传承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地。如何在科学合理保护自然保护地的前提下,在自然保护地内划定适当区域有效实施环境教育成为应当关注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环境教育 国家公园 自然资源 环境治理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化调适 被引量:3
5
作者 印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政策实践,指向了社会学持续关注的国家与农民关系问题。公共资源下乡中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互动不仅在器物和组织两个层面展开,还集中体现在价值层面。在乡村振兴的积极案例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形态表现为器物层面...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政策实践,指向了社会学持续关注的国家与农民关系问题。公共资源下乡中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互动不仅在器物和组织两个层面展开,还集中体现在价值层面。在乡村振兴的积极案例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形态表现为器物层面上国家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组织层面上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价值层面上农民国家认同感的强化。国家输入的公共资源只有以高度社会化的方式与农民互动时,农民才可能按照特定的行动逻辑将“国家”内化于心,国家权力才算实现了社会合法性的确认和再生产。为了实现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化调适,社会治理公共性的建设不应停留于权力运作的策略层面。国家应充分发掘、激活蕴藏于乡村社会中的本土资源,将自上而下输入的公共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社会开展自主建设的内生要素。如此,公共资源的下乡才能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促成国家濡化能力在基层的再造,实现现代国家在社会中的扎根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家与农民关系 治理公共性 国家资源下乡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 社会合法性 社会认同
下载PDF
学习型治理: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
6
作者 王冰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4期27-38,共12页
知识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财富,是解决各种社会公共问题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与善治的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知识的积累、扩展与深化。国家治理需要掌握与运用人类社会领域的全域知识,处理解决各种模糊复杂而又密切关联的... 知识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财富,是解决各种社会公共问题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与善治的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知识的积累、扩展与深化。国家治理需要掌握与运用人类社会领域的全域知识,处理解决各种模糊复杂而又密切关联的劣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国家治理者逐步探索形成了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各个社会领域的知识和问题展开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这些集体学习具备强烈的历史与全球导向,可以深化治理者对人类社会与世界格局的理解与认知,为国家治理进行知识储备,有力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健康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国家治理者在全域知识上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国家治理者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国家治理的绩效和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知识 国家治理 集体学习 劣构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 学习型治理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中的概念隐喻及其功能研究
7
作者 杜永欣 陈汝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生态文明话语是新时代中国国家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流话语表达。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中国国家领导人生态文明话语表达的分析发现,借助于隐喻的话语表达机制,中国以“重返自然”的现代性反思,建构了中国... 生态文明话语是新时代中国国家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流话语表达。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中国国家领导人生态文明话语表达的分析发现,借助于隐喻的话语表达机制,中国以“重返自然”的现代性反思,建构了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科学性内涵;通过激发社会的“共同体”想象,凝聚了环境治理共识;并以全球环境危机语境下的“英雄主义”叙事,进行了环境治理的情感动员。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隐喻建构,在诠释中国的生态价值理念、促进绿色发展共识、倡导社会环保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话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概念隐喻 话语建构 国家话语 环境治理
下载PDF
国家审计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兆东 郭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低碳转型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探索国家审计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路径,采用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试点可通过推... 低碳转型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探索国家审计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路径,采用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试点可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煤炭能源消费占比、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保护林草资源等途径助力低碳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且在政府审计独立性较高的地区、审计机关负责人具有监督背景的地区、低碳政策实施地区以及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地区,审计试点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双碳”目标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也为国家审计推动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与政策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低碳转型发展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 绿色技术创新 植被碳汇 空间外溢 环境治理
下载PDF
Integr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Global Institutions:Reforming the United Nations
9
作者 Donna Craig Michael I.Jeffery QC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年第4期3-14,共12页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outline the origins,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and the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goals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outline the origins,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and the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goals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m the three interconnected parts of ESD.The achievements of the key UN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s and programs in opening up the global system to civil society,the private sector and a diversity of actors and interests,promoting the rol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s part of ESD through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and facilitating important 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should be recognized.However,with these notable exceptions,organizations such as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and the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weak 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eadership,global policy,co-ordination(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 and has few achievem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obligations and standards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including enforcement,compliance and effectiveness.This article will outline the key reasons for this inadequacy.Attention will also be focused on the way forward through of a new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This will require a clarification of purpose and function(within the UN system and as part of global governance structures) as well as consideration of whether it depends on system-wide UN reform.It is recommended that medium and long term strategies for reform are necess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 环境机构 改革 环境计划 多边环境协议 公共服务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域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制度协同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海嵩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3年第4期59-69,共11页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及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化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所要求的在党的领导下多元主体合力共治的重要特质。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形成了纵向压力传导、横向...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及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化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所要求的在党的领导下多元主体合力共治的重要特质。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形成了纵向压力传导、横向多部门联动的网状治理结构,但该制度在实施中会与已有的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等治理环节发生一定的“碰撞”,需要解决制度协同的问题。基于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明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与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等相关制度的协同性规则,重点围绕信息资源、证据资源以及程序等领域形成联动机制,构建相关制度相互支持、互相配合的多元共治结构,以实现环境治理效能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环境执法 环境司法 制度协同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我国环境会计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信君 杨小芳 张婧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91-100,共10页
环境会计的本质是向政府管理机构、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利益关系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对其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其他有用的决策信息。环境会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具,不仅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会对国家治理产生重要影... 环境会计的本质是向政府管理机构、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利益关系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对其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其他有用的决策信息。环境会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具,不仅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会对国家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以受托责任观为切入点,阐述环境会计通过市场、社会和政府三种治理模式影响国家本体维度、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治理的作用机制;依托生态文明治理理论,分析环境会计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会计改革的思路和发展路径,丰富和补充了国家治理的相关研究,拓展了环境会计的研究范围,对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未来环境会计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会计 国家治理现代化 环境会计信息 生态文明 受托责任
下载PDF
由地方实践到国家政策——地方环境治理实践创新扩散的一项研究
12
作者 陈涛 牛帅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共12页
地方实践迈向国家政策早期主要发生于经济和民生改革领域,近年来,绩效显著的地方环境治理实践被吸纳为国家政策,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自下而上型环保实践创新扩散现象。当前,环境治理地方实践形成了目标指向维度的撬动资源型和满足民生需求... 地方实践迈向国家政策早期主要发生于经济和民生改革领域,近年来,绩效显著的地方环境治理实践被吸纳为国家政策,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自下而上型环保实践创新扩散现象。当前,环境治理地方实践形成了目标指向维度的撬动资源型和满足民生需求型,空间范围维度的单处试验型和多地探索型,实践历程维度的顺利型和曲折型等多类型分布。迈向国家政策的地方实践具有发轫于东部地区居多、从探索到全面扩散的历程趋于缩减的时空特征。具有治理绩效是地方环境治理实践跃升的基础,但这只是前置条件。创新扩散存在着结构性驱动机制,地方实践与国家政策之间的总体性连接机制包括环境治理的制度化需求、地方政府的竞合机制、条块上下的良性互动、政协人大的建言效应以及学媒两界的造势效应。深化对自下而上型环保政策生成逻辑研究,有助于推动本土环境社会学的知识生产。当然,针对基层环境治理机制创新热潮,政学两界亦需要一定的冷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机制创新 地方实践 国家政策 创新扩散
下载PDF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助力水污染防治的效应研究--基于“三河三湖”显性中介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志耀 袁璐 +1 位作者 李清骋 陈磊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为进一步探寻环境审计作用于环境质量的显性证据,基于“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调查的经典项目,利用2006-2018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重点河流水质量监测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显性中介效应等方法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助力水污染防... 为进一步探寻环境审计作用于环境质量的显性证据,基于“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调查的经典项目,利用2006-2018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重点河流水质量监测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显性中介效应等方法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助力水污染防治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确实助力改善了“三河三湖”水质量且淮河与辽河的效应尤其显著,其主要通过促进生活性污染源防治改善了水质量,但未能显著促进通过生产性污染源防治来改善水质量。由此,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广度、深度、力度和频度以及增强审计结果应用、增加环境违法违规成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 三河三湖 水污染防治 显性中介 水质量 国家审计 二十大报告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域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社会化拓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艳华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3年第4期70-80,共11页
当前,我国建立了以检察机关为唯一主体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呈现出环境治理主体“国家化”的制度表征。然而,多元治理应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要义,这要求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其中,尤其通过吸纳社会组织和公... 当前,我国建立了以检察机关为唯一主体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呈现出环境治理主体“国家化”的制度表征。然而,多元治理应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要义,这要求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其中,尤其通过吸纳社会组织和公众,形成社会治理的协同效应,实现环境治理效能最大化。因此,应通过赋予社会组织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权的直接路径,以及社会组织和公众行使举报权的间接路径,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进行社会化拓展,探索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路径。具言之,我国应确立社会组织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标准并理顺诉权行使位序,适当扩张可诉范围,以期构建“国家化与社会化”治理主体构造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实现权利与权力二重互动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多元治理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基于国家安全学的国家安全话语研究
15
作者 潘艳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国家安全话语研究服务于国家安全治理,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如何用话语来建构、维系、增强、消解、转化并利用安全问题来影响人们对安全的感知以及所采取的应对行为。国家安全话语研究的范畴和边界取决于国家安全问题,要基于新的国家一级学... 国家安全话语研究服务于国家安全治理,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如何用话语来建构、维系、增强、消解、转化并利用安全问题来影响人们对安全的感知以及所采取的应对行为。国家安全话语研究的范畴和边界取决于国家安全问题,要基于新的国家一级学科——国家安全学进行研究,其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国家安全学所涵盖的众多领域和话语分析的工具性决定了国家安全话语研究必须采取多视角、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国家话语研究旨在以非强制方式来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问题,通过对内、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来培养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凝聚人民共识和力量,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从而消除安全威胁,提升国际话语权;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国家战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话语研究 国家安全学 安全建构 安全治理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域下绿色金融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进路
16
作者 曹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2,共12页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下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需要借助多元渠道筹措发展资金。由于绿色金融与国家公园事权具有极强的契合性,能够调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双重外部性以及关怀国家公园环境弱势群体,故成为国家公园建设过程...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下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需要借助多元渠道筹措发展资金。由于绿色金融与国家公园事权具有极强的契合性,能够调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双重外部性以及关怀国家公园环境弱势群体,故成为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融资方式。当前,绿色金融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存在风险治理框架与政策试点偏差的非理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的金融财政风险以及绿色金融机构管控能力不足的内部治理风险。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促进国家公园建设的应然效果,需要在宏观层面推进国家公园绿色金融风险治理的法律框架,在中观层面强化绿色金融行政监管力度以及提升绿色金融的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效果,在微观层面完善国家公园绿色金融风险管控工具和管控标准,推动绿色金融信息管理数字化变革,全面完善国家公园的绿色金融风险治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金融 国家公园 环境治理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金南 秦昌波 +3 位作者 田超 程翠云 苏洁琼 蒋洪强 《中国环境管理》 2015年第5期9-14,共6页
纵观世界各国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实践以及我国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要求,我国生态环境政府管理体制应该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协调和提供环境公共物品等五大主要职责,体现为决策力、执行力、监督力、协调力和生产力等"... 纵观世界各国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实践以及我国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要求,我国生态环境政府管理体制应该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协调和提供环境公共物品等五大主要职责,体现为决策力、执行力、监督力、协调力和生产力等"五力"。遵循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原理、职责分配和事权划分原则,本研究提出资源与环境统筹的环境与资源部、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一体化的生态与环境部、强化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监管的环境部、深化改革现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环境保护部等四种改革方案。根据四种改革方案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协调性要求"和"实现难易程度",建议在深化改革现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环境保护部基础上,启动强化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监管的环境部改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 环保体制 生态环境保护 方案研究
下载PDF
国家治理:社会矛盾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联合 胡鞍钢 魏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共14页
文章从社会矛盾的两种基本案件类型——合法形式社会矛盾、非法形式社会矛盾出发,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社会矛盾的演变态势和宏观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1990—2010年全国社会矛盾发生率不但升高,而且冲突程度有所上升。其... 文章从社会矛盾的两种基本案件类型——合法形式社会矛盾、非法形式社会矛盾出发,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社会矛盾的演变态势和宏观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1990—2010年全国社会矛盾发生率不但升高,而且冲突程度有所上升。其中,非法形式社会矛盾比合法形式社会矛盾增速更快,社会矛盾呈高发增长和危害加重的特点;另一方面,全国社会矛盾总发生率、合法形式社会矛盾发生率、非法形式社会矛盾发生率的年均增长速度均低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现代化是影响社会矛盾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控制力对不同形式社会矛盾的影响方向相反,对非法形式社会矛盾发生率有抑制作用,而对合法形式社会矛盾发生率有促进作用。收入分配差距对非法形式社会矛盾发生率、社会矛盾总发生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对合法形式社会矛盾发案率则无显著影响。针对现实问题,对社会矛盾进行标本兼治的分类治理研究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理论 国家治理 社会矛盾 治理能力现代化 贫富分化 社会控制
下载PDF
生态创新的内涵、分类体系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9
作者 董颖 石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65-2474,共10页
我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生态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生态化转型和综合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回顾生态创新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辨析了生态创新的概念内涵,指出双重外部性... 我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生态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生态化转型和综合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回顾生态创新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辨析了生态创新的概念内涵,指出双重外部性、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效应的特殊性、以及环境管治的推/拉效应是生态创新不同于一般创新的特性。接着,分微观、中观和宏观尺度建构了生态创新的等级体系并阐述了主要研究领域和范式。然后,评述了企业、行业和国家3个尺度上的生态创新进展,指出企业生态创新研究最为活跃,而行业和区域层面的研究相对滞后。最后,分析了当前生态创新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我国如果在企业生态创新、国家生态竞争战略、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化转型和生态创新管治等战略问题上左右摇摆甚至处理不当,很可能将失去在生态创新"第六轮工业革命"崛起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创新 企业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 生态化转型 环境管治
下载PDF
国家治理体系中“共管共治”的意蕴与路径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顽强 段萱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6,2,共6页
国家治理体系是从政治运行、制度设计及安排层次层面提出的,表达了一种治理创新的选择取向。其蕴含的多元参与和"共管共治"对实现国家治理层面的转型与创新建构意义重大,是缓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全面改革诉求与政府治理创新... 国家治理体系是从政治运行、制度设计及安排层次层面提出的,表达了一种治理创新的选择取向。其蕴含的多元参与和"共管共治"对实现国家治理层面的转型与创新建构意义重大,是缓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全面改革诉求与政府治理创新双重压力的效率化工具与手段。文本在国家治理与"共管共治"组织性再整合的讨论基础上,探究制度语体下国家治理中"共管共治"的内涵与意义,明晰"共管共治"在中国社会改革转型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阐释建构国家治理体系中"共管共治"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理论 国家治理 多元参与 共管共治 治理范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